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过年过的怎么样?你觉得还有以前的年味吗?

淮南全攻略


我的老家是大兴安岭地区的,在农村还保留着以往过年的味道。



一到腊月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先是杀年猪,做杀猪菜,邀请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一起来吃。一家杀猪基本上大半个村子里的人都去了,一头猪,这一天就能吃掉一半。 然后就是赶集杀鸡宰鹅,备置年货;粉刷墙壁,打扫卫生;打豆馅儿,和面,蒸黏豆包儿;包很多饺子冻在外面(留着过年期间吃)。大人们忙里忙外,总想着有什么还没准备,孩子们喜气洋洋,数着指头盼年,心里光想着:再过几天才能让我随便吃那心爱的糖果,再过几天才能把所有的鞭炮都交给我支配。。。

杀年猪
杀猪菜




赶大集
粘豆包儿


冻饺子


终于盼到大年三十,贴春联,放鞭炮,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大年初一,给长辈拜年,小孩子领压岁钱。。。初二开始走亲戚,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打麻将,唠家常,其乐融融。。。

大秧歌儿


谈古论今笑对人生


2018年,不得不说年味变得越来越淡了。

时代变了,现在的过年方式也变了,以前一家人回到家聊天嬉闹的场景变少了,现在一家人回到家都是在玩手机,玩电脑,家里的老人盼了很长时间,终于等到了儿孙回家,却都在跟手机“亲密”,老人肯定会被忽视,年轻人顾着抢红包,小孩子顾着玩游戏,而老人们只有呆呆的看着,过年的年味原本是和家里老人团聚,现如今回来和没回来却差不多,年味自然就变淡了。

以前过年的传统也多,讲究的也多,现如今许多传统被遗忘,年轻人也不再将就那么多规矩,而是变成了玩手机、逛街、看电影、K歌等等,所以年味变淡了。还有就是因为现在已经限制燃放烟花炮竹,虽然燃放烟花炮竹是过年必不可少的活动,但它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确实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还是可以理解的。


现在有的农村过年还是年味十足的,保持了传统的风俗习惯,有很多民俗表演,家家户户来往也很多。


小y90


我的老家在豫北一个小县城,说实在的,在我记忆中的年味大致有一下几个场景:1、腊月23,按我们这的习俗晚上要吃饺子放鞭炮,30多来年都是这样,以至于工作一年的人们,特别是我自己在腊月23这天只要一听见鞭炮声,才真正意识到该过年了,再忙也要放下手中的工作,伴着一路的鞭炮声,归心似箭的回家吃饺子。2、大年初一,因为家里有长辈,我记得那天所有人气的都特别早,或者也有可能有的人根本就没有睡,凌晨4、5点钟,拜年的人就来了,成群结队,熙熙攘攘,络绎不绝,祝福,拜年,寒暄,磕头,压岁钱,发给小朋友的糖果,核桃,这些画面我都记得非常清楚。3、我的家乡有规模很大的庙会,贯穿整个正月。赶庙会,到浮丘山上的碧霞宫,烧香祈福,保佑自己和家人一整年的健康幸福。这就是我关于年味的全部记忆。


爱的故事2011


随着现在生活品质的提升,随着年龄的增长,年味已经变了。

不像之前,菜是父母买的,饭也是父母做的。春晚一家人一起看。现在不一样了,手机就是全世界,过年吃的饭跟平时差不了多少,没啥食欲。小时候都在放插炮,现在已经过了这年龄了。聊聊天泡泡茶。

不变的是年,变的是人的心态,追求!


电影爱爱啊


感觉跟往年一样,但是没有了小时候的热闹劲儿和开心劲。但是能一家人聚齐那么多天,不用考虑任何琐事,还是很开心的。不管怎么样,过年都是一种仪式,但倘若连这种仪式也没了,那可能会更无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