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最悲催的部隊,經歷過輝煌也輸得個底掉,賠得個精光!

如果你對戰爭史感興趣,一定有聽過德國潛艇部隊“狼群戰術”的輝煌,戰爭初期德國海軍以"狼群戰術"稱霸大西洋,致使盟軍商船遭受巨大損失,後勤補給線遭到嚴重破壞。但是後期潛艇成為了“活棺材”。二戰中德國海軍共損失778艘潛艇,有27490人陣亡。德國潛艇部隊作為一支重要的獨立兵種,可謂是經歷過輝煌。也輸得個底掉,賠得個精光。

有過當兵經歷的人都知道,潛艇部隊徵兵體檢對身體條件要求甚高(僅次於招飛行員),潛艇兵的技術要求也不是一般兵種可以比擬,潛艇兵的伙食費標準更是全軍最高的……可謂是“天之驕子”。那為什麼德軍會這樣糟蹋這些海軍的精英呢?其實,德國人也不傻,大規模使用潛艇作戰是有著歷史和現實的深層次原因,其中既有不得已而為之的尷尬,也有將獨門絕技發揚光大的輝煌,更有孤軍奮戰慘遭圍殲的悲哀……

二戰德國最悲催的部隊,經歷過輝煌也輸得個底掉,賠得個精光!

“狼群戰術”中的潛艇

德國有使用潛艇作戰的歷史傳統和豐富經驗

一戰中德國的對手英、法、美等國家海軍實力強大,在鉅艦重炮的爭鬥中德國處於下風,潛艇以隱蔽性好、殺傷力大、效費比高而讓對手防不勝防,聞之色變。於是乎德國就將潛艇作為海上破交戰的利器。因為當時反潛能力有限。這些潛艇共擊沉協約國5906艘運輸船,還擊沉軍艦150艘(包括10艘戰列艦,18艘巡洋艦,20艘驅逐艦和9艘潛艇等)。一戰期間德國共損失178艘潛艇,這還是協約國興師動眾以900多艘驅護艦艇費力圍剿才取得的戰果。這筆戰損“賬”算下來,德國大大地賺了,德國著實嚐到了用潛艇以小博大的甜頭。

更為重要的是,經過一戰的歷練,德國潛艇部隊形成了高效的作戰體系和頑強的戰鬥作風,造就了一批擁有豐富實戰經驗(如狼頭鄧尼茨)的潛艇業務骨幹。

因此,待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國海軍很自然地祭出自己的“拿手戲”——大規模潛艇作戰,並進一步發展了針對海上破交戰的戰略戰術;

二戰德國最悲催的部隊,經歷過輝煌也輸得個底掉,賠得個精光!

狼頭鄧尼茨

二戰中德國海軍水面艦艇力量相對薄弱,德國潛艇部隊充當了海軍主力

由於德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軍事力量進行了嚴格的限制,海軍只能擁有6艘非無畏戰列艦,6艘輕巡洋艦,12艘驅逐艦和12艘魚雷艇,不得製造及擁有潛艇。加上大量的戰爭賠款,德國背上如此沉重的經濟負擔,即使不限制軍力發展,也沒有多少錢用於發展軍備。

當德國再次走上戰爭軌道時。海軍硬傷就出現了。歷來海軍裝備是各軍種中最費錢的,尤其是建造戰列艦、巡洋艦、航空母艦等大型水面艦艇,所需經費就是一個天文數字。而且最要命的是,大型水面艦艇製造時間動不動就要3-5年,加上形成戰鬥力又要5年。這也是我們國家為什麼到現在才擁有自己的航母戰鬥編隊的原因。

這對於經濟總量不大,戰備又需要隱蔽快速的的德國來講,確實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德國劍走偏鋒,決定用有限的軍費大量建造高效費比的潛艇,以抗衡英法美海軍強大的水面艦艇編隊。

1935年7月,“潛艇戰教父”鄧尼茨奉命重建德國海軍潛艇部隊,次年擔任潛艇艦隊總司令(1943年升任海軍總司令),他將潛心研究的“狼群戰術”付諸實踐,反覆調教訓練潛艇部隊提高技戰術水平,不斷督促加快潛艇建造裝備速度。德國海軍的主攻基調就這麼來了。

二戰德國最悲催的部隊,經歷過輝煌也輸得個底掉,賠得個精光!

二戰最出名的U型潛艇

德國潛艇的瘋狂獵殺,逼迫美英蘇等國投入大量反潛兵力進行重點圍殲

二戰期間,德國海軍潛艇部隊繼續實施“無限制潛艇戰”,1942年德國潛艇“狼群戰術”步入它最輝煌的時期,全年共擊沉運輸船1164艘,總噸位達726萬噸,而自身的損失率卻不到7%。英國首相丘吉爾不得不承認:“二戰中唯一令我感到不安的,就是德國的U型潛艇。”德國潛艇部隊也因此誕生了諸多單艇擊沉達幾十艘艦船的“王牌艇長”,德國潛艇就像幽靈似的無處不在,神出鬼沒,令盟國海軍及商船隊談“狼”色變,提心吊膽。

面對被德國潛艇扼住“命脈”,英美蘇等國痛定思痛,亡羊補牢,被迫動用大量人力,物力,苦心專研反潛技術。反正能想到什麼,都用。誰讓你這麼吊呢?在盟軍這些利器的複合打擊下,德國潛艇的損失率節節攀升,1943年3月成為大西洋反潛戰的轉折點,德國潛艇的“快樂時光”一去不復返了。4月德國在大西洋被擊沉潛艇15艘,5月猛增到41艘,德國人稱其為“黑暗的五月”。5月23日,鄧尼茨被迫下令潛艇部隊暫時撤出北大西洋航線,“狼群戰術”開始走向衰敗。1944年,遭到大力圍剿的德國潛艇部隊已是窮途末路,只擊沉盟國運輸船131艘,總噸位51.1萬噸,而德國潛艇有264艘被盟軍擊沉,這就叫風水輪流轉,“狼群”的噩運到了。

二戰德國最悲催的部隊,經歷過輝煌也輸得個底掉,賠得個精光!

影視劇中戰鬥的U型潛艇

二戰德國潛艇部隊的悲催命運,在二戰爆發前就埋下了

一直以來德國海軍缺乏與盟軍抗衡的水面作戰艦艇和航空力量,無法給潛艇部隊提供有效的支援和保護,讓盟軍可以集中力量打擊德國潛艇,才造成德國潛艇部隊的重大傷亡。這也充分證明,單一兵種再強大,在現代戰爭中如沒有其他軍兵種的協同配合,是難以取得最終成功的。但如果拋開戰爭性質和意識形態,僅從職業軍人的視角看,孤軍奮戰、無畏赴死、戰術高超、作風頑強的德國潛艇部隊官兵,還是值得尊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