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龍森
1864年,湘軍攻破南京,太平天國覆滅。此時曾國藩指揮的軍隊裝備精良,作戰經驗豐富,且當時同治帝年幼,慈禧擅權,可謂起兵的絕佳時機。
傳聞曾國藩的部將水師統帥彭玉麟給他的一封密信中寫道:“東南半壁無主,老師豈有意乎?”曾國藩嚇得直接將字條吞進了肚子裡;也有傳聞天平天國忠王李秀成投降後,也勸曾國藩稱帝,還甘願做前鋒攻打北京。
但曾國藩最後也沒有自立為王,他又是為什麼不反?
第一、湘軍的性質。
曾國藩雖然手握精銳,但湘軍的士兵只能叫“勇”,“兵”和“勇”一字之差卻有本質區別。
“兵”是清朝的正規軍,包括八旗軍和綠營軍 。八旗軍為滿兵,綠營兵則是漢人組成的漢兵,他們都歸大清,統一拿朝廷的俸祿,效忠於皇帝。
但後期清朝軍隊腐敗,這些八旗兵和綠營兵戰鬥力都不行。所以戰時只能就地取材,臨時招募鄉勇組成軍隊,仗打完了就解散。所以“勇”就是當地官用國家糧餉私募的武裝,即“兵為將有”,士兵和軍官只忠於自己的長官,不直接效忠皇帝,湘軍就是曾國藩私募團練出來的。
打仗首先靠的是什麼?錢啊!但仗一打起來,朝廷補貼的那點兒軍餉根本不夠。軍費得自己找,怎麼弄呢?大地主們捐點,還有守住路口設稅卡,收商稅,這些錢叫作“厘金”。這個也可以看《曾國藩家書》,他寫給弟弟的信中經常提到厘金。
所以弄明白了湘軍的性質後再對比,錢和軍隊補給上曾國藩和朝廷根本沒法比。雖然曾國藩當時是兩江總督,聽著管轄的地方挺富裕,但當時那一帶打了十幾年仗,靠商稅能收多少厘金。先不說內部朝廷總督一共設有八個,當時清朝已建立起一整套新式海關,由於採取西方式的管理制度,海關竟成為晚晴官場難得的清廉機構,海關稅也成為清政府最可靠的財政來源。
另外湘軍的組織核心是湖南的士紳階層,各家族勢力盤根錯節,原先農民軍來了士紳會先被殺,加上曾國藩“忠君愛國”的口號,那就加入跟著幹吧。但現在天平天國滅了,還搶了那麼多寶貝,老家良田土地啥都有,回家和老婆平平安安過日子多好,幹嘛還跟你一起幹造反這個成功率一直很低的事兒,況且輸了還可能滅九族。
第二、朝廷的防範
先不說朝廷在天京周圍布有重兵,如官文、富明阿、僧格林沁等,以防有變。光左宗棠和李鴻章這兩人,就不好處理,畢竟大家都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中的,誰比誰能差多少。
1863年也就是攻破南京頭一年,左宗棠被破格提拔為閩浙總督,與曾國藩地位相等,並且不讓曾國藩節制浙江的軍事。按說左爺原是曾公的人,但大家都位極人臣了,你要是反,那就得重新考慮了。跟你一起反,先不說勝的概率低,即使僥倖勝了,我現在官已經這麼大了,你能給我進多少,而且最後會不會來個飛鳥盡,良弓藏。另外左爺的性格也很是自負,會跟著你反嗎?
李鴻章雖然是曾國藩的學生,但也不是省油的燈,20歲就寫下了“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覓封侯”的詩句,可謂志向宏大,不甘久居曾國藩之下。何況當初南京被圍的差不多時,朝廷也是讓李鴻章一起攻擊南京的,但曾國荃不想讓他插手,李鴻章也不想搶這個頭功。但關鍵時刻,誰保證不會反戈一擊?
第三、曾國藩個人
曾國藩這個人是典型的儒生,忠君愛國、匡扶社稷的思想根深蒂固,本性上也不是很想造反,何況現在已經功勳卓著,一不小心卻是功敗垂成。
曾國藩1811年生,1872年去世。攻破南京時已經53了,身體也不是很好。他兒子也都不是領兵的料,但曾國荃這個弟弟很是能打仗。曾國藩也不得不思考,將來即便黃袍加身,會不會再來個斧聲燭影。
所以最後曾國藩以一副對聯表明了自己的心志——“ 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
古鎮的墨客
不談別的因素,就說這所謂的40萬湘軍,只能算是被稱為湘軍的軍隊,屬於曾國藩嫡系的部隊不過6萬人。清廷又不是傻子,太平天國失敗前就在對尾大不掉的湘軍進行分化籠絡。曾國藩如果稱帝,第一個跳出來滅他的就是他的同鄉左宗棠。雖然也是湘軍系統,左宗棠早已獨樹一幟,他的部隊被稱為“楚軍”。還有曾國藩的學生淮軍首領李鴻章,曾國藩順利的時候,李鴻章是他的好學生,一旦曾國藩不順有挫折時,李鴻章肯定會翻臉不認人來滅曾國藩。曾國藩的嫡系部隊說的準確點兒是由他的弟弟曾國荃掌握,曾國荃也不是什麼善茬兒,可以擁戴哥哥稱帝,也可以隨時仗勢把哥哥幹掉自己取而代之。湘軍從組建之初就不是鐵板一塊,鎮壓了太平軍後各有各的勢力和既得利益,完全效忠曾國藩的可能性很低。況且曾國藩本人有沒有稱帝的打算都很難說
立志成蟲
一,主觀層次。曾國藩的書我看過一些,這是位儒家的賢者,也就是位於中國哲學的第三境界,甚至我認為如果他再多活幾年有機會成為王陽明一樣的聖人。儒生也好,大師也罷,儒家人的追求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齊家就不談了,曾兩榜入仕,治國的層次也就達到了。恰巧有了太平天國農民戰爭,也給了他平天下的機會。
但是篡位稱帝可不是儒家的目標追求,自春秋以降,沒有一位儒家大師取代前朝稱帝。曾國藩更是如此,天京既破,即便朝廷食言封王,曾還是交出兵權,就任地方,熱心洋務。曾的諡號為文正,這是大臣最高的的美諡了,北宋范仲淹也諡文正。而李鴻章才諡文忠,收復新疆的左宗棠更才諡文襄。可見曾國藩個人修為矣。
二是客觀因素,只要有點腦子曾斷然不會稱帝,因為可能旋踵被滅。主要因素有四:
1.三國不可能鼎立——湘軍總人數達到40萬時,應在1862至1864年許,此時曾尚與李秀成在蘇州、天京作戰,如此刻稱帝,北方清廷壓力必先集中於湘軍,湘軍須抽調圍困蘇州、天京的力量應付,李秀成壓力大減,且侍王李世賢作為太平天國強有力的一支機動部隊必然回援,太平軍很有可能轉守為攻。加上安徽、河南、河北的捻軍配合,湘軍必然腹背受敵。這是來自於國內各勢力的壓力。
2.湘軍的分裂——天國已盡尾聲時,湘軍賬面實力最強大時。朝廷認為湘軍尾大不掉,曾老師也認為湘軍各派也尾大不掉。左宗棠名湘實楚,而李鴻章基本已經自立門派淮軍。如果曾稱帝,湘軍內部將頃刻分裂,且與湘軍共同作戰的綠營軍和其他團練必將同室操戈。賬面上的40萬湘軍,有多少會和一個稱帝的曾國藩走,地方實力派如張、駱等督撫也將以“剿曾”擴充自身實力。南方將提前迎來軍閥割據時代。而稱帝的曾國藩也不會長久。
3外部勢力的干預——1862年同治中興開始,此時正處於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之後,列強與清的和諧期,中央有慈禧、奕訢,地方有曾 左 李 胡,政權上較為穩定。不僅從政治上不利於曾稱帝,很有可能引起列強維護北京條約既得利益的干涉。此時俄國進行1861年改革,收拾1859年革命的殘局似乎無暇東顧,法國處於第二帝國時期,1856年與英國和撒丁王國在克里米亞戰爭擊敗俄國。英法此時有維護在華利益和擴展勢力範圍的要求,最有可能被朝廷借師助剿。
故,曾不具備稱帝的客觀條件....
陳曦駿
首先,從曾國藩個人來說,他從小生活在士人家庭,飽讀詩書又曾仕宦京師,骨子裡更接近於中興大清的儒將,解民倒懸的聖賢。恰好是太平天國,給了他領軍平天下的機會。
其次,從經濟來說,當時南方歷經戰火,已經成為一片廢墟,曾國藩缺乏足夠的物質資源重建當地來支持造反。即便採用清朝的捐納、厘金,也難以維持數十萬大軍的征戰所需,其結果必然導致大軍潰敗。
第三,天京陷落後,南方各省還有數十萬太平軍殘部,還有江淮一線的捻軍勢力,如果曾國藩要稱帝,這些和曾國藩又生死大仇的勢力必定和他死拼,到時候兩線作戰,勝算更少了。
第四,湘軍內部是不是鐵板一塊呢?
湘軍中很多軍官都是傳統中下層地主出身的官僚,他們對皇權是感恩戴德的,是竭力盡忠的,當曾國藩代表朝廷的時候,他們遵從曾國藩命令沒有問題,可是曾國藩稱帝后,他們還會跟著曾國藩反對清廷嗎?
第五,清廷不是笨蛋,他們也對曾國藩做出防範的:
欽差大臣、湖廣總督官文坐鎮武昌監視湘軍,扼守長江中上游;
淮軍系馮子材等駐守揚州、鎮江,控制長江下游;
僧格林沁的蒙古鐵騎駐紮在鄂皖交界地,視線也全在南京這邊;
基於上面幾點,如果你是曾國藩,還會稱帝嗎?
江城月
武力殺伐的政治更替和朝代更替,那是要死人的一一是死很多人。 曾國番是深知這一點的。在他死保清王朝,同時平定內戰,而不求帝位,他擁有是一位國人的該有的良知,一位將軍當有的職責擔當。這樣一份做人的良知和本份,做官當有品質、素質和職責擔當是曾國番做人做官的信仰,也是他成就保國愛民政治事業的根基。如果,他不這樣想,這樣去做,這樣去做為,他就不是曾國番,他也就不會取得今天眾人所認可的成就 。
若他坐擁軍威,坐擁勢力,既自謀取君位國權,趁火打劫,而奪取 政權得帝位,這樣的行為,對於天下百姓和深陷水深火熱的民眾來說,拋棄和平而選擇戰爭,那麼,此人的人品素質是不足以完成並保全他自已忠心保國的個人夙願和忠君愛國的政願望的。故此 ,他選擇了平定內戰,而非再燃戰火,塗炭生靈。
初心穩立
從現實角度看,曾國藩應該是想稱帝的,當年李秀成在自述裡就慫恿過曾國藩,叫曾國藩稱帝。這些內容嚇壞了曾國藩,因為萬一朝廷知道李秀成這些話或多或少都會對曾國藩有所忌憚而暗中打壓他,所以曾國藩拿到李秀成的自述後就立刻刪掉了這些內容。曾國藩通過和太平軍的多年較量,已經提心吊膽了這麼久,還幾次差點自殺成功,他早就身心俱憊。當時曾國藩年紀也比較大了,老成穩重蓋過了野心和血性。說實話,如果再來一次像太平天國運動那樣的暴風驟雨,曾國藩實在是經不起這樣的折騰了,他寧願安度晚生,多享幾年清福。
勤農亭
曾國藩從來沒打算要稱帝,他不僅是儒學大師,更是在政壇上摸爬滾打幾十年,除非天時地利人和皆具有,否則稱帝肯定是一件得不償失更甚會導致身敗名裂的結局!正是由於這些原因,始終沒有稱帝,而是逐步鞏固地位,將兵權拿到手上,漫漫侵蝕清王朝的殘餘力量,讓清王朝無法對自己動手。也是高明之舉
星源帶你讀歷史
天下未大變,條件不成熟。如果選擇前赴後繼,風險太大。很有可能當了前赴者。好像曾國藩有一個手下預測五十年後清朝會滅亡。可以看出曾國藩當時也是權衡了的!他的選擇沒有反而是當一個忠臣。曾國藩的確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