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王、孟婆、黑白无常这些说法最早出现在历史何时何处?你怎么看?

村上老树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间统治者有好几位,地藏王、阎王、东岳大帝、丰都大帝等,但在世俗心目中,最有权力、最厉害的,还是要属阎王,俗话说:“阎王叫人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

人们多认为阎王是阴间的实际最高统治者。

上图《梨俱吠陀》

“阎王”这个名称,并不是中国的国产,而是中国和印度古代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

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传统的鬼魂信仰与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转生观念相结合,使阴间的地狱之说产生巨大的影响。阎王源于印度佛教,但也并非是佛教所固有的,佛教的阎王源于比佛教更早的古印度的民间信仰和印度教。

阎罗又叫阎摩,印度最初出现阎摩的形象,是在印度最古老的的诗歌集《梨俱吠陀》中。《梨俱吠陀》大约产生于公元前1500年~前1000年,相当于我国周朝时期。这部诗歌总集共有一千首诗,内容丰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许多神话传说。

在《梨俱吠陀》中,阎摩是作为冥王出现的。他是太阳神毗婆薮的儿子。这个太阳神本想娶娑罗纽为妻,但娑罗纽受不了太阳神刺眼的光,便用了个“掉包计”,找了个跟自已一模一样的替身,举行婚礼之际,她便逃之天夭。假新娘为太阳神毗婆薮生下了阎摩、阎蜜兄妹俩。因假新娘与娑罗纽不同,不是神,所以她生下的孩子只能成为凡人。

凡人必死。阎摩“是人类的第一个死者,因此是必死的人类的祖先,是死者之王”。阎摩作为第一个必死的人,承担起寻找、发现死者归宿及通向冥界之路的重担,后世的凡人皆遵循其道路。他发现了冥界,自己便也成了冥界之王。需要说明的是,这时的冥界,全无后来地狱那种阴森恐怖的景象,而是一个极乐世界;阎摩也不是后来那样专管审判罪鬼的威严的阎王爷,而是一位管理众亡魂的冥王。

上图凡·德·史特莱特(Jan van der Straet)据但丁《神曲》所绘的地狱图

到了两大史诗即《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时代(约公元前400年一公元200年)死亡之主阎摩有了很大变化,相貌威严可怖,红眼睛,黑皮肤,手持正义之杖,用之对一切凡人进行公正的判决:将善者送往极乐世界,将恶者投入地狱。在史诗中有对地狱的详细描绘,恶人要被扔进滚热的河中,剑树刺其肌肤,还要趴在斧刃上遭受磨难……

在后来出现的一批《往世书》中,阎摩和地狱的理论就更加完备了。阎摩被称为“人之审判者”,统治着多层地狱。死者的亡魂都要到他面前接受审判,并需在判官(印度地狱也有“判官”)面前对证,将其行为一一登记入册。审判后,善人被送入天堂,恶人则被打入不同的地狱。

随着佛教的中国化,阎王也开始中国化,并演化出了“十殿阎君”的说法。在小说、戏剧中的阎王,也摆脱了印度的形象,而变成了中国古代帝王的形象。

黑白无常与孟婆

黑白无常是基层的勾魂鬼吏,《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中说:“阎魔法王遣阎魔卒,一名夺魂卒,二名夺精鬼,三名缚魄鬼,即缚三魂至门关树下。”最初的鬼吏有三个,形象也不是很可怖,甚至被塑造成有同情心、有人情味。在清代笔记小说中,无常鬼吏开始变得可怖起来。

孟婆和孟婆汤则是中国的产物。《玉历至宝钞·玉历之缘起》详载其事。孟婆神,生于前汉,幼读儒书,壮诵佛经。凡有过去之事不思,未来之事不想,在世唯劝人戒杀吃素。年至81岁,鹤发童颜,终是处女。只知自己姓孟,人故皆称之曰“孟婆阿奶”。入山修真,直至后汉。世人有能知前世因者,妄认前生眷属,好行智术,露泄阴机。是以上天敕命孟氏女为幽冥之神,造筑醧(同“饫”,饱足也)忘一台,准选鬼吏使唤。将十殿拟定发往何地为人之鬼魂,用采取俗世药物,合成似酒之汤,分为甘、苦、辛、酸、咸五味。诸魂转世,派饮此汤,使忘前生各事。……如有刁狡鬼魂,不肯饮吞此汤者,脚下现出钩刀绊住,上经铜管刺喉,受痛灌吞。


古道犀风


这三人里面应该分一下组,阎王和黑白无常是一起的,孟婆是单独的

为什么这么分,因为阎王和黑白无常他们都是外来的,来源于佛经。后来本土化,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熟悉的神怪人物。

而孟婆,却是我们国家本来就有的,传说中的人物。

佛家文化对中华文化影响很大,当然我们也把佛文化予以发扬光大。

我们生活中的很多词汇其实都来源于佛文化,就像“人生无常,大千世界,现身说法,大彻大悟,前因后果……”

很多很多

知道了阎王和无常来源于佛文化,那我们再知道佛学什么时候传入中华,就知道他们最早出现在哪个历史时期了

看看下面这段话:

魏书志释老十云:“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秦景宪(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后汉书王英传、后汉纪卷十、佛祖统纪…等,均载有汉明帝夜梦金人之事。太史傅毅对以或为西方之佛。帝乃遣中郎将蔡愔、秦景、博士王遵等18人使西域。永平十年(58年)于大月氏遇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人,得佛像经卷,用白马载抵洛阳,明帝为其建白马寺,译四十二章经。是为中国有佛僧、佛寺、佛教之始。亦为我国学者所公认佛教传入中国之始。

也是说公元58年,是佛传入中华之始

其后肯定还要经历长时间的文化融合。

阎罗王,亦称“阎王爷”。原型为印度神话中的阎魔王,在早期佛教和印度教神话中阎王是冥界唯一的王,但在中国道教创造的将阎罗王收编归为十殿阎王(十殿阎王依次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转轮王)中的其中一位。

后佛教又把十殿阎王概念反吸收。十殿阎王也成为佛道两家共同信仰的神

再来说一下黑白无常,亦称无常。这是道教的神仙。但无常这个词前面说了,是佛教所独有的,也就是说是后世道教借鉴了佛教的一些说法,有了“黑白无常”这种称呼。

也就是说黑白无常在历史上出现,也一定是佛教进入中华之后的事情。

民间认为白无常名为谢必安,属阳。时常满面笑容,身材高瘦,面色惨白,口吐长舌,其头上官帽写有“一见生财”四字,予感谢并对恭敬神明之人以好运,尊之曰“活无常”,“白爷”等。对男性吸其阴魂,对女性散其阴魄。

黑无常名为范无救(或称无赦、无咎),属阴。面容凶悍,身宽体胖,个小面黑,官帽上写有“天下太平”四字,意为对违抗法令身负罪过者一概无赦,尊之曰“矮爷”或“黑爷”。对女性吸其阳魂,对男性散其阳魄。
因其在城隍麾下地位仅次于文武判官,牛头马面,枷爷,锁爷,故又得名“七爷”,“八爷”。

再来说一下孟婆这个人,孟婆是我们国家传说中的人物,一般都认为原型是孟姜女。

孟姜女的故事发生在秦时,如果这样说来,孟婆出现在历史上的时间倒是比阎王要早的多。


山东花和尚


无正史,都是民见传说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