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全國文明 滁“城”進化之路

你知道滁州“狗市”嗎?

他的名字不算文雅,卻安放著滁州人的閒情雅緻。大到床櫃傢俱,小到針頭線腦,只要你能想得到的,這裡一應俱全。

每逢週日清晨,清流路與創業路交匯處的十字路口便開始熙熙攘攘。花草魚蟲、寵物等攤位一字排開,蜂擁的攤販和如潮的人流將“狗市”擠成了“廟會”。它記錄著這座小城,成為了滁州民俗的一處棲息地,卻也交織著滁州人民的“愛”與“恨”。

1座“狗市”的搬遷 從源頭“根治病症”

過去的“狗市”,就像一個農村的集貿市場,由於缺乏管理,不僅存在佔道經營,嚴重阻礙著交通,還充斥著假冒偽劣商品等問題。今年10月,“狗市”正式搬遷。這是滁州市城市管理執法隊伍努力踐行“721”工作法中的一項工作內容,也是滁州市城市管理執法隊伍“強基礎 轉作風 樹形象”三年行動的第一年。

邁向全國文明 滁“城”進化之路

搬遷之前,為緩解“狗市”帶來的負面影響,勸阻佔道經營、增多交警疏導交通等“死看硬守”措施在這些年來都曾“一展身手”,但其“病症”卻反反覆覆。“引導屬地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服務,變末端執法為源頭治理。”這一句話讀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並不是那麼簡單。

如何為“狗市”治本?滁州市城市管理執法隊伍深入民眾開展大調研、大走訪行動,從群眾中尋得建議、獲取思路,再進行進一步的市容管理規範化、優化內容,從“源頭”斬斷癥結問題。

如今,全新的花鳥魚蟲市場已轉移到紫薇路與花園路交叉口東南側,一個穿著“徽韻”衣裳的新“狗市”在此開門迎客。此外,城管隊伍在專項整治行動上,更是收容流浪犬350只,養犬亂象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市容市貌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邁向全國文明 滁“城”進化之路

老“狗市”被取締,是城市發展的必然,也是滁州市城市管理執法隊伍結合現實情況、民意調查所做出的努力。

49條背街小巷被改造 城市品位新提高

提到“背街小巷”,你會想到什麼?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還是“路不平、水不通、燈不亮”?

由於歷史等原因,城區背街小巷基礎設施不完備,髒、亂、差問題嚴重,生活在周邊的市民深受其擾。既給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不便,又影響了城區的形象,制約著城區的發展。

為迎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今年滁城對背街小巷的改造力度空前,共有49條背街小巷被列入改造計劃中,其中13條背街小巷改成瀝青路面,昔日“髒亂差”的背街小巷正在煥然一新。

邁向全國文明 滁“城”進化之路

為了把這項民生改造工程辦好、辦實,滁州城市管理執法隊伍會同各社區工作人員,在每個背街小巷進場施工前對建設內容和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梳理、摸底,並且主動上門入戶,積極引導居民理解、關心、配合、支持,為工作的進行營造良好的氛圍。

此外,滁州對照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測評體系要求實施,改造內容包括路面整修、疏通下水道,同時解決路燈不亮等問題,全面推動城市管理提檔升級。目前,已推進74座公廁提升改造工程,擬製了兩年改造計劃;完成無障礙路口坡道新建及改造810處;斑馬線無障礙坡道新建60處;補建盲道2000㎡;已基本完成主次幹道道路、人行道路口及斑馬線無障礙設施補建及完善。

提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街巷文化與品質,改善人居環境,實現便民、惠民的工作目標,切實打造宜居城市環境,提高市民生活幸福指數,這也是滁州城管隊伍正不斷做出的努力。

31000個佔道經營被勸離 刷新城市“顏值”

一塊布、一張桌、一輛車,就成為了商戶的臨時攤位。攤販佔道經營,一直是許多城市面臨的管理難題。那麼,究竟該如何整治佔道經營,讓城市既有“面子”,又有“裡子”?

今年以來,滁州緊鑼密鼓地開展十大專項整治。以治髒、治亂為突破,突出主要商業大街、城市出入口、校園周邊、公園遊園和市領導包保路段等重點區域,深入開展市容環境、經營秩序、文明養犬、餐飲油煙和城鄉結合部環境整治。

截止目前,城管隊伍已先後整改出店、佔道經營31000餘處;勸離機動車16563輛、非機動車29062輛,機動車累計貼單11278條;整改安裝餐飲油煙淨化設備255戶;拆除“兩治三改”違法建設17.3萬㎡。集中開展城市出入口綜合整治9次,共清理燈箱廣告牌74個,各類流動攤點280餘個,整治、糾正出店經營186戶,清理亂堆放雜物、死角垃圾約400噸,清除牛皮癬小廣告1500餘處,刷白陳舊牆面達3000㎡。

邁向全國文明 滁“城”進化之路

沿街叫賣聲、油煙味不見了,城市美景也變得更多了……“環境美了,道路暢通了,城市乾淨了,出門也方便了!”提起佔道經營整治工作,滁州市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此次整治,城管隊伍堅持文明執法、人性執法,以勸導為主,為構築和諧關係奠定了基礎。為防止反彈,城管隊伍將集中開展持續、反覆、高密度的清理整治行動。同時,加強日常巡邏,及時發現、制止和糾正各類影響市容環境的違規行為,確保整治成效得到鞏固,積極營造一個清新、乾淨、整潔的市容環境。

81%結案率 讓城市管理更“智慧”

城市管理乃千古之事。伴隨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城市規模的擴大,人口流動的頻繁等各種因素,對城市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難度也越來越大。

新時代、新要求,如何有效療愈城市之“疾”?滁州城管開出一劑良方——“互聯網+”智慧城市管理,讓城市管理更高效。

目前,滁州市縣兩級均建成了數字城管平臺並投入運行,開通了12319城管服務熱線,充分發揮數字城管信息系統平臺資源整合、指揮調度的科技優勢。自2017年12月初成功組建以來,市級指揮中心共立案152630件,辦結案123630件,結案率達81%。

2018年,滁州更是投資540萬元,於8月底正式啟動數字城管系統功能優化提升項目建設,預計2019年2月完成。

目前,滁州正探索“互聯網+”模式,創新城市管理思想,打造新型城管執法理念,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引領智慧城市建設和智慧產業發展,不斷提升城市品質,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一個更加開放、便利、人性化的“智慧”新滁州正朝我們走來。

攜手同心 共創文明城市

作為三年計劃的第一年,滁州市城市管理執法隊伍緊跟安徽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強基礎 轉作風 樹形象”專項行動的步伐,樹立城管執法嶄新形象,弘揚積極進取的正能量,適應在“聚光燈”下開展城市管理工作,促進城市管理工作有序進行、健康發展。

從1982年3月滁縣全縣開展的“全民文明禮貌月”活動,到2018年2月滁州市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千人動員大會,精神文明建設日新月異,崇德向善之風撲面而來,滁州也在全國文明城市的創建中吹響了“號角”。

滁州立足本市,將此次專項行動與文明城市創建活動有機融合,結合城市管理提升年,開展規範執法行為年活動。其中,更是在輿論宣傳、隊伍建設、制度建設、作風紀律、管理服務水平等方面苦下功夫,緊鑼密鼓抓好文明創建提升工作。

目前,滁州市全國文明城市的創建工作正在完善硬件、設施建設、加強創建力量和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四方面有序進行中,也讓滁州市更具活力、更加宜居、更有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