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期数学动不动考140分、150分的学霸都是什么样的人?

崔亚玲


数学一直是很多同学成绩提高的难题,数学偏科更是比比皆是。但是真的有一些同学很有天赋,考满分的时候很多,即使有一些小的偏差和失误,成绩也是在高分领域。这里说两个我身边的例子吧,这两位同学都是数学很好的。

第一位是我高中时的同学,虽然时间已经很久了,仍旧印象深刻。这位同学是个瘦瘦的小姑娘,实话实说,女孩子数学好的真是少之又少,这个同学真是非常聪明,她思维细腻,逻辑清楚,做题的时候总能想到最全面的情况,需要分类讨论的时候也不会丢分。她数学好也不是天生的聪明,有一段时间我和这位同学同桌,就看到她总是在整理,专门从圆锥曲线的这类大题上入手,把相关知识点和涉及到的几种方案都会整理到笔记本上。她还很喜欢《红楼梦》,语文也不错。

还有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是我的表弟,表弟也是数学很好,物理也很好。他学习很刻苦,一般在暑假就能把一学期的英语单词都背过,数学也能自学大部分课程,爱好竟然是专门研究难题,一个难题解出来了,会有莫大的成就感。但是表弟的语文很差,只是在及格线上下,如果不是这样,他能上一个重点大学一定没问题,而不是上一个普通一本院校了。

数学是很多同学的难题,在考试中占有很大的分值比例。数学学不好,花费大量的时间不说,每天的时间都用在弄明白老师当天讲的问题上了,因为上课时跟不上,后来自己怎么想也不明白了,学习效率很低。点知教育的1对1在线辅导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管大题小题,把自己的不会的题的疑惑点拍照上传,老师就能给讲题和分析。这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是难得的福音了。


凌霄花其实也挺美的


闲话少说,直接上图,这是我班今年三个学生的高考数学成绩:

第一个同学,数学150分!

第二个同学数学149分!

第三个同学,数学143分!

这三个同学的高考数学成绩都很厉害,那么她们都是什么样的人的?

她们都是普通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天份。

第一,她们三个同学都是女生,谁说女生学不好数学的?

第二,他们的高考数学成绩是高中三年中考的最好的一次!第一个同学,平时数学在130多分,好的时候能考到140,但是从来没有考过150分,而高考她做到了。第二个同学情况类似!第三个同学,数学一直是薄弱学科,经常考110、120多分,而高考竟然考到了143分!这足以说明,高考并不可怕,高考题目更严谨,搭配更科学,更容易考好!

第三,她们的总成绩,并不突出!文理分班之前,有两个同学在班级只是中上游的水平,并不是班级的佼佼者,更不要说在年级的排名了!

以上三点说明了什么?

扎实学习,努力奋斗在高考中,比天赋更重要!这里并不排除极具天赋的学生。但是,在我看来,有些天赋不错的学生,由于学习不扎实,数学往往会在一些基础题目上失分,成绩并不比这些虽然天赋不明显但是扎实学习的学生学习要好!

那么,普通学生,如何成为数学学霸?下面是几点学习建议:

1.时间上的保证:高中三年,时间多分配一点给数学绝对不吃亏。这些学生学习文科后,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做数学题,这是很关键的因素。

2.题量上的保障:要做题,但是不要盲目或者随大流刷题,要知道自己的优势章节、题型和不足的章节和题型。

3.抓住课堂这块主阵地:上课认真听讲,跟好老师节奏,老师的提问就算再简单也要回答,防止走神。

4.独立思考很关键:遇到难题别急着看答案或者搜答案,会形成依赖。一般想想刚学的东西用进去就能解决。

5.错题本不要美观,要实用:错题本,一是要分模块整理。二是记了就及时看多多看,千万别想着到考试前再看。三是记思路记题型,千万不要原题答案再抄一遍。

6.不要应付作业,更不要抄作业,做一道就会一道。

最后一点很重要,高考有规律,考试有技巧!我在考前给她们的一个小技巧,对她们的提分起到了很关键因素。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高中教学和高考研究,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数学考140,150的不见得就是学霸,至于是什么人,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是普通人。

我高二会考前摸底考试数学147,全市并列五个第一的其中一个,当然,我的数学老师告诉我说,阅卷老师是个大度的人,因为我一手螃蟹字他也看懂了而且还不计较扣分。高三有一次物理考试,全班只有一个及格的,很不好意思是我,而且我还九十几分,那我得出的结论是,我是个读书很懒的人,也是个无法专心学习的人,还是个对事情基本都是三分钟热度的人。十年过去了,我是个普通人。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有自己的缺点,学霸只是在学习上有天赋而已,其他地方不见得比你牛,当然那种智商完全碾压大众的不算。最强大脑里的那些牛人,其实问问他们自己,我敢说十个有八个不敢说自己真牛,因为他真的不牛,只是某一方面凑巧比他们理解接触的深一些而已。

问问题的这位朋友最重要的不是了解他们是怎样的境界,而是要去平视他们。说个我的糗事,我学骑摩托学了至少五六回,学会了过几个月没机会摸到摩托,不好意思,我得重学一遍,为此村里人好多人说我二,而且是二的不要不要的。

呵呵,不知道大家是否也和我一样有可以吹的往事,也有完全被人蔑视的地方呢?


飘在水上的风


我是00年参加高考,并考上985。对于我们那地年代的人来说,理科生偏科的很多,大部分人语文跟英语拉分。我呢,主要是不偏科,不开玩笑的说,我的文科成绩都比文科班的尖子生好。我又是个懒散得人,习题没有完整做过几套,但是对于数理化来说,我觉得就是课本上的知识点,然后举一反三。我高考化学接近满分,错了一道选择题,原因粗心嘛。数学140多分。对于这些东西来说,我个人觉得,就是上课认真听讲,课下多巩固学习下就可以了。考试的时候,多读一下题目,迅速的理解他们要考的知识点,别的也没啥问题。另外,我们是少数民族地区,学习压力真不大,我那一年貌似清华才608分。现在孩子学习竞争压力真的大啊,不考上670-680左右,清华是没戏的。


卓越谈球


本人是一学渣,只考上一个普通二本。

我舍友就很牛逼了,原来跟我一样,也不学习,后来分了文理班,他因为物理答题卡没图上,所以只得了60分,选择40分,满分100,跟我又留在了一个班,一个宿舍,班主任也没变,然后他就当上了班长,新的班级,需要静下来,形成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他就带头维持纪律,慢慢他也不玩了,然后他从总分高我40分,一直到最后的140分,没办法┐(─__─)┌,他的学习方法一般人不受用,他上课效率极高,他总是自己比老师多看一到两节,哪里不会做上记号,等到老师讲到那再听,然后自己再接着看,一次有个老师说他数学其实不太好,然后他就连续三次都考145以上,等到最后一个月,他跟我说他理综一般提前半个小时就写完了,数学能把后边答题验算一遍,这就是天赋吧

总之,最后他的成绩是数学150,理综283,英语137,语文如果没记错的话比较低,只有115 。还有,我们都是河北考生(ノ๑`ȏ´๑)ノ︵⌨


啊前方


我爸爸就是这样的人,但是偏科严重,理科天才文科一塌糊涂,情商十分低,为人处事一窍不通,性格古怪执拗,但专业领域确实非常扎实,我父母是高中同学,爸爸是那种半年住院不上课,穿着病号服发高烧参加考试半个小时就可以的全年级数理化第一的那种人,是那种有难题老师就会点名让他解决,然后他会拿出多种解题方案的那种人。但也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外语上依然不及格甚至越考越糟糕的那种人,会是你不想听什么他就说什么的那种人,也是一句话就可以惹到你暴跳如雷的那种人,也是会奋不顾身下河救人入火救人的那种人,也是会把自己孩子忘记在门外的那种人……总之父亲是某方面的天才也是某方面的白痴。


云起56451349


我堂妹就是这种人,典型的动不动就考满分的学霸。



堂妹的父母,也就是我的二叔和二婶都是镇上的中学老师,一个教语文一个教数学,他们讲课我也听过,说实话他俩的水平不高。不然,教书为什么快30年了还留在镇上中学呢?

这个跟二叔婶的性格缺陷有关系。

先是二婶,晕车,极度晕,骑自行车都晕。五十多岁的人,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师范毕业后,一辈子去到县城的次数也不超过五次。不愿意走出去。

再是二叔,脾气大,爱喝酒,打骂学生,与人斗狠,在学校学生都怕他,在校外骑摩托走在路上,路边玩的小孩看见他都往旁边躲。不懂进退之道。

可想而知,堂妹在这样的家庭,从小的教育得有多严厉了。她的学霸之路没有任何捷径,就是以别人几倍的努力去学习。

因为二婶没有出去过,所以她希望女儿走的远远的,替自己走出去。

因为二叔眼睛里容不得沙子,所以他希望女儿的学习是完美的。120分英语卷,考119分都要辱骂其“蠢死”。

学习压力大,学习目的只是为了自己不被骂,不挨打。让自己走出去,远离父母。很多小孩没有熬过去,但是很幸运,堂妹扛过来了。最后以市状元的分数被清华录取了,后来又取得本校硕博连读资格。学习上显然是非常成功的。


但是在性格上,我个人感觉情商不高。也就是性格非常内敛,不善于表达。可能在外面与同学不是这样,但是在家里,与亲戚之间确实不擅长表达。很多时候都是闷声闷气,没有共同语言。


结婚两年一直没有决定生孩子,去年在北京生了女儿,满月了才通知给亲戚,反而朋友则是一周左右就通知了。弄得家族是一阵糊涂,怎么突然冒出了一个小侄女啊?

其实学霸的世界,我也不懂...


Mer86


高考成绩出来后,我们都特别佩服或者崇拜数学高分甚者满分的学生,其实他们在平时的模拟考试中,也动不动140多分,150分,所以高考满分也不足为奇了,

这些高分学生是怎么样炼狱的?倍受关注,俗话讲“高分靠实力、满分靠运气”,这些学霸具有以下相同的共同点

一是爱好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刚开始学或有枯燥,但是随着学习会发现是美好的自然学科,慢慢去分享它给带来的思考之乐。强烈的兴趣爱好会驱使自己在头脑中建立知识体系,会探索总结发现新的知识,数学高分的人都是特别喜欢,因为在学习中带来无尽的快乐。


二是基础牢固,数学满分150分,其中135分考的基础和素养,15分考的是刻苦程度和天赋 。高考数学140分以上,表明基础扎实,否则做错两道选择题就有可能失利。

三是悟性较高,这种悟性来自于“练习+自信”,特别对于文科生而言,不要畏惧数学,大量的习题练习是必要的,但不是意味着搞题海战术,学会思考,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对于每个概念和每条定理、公式都要自己推出来,这个过程就是有效培养数学思维的阶段,我有个同学,平时我搞题海战术,她翻来覆去研究公式、定理而后做些典型题,每次考试我都考不过她。

四是良好习惯,这是获得高分的必要条件之一,主要有:

①整理错题本,这个非常有效,很多学霸都有自己的错题库、精题库,每次考试过后都要及时整理,分析原因,注明考察知识点。


②答题时间分配,一个半小时用在135分基础题上,半个小时用在15分运气题上(选择、填空最后一题及解答题最后一道的最后两问)。

③题中绝不复查,在精力紧张的情况下易产生不自信,翻来覆去检查答案,浪费大量时间,这也是很多学霸秘诀之一。


清爽自然考研与高考


学霸有三种,一是一直努力刷题得来的(应试教育可以做到);二是看起来不怎么努力但悟性非常好,掌握了学习原理得来的;三是记忆力非常好,短期冲刺的考试型选手。

在我看来,第二类才是真正的学霸,这样的同学不仅仅是数学好,其他学科也很容易学好。

我有一个朋友就属于这个类型,他从来没上过补习班,家里也没钱给他买参考书,到高考前都是9点准时睡觉,但妥妥地上了清华。平时相处的时候并没有觉得他智商特别高,但他读书有三个非常大的特点:

1.他一旦开始学习就会非常非常专心,就是你在他旁边唱K都没关系,他完全不知道旁边发生了什么。

2.所有的公式,他都不是背的,都是自己从头到尾推算出来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们所学的、考的,都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公式能够自己推导,演变出来的题型就不过是换了个壳子而已。

3.他长时记忆比短时记忆好很多。而问他怎么达成这个长时记忆,他的解释是可能太过于专注,他在梦里都是一直在反复记忆的,有时候睡前没记住的,睡醒了就自然记住了。


独立人养成号


数学靠不靠天赋我真的不知道,因为我身边也没有天才,也没有智商比大家差的人,基本同学都是智商水平相当。

那一个班的同学,同样的老师教,为什么成绩差异那么大呢,

1.是勤奋,我数学没有低过130,130左右发挥比较正常,但是也不太好,最好时候140以上,也打过满分,但是我能够做到每天一套数学卷子,高三时候更是。理综卷子更是一天一套,主要是题型和考题太清楚了,理综基本四十分钟做完了,数学差不多要一个小时。所以平时课间或者不喜欢的课都会做数学和理综。

在家吃饭前可以做一节的生物或者化学题,所以这两科我始终满分。

上厕所时候做完一套物理卷子才出来,家人每次看我进测试都着急,嘿嘿

2.是兴趣,从小就是喜欢理科,语文英语都不好,中等偏下水平。英语完全读不下去,语文考题也很绕,始终没有找到诀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