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什麼習俗讓你覺得難以接受?

荼蘼花氏



本人就是安徽馬鞍山下面一個小鄉鎮的,說起農村有什麼習俗讓人難以接受,我覺得這次過年回家,感受最深的就是我們那裡幾個習俗:

1.家裡老人死了以後,悲傷的音樂從白天放到凌晨。

這次回家,恰巧村上的一個老人死了。於是親人專門請了禮樂團隊,門口放著一個大的喇叭,白天就敲鑼打鼓,晚上就不停的放那種悲傷的音樂,裡面有人撕心裂肺的痛哭,這種音樂聽上去就讓人悲傷。關鍵一直放一晚上那音樂一直再村上回蕩,如果你家離得近的話,一晚上就別想睡覺了。失去親人的痛苦我們也能理解,但是這個音樂一直放到凌晨,甚至一整夜就讓人難以接受了。


2.結婚時必須有接親的車隊,起碼要有10輛以上,路上有人攔車要發紅包,進新娘子家門的時候必須塞錢才能進去。

農村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結婚也要講究排場,我們那裡結婚接親車子不能低於10輛,這是我們那裡不明文的規定。

就拿我哥結婚的時候來說,當時車隊浩浩湯湯準備接親,快到村上的時候,村上一看到接親隊伍來了,蜂擁而至,就去大馬路上攔車,不讓你走,每個人都要給個紅包,不給就不讓你走。農村路本來就不寬,這樣一搞路上肯定要堵車起碼要半個小時。我哥一開始不想給的,因為有的人不怎麼認識,後來看車子後面都堵了一里路了,後面的車子一直在按喇叭催,最後實在不行,都給了。大喜的日子給人送祝福是好的,但是也不能上去堵車,造成交通堵塞吧。



到新娘子門口,肯定不會讓你輕易進去的,必須給他的弟弟、侄子、表弟、甚至朋友都要塞紅包,剛開始我哥沒有準備那麼多,路上發了不少攔車的人了,所以一兩個小孩沒有照顧到,小孩的家裡人就不樂意了,死活佔著門口不給進,堅持了好長時間以後,我哥還是借錢塞紅包才給進的。


我覺得結婚是喜慶的日子,我們應該祝福別人,反而有點人確實想著一點小錢,佔便宜,而且發紅包是個人意願的,這個習俗難免強人所難,我是難以理解的。

農村的習俗總體我覺得還是比較好的,大部分都是特別喜慶,有意義的。但是以上兩種至少讓我感覺難以接受。你們那裡有什麼習俗呢,歡迎關注我,並在下方討論。


愛生活的菠菜君


農村的文化生活已經和城市非常接近,只是還保留著少數城市早已淡泊的特有習俗。這種習俗我們不能說好與壞或者對與錯。

而我最難以接受的就是高昂的聘金彩禮和一些婚禮上的不當習俗。



先講一個我身邊發生的事。

我的一位朋友,取同村的一個姑娘。蓋房裝修不計算在內。彩禮30萬和一臺車孝敬丈人,單獨給女方十萬的首飾錢。結婚時女方給女兒三萬的嫁妝,婚禮當天的酒席全部由南方負責,在婚禮上我親眼目睹女方要求南方家給女方賓客所有弟弟和小輩孩子每人包600紅包。朋友父親笑臉相迎,卻照實給我嚇得心慌。因為初步統計那天女方家弟弟和小輩需要給紅包的共計50多人。後來朋友初步算了帳,結婚前後共計100萬。



城市裡的婚姻習俗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形成了特有文化習俗。多數城市居高不下的房價不只是造就了當代人的憂慮,同時也打破了一些傳統文化習俗。從古自今娶妻男方要負責房子和婚禮的一切開銷,並送上聘禮,女方只回送少部分作為嫁妝。



如今年輕人結婚買房百分之八十按揭供樓,男女雙方各出其力也成了如今城市裡的一個常見的現象。也有男買房女裝修或男買房女買車的習慣。而所謂的聘禮也會被足額甚至加一些拿回來生活所用。



而這樣的情況如果在農村老家結婚,我可以負責的說,基本沒有哪家的姑娘願意嫁給你。就只習俗的綁架,不缺斤少兩的姑娘如果這樣嫁人會被鄰里說三道四,家人抬不起頭。在農村女人最怕的就是社會輿論,而農村人也最講面子。為了這個面子,可謂散盡家財。

希望我的回答為您解惑,我是八斗君您的點贊,轉發是我最大的動力。


萌娃搭配


農村有什麼習俗讓你覺得難以接受?

我認為有這麼幾個習俗讓人難以接受:

一是在婚禮事中鬧婚現象,尤其是鬧公公,讓公公和兒媳婦做遊戲,親嘴,擁抱等,這種低俗的風氣在農村正愈演愈烈,歪風邪氣何時才能休。我認為要取消這種不文明的婚鬧現象。

二是婚喪嫁娶的大操大辦現象。有的要請兩班樂器班子,有的要請三四十人的樂隊,酒席上要十幾盤菜,吃不了都浪費了。互相攀比,令農民苦不堪言。

三是春節中給老人拜年要紅包習俗。網傳一個鄉村七十多歲的老兩口,大年初一這天,面對幾十人的跪拜,卻拿不出錢來,讓老人很為難。有許多老人,無經濟來源,本來生活就很苦。我認為春節給老人拜禮應當,但要取消紅包,改發糖果之類的。


條山石說故事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經歷了和土泥打交道的年代,玩泥巴,趟泥路,天天和家畜玩在一起,雖然很髒很亂,但我很開心!也很是難忘!



在我們河南老家,老一輩的人都記得有個習俗,每逢家裡吃飯,都興高采烈歡聚一堂!酒足飯飽後刷碗,用的抹布,就是問題,養成的習慣,就是刷碗筷完畢後,要用抹布擦拭一遍,都知道抹布是什麼都擦,細菌太多,不適宜洗乾淨再擦拭的。



還有很多的嬰幼兒孩子,媽媽,和奶奶照顧時,怕孩子吃得不消化,咀嚼完東西,再吐給孩子吃,這個也是不衛生的,以前我們所說的,“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可能就是當時的寫照吧。

還有我遇到有我們家單傳,我被我紅業哥嫂家的孫孫,稱呼我爺爺!孫孫才兩歲多,我才30幾歲,感覺我都瞬間老了許多!這個一直讓我對輩分產生多年的疑問!

我雖然在縣城居住,以前每逢回家幫舅舅家農忙,收紅薯,花生,許多孩子大人,拔出花生,紅薯來,衣服胡亂擦一擦,就張開嘴吃起來,美其名曰:不髒不淨,吃了沒病!也許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更講究了,這種事會很少了,但這種習俗,好多人都沒改過來!

我記得我上初中時,正值炎炎夏日的一天傍晚!我和我的小夥伴,出門逮蟬的幼蟲,我們這叫“麻急鬧”!一個多小時逮回很多,倒上油,洗乾淨“麻激鬧”在熱油裡翻炒,加上調料,吸引了許多饞嘴的大人小孩。那時候小,沒人會知道這種幼蟲的危害,生籽鑽進地裡好多時日,夏日天熱時又從地裡鑽出來,可不知這種東西會攜帶不為知曉的寄生蟲呢!我自從上了醫校後,對這種情況,多勸阻,不要再吃了。實在難以接受大家提倡吃這個!

還有隨著國家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改造,旱廁改造,改廁蹲便器,衛生廁所,生態環保廁所,農村的根本特點是沒有下水道,新農村旱廁改造首選糞尿分集式改廁,它是聯合國環境衛生署推薦的,適應北方大部分農村實際,造價低,環保衛生不汙染農村地表水地下水, 實現了,無太大臭味,無蒼蠅嗡嗡飛叮屁股的尷尬局面!



路路通,村村通,交通便捷。水泥路,柏油路,四通八達!人們不再為泥濘路發愁,出行穿膠鞋所束縛。

新時代的農村,以前的種種惡習,種種老一輩留下的不良傳統,漸漸被新信息時代,環保,優質生活所遺忘!

瞻望未來,新的城鄉一體化佈局!是居住舒適,交通便捷,讓我們的家鄉頭頂上的天更藍,水更綠!


無墨人


農村有什麼習俗讓你覺得難以接受?對於這樣的問題,農村農民工萬歲只能這樣說,我以經在農村生話將近60年,以經養成拉農村的生活習慣,過慣啦早出晚歸節奏。

沒事了串個門,嘮嘮嗑,說說話。就是吃飯也會端著碗,和鄉鄰們在一塊,在大街上吃著飯說著話,吃完飯碗上地上一放,幾個人在下上幾盤象棋,等著家裡叫,這時候碗飯一經幹了,就連大冬天晚上吃飯,幾個人端著碗圍著一堆火邊烤火邊吃飯,就是農忙啦在地裡回不了家吃飯,飯送到後,兩隻手相互一拍,拿住饃就吃端住碗就喝,這樣趕覺也沒有什麼接受不了。



可能是對農村的生活養成了習慣,就是外出打工,到開飯的時候,我們也是往地上一股兌,背靠往牆一隻手端著碗,一隻手拿著饃,又是吃又是喝,還不停的和工友們聊著天,當然我們也看到有那麼幾個人,圍著一張卓子在吃飯,看到的是卓子上還有好幾個菜,還放著酒,我們只是看看而易,因為我們是農村人,以經養成了我們農村的生活習慣。謝謝!


農村農民萬歲


我本人也是農村出生,但是農村的有些習俗還是讓我難以接受的。

第一,紅白喜事大操大辦,又浪費精力又浪費錢,我覺得紅白喜事固然需要,但是不應該無限制的攀比。

第二,喜歡認乾爹。認乾爹這個事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屬於迷信,認為自己的孩子經常生病或者學習不好,就想通過認乾爹帶來運氣之類的。但是,有些地方卻隨隨便便就認乾爹,結果就是一個父親可能有好幾個乾兒子,而自己的孩子也認了好幾個乾爹。

第三,惡意鬧婚禮,前不久不是新郎被鬧婚禮的兄弟搞成了殘疾嘛,適當的文明的娛樂有助於增加婚禮的熱鬧,但是過分的鬧婚禮卻很容易出事情,有些人藉著鬧婚禮侮辱伴娘,其心可誅。


末世決議


在全國各地的農村,都有一些讓人苦笑不得的習俗。這些習俗隨著時間的發展,形成了新時代的詬病,應該擯棄。

下面我就談談我的家鄉的一些陋習。

1,在嬰兒牙齒未發育好的狀態下,家裡的老人每一餐喂孩子吃飯時,通常把食物放到自己嘴裡嚼碎後再吐出來喂孩子。噁心吧?哎我小時間也是吃過的。


2,
重男輕女。農村年輕夫妻結婚後只要是生個兒子,全家眉開眼笑,碰上村裡人,大多都會奉承一番。如果生的是個女兒,那就沒人理嘍!什麼女娃兒不能傳種,倒貼貨,掃把星。


3,同宗本祖的年長者,權利大,動用家法。真是跪到腿麻,打到全身沒一處好肉。一般是族中女子偷情,男子拉女子,或是家族內部偷蒙拐騙者,動用家法以儆效尤。


4,鬧洞房。大婚當晚,入了洞房,哪能夫妻恩愛,行魚水之歡呢?因為半夜裡會有同齡人來鬧,節目很多,最後整得是兩位新人精疲力盡,提不起精神來。


5,收了閨女的彩禮,給兒子娶媳婦。農村家裡有兒女雙全的,父母壓力往往不大。到了婚嫁年紀,先收女兒彩禮,再給兒子娶媳婦。存在一個問題!往往閨女嫁的人家雖然拿得起錢可是孩子不優秀,嫁給這類人,有的閨女苦一輩子。




哎!什麼時候才能丟掉這些不文明的習俗啊?

崇尚科學,樹立精神文明新風尚!


拙燕銜泥


首先,我是一個地地的農村人,讓我來說說,最難以接受的習俗之一,我覺得就是婚鬧。



像是表演小節目啊,唱唱歌,跳跳舞,什麼的我個人感覺還能接受,最讓人討厭的就是脫衣服,我覺得那就不是簡單的鬧洞房了,有點窺探別人隱私的事了。



前段時間,網上報道說,鬧洞房把伴娘強姦了,試問,這還是傳統的鬧洞房嗎?感覺現在鬧洞房的意義開始發生了質變,傳統的鬧洞房是因為兩個素不相識的人,經過媒人的介紹,結為夫妻,在新婚之夜怕他們彼此不瞭解,沒有感情,鬧洞房就是讓他們倆人,增進感情,。


匯源果汁杯


以前家樓下有家潮汕人開的理髮店,老闆娘是個小媳婦,二十出頭極其文靜。老闆常對她呼來喝去,有時候弄的我在一邊都尷尬地別過臉去。

時間長了和小媳婦混得很熟,有天邊給我洗頭邊說,他們那邊女人不上桌吃飯,過年的時候辛辛苦苦一整天擇菜洗菜生火燒菜,三姑六婆們分工合作擺好了一整桌菜,這時候男人們拿著酒杯就上了,偌大的圓桌座無虛席,一個空位也不會留給女人。

辛苦了一天的女人們只好縮在一個角落隨便扒拉幾口便菜便飯過個年。等男人們劃完拳吃好牛已經是第二天凌晨,女人們還要馬不停蹄地收拾碗筷到天亮。

我聽了之後覺得很不可思議,可能因為我所在的城市還是比較尊重女性的,在家裡男的怕老婆,老婆管錢都還是很常見的。

很難想象如果是我會怎麼樣,不過也難說,從小耳濡目染說不定也就習慣了。我聽說他們都找當地人。

僅代表我看見的這家人,不代表所有潮汕人喔!


珍珠小姐阿米


1、重男輕女,在農村如果過門的媳婦生不了男孩,會被瞧不起,覺得生不了男孩在當地沒有面子,雖然這樣的現在沒有以前那麼嚴重嗎,但是在老一輩的觀念裡重男輕女還是很嚴重。

2、女人吃飯不準上桌,在有些農村男尊女卑的觀念很重,平常吃飯家裡來客人,女人是不允許上桌吃飯的。

3、攀比成風,現在的農村攀比之風日益嚴重,一方面是農村人圖熱鬧另一方便是好面子,大搞酒席,貸款買車,就得這樣就顯得自己很有實力很有面子,殊不知這些錢都是辛辛苦苦一分一分賺來的。

4、婚禮習俗,現在不少農村結婚娶媳婦都要花費不少的禮金,有些地方的禮金高的嚇人,這樣導致現在很多農村出現娶媳婦難的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