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的諡號、廟號、年號有什麼區別?

福建比美特集團


諡號:

帝王的諡號,是其崩殂後,繼位者和大臣們,根據其生前的功過是非,進行的一個綜合總體評價。兩宋之前帝王的諡號相對是比較公正和嚴格的,而宋之後,就顯得有些廉價了特別是清朝(不是貶低和敵對,說的是事實)。

例如,西漢武帝劉徹,諡號:孝武。

根據諡號規定:

五宗安之曰孝;慈惠愛親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協時肇享曰孝;大慮行節曰孝;慈惠愛民曰孝;慈愛忘勞曰孝;從命不違曰孝;善事父母曰孝;遵義安仁曰孝;幾諫不倦曰孝;姻睦其黨曰孝;博於備養曰孝……

剛強直理曰武;威強敵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刑民克服曰武;誇志多窮曰武;威強睿德曰武;除偽寧真曰武;威強恢遠曰武;帥眾以順曰武;保大定功曰武;剛強以順曰武……

又例如,大清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諡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

大家自己去品味,相比漢武帝的諡號,這個諡號的價值。


廟號:

帝王崩殂後,一般要建專門的供奉祭祀的祠堂,而後世子孫對其的稱呼,就是廟號。當然這個稱呼不是隨隨便便的。並且,廟號嚴格的來說,只有兩個“祖”和“宗”。並且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來定。即開國君主一般為祖,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稱宗。魏晉南北朝之前,廟號是極為嚴格的,只有很少數的帝王才有,而到了隋唐,除了個別短命和亡國的,一般都有廟號。比如,整個西漢,被認可認同的只有四個皇帝有廟號,即太祖劉邦、太宗劉恆、世宗劉徹、中宗劉洵。而隋唐時期,個個都有廟號。

還是以上面兩個帝王為例。

西漢武帝劉徹,廟號:世宗。

大清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廟號:聖祖。

這裡特別要說幾個人的廟號。

漢高祖劉邦,廟號:太祖,而不是高祖。高是劉邦的諡號。高祖是諡號和廟號的統稱,這個稱呼出自司馬遷和他的《史記》。並且,在諡號法裡面本來是沒有“高”這個諡號的,劉邦之後始有。

唯一的女皇武則天,是沒有廟號的。

明永樂帝朱棣,廟號:成祖。其實,朱棣的廟號本來是“太宗”,嘉靖時期的大禮儀之爭之後,嘉靖皇帝要把自己的父親抬進太廟正殿,可是因為嘉靖帝的父親沒有做過皇帝,雖然大禮儀之爭一嘉靖帝的勝利而結束,但是太廟正殿只供奉七位與當時在位帝王血緣最近的。也就是說,除開開國之君太祖之位不能移出正殿外,從在位帝王往前推六位,六位在之前的就得移出正殿。當時恰好該移出去的是太宗朱棣。但是因為朱棣的功績大,同時又是這一脈之主(本來皇帝位是朱標一脈,但是朱棣奪了朱允炆的皇位,所以皇位就到朱棣這一脈),嘉靖帝又不敢把朱棣移出去,於是給朱棣抬高廟號,達到祖不可輕動,又可以將自己父親抬進去,於是就抬朱棣廟號為“成祖”。

清皇太極,廟號:太宗。但是皇太極兒子順治帝福臨和孫子康熙帝玄燁廟號都是祖。這主要是各例外。順治帝福臨對清朝而言,有位同開國的功績。滿清入關,統一中原,定鼎天下,就在順治帝手上。所以為“祖”不為過,於是廟號:世祖。康熙帝玄燁,平定三番,收復臺灣、征剿噶爾丹,擊退沙俄,有開疆拓土,守土建功之業績,所以滿人又給康熙上了個“聖祖”的廟號。所以皇太極就有點尷尬。


年號:

這個很簡單,主要是用於紀年。古代是沒有現在這種紀年日曆的,都是以皇帝定的紀年就行記事和算計算年份的。也就是說,月份是自然可以算的,但是年是沒辦法算的,於是就給一個年的吉祥或者有寓意的稱謂,而這個稱謂就是年號。定年號的當年就是元年。年號在明清以前,一個皇帝一般都有好幾個,明清,基本上一個皇帝就一個年號。

比如,西漢武帝劉徹,年號:建元、元光、元朔、元授、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徵和、後元。建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後元二年,武帝崩殂。

大清聖祖玄燁,年毫無:康熙。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年號不止兩個字的,還有多個字的。

比如,萬歲通天(武則天),太平興國(宋太宗)等等。


這裡我就用通俗的說法,因為關於諡號、廟號、年號都有專業的解釋。


志軍翔宇


1、廟號

廟號起源於西漢時期,終止於清朝,是指皇帝死後,入太廟受祭拜時的名號。一般開國皇帝稱為祖,後來者稱為宗。如宋太祖趙匡胤,其後代即稱宋太宗趙光義。也有個別朝代,前幾代皇帝都稱為祖,如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另外,在隋朝以前,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的,只有文治武功品德卓越者才可以進入太廟受祭拜。

2、諡號

諡號起源於西周時期,是後人對死者生前所作所為評判的一種稱號。所以,並不只是皇帝才享有的,一般具有一定地位的人就可享有。一般由二字組成,可含有褒貶之意,因此諡號又有善諡、平諡、惡諡之分,如周厲王的“厲”,隋煬帝的“煬”就是惡諡。

3、年號

顧名思義就是皇帝紀年的名號,由漢武帝首創,第一個年號為“建元”,以後每個朝代的第一位皇帝,就必須改年號,也叫改元。另外,在明朝以前,皇帝每遇國家大事或者重大災難,就經常變更年號。如唐高宗在位三十二年,就用了十四個年號。直到明朝,便只用一個年號。

Tips:在古代文獻中,對帝王都稱廟號、諡號、年號,不稱其姓名或者尊號(為皇帝加的由褒義之詞組成的稱號)

謝謝,我是歷史壹加壹


歷史壹加壹


古代帝王的諡號、廟號、年號有什麼區別?

1 諡號

所謂諡號,就是帝王死後,後人(主要是帝王繼承者)用一兩個字對一個人的一生做一個概括性的評價,算是蓋棺定論,如漢武帝劉徹。諡號有褒有貶,主要對其一生是非功過的評價。


2 廟號

廟號也是帝王死後才有的稱呼,是帝王死後在太廟裡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廟號常用”祖”字和“宗”字,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繼任的皇帝一般稱為“宗”;如唐朝開國皇帝李淵死後廟號為高祖,繼任者李世民死後廟號為太宗。


3 年號

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亦可以作為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發起。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即位後首創年號。始創年號為建元。此後形成制度。歷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憂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號。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如唐高宗有14個;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個年號,故明清帝王多以年號作為皇帝的稱呼,如永樂皇帝、康熙皇帝等。


在對古代帝王的稱呼上,我們一般習慣都是國號在前,後面加一個或諡號或廟號或年號,如隋文帝、宋太祖、明崇禎等。


隋朝之前多以諡號稱呼,如夏桀、商紂王、周文王(自稱)、周武王(自稱)、周厲王、周幽王、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漢元帝、漢光武帝、隋文帝、隋煬帝等。


唐宋時期多以廟號稱呼,諡號的字數逐漸多了起來,如李淵諡號為: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 。唐宋帝王廟號如唐高祖、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太宗、宋仁宗等。


明清時期多以年號成呼,這和明清帝王一輩子只用一個年號(一世一元)有關吧,如明洪武、永樂、萬曆、崇禎、康熙、雍正、乾隆、光緒等。


空空自由


中國古代帝王往往有好幾個稱呼,比如人們習慣稱漢朝的劉徹為武帝,唐朝的李世民為唐太宗,清朝的玄燁為康熙。這些不同的稱呼反映了中國古代帝王除了名字之外,還擁有的諡號、廟號、年號。

什麼是諡號?所謂的諡號指的是帝王死後,群臣根據其生前的功過給予的一個總的評定。這一制度起於周朝時期,經過後期的發展成為禮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諡號是根據帝王一生的所作所為做出的一個評斷,所以有美諡和惡諡之分。美諡如周文王、漢武帝等,惡諡有周厲王、隋煬帝等。

古代帝王駕崩後,根據禮制必須修建專門的祭祀廟堂供後人奉祀。奉祀時需要特別追加一個尊號,這個尊號就是廟號。漢景帝時,第一次將祭祀漢高祖劉邦的專廟稱為“太祖之廟”,將祭祀文帝的專廟命名為“太宗之廟”。從這時起,“太祖”與“太宗”等才正式成為中國皇帝的“廟號”,並以此充當皇帝的一種稱謂。

年號指的是古代皇帝紀年的名號,始於漢武帝時期。比起諡號、廟號的固定性,皇帝的年號要不穩定很多。古代帝王常常根據自己的政治需要而頻繁更換年號,如漢武帝就有“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徵和”、“後元”等年號。當然,明清兩朝的皇帝年號都很固定,除了明英宗因為“土木堡之變”丟了皇位而後復位,因此有了兩個年號外,其餘的都只有一個年號。所以人們常常用年號來指代明清兩朝的皇帝。

一般來說,人們對古代皇帝的叫法,唐以前的習慣稱其諡號,唐及以後的朝代則直呼其廟號。明代則可廟號、年號相混稱,但清朝的皇帝基本都是以年號相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