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選中國影史十大導演,提名僅有14人


評選中國影史十大導演,提名僅有14人


如果要選出中國影史十大導演,爭議是難免存在的。因為有資格載入史冊的導演,絕對不止十個。

早在20世紀20年代末,以張石川、鄭正秋為代表的第一代中國導演在幾乎自學成才的情況下,拍攝了《火燒紅蓮寺》等影片,為中國電影奠定了厚實的基礎。更早之前的1913年,一個叫黎北海的年輕人自導自演了短片《莊子試妻》,種下了香港電影的萌芽。

評選中國影史十大導演,提名僅有14人

《火燒紅蓮寺》劇照

很快,以蔡楚生為代表的第二代導演冒起,電影《漁光曲》還在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的評選中獲得了名次。

建國之後,以謝晉為代表的第三代導演主要以拍攝革命歷史題材為主,東北電影製片廠、北平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三大國營電影企業也先後成立,中國電影產業開始走向成熟。與此同時,張英、張徹導演了一部《阿里山風雲》,正式開啟了臺灣電影之路。

評選中國影史十大導演,提名僅有14人


60年代之後,香港電影用功夫電影創造奇蹟,其中最出名的導演,無疑是李小龍。70年代回到香港後,他導演了《猛龍過江》、《死亡遊戲》等作品。

評選中國影史十大導演,提名僅有14人


臺灣電影也在60年代有過黃金時期,有著李行、白景瑞、李翰祥、胡金銓四大導演才子。

而內地以吳天明、張暖忻為代表的第四代導演嘗試著打破中國電影的一貫常規,拍攝出《沒有航標的河流》、《沙鷗》等風格獨特的作品。

有過這麼多先人打下的基礎,中國電影才能夠在20世紀80年代後百花齊放。所以即便本次中國影史十大導演評選以80年代後成名的導演為主,我們也應該記得先人所做出的偉大貢獻。


評選中國影史十大導演,提名僅有14人


所謂高手過招,招招致命,比如陳凱歌有一招《霸王別姬》就能秒殺許多人,但這並不代表他一定就能排進前十,要比試就應該是多方面的比較,才能讓人心服口服。

所以,評選可以以下多個方面,並設定分值統計:

1.一部經典作品,+10分;

2.一次三大國際電影節獲獎,+7分;提名,+6分;

3.一次奧斯卡獲獎,+6分;提名+5分;

4.一次金馬獎獲獎,+5分;

5.一部豆瓣TOP250電影(大眾肯定程度),+3分。

其中,“經典作品”具體標準暫為,IMDb或豆瓣TOP250作品,兼有過三大國際電影節、金馬獎最佳影片提名,或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極個別作品可有例外。

每位提名導演將以其作品及獎項計算總分,總分前十位則為8分電影評選的“中國影史十大導演”。

提名導演包括:

第五代導演,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

第六代導演,賈樟柯、姜文、婁燁;

香港導演,吳宇森、許鞍華、王家衛、杜琪峰;

臺灣導演,李安、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

最終誰能進入十強,誰又能名列前茅?

歡迎大家在留言區對分值統計設定提出進一步的修改建議,或補充提名名單,最終評選將於後期推送文章發佈。

評選中國影史十大導演,提名僅有14人

電影發明以後,人類的生命比起以前至少延長了三倍。——《一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