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全国文明 滁“城”进化之路

你知道滁州“狗市”吗?

他的名字不算文雅,却安放着滁州人的闲情雅致。大到床柜家具,小到针头线脑,只要你能想得到的,这里一应俱全。

每逢周日清晨,清流路与创业路交汇处的十字路口便开始熙熙攘攘。花草鱼虫、宠物等摊位一字排开,蜂拥的摊贩和如潮的人流将“狗市”挤成了“庙会”。它记录着这座小城,成为了滁州民俗的一处栖息地,却也交织着滁州人民的“爱”与“恨”。

1座“狗市”的搬迁 从源头“根治病症”

过去的“狗市”,就像一个农村的集贸市场,由于缺乏管理,不仅存在占道经营,严重阻碍着交通,还充斥着假冒伪劣商品等问题。今年10月,“狗市”正式搬迁。这是滁州市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努力践行“721”工作法中的一项工作内容,也是滁州市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强基础 转作风 树形象”三年行动的第一年。

迈向全国文明 滁“城”进化之路

搬迁之前,为缓解“狗市”带来的负面影响,劝阻占道经营、增多交警疏导交通等“死看硬守”措施在这些年来都曾“一展身手”,但其“病症”却反反复复。“引导属地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这一句话读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并不是那么简单。

如何为“狗市”治本?滁州市城市管理执法队伍深入民众开展大调研、大走访行动,从群众中寻得建议、获取思路,再进行进一步的市容管理规范化、优化内容,从“源头”斩断症结问题。

如今,全新的花鸟鱼虫市场已转移到紫薇路与花园路交叉口东南侧,一个穿着“徽韵”衣裳的新“狗市”在此开门迎客。此外,城管队伍在专项整治行动上,更是收容流浪犬350只,养犬乱象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市容市貌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迈向全国文明 滁“城”进化之路

老“狗市”被取缔,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也是滁州市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结合现实情况、民意调查所做出的努力。

49条背街小巷被改造 城市品位新提高

提到“背街小巷”,你会想到什么?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还是“路不平、水不通、灯不亮”?

由于历史等原因,城区背街小巷基础设施不完备,脏、乱、差问题严重,生活在周边的市民深受其扰。既给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不便,又影响了城区的形象,制约着城区的发展。

为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今年滁城对背街小巷的改造力度空前,共有49条背街小巷被列入改造计划中,其中13条背街小巷改成沥青路面,昔日“脏乱差”的背街小巷正在焕然一新。

迈向全国文明 滁“城”进化之路

为了把这项民生改造工程办好、办实,滁州城市管理执法队伍会同各社区工作人员,在每个背街小巷进场施工前对建设内容和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摸底,并且主动上门入户,积极引导居民理解、关心、配合、支持,为工作的进行营造良好的氛围。

此外,滁州对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体系要求实施,改造内容包括路面整修、疏通下水道,同时解决路灯不亮等问题,全面推动城市管理提档升级。目前,已推进74座公厕提升改造工程,拟制了两年改造计划;完成无障碍路口坡道新建及改造810处;斑马线无障碍坡道新建60处;补建盲道2000㎡;已基本完成主次干道道路、人行道路口及斑马线无障碍设施补建及完善。

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街巷文化与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便民、惠民的工作目标,切实打造宜居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生活幸福指数,这也是滁州城管队伍正不断做出的努力。

31000个占道经营被劝离 刷新城市“颜值”

一块布、一张桌、一辆车,就成为了商户的临时摊位。摊贩占道经营,一直是许多城市面临的管理难题。那么,究竟该如何整治占道经营,让城市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今年以来,滁州紧锣密鼓地开展十大专项整治。以治脏、治乱为突破,突出主要商业大街、城市出入口、校园周边、公园游园和市领导包保路段等重点区域,深入开展市容环境、经营秩序、文明养犬、餐饮油烟和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

截止目前,城管队伍已先后整改出店、占道经营31000余处;劝离机动车16563辆、非机动车29062辆,机动车累计贴单11278条;整改安装餐饮油烟净化设备255户;拆除“两治三改”违法建设17.3万㎡。集中开展城市出入口综合整治9次,共清理灯箱广告牌74个,各类流动摊点280余个,整治、纠正出店经营186户,清理乱堆放杂物、死角垃圾约400吨,清除牛皮癣小广告1500余处,刷白陈旧墙面达3000㎡。

迈向全国文明 滁“城”进化之路

沿街叫卖声、油烟味不见了,城市美景也变得更多了……“环境美了,道路畅通了,城市干净了,出门也方便了!”提起占道经营整治工作,滁州市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此次整治,城管队伍坚持文明执法、人性执法,以劝导为主,为构筑和谐关系奠定了基础。为防止反弹,城管队伍将集中开展持续、反复、高密度的清理整治行动。同时,加强日常巡逻,及时发现、制止和纠正各类影响市容环境的违规行为,确保整治成效得到巩固,积极营造一个清新、干净、整洁的市容环境。

81%结案率 让城市管理更“智慧”

城市管理乃千古之事。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流动的频繁等各种因素,对城市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

新时代、新要求,如何有效疗愈城市之“疾”?滁州城管开出一剂良方——“互联网+”智慧城市管理,让城市管理更高效。

目前,滁州市县两级均建成了数字城管平台并投入运行,开通了12319城管服务热线,充分发挥数字城管信息系统平台资源整合、指挥调度的科技优势。自2017年12月初成功组建以来,市级指挥中心共立案152630件,办结案123630件,结案率达81%。

2018年,滁州更是投资540万元,于8月底正式启动数字城管系统功能优化提升项目建设,预计2019年2月完成。

目前,滁州正探索“互联网+”模式,创新城市管理思想,打造新型城管执法理念,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引领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一个更加开放、便利、人性化的“智慧”新滁州正朝我们走来。

携手同心 共创文明城市

作为三年计划的第一年,滁州市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紧跟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强基础 转作风 树形象”专项行动的步伐,树立城管执法崭新形象,弘扬积极进取的正能量,适应在“聚光灯”下开展城市管理工作,促进城市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健康发展。

从1982年3月滁县全县开展的“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到2018年2月滁州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千人动员大会,精神文明建设日新月异,崇德向善之风扑面而来,滁州也在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中吹响了“号角”。

滁州立足本市,将此次专项行动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有机融合,结合城市管理提升年,开展规范执法行为年活动。其中,更是在舆论宣传、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作风纪律、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苦下功夫,紧锣密鼓抓好文明创建提升工作。

目前,滁州市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正在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加强创建力量和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四方面有序进行中,也让滁州市更具活力、更加宜居、更有温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