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哪些名人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萌萌哒小柴柴


我们来说说崇祯吧。

他这个人不好评价,亡国之君的无奈是很多的,很多人为他觉得惋惜。认为崇祯很努力了啊,实在是因为明朝已经烂到了骨子里。

崇祯算不算伪君子呢?咱们要看看他的所作所为。

崇祯继位的时候,大明真的是一个烂摊子。阉党和东林党的矛盾,东南和陕西都有旱灾,国库缺钱,辽东地区战事紧张,他仓促上位没有一个信得过的班子。

这些问题崇祯都知道,他想给明朝续命,就必须有解决办法。

惩治阉党,魏忠贤可以杀,但是不能杀太多人。魏忠贤掌权的时候,各省大员都给他造过生祠,这些人都是魏忠贤的党羽吗?不见得,形势所逼而已。崇祯为了显示自己的圣明,杀了魏忠贤还要继续扩大战果,列出的单子比东林党列出的还要多。

(魏忠贤)

不仅换内阁,还要换六部尚书。把整个朝廷换了个遍,有没有必要呢?

崇祯帝很明白,他自己管不了所有事,培养一个可以信任并且能办事的领导班子才最重要。

杀了魏忠贤不可怕,但是之后的频繁换人就麻烦了。崇祯想告诉天下人:我勤奋,我要解决问题,不行我就换人。但实际后果呢?没有人帮他办事,因为朝廷太乱。


好,如果这都是政治经验不足,可以慢慢来的问题,那“钱”就不是小问题了。

崇祯肯定明白,朝廷很缺钱。他接手前的天启七年,朝廷的财政收入只有白银三百二十万两。这些钱够干什么?给朝廷官员发完俸禄,连京城周围的军营都不够发军饷的。

边关打仗怎么办?对内剿匪怎么办?这都是迫在眉睫,必须解决的问题。

国家的钱,主要来自征税。于是,崇祯开始往农民头上征饷

!难道崇祯不知道,连绵不绝的起义造反,正是因为农民没钱了?

他肯定知道,自古以来的农民起义,都是一个理由:被朝廷逼的活不下去了。

东林党有钱,士绅有钱,大商户有钱……都这个时候了,真正的内忧外患,还不让他们出出血?不拿他们的钱,人家确实不骂你了,但国家也快亡了。

皇帝们都有一个心结:要不要朝士绅阶层动手?因为这些人很有话语权,有文化嘛,一顿臭骂,写几篇诗文,你就成了“昏君”。崇祯,怕被人骂昏君。

军事方面我就不说了,争论的比较多。

崇祯算不算伪君子呢?算。但是他也很无奈,年龄太小,没有政治经验,身边更没有个可以信赖的人。


所以,设身处地的回到那个时代,崇祯也算是用自己的方式尽力了。


七追风


康有为其实就是个老流氓,提倡一夫一妻制,自己却娶了六七个老婆,60多岁的时候还娶16岁的小姑娘,害人不浅,光绪给他几十万两白银作为改革的费用,他居然据为己有转移到海外,康有为还在瑞典买下了一个小岛,并在岛上搭建了中国式的园林建筑“北海草堂”,养着一群中国老婆、日本老婆、还有一个17岁的美国华侨何旃理。


康有为60多岁的糟老头子还性欲旺盛,请日本医生移植非洲黑猩猩的睾丸来增强性欲,当时的医学还不发达,自然移植失败了,后来得了肾病,需要割掉一肾,当时医生一时疏忽,健康的肾被割掉了,没过多久年迈体衰的康有为很快就病死了。这样一个流氓带领一群乌合之众搞改革不失败才怪!

还有一个就是梁山宋江了,人称“及时雨”,宋公明,原本是郓城小吏,县衙第二押司,表面仗义疏财,行侠仗义,名声大噪,其实是个阴险、卑鄙、龌龊小人,借着自己在江湖上有点名气,拉拢人心,结交江湖流氓草寇,为己所用,黑白两道通吃,混得风生水起。



后来因私通晁盖等贼寇,被自己的老婆发现,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居然杀妻灭口。被朝廷发配边疆服刑,兄弟晁盖不忍宋江受苦,将他接上梁上,宋江不甘屈尊他人之下,在梁山拉帮结派,笼络人心,排挤晁盖,晁盖一死,自己就做了梁山之主,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帜,在附近攻城略地,打家劫舍,无恶不作。


作为梁山之主,贼寇之王,名声不好,宋江不想一辈子背上贼寇的名声,于是花大量金钱买通朝廷官员,向朝廷招安,朝廷为了考验宋江的忠诚,派他去剿灭方腊等人,宋江为了建功立业,做大官,带领梁山众兄弟攻打方腊,结果两败俱伤,梁山兄弟损兵折将,死伤无数,活着回来的没几个,一将功成万骨枯,为了一个小小的安抚使之职,牺牲了那么多兄弟,真是罪大恶极。


勤劳致富和珅


说起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大家可能会想起《笑傲江湖》里的岳不群,华山派的掌门,看起来也是正人君子,在江湖中也有比较好的名声。但当辟邪剑谱流转江湖,他自己有机会一统江湖时,他就露出了伪君子的马脚,陷害令狐冲,自己也挥刀自宫练成辟邪剑法。

如果有当代历史的话,还可能会想起朱军,今年的米兔最后一把火烧到的是朱军。作为央视一哥,央视春晚的男主持担当,《艺术人生》的两眼老泪,朱军在老百姓眼中是正人君子形象,气宇轩昂又声如洪钟。但今年的米兔,让无数人大跌眼镜,如此龌龊之事发生在他身上,让他的虚伪一面表露得更为明显。



像岳不群,朱军这样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并不在少数,那是人性使然。做到君子修养,那要做到接近圣人的言行。面对诱惑,人性的推力,你能否抵挡得住,当诱惑大到极致时,是否会完全沦陷?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抵挡得住。而羞耻心又会让很多人遮掩,依旧以君子之面貌行苟且之事。

你身边有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吗?欢迎在下方留言吐槽。


老李有刀


徐志摩他的诗写的很好,尤其是他写的那首在《再别康桥》,可以这么说,只要是认识汉字的人,就听说过他这首诗。

但是,徐志摩的私人感情生活,真的是滥情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虽然和原配张幼仪生了孩子,但是,他并爱张幼仪。他们两个人领了中国第一张离婚证。

在他们两个人离婚之前,徐志摩就爱上了林徽因,林徽因了解到徐志摩的情况之后,毅然决然的和徐志摩做了诀别。 之后徐志摩移情别恋,结识了有夫之妇陆小曼。


于是,两人开始恋爱,都觉得彼此找到灵魂伴侣。陆小曼开始,跟前夫离婚。离婚之后又和徐志摩结婚,直到徐志摩坐飞机出事逝世为止,这位才子才不折腾了。

郭沫若是滥情的大才子,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他对历史学,甲骨文,话剧都有很深的研究。

但是做人有点不厚道,属于哪种比较典型的墙头草一样的人物。

郭沫若无论什么时代,做什么事情,首要考虑的都是自己的利益。这一点和他从鲁迅的私交可以看出来。鲁迅落寞的时候,他就率众讨伐鲁迅,鲁迅飞黄腾达之后,他跑到鲁迅面前,恬不知耻的和鲁迅说两人是至交,是好朋友。


郭沫若的第一任妻子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下来的,可是郭沫洛不喜欢人家,再把人家娶进家门,仅仅七天的时间。他就不辞而别了,害的人家为他守了一辈子的活寡。 他跑了之后,就去到了日本,在日本娶的一个女子,两人生了五个孩子。

可是这些人,这个家庭,还是拴不住他的心,他继续跑到中国再次找女人结婚最终导致有两个女人为了他,而选择了自杀。这样的人真的是及其的不负责任,到处留情的大仲马。


史学达人


汪精卫。吴稚晖曾用“八个字”痛骂汪精卫,据说汪精卫知道了之后气得三天吃不下饭,还大病一场。

吴稚晖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也是蒋经国的老师,是极少数没有被蒋介石在日记中骂过的人。

吴稚晖

作为前清举人,他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能桐城派的古文笔法写写文章,还颇能安于旧学。他多年从事文化运动,提倡国语注音与国语运动。除了积极投身于文化事业,在语音、文字、哲学、教育、书法诸方面吴稚晖都有很深的造诣,一生著述颇丰,有《吴稚晖先生全集》18册。他甚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学术文化伟人”。

这么一个有魏晋遗风的文学家,尤以骂人出名。

被他骂过的人可不少,他称慈禧为狐后、光绪作鼠帝,称张之洞、袁世凯为“狗头名士”,称满清皇族为“长白山中野狗”,称朝廷上下全是“贼皇狗臣”,是耗子,是痨虫,是鳄鱼。骂康有为、陈宝琛等是“挟有另一类骗法的痞棍,昼伏夜出”;骂罗振玉“专贩国粹”、“造假古董”;他讥讽五四时期的“海龟”:“就像面饼,拿去国外炸一炸,回国就变成蓬松硕大的油条了。”

但是,他骂过最出名的“八个字”,还是骂汪精卫,据说汪精卫知道了之后气得三天吃不下饭,还大病一场。

吴稚晖是个有着深厚爱国情怀的人,对于汪精卫这个大汉奸,他痛恨到了骨子里。

汪精卫与日本人勾结,把吴稚晖生生气得吐血。他先是以委员的身份要求从党内开除汪精卫,并在大会上大骂汪精卫等人是“精怪”。他还特意在广播里发言,送了汪精卫八个字:“卿本佳人,奈何为贼”。汪精卫听后,气得大病一场。

汪精卫与陈璧君

“卿本佳人,奈何作贼?” 出自二十四史里的《北史》。指原本志向高节或理想远大的人,自甘堕落。 有规劝、有叹息、也有惋惜。

“你本来是好人,为什么要从贼为寇?”

吴稚晖

难怪当时坊间传言:宁可难为十万军将,不可得罪吴老唇舌。文人骂起人来,真是博学又刻薄,得罪不起。


一往文学


和大家说说历史上有名的两大“圣人”吧!第一位是打着实为“灭他人之欲,存自恃之理”,而美其名曰“灭人欲,存天理”旗号的大圣人朱熹;第二位自然是有着“南海圣人”之称的康有为。

朱熹的那些黑历史

单从治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得承认朱熹的伟大与杰出,确实有值得我们敬佩之处。然而说到伦理道德,对朱熹还真是不敢恭维!虽然他打着“灭人欲,存天理”的响亮旗号,但却是人前一套背后一套,不免令人叹息。

  1. 屈打妓女,陷害政敌。朱熹在任提举浙东刑狱的时候曾与知州唐仲友起了纠纷,一时间双方竟闹到了朝堂之上,由于双方僵持不下,为了能“击败”唐仲友,朱熹便开始从唐仲友的私事入手,他打听到唐仲友非常倾慕当时的江南名妓严蕊,于是他偷偷派人把严蕊抓来,对其用刑,希望严蕊能帮他做些伪证,没想到这个严蕊还真是个烈女子,尽管惨遭朱熹严刑,但宁死不从。朱熹的这件事,乃真小人之所为。后来朱熹和唐仲友也都因此事被孝宗皇帝而免职。
  2. 倡行缠足,轻视女性。现代有些人为朱熹变白,说缠足这一陋习不能让朱熹背锅,原因是女子裹脚的现象在宋代之前便曾出现,这一点固然不错,但真正使得这一陋习广泛发展的罪魁祸首非朱熹莫属。朱熹主张缠足在《中华全国风俗志》中记载得很清楚:“朱文公守漳时,立法命之缠足极小,使不良于行,藉革其浇俗,故成今日之现象也。”,而且朱熹很多主张都有明显歧视女性之意,像“有所谓叛逃者,不待媒聘而潜相奔诱。”,这话什么意思呢?通俗一点说就是女人没有恋爱的权利,不通过媒聘而私自嫁人的都是叛逃者,女人在朱子眼中显然成了财物罢了,虽说中国古代是“男尊女卑”不错,但作为一个传道治学之人,尽公然歧视女性,也实属不该。
  3. 纳妾尼姑。这事记载于《四朝闻见录》,该书杂叙了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轶事,颇有史料价值,作者是朱熹的同乡叶绍翁。此书中对于朱熹纳尼姑为妾的事有明确记载,在宋庆元二年,监察御史沈继祖列举了大量事实,揭露朱熹言行不一,其中就有指出朱熹曾带着两个漂亮尼姑外出旅游,并用甜言蜜语引诱她们,最后二人还俗做了朱熹的小妾。
  4. 迷信风水,毁人坟墓。朱熹对风水的“山环水抱,藏气聚风”之说深信不疑,他坚信祖宗坟墓的风水好了,后人才能福泽绵延,为此曾三次其父之坟,其母,其妻之坟也是他亲自选定,在这个过程中,甚至不惜挖了他人的祖坟来安葬自己的亲人,全然不顾别人的祖宗曝尸荒野。和他所提倡的重义轻利的理学是自相违背的。
  5. 贪财好色。前面说到监察御史沈继祖指出了朱熹言行不一的大量事实,除了纳尼姑为妾外,还有说道朱熹的大儿媳在丈夫死后却怀了孕,至于为什么,大家自行脑补,再有便是以儿女婚嫁喜庆的机会,大肆收受红包礼金;以知名学者的招牌,开门办学并擅自提价,收取高额学费等等。

如果朱熹真是一股清流,想必不会惹来这一身骚!监察御史并不是好糊弄的,无凭无据不存在冤枉朱熹,而《四朝闻见录》的作者更是朱熹的同乡,没必要诽谤乡里名人,据清朝纪晓岚对《四朝闻见录》的评价,也多认为该书所记之事为事实,加之朱熹后来被贬官,主动上表谢罪来看,确有不端之行。

南海圣人康有为

这位被看做是开眼看世界,接受西方科学先进思想最早的中国人,其很多行径确实令人叹服。

  1. 戊戌变法失败,闪现逃跑。友人慷慨赴义,他却在日本逍遥快活。
  2. 自称自己为圣人,脸皮啊。。。。。。
  3. 提倡反对一夫多妻制,自己却拥有一妻六妾!特别是专注于老牛吃嫩草,50岁的康有为在美国娶了第二个小妾,17岁的何小姐,后来又在日本娶了第三个小妾,市冈鹤子16岁。57岁时,娶了年芳17岁的廖氏,61岁时,娶了第五位小妾张氏,张氏才16岁!60多岁的康有为在泛舟时又看上了19岁的船娘,又收到家中!哎

还是章太炎先生的那副对联写得好,上联:“国之将亡必有”,下联:“老而不死是为”!

你还知道那些“道貌岸然”的名人呢?记得留言分享哦!~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灵魂的感触


正所谓——伪君子要比真小人坏一万倍!

因为他们既表现的道貌岸然,背地里却竟搞些见不得人的事儿,简单来说就像是一块抹布,干净明亮给别人,肮脏不堪留给自己

这样的人在历史上是一抓一大把,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风采


铁骨铮铮郭沫若型——所谓气节和信念,都不如荣华富贵

关于老郭此人,我们不做过多评论,毕竟还是个诗人、是个文人(心里有点痛,脸有点疼)


但凡亡国之时,真君子和伪君子是立竿见影,分分钟暴露无疑。毕竟面临生死存亡,所有以死报国之类的豪言壮语都可能变成对新任主人的谄媚奉承,比如明末第一才子钱谦益同志,作为老牌东林党人,又是领袖级人物,钱谦益在明亡之后的表现可谓是精彩绝伦

先是投奔南明王朝,当了好一段时间官,后来一看南京城保不住了,口口声声要以死殉国。本来只是说说而已的,结果被自己的红颜知己柳如是拉着就奔长江去了,结果搁脚丫子一试,透心的凉让他立刻秒怂。其后更是公开降清并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模样,甚至有一天以头皮瘙痒出去洗个头为由,偷摸出去给剃了不说,还一个劲儿的说凉快

有钱又有才的钱谦益,就是这样一号人物——恬不知耻

存天理灭人欲型——别人不准有欲望,自己嘛得网开一面

该观念的提出者是格物致知的理学家朱熹,被称为圣人的朱熹实际没那么圣,甚至说还有点渣,不仅强行给守寡的弟媳收编麾下,还大肆侵吞弟弟家的财产,不可不谓...可就是这样的人,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伟大观念,社会社会啊!看来只有亲身感受过人欲的爽快,才能悟出天理所在哦(醉了醉了)

你说朱老夫子毕竟得顿悟,是需要实践的,后人践行就好了嘛。可偏偏有人不答应,非得重新走过朱老夫子走过的路,去亲自感受(爽)一下才算,此人便是清末变法“集大成者”康有为同志

先后娶了好几房老婆不说,还一个个的都是年方二八的少女,甚至说自己都六十多岁的老头了,也仍然喜欢不到二十的小姑娘。如果说封建时期三妻四妾很正常,那么作为变法领袖的康有为,是提倡一夫一妻制的!要求别人只娶一个老婆,自己却......

至于他以伪造衣带诏四处骗钱不为保皇只为纵情潇洒,以及晚年更换猩猩睾丸以提升自己某方面的能力这些,反倒是显得很次要了。毕竟娶那么多老婆就注定了他后面的种种行为,典型的存别人的天理,灭别人的人欲,至于自己——爱咋地咋地!

翻脸比翻书更快型——你说我是千面娇娃?恭喜你答对了!

这种类型的人呢,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如果你想看,我给你千变万化的颜色!这翻脸比翻书更快的本事,可谓是炉火纯青

比如南宋赵构,先是在伪“父皇”金兀术面前装的老老实实,跑到老家就翻脸不认人了。关于他这次翻脸,我是举双手赞成的,但坏就坏在他还会变!当所有人认为这个皇帝是一心要直捣黄龙收复失地的时候,他又变卦了!一改当初双手握拳望着全国地图做义愤填膺状,赵构仿佛换了个人似的,怂出了一定的境界,先后三次跑路,直到跑到临安才算完,后面的就不说了,四个二俩王(宗泽、岳飞)带出去了不算,手里还剩一个三(秦桧)

当然了,这类人非常的多,尤其以帝王的比例居高。前脚刚夸魏征如镜子照亮自己,后脚就给人把坟给端了的李世民;口口声声说搜寻明朝皇族后裔而且只搜不整的康熙,愣是给已经75岁高龄的朱慈焕一家砍了头,让人瞠目结舌之余,不得不感慨——说过的话不算话就算了,还...

是什么让这些以君子自称的人,最后都变成了伪君子?

到底是人性的沦丧?还是意志的不坚定?

为何他们表面得体大方,正派高尚,处处退让,能忍受别人所不能忍而保持风度,但实际上是却虚伪、出尔反尔、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卑鄙小人

更多精彩内容,请欣赏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所著的大型戏剧《伪君子》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人民心中有数!


自我963


别人我不知道,只听说“南海圣人”康有为坐拥三妻四妾,房产遍布国内外。还是大猩猩睾丸被盗案的幕后黑手!

康有为,清末维新派领袖,发动“公车上书”,与梁启超领导“戊戌变法”,在历史教科书上一直作为正面人物出现,学生众多,声望甚高,因是广东南海人,当时曾有“南海圣人”之称,这称呼上下五千年也没几个人。

撕开“南海圣人”的面具,真实的康有为是一个贪财好色的卑鄙小人,他聚敛大量财富,房产遍布国内外;他妻妾众多,子孙满堂,最喜欢老牛吃嫩草,传说老年甚至动手术换上了大猩猩的睾丸,郭末末之流跟他比差距很大。


康有为忽悠了一大帮人跟着他搞维新变法,其实他本人无非就是借此入仕,直接和光绪皇帝搭上关系,想要走上仕途快车道,但投机失败,慈禧老妖婆太厉害,动动手指头就把维新派全给灭了。

老康不愧是老油条,跑也跑得快,赶在慈禧下手前一溜烟跑之大吉,却把谭嗣同和自己的亲弟弟甩在国内,成就了“戊戌六君子”的悲壮事迹,六君子估计把他恨的牙痒痒。

老康逃跑后,继续在世界各地忽悠,他很有创新意识地伪造了光绪皇帝的衣带诏,和自己合影的照片,堪称中国PS技术鼻祖,成立了“保皇会”,还在香港、北美、欧洲、日本等地到处发表煽情演讲,把自己打扮成一个饱受慈禧迫害,忠君报国的热血英雄,还发动华人捐款,短短几年募集资金数千万元。

有了这些钱,康有为信心大增,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但他不是救亡图存,而是大力开办实业,购置产业,四处投资。康有为在香港拥有酒店、宾馆、银行等产业;在墨西哥投资银行、有轨电车和轮船产业;在美国开办银行、餐厅、旅馆;在日本举办印书局,俨然成为产业遍布全球的跨国企业巨头。


老康的生活十分豪奢,保皇会的公款全部由他一个人说了算,可以任意挥霍,除了投资实业,康有为还有三大爱好:买房建房、老牛吃嫩草、环球旅游。

老康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房地产投机商,现在是买房子,人家老康是直接买地建房子,上海、杭州、青岛等地都有他的别墅房产,他还在瑞典购置了一座私人岛屿,建成中国式私家园林,让康有为成为名副其实的“房叔”。

老康的色欲和能力惊人,他提倡一夫一妻,自己却带头一夫多妻,妻妾成群,先后娶了6个老婆,除原配表姐张云珠比自己大3岁外,老康最喜欢老牛吃嫩草,他43岁续娶18岁的梁随觉,50岁续娶19岁的何丹理(美国人),56岁续娶17岁的市冈鹤子(日本人),58岁续娶17岁的廖定徵,62岁续娶19岁的张光,简直就是人生赢家,羡煞旁人。

老康喜欢公款旅游,他晚年自称“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试图说明自己到处逃亡,但他每一次出行实际上都是去考察实业、购置房产、搜集美女,演讲不过是他募集资金的手段。


康有为的伪君子面目很快被人识破,他最得意的弟子梁启超认识到康有为真实面目后,果断与他决裂,老死不相往来。号称“民国第一狂人”的章太炎,在康有为70大寿时,送给他一副对联“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

这幅对联的上联取自《左传》“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下联取自《论语》“老而不死是为贼”,暗合“有为”,一时谓之绝骂,好好羞辱了这个伪君子一番,不知老康做何感想。


民间野史《古春风楼琐记》曾记载,康有为老而不举,仍贪图色欲,为重振雄风,竟然给自己移植了大猩猩的睾丸,堪称荒唐第一人,起初效果奇佳,龙精虎猛,但后来还是产生排异反应,他后来的死也许跟此事有关。。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有一个,有争议,历史终会有定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