中国近代历史上技术含量最高的军与军之间的对决是谁与谁率领的,为什么?

小小嬴政


黑山阻击战,梁兴初与廖耀湘狭路相逢

廖耀湘,国民党将领中为数不多的高材生,黄埔六期毕业后被蒋介石推荐公费留学法国圣西尔军校(世界四大名校之一),并以专业课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抗战中驰骋缅甸战场,有“丛林虎”之称。而梁兴初,名副其实的铁匠出身,人称“梁大牙”,17岁就参加了工农红军,先后经历了五次反“围剿”、万里长征、抗日战争,十几年的军旅生涯屡建奇功,被称为“梁老虎”。

1948年辽沈战役中的黑山阻击战,东野梁兴初第十纵队以三个师外加一个预备师共两万余人的兵力,对决廖耀湘第九兵团五个军十二个师约11万的兵力。其中东野第十纵队所属的第28、29和第30师这三个师中,只有第28师作战经验比较丰富,是由八路军359旅的老班底扩充而成,另外的第29和30师都是由地方部队升级而来,作战经验不足。而廖耀湘第九兵团五个军全副美式装备,还有两支王牌劲旅,分别是新一军和新六军,而新一军是孙立人一手打造起来的王牌部队,后由部下黄埔四期的潘裕昆接任军长。

黑山阻击战打响前,廖耀湘已经完成了兵力部署,由于蒋介石的遥控指挥改变了战略部署,导致进攻时间整整延迟了四天时间,也给了从锦州东进的东野大部队合围廖耀湘兵团争取了足够的时间。战斗打响后,梁兴初一直在一战阵地指挥,而廖耀湘太过于轻敌躲在远离战场十里之外的大院遥控指挥,以被打残的71军和49军担任主攻,以青年军207师担任掩护任务,在进攻受阻后才命令新一军和部分新六军投入战斗,并由新一军军长潘裕昆担任前线总指挥。

由于梁兴初十纵队的严防死守,廖耀湘投入的新一军和新六军部也毫无进展,而当得知从锦州东进的东野大部队已经在向黑山逼近,连续猛攻三天后廖耀湘才如梦初醒,不敢再恋战、立即停止了黑山、大虎山的进攻,命令以新六军和第71军担任掩护部队,第一军、第49军和青年军207师强行越过黑山和大虎山,立即向营口方向撤退,但为时已晚。


黑山阻击战,梁兴初以2万人的兵力阻挡了廖耀湘五倍的兵力和数倍的火力三天三夜的猛攻,创造了军史上的奇迹,为了东野合围计划赢得了时间,而黑山阻击战后也决定了廖耀湘兵团和本人的命运,新一军、新六军、第71军、青年军第207师、第49军五个军共十二个师在黑山、大虎山以东全部被东野围歼,廖耀湘也被俘。


赛门军略


兵者诡道也,无论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现代战争,一场大战往往考验的是双方指挥官的能力,除此之外也包括很多因素,而在我国近代历史上,我认为最富有战争指挥艺术的还是这场对决。



在我军的一些著名将领中,李天佑将军大家或许都不陌生,这可是我东野赫赫有名的虎将,而在他的军事生涯里面,估计最难忘的便是四平之战。

在1946年6月,东野一纵司令员李天佑便主动请缨“三战四平”,而在此前,我军已经和敌军在这里两次大打出手。当时守卫四平的是敌七十一军和地方部队共两万敌军,这七十一军的军长是陈明仁,毕业于黄埔一期,而在6月16日的时候,我军已将陈明仁71军指挥部团团围住,前哨阵地距离陈明仁的核心工事只有500米之遥,之后对国民党军第71军军部发起总攻。



而这陈明仁居然下令用吉普车堵死房门,用粮食袋当沙袋垒作工事,同时严令手持冲锋枪的督战队,凡有后退者机枪扫射。在傍晚时分,他又留下他的兄弟特务团长陈明信坚守阵地,他率领军部转移到路东的预备指挥所。而在20分钟后,陈明仁的第71军原军部被攻陷,陈明信被我军俘虏。  



但此时陈明仁已经顾不上兄弟的死活了。他把残余部队收缩到道东继续顽抗,凭屋死守,死不交枪。四平城内到处是枪炮声,到处是白刃肉搏的场面,我军和敌军的尸体堆满了街巷。71军的直属队打光了,陈明仁便把自己身边的卫队都派了上去,准备孤注一掷,而他自己也头戴钢盔,手持冲锋枪,在后面督战。此时我军战士也没有丝毫气馁,面对敌军强大的工事,依然在不停地发起进攻,尤其在一些路段,狡猾的敌军竟然给路面撒上黄豆,使得我军前进困难,但即使这样,我军战士依然是在奋勇向前。



在我军强大的攻势下,陈明仁也感觉到坚守不下去了,他电告杜聿明,要“以身殉国,壮志成仁”,并将一支二号勃郎宁手枪顶上了子弹,装在衣兜里,准备随时自戕。但在关键时刻,我军就要大功告成的时候,敌军另外两支增援四平的部队郑洞国的53军和孙立人的新一军分别从南北两面直指四平城,最终我军被迫撤离,三战四平结束。这场攻坚战我军最终未能拿下,但却积累了宝贵的攻城经验,而陈明仁将军此后更是弃暗投明,被我军授予上将军衔。


喜欢历史,关注我就对了,觉得精彩,感谢您的点赞!


历史之绝唱


韩先楚辽东扬威,“千里驹”全师覆灭。这就是解放战争初期两个“军”级单位对决的新开岭战役,一方是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的第4纵队(即后来的四野第41军),一方是国民党中央军嫡系第52军。这一仗彻底打疼了“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更导致该军军长易将。

(开国中将胡奇才)

战后杜聿明曾经对部下训话:“今后我们应切忌骄傲,25师这样好的部队疏忽冒进,以至全部被消灭,真是令人痛心之极”!痛心疾首,溢于言表。

新开岭战役发生在1946年10月,那是东北民主联军最困难的时期,四平之战失利后,东野主力撤至松花江以北建立北满根据地整补,但在辽宁和吉林东部的南满地区留下了两个纵队坚持斗争,牵制着杜聿明不能倾全力进攻北满,俗称“拽牛尾”;同样,这也是东北国军战略优势的一段时期,新一军、新六军、第52军、第71军等精锐非常骄狂,占据着进攻主动权。



(开国上将韩先楚)

此前韩先楚将军刚刚赶到东北战场,暂时就任第4纵队副司令员(司令员胡奇才),不过已经实际担负战场指挥之责,第4纵队的老底子是八路军胶东军区部队的两个师,日本投降后从山东渡海而来,虽然装备一般,但素质优秀作风顽强,战斗力远胜新组建的部队,下辖第10、第11、第12共三个师。

第52军几乎可以称为国军第六大主力,其前身是南京中央军校的六个教导团,经历了教导第2师、教导第4师、第25师、第52军的序列沿革,首任部队长是杜聿明的恩师徐庭瑶。抗战期间由关麟征和张耀明先后担任军长,由于曾驻扎滇越边境,所以是首批换装的半美械部队(两个师平分一个美械师的武器装备)。时任军长陆军中将赵公武,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毕业生(序同本校第三期)。



(第25师首任师长徐庭瑶)


从历史渊源上看,第52军绝对是杜聿明的嫡系和精锐部队,下辖第2、第25、第195共三个师,该部越北受降后直接海运东北,所以没有参加“整编”,仍然是军的番号。尤其是该军主力第25师(杜聿明曾任副师长),善长机动作战,奔袭速度在国民党军队中可谓另类,1933年曾以七天时间行军900公里的速度参加长城抗战,号称“千里驹师”,时任师长是黄埔四期的李正谊,林总的同窗。

为解除北犯松花江的后顾之忧,1946年10月19日,杜聿明指挥新六军主力左翼进攻、第52军中央突破、新一军主力右翼掩护,共集中八个师扑向辽东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安东(今丹东),民主联军两个纵队分兵阻击,掩护军区机关和后勤单位转移。中路敌军主力第52军推进速度最快,其第25师由本溪出动,沿公路向宽甸攻击前进,10月27日与4纵主力五个团在双岭子激战一昼夜,双方不分胜负。



(第52军军长赵公武)

韩先楚决心利用第25师恃强骄狂、孤军冒进的弱点,部署第11师在正面示弱,且战且退诱敌深入予以围歼。李正谊果然上钩,督率全师冒险前出,10月31日在新开岭地区遭到4纵三个师的合围,第25师迅速占领附近的老爷山等高地固守待援,而第52军主力等其他三路援军也正兼程赶来。

但第4纵队临危不惧,组织炮兵抵进射击,预备队全部投入战斗,在伤亡较大和援敌迫近的情况下英勇奋战,终于在11月2日攻克老爷山,全歼第25师。



此役,民主联军以伤亡2000余人的代价,全歼号称“千里驹”的第25师8000余人,生俘化妆成伙夫试图逃跑的少将师长李正谊,在敌援军到达前胜利撤出战斗,开创了东北我军一个纵队对阵敌人一个主力军并能歼敌一个整师的先例,韩先楚就此给了杜聿明当头一棒,对坚持南满根据地意义重大。

1946年的东北我军装备仍以缴获的日械为主,炮兵和步兵火力均弱于对手,此役韩先楚的兵力也不占优势,却能在敌阵中割裂和消灭半美械的国军精锐王牌师,确是神来之笔。


度度狼gg


在近代历史打仗技术含量最高打蒋介石銜林军74师,74师是什么师,是青一色美械装备,在美国人眼里最佩服,在毛主席和蒋介石眼里多重量级。74师在孟良崮被王近山歼灭振惊毛主席和蒋介石二人都没想到。(时间长了问问大家是不是王近山纵队歼灭。如有误差望指教。)


先国31


国内的话,我觉得抵抗侵略的才算!那我觉得薛岳的保卫长沙比较牛逼!1.在装备上第一次长沙会战国军的武器比起日军的武器就差了很多个等级,却依然阻挡了日军进攻长沙!为全国抗战增加了信心

2.第二次长沙会长在间谍都混入总部的情况下都还是将阿南给搞输了

3.天炉战法至之死地而后生,取得了长沙会战的胜利


钢铁一米大


41军是一支能征善战英雄的部队,我父亲1969年在121师服役,1979年赴越参战,唯一一支穿插最远的部队,也是唯一一支断粮七天的部队,1982年转业回地方。向英雄的41军致敬!向为新中国所有流过血的英雄们致敬!


勇敢203807570


首推第四次反围剿~从组织、策划到实施。


2373934978


朝鲜战场的占甘领战役,中国的统帅彭德怀,美国连军统帅李奇微,装备两极公差距,靠战术拉近装备落后的距离


艺合圆


我认为衡阳保卫战才是


卑微的爱情假的那么真829


大家注意,中国近代是指1840-1919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