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劉邦、李淵的廟號是高祖,而趙匡胤、朱元璋廟號是太祖?

華研金霞


這個問題很好,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這幾個“祖”的區別。

“祖”、“宗”這都是廟號,皇帝死了以後,要入廟接受後人的祭祀,就要加個廟號,所以,這是皇帝死後的稱呼。如果你穿越回去古代,遇到了李世民,你叫他一聲“唐太宗”,你就出事了。你要叫了朱元璋一聲“明太祖”,那就要倒大黴了。

祖有功而宗有德。按照規則來說,“祖”是一個皇朝的開拓者,而“宗”則是皇統的合法承繼者。

讀過歷史的朋友都知道,這個“祖”有好多種,常見的例如“太祖”、“高祖”和“世祖”。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幾個“祖”的區別,舉幾個例子加以說明。

一、太祖

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宋太祖趙匡胤和明太祖朱元璋。

首先要給大家糾正一個概念了。

劉邦的廟號是“太祖”,不是“高祖”。為啥大家都叫他“漢高祖”呢?那是因為《史記》中稱他為“高祖”,說著習慣了,大家就這麼稱呼劉邦了,而實際上劉邦是“漢太祖高皇帝”。

太祖,就是皇朝的開創者沒有得到祖先的廕庇,在開基創業的時候,是全靠著自己倆肩膀扛著一個腦袋,一刀一槍硬磕出來的。


劉邦,大家都知道他的家世,祖輩務農,老爹面朝黃土背朝天,是個莊稼漢,並沒有為劉邦打天下創造什麼基礎,劉邦以亭長身份,斬蛇舉義,揭杆而起,歷盡千難萬險,終於成就帝業。

趙匡胤,他爹雖然在五代時期曾經做過做小官,但趙匡胤也沒有受到祖先的蔭惠,少年流落江湖,掌中一杆齊眉棍打遍四百軍州無敵手,因功而升至殿前都點檢,終於瞅準機會,陳橋驛黃袍加身,發動了政變,奪取了孤兒寡母的江山,建立宋朝。

朱元璋的身世就很悽慘了,幾代貧苦農民,從小就沒穿過鞋,放過牛,當過和尚,要過飯,從乞丐到皇帝,沒沾上祖先一點光,全靠自己拼出來的。

以上這幾位皇朝的開創者開基奠業,都沒有沾祖宗的光,這就是“太祖”。

二、高祖

比較有代表性的有隋高祖文皇帝楊堅,唐高祖李淵。

“高祖”的境界比“太祖”低一個級別,是沾了祖宗光的。在他們開創皇朝之前,祖宗已經是封疆大吏,有名號的。




隋文帝楊堅,他可是大戶人家出身,名門權貴的後代。楊堅的家世十分顯赫,他老爸被封隋國公。楊堅的帝業得來十分輕易,是奪了後周孤兒寡母的江山,立隋代周,成為了皇帝。他是沾了祖宗的光,所以稱為“高祖”。

唐高祖李淵,與楊堅的情況很類似。他也是權貴的後代,他的祖先被封為“唐國公”,李淵是沾了祖宗的光。 建立唐朝,也是受到祖先的蔭惠,所以他也被稱為“高祖”。

三、世祖

“世祖”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漢世祖光武帝劉秀,元世祖忽必烈和清世祖順治。

“世祖”的境界比“高祖”再低一個階層,意思就是在前代的基礎上承繼了帝業,功勞是為這個皇朝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光武帝劉秀,天資聰穎,少懷大志。前漢傾頹,王莽篡漢自立。劉秀興義兵而討伐之,推翻了王莽的統治,延續了漢朝的國祚。但劉秀這個“漢”與西漢是有本質的區別,國家首都也遷移了,雖然國號未改,但劉秀卻開啟了漢朝一個新的時代,就被稱為“世祖”。

忽必烈在幾代先輩打下大片江山的基礎上,建立了元朝,由地方政權而達到一統天下,首都也遷到了北京,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所以他也是“世祖” 。

順治由邊地入關,定鼎中原,雖然順治並非是清朝的建立者,但他也是地方政權進入中央,首都從瀋陽遷到北京,一統天下,對於整個清朝歷史來說,這也是個嶄新的時代,所以,順治也稱為“世祖”。

四、成祖

成祖,是明朝朱棣的專有名號。

朱棣以前是“太宗”,這是為了表示他是朱元璋的嫡子,合法繼承帝業,還發揚光大。當然,我們都知道,這是欲蓋彌彰,他怎麼當上的皇帝,大家心裡清楚得很。



後來,到了嘉靖時代,“入廟之爭”,嘉靖想把自己的老爸入廟,就把朱棣抬高了一個層次,(其實是明褒暗貶),搞成了“成祖”。

朱棣這個情況比較特殊,他不是皇朝的開拓者,肯定不能叫“太祖”,那是他爹朱元璋的。也不能叫“高祖”,因為他可不是受祖宗的蔭惠開創了明朝。

如果叫“世祖”,還算勉強湊合。因為最起碼的,朱棣也是從地方政權奪取了中央,他也北遷,國家首都也發生了遷移。

但嘉靖沒打算讓朱棣當“世祖”,因為這個“世”字,在太廟中萬世不祧,嘉靖想留給自己,就把朱棣弄了個“成祖”。

五、聖祖

聖祖,是屬於康熙的。這是雍正即位後搞的。

雍正的理由是,祖有功而宗有德,康熙擒鰲拜,平三藩,收臺灣,定蒙古,功勞實在是太大了。名為守成,實有開拓,江山在他手中有了很大的增加。所以,把康熙定為“聖祖”,萬世不祧。


以我個人的觀點,如果從功勞上講,康熙稱“祖”也不為過,但確實不合乎規則。而雍正可不是個講規則的人,發起脾氣來,我也扛不住,只好按他的來。


饞嘴肥貓鏟史官


劉邦的廟號是太祖不是高祖。李淵的廟號為高祖是因為太祖這個廟號被追封給自己爺爺李虎了。

劉邦的廟號是太祖,諡號是高皇帝,太祖高皇帝劉邦有時被弄錯成為高祖劉邦。劉邦自己的父親劉太公只是位普通人,祖上也沒太顯赫的人物,劉邦只追封了自己的父親劉太公為漢始祖。

(劉邦)

朱元璋和劉邦一樣也是平民出身,做皇帝后追封了幾代先祖,但沒有用掉太祖這個廟號。朱元璋分別追封了高祖父朱百六為明德祖、曾祖父朱四九為明懿祖、祖父朱初一為明熙祖、父親朱五四為明仁祖。元朝規定普通平民只能以數字為名,不能取正式名字,因此朱元璋的祖先名字看起來都這麼奇葩。朱元璋本人原名朱八八,也是數字為名。

趙匡胤的父祖幾代都是高級官員,但功業也沒有到可以追封太祖的地步,因此太祖的廟號也留給了自己。趙匡胤追封了自己先祖的四代人,分別是父親趙弘殷為宋宣祖、祖父趙敬為宋翼祖、曾祖父趙珽為宋順祖、高祖父趙朓為宋僖祖,到宋真宗時代,又追封了傳說中的祖先神仙趙玄朗為宋聖祖。

唐高祖李淵家族的真正發跡,始於爺爺李虎,李虎是西魏北周八柱國之一,一定程度上和實際開創西魏北周政權的宇文泰是平等合作關係。李淵做皇帝后,追封諸位先祖時,將李虎追封為太祖。李淵自己只能用高祖的廟號了。

和李淵類似的隋文帝楊堅。文皇帝是諡號,楊堅的廟號也是高祖,不過隋高祖楊堅的用法遠不如隋文帝楊堅廣泛。楊堅追封了自己的父親楊忠為隋太祖。楊忠是西魏北周十二將軍之一,十二將軍地位僅次於八柱國。


仁勇校尉


同是開國皇帝,劉邦、李淵的廟號是高祖,而趙匡胤、朱元璋的廟號是太祖。那麼,高祖與太祖究竟有什麼區別?

在中國歷史上,廟號始於商超,在皇帝中盛行,則是西漢以後的事。就拿漢高祖劉邦來說,他的廟號是太祖,諡號是高皇帝。由於受到《史記》的影響,人們把他的廟號與諡號混用,因此,說成了漢高祖。自劉邦以後,高祖與太祖就成了歷代開國皇帝的專用名詞。李淵的廟號是高祖,太祖則追授給他的先祖李虎。

太祖與高祖區別在於,凡稱太祖者,都是白手起家打天下,就像劉邦、朱元璋、趙匡胤,沒有一點家族背景,完全靠自己智慧與努力奪取江山。

稱高祖者,都離不開先祖的蔭護,都有很強大的家族背景。比如說唐高祖李淵,其先祖李虎是北周的大將軍,手握重兵,顯赫一時。而李淵正是在李虎的羽翼成長起來的貴族階層,正因為有著特殊的身份,李淵的仕途才順風順水。可以說,沒有李虎的大將軍的背景,李淵能不能建立唐朝都是未知數。所以,在李淵看來,李虎才是唐朝真正開國皇帝。就像曹丕追授曹操廟號為太祖一個道理。

由此可知,高祖與太祖雖都是開國皇帝的廟號,但其中的含義是有一些區別的。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首先釐清的是,劉邦的廟號是太祖,諡號是高帝,所以劉邦被稱為“太祖高皇帝”。之所以後來被稱為漢高祖,應該是源自於《史記》,司馬遷把廟號諡號混在一起說了,別迷信史記,裡面錯誤不少,想想父子兩個人,寫了50萬字,那時不但沒有電腦,連紙張都沒有,全靠小刀在竹簡上刻,寫到這種程度已經很不容易了。

下面再說廟號,廟號非祖即宗,祖一般是給開國皇帝或者做出開創性功業的皇帝用的。比如清太祖努爾哈赤奠基清朝,清世祖順治皇帝福臨問鼎中原,清聖祖康熙開創盛世。

開國皇帝一般都是太祖或者高祖,太祖又高於高祖,或者說太祖輩兒肯定比高祖大。太,這個字有極其、極大、極遠之意,比如泰山(太山),泰西(太西)。

太祖可以理解為使這個家族開始顯赫的那個祖先,劉邦、朱元璋都是白手起家,當然是太祖。趙匡胤雖然勞資有點基礎,但是父親趙弘殷不過是個中級軍官,距離“太祖”還有差距,因此,趙匡胤稱太祖。而李淵則大不相同了,其父李虎在北周就已經是上柱國,可謂位極人臣,李淵在太原起兵時已經是唐國公,顯然是父親蔭庇,所以李淵即位後追贈父親李虎為唐太祖,自己死後,被唐太宗李世民建廟號為高祖。



磨史作鏡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說明這個祖與宗是什麼?簡單的說,就是祖宗!

這不是廢話嗎?不是廢話。只有死了的人才能當祖宗,而且還得有後代才行。

祖宗這個詞其實是所有大家族都會用的,放在家廟裡面供奉祭祀的牌位,那都是祖宗牌位。只不過到了皇帝家裡,那就是國家級的禮制建築太廟了。

放在太廟裡被祭祀的死去的皇帝或者死後被追封的皇帝,有一個稱號,叫做廟號。但是在唐以前,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的,那之前廟號只送給有大貢獻或者特殊貢獻的皇帝,通常是開國之君或者有大功勳、大德行的皇帝。

其中,祖是有功,宗是有德(畢竟到了後來的繼位皇帝,再想立功也不容易。)

最初,因為他們貢獻突出,這些祖、宗們是一人一個廟來祭祀的。後來所有好的壞的都有祖宗廟號了!

現在單個說吧。

1、劉邦,劉邦的廟號叫漢太祖,被稱為太祖高皇帝,後來被叫做漢高祖其實是個錯誤,但大家習慣了,也就改不過來了。叫他漢太祖或者漢高帝才是正確的叫法,通常認為這個高字是諡號,其實也不太對,最初的諡法裡面沒有高字,大概是說他功績特別突出,所以給他上了個高字。而漢高帝確實很高,否則怎麼能從平民到皇帝?

2、李淵確實是唐高祖,因為他把唐太祖這個廟號給了他爺爺李虎。他爺爺李虎是北周八柱國之一,為他奠定了唐國的基礎,死後被封為唐國公。李淵繼承了祖輩傳下來的爵位,化小國為大國,因此謙虛了一下,把太祖給了他爺爺。


與此相類似的,隋高祖文皇帝楊堅也把隋太祖給了他父親楊忠。

3、趙匡胤的太祖廟號是他弟弟宋太宗趙光義給上的。他們的父親趙弘殷對趙匡胤創業的幫助幾乎沒有,倒是後周世宗柴榮才是趙匡胤真正建立大事業的恩人,趙匡胤有點對不起柴榮,結果他弟弟趙光義也有點對不起他。還好,趙光義無論從避嫌,還是實際情況來說,只能把宋太祖給他哥哥,至於趙光義他兒子真宗給他上的宋太宗,其實趙光義有點當不起。算是太宗裡面比較灰暗的一個。

4、朱元璋的太祖稱號那就鐵鐵的了。要知道朱元璋的祖輩對他的事業不但沒幫助,還簡直是拖後腿,但是不得不說,老朱家到了他這一輩不知怎麼血統就改善了。不但他和他兒子朱棣厲害,連他幾個侄子都不得了。朱棣本來的廟號是太宗,結果後來改了成祖。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按照古代的禮法規定,太祖的輩分是比高祖要大的,因此太祖似乎比高祖要牛,高祖一般來說應該比太宗牛,畢竟是祖嘛!但還是要看實際情況。


星火辰


先來說說廟號是怎麼來的

顧名思義,廟在古時候是用來燒香祭祀先人的,廟號則是後輩子孫給死去皇帝取的。至於燒香就燒香唄,幹嘛還特意取個名字?請往下看。

廟號最早起源於商代,那時候每位帝后死後不止要建陵寢,還要修建用來祭祀的廟宇,但隨著商朝的國祚更迭,死去帝后的數量不斷增加,然後大家發現一個十分尷尬的問題。

廟太多,拜不過來了!按照祭祀禮節,“一條龍”下來怎麼也要幾個小時,但良辰吉日就那麼短,你總不能說今天沒拜完,“孫兒我明天接著來。”那估計當晚沒拜祭的先人們就要組團來看望你了!想想就嚇人···

此時,中國人變通的智慧就體現出來到了,商朝後來索性就把前代帝后的大部分廟都給拆了,然後蓋了一座規模宏大的祖宗祠堂,將那些沒了“廟”的先輩們統一放到祠堂中,後人統一祭祀一次就可以了。省時省力,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寶寶的腰累彎了。

廟雖然都拆了,但樣子總還是要有的,於是廟號就被創造出來了,按照古人的想法,有了專屬廟號就相當於先人們有了自己廟。

“額,感覺這和扎紙人一樣混弄死人沒區別啊?!”

劉邦的廟號是漢太祖哦

上面說完了廟號的起源,接著再說下廟號的高低貴賤。

“恩,別說死人就不論資排輩,相信我,他們只會更較真!”

簡單來講,廟號中:太祖>高祖,雖然能稱之為太祖和高祖的一般都是帝國的開創者,但剛開始帝王們還算比較謙虛,包括有點痞氣偶的劉邦最初的廟號也是高祖,和諡(shi四聲)號連在一起就是漢高祖高皇帝。只不過後來大臣為了拍老劉家馬屁,劉邦的廟號從高祖變為太祖,和諡號連在一起就是:漢太祖高皇帝。老百姓覺得讀起來費勁,索性簡稱漢高祖劉邦!!!誤會就是這麼來的。

說這裡估計你會問了,唐朝就沒有人拍老李家人馬屁麼?恩,確實沒有。誰讓李淵任期內發生了玄武門這樣的敏感事件呢?!緊接著五代十國比較亂了,大家臉皮都比較厚,啥啥的都可著最高級別來,很有一種前幾年中國大媽掃蕩全球奢侈品的架勢:

“不求最合適,但求最拉風!”

“高祖的不要,全都要太祖!”

這你也就明白後來宋朝和明朝的心態了,奶奶的五代十國那群小屁孩廟號太祖了,我還能比他們低!!!!

【事實證明,再貴的奢侈品,都有爛大街那一天】



瓦爾登的船伕


一、“始祖”釋義

“始祖”,顧名思義,即是指某一宗(家)族的第一位祖先。商族的第一個男性祖先契,周族的第一位男性祖先棄(后稷),都是母親感神靈(契是母親簡狄吞食玄鳥卵孕育,棄是母親姜嫄踩大腳印孕育)而孕育。

今天,我們依據民族學理論,可以對此古人深信不疑,今人卻認為是荒誕不經的現象,做出科學、合理的解釋:這是商、周兩族分別在契、棄前,處於母系社會時期的典型特徵,即知母而不知父;契、棄之所以被後世的商、周族人分別尊為始祖,也是商、周兩族分別在契、棄時,完成由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轉變的體現。

“始祖”這一稱謂,在由西周初周公修改、撰寫,再經過春秋時孔子編訂而成書的《儀禮·喪服》中,已經出現。

李衡眉先生認為,“始祖”的廣泛使用,與東漢末儒者鄭玄有密切的關係。鄭玄註釋《周禮》、《禮記》時,採用“始祖”這一稱謂。後人多沿其說,不察其誤,致使後代宗廟中出現以“始祖”之稱代替“太祖”之稱的現象。更有甚者,有的朝代竟既設“始祖”室,又設“太祖”室,造成混亂。

二、“太(大)祖”釋義及用作皇帝廟號

在周代禮制中,“太(大)祖”與“始祖”同義。《禮記·王制》記載:天子七廟,系三昭三穆祖先廟與大祖廟合而為七。鄭玄注曰:大祖,就是周人的始祖后稷。不過,鄭玄註釋《禮記·喪服小記》 時,沒有繼續使用“大(太)祖”這一稱謂,而是使用“始祖”這一概念。所以,“始祖”的含義與《禮記·王制》鄭玄注中的“大(太)祖”義同,都是指某一宗(家)族的第一位祖先。

“太祖”用作帝王的廟號,始於劉邦。劉邦卒後,群臣沿襲古禮,追尊其廟號曰“太祖”。

此後,魏曹操、吳孫權、晉司馬昭、北魏拓跋珪、隋楊忠、唐李虎、宋趙匡胤、遼阿保機、西夏李繼遷、金阿骨打、元鐵木真、明朱元璋、清努爾哈赤等歷代開國皇帝,或後世追認的祖先為帝王的宗廟,皆被追加“太祖”廟號。用作廟號的“太祖”,其“始祖”的含義日漸淡弱。

總之,“太祖”一詞,最早是與“始祖”同意,表示一個族的祖先。後來逐漸作為帝王的廟號。

三、“高祖”釋義及用作皇帝廟號

“高祖”原是某人對其四世祖,即自己父親的祖父的血緣稱謂。隨著時間的推移,“高祖”有時還被賦予“遠祖”之義。顧炎武的《日知錄》、閻若璩的《潛邱札記》,都先後指出了這一現象。

秦漢以後,“高祖”在用作親屬稱謂的同時,逐漸被用作皇帝宗廟廟號。“高祖”用作皇帝宗廟廟號,始於三國魏明帝。魏明帝追加其父魏文帝曹丕的宗廟廟號為“高祖”。此後,西晉司馬懿、南朝宋劉裕、梁朝蕭衍、陳朝陳霸先、北魏拓跋宏、北齊高歡、北周宇文邕、隋楊堅、唐李淵、後晉石敬瑭等歷代帝王宗廟,皆被追加“高祖”廟號。

“太祖”、“高祖”廟號有無地位尊卑之別?從最初並採“太祖”、“高祖”作為皇帝宗廟廟號的三國曹魏來看,在魏明帝和眾臣僚的觀念中,“太祖”的地位,似尊於“高祖”。魏明帝君臣雖比較嚴格的遵循儒家典籍有關記載,以曹操為皇家宗廟“始祖”,曹操之前三世祖先宗廟,親盡迭次遷毀。但值得注意的是,曹操之所以被追認為皇家宗廟太祖,無疑是因為無論就宗法行輩,還是生平功績而言,都高於其子曹丕。其後,北魏、北周分別追加道武帝拓跋珪、文帝宇文泰太祖廟號,孝文帝拓跋(元)宏、武帝宇文邕“高祖”廟號,雖似皆表明“太祖”尊於“高祖”。

但也有例外,如南朝劉宋追加開國皇帝劉裕“高祖”廟號,而追加其子文帝劉義隆“太祖”廟號,且後來的南朝梁、陳,北朝的北齊,及後來的隋、唐、五代後晉,皆唯有“高祖”廟號,而未有“太祖”廟號,似表明某些朝代統治者的觀念中,“高祖”尊於“太祖”。

四、廟號和諡號:劉邦的正確稱謂

所以,如果你不(有)幸穿越回漢朝(西漢、東漢),在稱呼西漢開國皇帝劉邦時,不能張嘴閉嘴地說“漢高祖”。輕者,周圍的人會嘲笑你沒文化;重者,如果有人較真的話,亂改先帝的諡號、廟號,可是大罪重罪。那麼,究竟該怎麼準確的用禮儀稱謂稱呼劉邦呢?

前面說過,劉邦的廟號是“太祖”;因為他有建立漢朝的偉大功勳,功最高。所以,他去世後,漢惠帝和群臣給他擬定的諡號是“高”。也就是說,惠帝以後的漢朝人稱呼劉邦,嚴謹、完整、合乎禮儀的稱謂,也是書面語(比如你給皇帝寫的奏章、文書類)常用的稱謂,是“太祖高皇帝”。部分書面語或大部分口語,可以簡略稱為“高皇帝”、“高帝”、“漢太祖”等。司馬遷稱劉邦為“漢高祖”,實際上是混淆劉邦“高皇帝”諡號及“太祖”廟號,二者各取一字,拼湊成“高祖”。沒有因言獲罪,既屬僥倖;似乎也從側面反映出,西漢中期以後,即便統治者,對其祖先的禮儀稱謂,也不是那麼較真和嚴格了。畢竟,《史記》可是漢武帝親自審閱過的。

《漢武大帝》劇照

司馬遷獲罪,是因為他替李陵辯護,忤逆漢武帝,而不是說錯了劉邦的稱謂。於是,“漢高祖”這一稱謂,也就稀裡糊塗地被後世沿用,成為習慣用語了。


浩然文史


其實廟號是高祖的只有李淵。

高祖並不是劉邦的廟號,劉邦的廟號也是太祖,諡號是高(皇帝),司馬遷把漢高皇帝太祖給縮寫成了“漢高祖”。

李淵的廟號真的是高祖,因為太祖的廟號被別人佔了。誰佔了呢?他爺爺!李淵把他爺爺李虎追諡為景皇帝,廟號太祖。

廟號起源於商朝,周以諡號取代之,秦廢除廟號和諡號。漢重新採用廟號和諡號制度,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兩漢時有廟號的皇帝不多,到了唐及以後廟號才稱為必備品。

廟號通常選擇具有美好意義的字,例如太、世、高、神、聖、仁、睿、明、章等。王朝的開國皇帝廟號通常為“太祖”,第二代帝王廟號常常為“太宗”。如果王朝帝系發生變化則其廟號為“世祖”或“世宗”(不是成例,只是通常如此)。


陶陶樂遊


這個問題問的很尷尬。因為劉邦的廟號其實是太祖,諡號是“高”因為司馬遷在《史記》裡面整合了一下。所以就叫漢高祖。所以這三個人中實際上只有李淵是比較特殊的。在說特別之前先說一下另外三個人的共同點:

廟號為太祖的皇帝,通常是沒有靠祖上的基業,較近的幾代祖上也沒有太顯赫的人物,得天下後,同常被稱為太祖。

李淵的身份比較顯赫。七歲的時候承襲了唐國公的爵位。他的爺爺李虎是西魏八柱國,官至太尉,封唐國公。追封李虎為唐太祖是為了表明,我當皇帝不是沒有原因的,是因為我祖上就高貴,所以我當這個皇帝是合理合法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既然唐太祖已經有人了,那李淵就只能換一個咯。就像隋文帝一樣(文帝是諡號),反正不能叫太祖,其他隨意。從唐朝以後,稱呼皇帝一般不能用諡號,都是用廟號。明朝以後的皇帝可以用年號稱呼。

喜歡就關注唄:砍歷史,我是馬砍,每天講點不同的故事。


砍歷史


李淵是唐高祖,祖上都是顯赫人物,貴族出身,得到祖宗蔽佑他不敢稱太祖,是他爺爺開始發家,太祖追尊他爺爺了,他的廟號是高祖。

高祖廟號和太祖廟號的不同是,高祖一般都是權貴高昂的貴族出身,沾了祖輩的光。太祖一般都是平民出身,全靠自己努力打下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