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西周大分封时把周公的封国称为“鲁”?

说“鲁”道“鲁”,首先要弄清“鲁”字是什么意思。《说文》:“鲁,钝词也。”把鲁释为迟钝不敏,笔者认为似有不妥,“鲁”当从鱼并圈示其尾,故“鲁”的本义当指鱼尾。鱼尾是鱼的敏感部位,稍有刺激,鱼尾就会大幅摆动,释鲁曰钝,欠妥也。

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西周大分封时把周公的封国称为“鲁”?

造字有“六书”之说,其一曰“指示”。然世人皆知以点指示,却不知还有圈画指示。以点指示字如本、末,圈画指示如晋、鲁等。“晋”字从双至而圈示箭矢所落之处,“至”之甲骨文字形就是箭矢落插于地之象。古人分封土地时,以箭的射程来确定距离,“一射之地”就是弓箭的一个射程。以射程确定距离,弓矢的最后落地处就是所封土地的边疆。“晋”字双矢落于地而圈画其界,就是描述分封土地时的情景,故“晋”字会意为分封进爵的意思。

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西周大分封时把周公的封国称为“鲁”?

鲁的本义是鱼尾,又鱼尾常摆动不止,令人难以把握控制,故鲁会意引申为率性不羁、不受控制,难以约束的意思,也引申为粗野、莽撞的意思。凡从鲁之汉字,均有鲁之本义或其引申之义。如橹,仿生鱼尾,摆动以获得前进的动力并把控方向。如撸,左捋一下袖子,右捋一下袖子,快速交替用手,如鱼尾摆动。如噜,左一句右一句说个不停,形容说话啰唆。

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西周大分封时把周公的封国称为“鲁”?

知道了“鲁”的意思,我们再看鲁国的由来。据说鲁(或为地名或为方国)在夏商时就存在,其地就在今河南鲁山县一带。《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曾为夏孔甲饲养龙鱼的刘累,为了躲避孔甲而迁居于鲁。《逸周书·殷祝解》说夏桀也曾徙于鲁。商代甲骨文也有卜问"鲁受年"之类的卜辞。武王克殷後,封周公旦于今河南鲁山一带而称鲁国,俗称西鲁。武王克殷後二年病死,子诵年幼继位,是为周成王。成王继位後由周公辅政,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篡位,对周公极为不满。纣王子武庚乘机拉拢管、蔡,又联合东方的徐、奄、薄姑等部发动叛乱,局势一度十分严重。于是周公开始东征,经过苦战,在平叛的基础上,也彻底完成了灭商事业。周公东征胜利之後,周王朝重新实行了大分封,以巩固统治。周公自己受封于“少皥之虚”(今山东曲阜一带)建立鲁国,原武王所封鲁国之名也随之而去,俗别称东鲁。周武王的分封具有临时性质,而周公东征之後的分封才是正式的大分封。

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西周大分封时把周公的封国称为“鲁”?

淮水下游和山东沿海一带为古代东夷各部散居的夷方。这些地区的居民,在经济生活和文化发展等方面都与中原地区相近,但也表现有某些地方性的特点,在政治上常常出现与中原王朝比较强烈的离心倾向。对于中原王朝而言,南蛮北狄西戎皆为外患,而东夷则有内忧的味道,东夷就象是东海中的大鱼,尾巴摆得叭叭地,很难掌控。东夷族在商代后期,据说曾经“分迁淮、岱,渐居中土”(《後汉书》卷八五《东夷传》),与商王朝经常发生冲突。到帝乙时,多次出征夷方,成为用兵的重点。到周王朝时,周公东征的主要对象也是东夷。掌控了东夷,中原王朝就等于除去了枕边之忧。

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西周大分封时把周公的封国称为“鲁”?

鲁国为什么要东迁呢?很简单,就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周王朝的统治。东方的奄,是周公东征的主要对象之一。它与徐人联合淮夷和其他邦国,结成一个声势浩大的抗周势力。它们的叛乱活动被平定之后,便由周公自己受封,命长子伯禽前往,正式建立了鲁国,附近若干小国,都是鲁国附庸。受封时,鲁国具备有周王室的各种文物制度,所谓“大启尔宇,为周室辅”,鲁国成为代表王室镇抚徐、奄、淮夷以及僻远“海邦”的东方大国。

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西周大分封时把周公的封国称为“鲁”?

在海、岱之间的薄姑故地,由姜子牙受封,在营丘(今山东临淄北)建立齐国。对于违抗王室的侯伯之国,齐国有征伐的特权。它是夹辅周王室、控制渤海沿岸和莱夷地区的重要力量。

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西周大分封时把周公的封国称为“鲁”?

今山东省称为齐鲁大地,就是因为西周大分封时,在今山东省地区曾建立了齐国和鲁国两个大国。齐国得征伐特权,以武力整齐诸国,故称名为“齐”,齐者,整肃也;鲁国具周王室的各种文物制度,以礼乐教化蛮夷,使率性不羁者有所约束,故称名为“鲁”,鲁者,率性不羁者也。齐国与鲁国,一武一文,成为替周天子行使礼乐征伐特权,镇抚东夷的有力依托。

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西周大分封时把周公的封国称为“鲁”?

鲁国之所以称鲁,就是因为东夷族就象东海中的大鱼,尾巴摇摆,极难控制,鲁国置于鱼尾之上,故称“鲁”。西周设置鲁国,就是希望鲁国能代表王室,担负起镇抚徐、奄、淮夷以及僻远“海邦”的重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