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歲寶寶腎衰竭!孩子發燒這樣做,太危險!

粉哥導讀:前幾天,看到一則半歲寶寶發燒治療不當,導致孩子腎衰竭的新聞,頓時心疼不已,分享給大家,希望再也不要出現這樣的狀況。

半歲寶寶腎衰竭!孩子發燒這樣做,太危險!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今年8月,僅6個月的小遊在人生第一次嚴重發燒後,家長急忙將他送到附近村衛生所,用中藥進行“灌腸”退燒,結果不但沒有緩解反而加重,之後家長連忙送到武漢兒童醫院檢查,才發現孩子全身已有多處臟器受損,並出現了急性腎衰竭。

半歲寶寶腎衰竭!孩子發燒這樣做,太危險!

目前,孩子已脫離生命危險,但每次必須做十幾個小時的透析治療,通過機器來維持生命,甚至將來還可能需要腎移植,奔跑玩耍對小遊來說,已成為奢望!

經醫生分析:導致孩子出現這一狀況的罪魁禍首,便是現在不少地方還在使用的“灌腸”退燒!

“灌腸”治療,即將一定劑量的藥物直接通過肛門注入腸道,以此來達到給藥/治療的目的,部分診所將這種給藥方式用在不願意配合打針、吃藥的孩子身上。

“灌腸”退燒有風險,家長需警惕!

①嬰幼兒腸壁比較脆弱,“灌腸”退燒可能損傷孩子直腸粘膜,導致腸道損傷,甚至大便失禁;

②腸道內有害菌可能隨著滴劑進入腸道深處,導致腸道菌群失衡或者結腸炎;

③目前國內外對如何“灌腸”退燒並沒有明確的標準,灌腸後會有部分藥物流出來,劑量不易控制,某些藥物還可吸收入血液,造成肝腎等器官的損傷;

④“灌腸”退燒不需要做皮試,若錯誤的使用激素或抗生素會增加孩子過敏、耐藥的風險。

除此之外,這四種退燒方式,同樣很傷娃!

1.捂汗退燒

“孩子發燒出一身汗就好了”,這是很多老人深信不疑的觀點。實際上,嬰幼兒捂熱反而會影響機體散熱,將體溫越捂越高,誘發捂熱綜合症,處理不及時,易導致高熱、脫水、缺氧、昏迷,甚至呼吸衰竭。

2.發燒不可洗澡,只能冷水擦身

皮膚毛孔“熱脹冷縮”,冷水擦身可使孩子毛孔更加處於封閉狀態,無法快速排汗、散熱,更會加重症狀。

較大的孩子,體溫在38.5℃以下時,可以洗溫水澡進行散熱,水溫在37℃左右,泡澡時間在5分鐘左右,並注意及時擦乾寶寶身體,避免受涼。

3.一發燒就立馬喂藥

嚴格來說,發燒只是機體出現疾病的一種症狀,生活中常見的感冒、積食、細菌感染、出牙等都可能引發發燒,寶寶發燒用藥需結合孩子發燒的原因,再對症治療,而不是一味地亂用退燒藥。

4.酒精擦拭

寶寶發燒時,皮膚毛孔打開,血液循環加快,擦拭的酒精可透過皮膚滲入血液,引起酒精中毒。

《中國 0 至 5 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若干問題循證指南》2016年版,也已表示,不推薦給孩子使用酒精擦拭的方法退燒。

半歲寶寶腎衰竭!孩子發燒這樣做,太危險!

寶寶發燒怎麼辦?

step1:

穿較為寬鬆的衣物,可解開外套釦子,讓其充分散熱,並注意體循環末端手腳的保暖。

step2:

①一般來說,三個月以下的孩子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一旦發燒(體溫高於38℃)就需及時就醫。

②三個月以上的孩子,體溫低於38.5℃時可嘗試物理退燒,比如溫溼敷、熱水泡腳等,並讓孩子多休息,適當喝水,清淡飲食。

高於38.5℃就需正確使用退燒藥,多觀察寶寶的行為表現,若出現精神不振、反覆嘔吐、腹瀉、持續發燒24小時以上等異常狀況,需及時就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