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在大学男生宿舍里感觉不到在高中时候男生宿舍的友谊?

李憨


一句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现在的宿舍关系我发现很微妙了,宿舍六个人分成三个派,我一人一路,其他有两人,三人的。刚来的时候都是好好的,什么都是六个人一起,感觉好好,时间真是个好东西,它会让你慢慢看清人心,你说出去带饭,偶尔一次,或者几次,那可以,tmd天天带,关键是带回来还挑三拣四的,什么人呀。我睡的是下铺,经常让我帮忙打水呀啥的,关门...就是各种事情,自己懒得做就要别人帮他,不帮还不乐意,帮了也不领情,现在果断拒绝,一个人走一路爱请谁请谁,都说了,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谁也没义务和责任去帮你,是不是?

我现在都走自己的路,与其和群打lol,还不如自己写点日记,健身,学习,义工啥的,比这个有意义,让每一天都充实,才是真的,我自己一个人一座城,病了,累了,一个人扛,四年出去,还不是要分道扬镳,为什么不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得到一个好的offer,


King丶怪盗基德


本人大学任班长一职,班里一共十四个男生,多了不说,直接上图。


假面紳灬士


人本身是复杂的,也都是孤独的。为什么高中男生宿舍的友谊要比大学牢靠呢?其实,何止是男生,也何止是局限于大学宿舍,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虽然与我密切联系的中学同学不如大学同学多,但是往往与中学同学之间的情感更单纯,更能敞开心扉说说心里话。

我觉得主要有几个原因:第一个,中学时候大家都比较单纯。中学的时候,因为还没有步入社会,所以大家没有那么复杂的心思。大家彼此之间交往,就是脾气、秉性是否相投,是否说得来,是否玩得到一块而已。可是大学呢,虽然也算没有正式步入社会,但是大学其实也算一个复杂的小社会。比如,有人会拼命走“仕途”,进学生会,有人想找一个好工作,所以拼命学习等等。因此,人心就开始复杂起来,勾心斗角的事情也时常发生。

第二个,中学的时候,大家每天在一起,大学却未必。大部分人上中学的时候,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基本都在一个班,大家朝夕相处,即使放学有人也会住在一个宿舍。所以,谁有什么秘密,谁有什么想法,一般一个宿舍里的人都知道,彼此相处,性格也会彼此摸透,大家交流的会很多。大学呢,很多人虽然住一个宿舍,但是却未必每天一起上课,而且大学的课不多,下了课就走。走了之后呢,大家各有各的事,有人去学生会,有人去自习,有人逛商场,有人谈恋爱。总之,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所以交流沟通的时间会特别的少。我上大学的时候,大家主要就是熄灯之后彼此交流一会,自然感情就差一些。

第三个,大部分人的中学可能就在自己的家乡上,所以很多人在过年的时候,或者回家的时候还有机会聚一聚。可是大学的同学来自于五湖四海,毕业之后,也会各奔东西,大家见面聚会的机会简直微乎其微。也许几年出一次差能见上一面而已。所以,感情就会越来越淡,直到最后相忘于江湖。


兮兮说事儿


当然原因有很多,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男生都有这样的认为,

一些外向的人,走到哪里都和舍友玩的特别棒哦!

有时候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谁也拦不住。但是在高中时,几乎所有的男生关系都特别铁,毕竟在高中,那是一段令人奋斗的时光,所有人互帮互助,考上自己未来梦想的大学。


在自己困难的时候,谁向你伸出一把手,那个人一定就是你的太阳,是你的希望,而多数向你伸出援助之手的人,多数是高中同学。

因为在这个时期可能更坦诚,心智都不是特别完整,所以在一起有说有笑吗,一点也不避讳,而且地域都是相同的,并且,语言也是能够接受的,而且除了班级学习,就是宿舍休息。

但是对于我来说,高中我换了四个宿舍但是,只有一个宿舍看起来特别团结,那就是我待的第一个宿舍,而之后的几个宿舍,只能说因为已经有了以前宿舍的某些因素和换班的一些因素,再在一起时,感觉不到像以前那么团结,那么奋斗,而且并不是所有人的性格都是适合自己的,本来以前宿舍室友特别适合,但是,换了一个新的环境,碰到一个新的朋友,这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忍耐,对方的缺点,而且让对方也能够接受你,走进对方的心里,这才能够达到友谊的彼岸。

然而在大学期间,人们可能不会那么用心的交谈了,可能是各忙各的,因为,还有四年就要毕业,有些人要考研,有些人就要真正走向社会赚钱了,面对以后,买房、买车、结婚的压力,谁还有那么多时间去认识那些无所谓的朋友呢?


毕竟,现在拼的是能力,因为能力一但特别强大,在以后的人生之路时可能会平坦许多,而不是好几个朋友就能养活你一辈子的。在毕业后联系也可能会越来越少,毕竟,有些同学都不在一个省,甚至一些好同学都出国留学,毕业后,如果能再次相遇,那就要看缘分了。
欢迎老师家长学生点赞关注哦!


喜马小弟


作为一名大一新生,我对这种感觉很强烈。

高中的时候是在自己的县城高中上的,同学大部分都是来自周围的村镇,彼此都有相同语言和风俗习惯。

在高中的时候宿舍关系特别好,而且我们宿舍也是食堂阿姨都认识的“老相识”,每次下课都是我们宿舍的9个人冲食堂第一,上体育课也一起踢球跑商店,关系特别好。

上了大学以后,同学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地方,说话的风格和饮食上的差异十分大。有可能你随便说几句平时在家乡开的玩笑话就成了你们关系僵持的开始。

的大学同学来自全国各地,最远在内蒙古,最近的就在隔壁县。因为我们说话的方式不同,所以都是偏向同一个地区的朋友一起玩,所以大学朋友关系都不怎么有高中好。放假这么久,大学朋友没有说过话,只是有高中的经常一起玩游戏。

大学的同学来自的地区偏广,所以在各方面都会有一点的差异,也是造成我们与他们关系没有高中同学这么好的原因。


阿木笑丫


难觅知音

【我话太啰嗦,抱歉抱歉,要看答案,直接看总结部分吧。】

我经历比较特殊吧。

读了一年的预科,然后才正式进入大学。

一、预科宿舍

预科住的是四人寝,上下铺的那种。宿舍关系明显分化,一个是来自本地小康家庭,一个来自三线城市,一个来自农村,我个人来自偏远地区的小镇。

过程不说了,就说关系,

1.本地的那个谈了恋爱,天天和对象在一起,与我们交流很少,所以他就不怎么合群吧,我记得预科结业他收拾的时候我们都没帮他,现在想想,自己能了解他的许多行为了。

2.农村的舍友,因为我来自小镇,家境也不是很好,所以我们就比较有共同语言,在各方面也都比较相投,所以当时我们在宿舍的关系很好,好到别人都喊我们是基友。

但是毕业以后,再也没有聊过了。当时,我还天真的以为我们是永远的好朋友。现在仔细想想,当时虽然看似关系很好,但真的没有交过心啊,所以就只是普通朋友吧。

3.三线城市的舍友。他父亲是从政的,所以他懂得很多,气质谈吐与我们不同,偏向理想主义,是个有才华的人,我很佩服他,喊他超哥。(虽然我年龄是宿舍最大的)我们两个有着共同爱好:跳舞,所以起初我们走的很近,也谈过心里话,后来因为一些小事,再加上我谈了恋爱,关系就慢慢变淡了。总得来说,预科没怎么深入接触,都是普通朋友关系。

大学舍友

我觉得我不是那种不合群的人,我性格外向,非常喜欢说话。但真正进入大学后,我慢慢地变成了宿舍不合群的那个人了。

因为我和他们不一样,我上过一年的预科,对大学有一定的了解,且我的年龄至少比他们大两岁,所以心态就没有摆对。

我预科下学期有了女朋友,关系一直持续到现在,两年了。因为女朋友,所以我一进大学就不怎么和舍友在一起,表示从来没跟舍友吃过饭,军训的时候亦是如此。

可想而知,我就没有融入过他们的圈子。起初,第一学期,大家相敬如宾,每天唠唠家常,也还算正常。

第二学期,矛盾开始突显。过程不细说,我与两个舍友吵了两次架,抒发了内心的不满。后来,关系就降为冰点,持续了一学期。到了大二,也就是这学期,我转了专业。【原本宿舍四人都是同一个专业】我对原专业毫无兴趣,也不想和舍友在一起上课,于是就转了专业。这学期,我的课业繁多,所以压力较大,睡眠质量也不够好。于是,我就不断地与舍友协商,好在我们能互相尊重。【谢谢他们,能尊重我。】现在呢,早出晚归,不愿在宿舍多待,回去做运动、洗漱、上床玩手机,然后睡觉。一周撑死和舍友说几句话,且都是关下灯啦,关下空调啦,等等。

总结

上了大学,不同于高中。成年的我们,逐渐走向成熟,男孩子懂得了如何一个人承受,养成了独立的思维等等。也就是说,大学生的独立性要比高中强很多,想的更多,也有了些许的功利思维。大家都会有所防备,不会轻易地吐露真言,就算吐露了别人可能也不在乎了。毕竟谁会为你的事而真正担心呢。

这都是普遍现象,但不是绝对化,或许我们应该去寻觅知音。知音虽难寻觅,但总会遇到的,不要着急,先提升自己,多与人交流试试看吧。

我呢:预科我和舍友关系都不错,且合群。大学与舍友关系不怎么样,不合群。

所以,你们觉得我是不是合群的人呢?

我自己来解答吧,答案是因环境而定。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圈子,你融入一个圈子,是因为你们的许多方面都比较像,有共同语言。【当然,这个不是天生的,也是可以培养的,关键还是看你愿不愿意融入】

想要融入舍友,就试着去融入,男生在这方面比较容易。改掉自己的臭毛病,多考虑舍友的感受,不让他们烦你,多聊一聊,就可以融入。如果不想融入,也不要勉强,总会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要急,保持良好的心态就好。

最后,说一下我的朋友吧。我没想到的一个朋友,是预科的那个三线城市的舍友。我们之间有过矛盾,所以预科没怎么相处。没想到,上了大学,两个人在不同的大学,却逐渐成为了挚友。一起做事情,互相倾诉,一起努力,这次寒假我也要去他家待上十多天。所以,我认为,真正的朋友不是因为舍友关系而形成,是因为两个人的相似性以及志同道合。

大学朋友就四个,也预感到未来不会增加很多。但这四个,已充满我心。


嘻哈进行时


我觉得这个问题不一定!

大学男生宿舍的友谊也是非常好的,倒是高中的时候忙于学习,忽略了感情沟通,疏远了彼此的关系。

记得上大学时,同宿舍六个人感情非常好,从老大到老刘形同兄弟,吃饭和上课看电影都在一起,那个时候大学生还没有人人谈恋爱的程度,兄弟们在一起混的风生水起,好不痛快,周末更是能玩疯了,白天打球,晚上看电影,或者去逛市区,没有这么多的烦恼。

高中时大家的学业比较重,早出晚归,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没有很多的时间去沟通,所以关系并不是很融洽。

不管是高中同学还是大学同学,我们都不应该忘记,时常聚一聚,沟通沟通,也是人生一种快事。


飞来飞去的鱼


昨天刚刚有了一次冲突,一所专科学校,我是本地人,然后有一个室友,寝室就很怎么说,对自己的利益特别在乎,我真的不能理解,他从他家里坐车过来好几次我把他邀请到我家过夜,凌晨三四点去接他,昨天基本上大家都是十二点睡觉,由于今天早上要跑操,十点钟他就睡了,其他人在打王者,我下午和我姨兄弟才来学校,我和我姨兄弟一个寝室,然后没有吃饭,十点多饿了,就去学生小卖部买的方便面辣条啤酒,开始吃,没有大声,然后他忽然下床把灯关了,我当时就他妈火了,我让我姨兄弟打开灯,我姨兄弟一米八几的大个 200斤 当时就要动手,我说吃你的东西,这种忘恩负义的东西,不值得,但是他要是再逼逼一句,绝对揍他,太不值了这样的人,


己悲物囍


我高中时没有住宿舍,是在外面租的房子,一年900块,但是我目前的好朋友呢,还是高中的那几个人,至于大学宿舍的同学,关系真的没有当时的那些高中同学好,至于原因,我觉得是这样的。

大学的室友大都来自天南海北,距离的比较远,有时候生活习俗方式,又都不一样,自然没有老家的同学处起来更方便,这应该是一个原因。

第二呢,大学的室友,更倾向于做自己的事情,像打游戏啊,考研啊,等等吧,反正我在宿舍里。没有和他们倾吐过自己的心事什么的,就是怕说出来被笑话,他们也没有过。

这和高中就有些差别了,我上高中的时候,好多同学回不去,都在一个床上睡,晚上没事的时候,两个人还会谈谈心,久而久之,感情自然上升,这个是住集体宿舍感受不到的。

而且大学的时候,人往往都显得很独立,正是因为少了很多的不求人,所以关系显得有些生疏。

这就是我的理解,欢迎补充。
我们的宿舍


各自做自己的事情,有的时候说话也不好说,不能说只和某一个说话吧


小幸福的萌萌雷


不知道谁告诉你大学女生宿舍关系很好,但我告诉你你想多了,虽然她们看起来和和气气没有矛盾但心里可能并不是这么想的。

室友间关系不如高中同学关系是很正常的,一群不同生活,作息观念的人关在同一个屋子里,没有矛盾是不可能的。而你所谓的高中同学关系好只是因为你们只是坐在同一个屋子里,并没产生利益观念上的冲突而显得关系很稳固而已。

其次,与其说室友之间关系淡漠不如说人与人关系淡漠,如今科技发达,人与人的交流机会变少,大家都觉得个人交往变得没有必要,必然会导致关系的淡漠。

题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就好,距离上的亲近不一定是真正的亲近,真正的朋友还是要三观兴趣相投才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