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幕后”走向“台前” 华芯通发布昇龙4800国产服务器芯片

在竞争激烈的芯片市场,除了英特尔和AMD等,现在又多了一个中国玩家——华芯通。这家公司由贵州省及美国高通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专注于设计、开发和销售供国内使用的先进服务器芯片。

11月27日,华芯通在京举办新品发布会,正式宣布其第一代商用ARM架构国产通用服务器芯片——昇龙4800开始量产。这意味着,这家公司在今年“数博会”许下的承诺,现在终于兑现。

从“幕后”走向“台前” 华芯通发布昇龙4800国产服务器芯片

在今年5月份举办的“数博会”上,华芯通宣布将于2018年年底前推出第一代服务器芯片产品,当时芯片已经完成研发设计、流片试产成功。现在,昇龙4800服务器芯片终于从“幕后”走向台前,接受订单实现量产。

从产品看,昇龙4800是一款兼容ARM v8架构的48核处理器芯片。它采用10nm制程工艺封装,在400平方毫米的硅片内集成了180亿个晶体管,每秒钟最多可执行近5000亿条指令。

安全性上,昇龙4800内部集成符合中国商用密码算法标准的密码模块,结合安全可控的基础架构,为应用系统的信息安全提供芯片级的技术实现。总之,昇龙4800具备低功耗、高性能的双重优势,可应用于NFV、非关系型数据库、分布式存储、大数据处理、异构计算和安卓云等。

从“幕后”走向“台前” 华芯通发布昇龙4800国产服务器芯片

在芯片之上,华芯通还与多家硬件、软件和应用生态伙伴共同打造具体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和性能优化,这些合作伙伴涵盖服务器整机系统、固件、操作系统内核、各种虚拟化技术、云架构软件、云存储、数据库和安全等领域。

“基于ARM架构,并融合了高性能和低功耗双重优势,华芯通昇龙4800服务器芯片,不仅能满足目标用户的现实需求,而且还能提供足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其寻找国产化替代解决方案的理想选择。” 华芯通半导体CEO汪凯博士说。

随着云计算的深入发展,服务器正从本地走向云数据中心。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到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将达到4000亿美金。

从“幕后”走向“台前” 华芯通发布昇龙4800国产服务器芯片

同时,硬件解耦和超融合推动了软件定义的兴起,异构计算和定制化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可再生能源和低功耗的要求促使绿色高效成为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新标准。而基于ARM架构的芯片服务器,正逐渐成为市场更好的选择。

众所周知,ARM架构具备多核多物理线程、单核高性能和低功耗的特点,并且有庞大的开源生态支持。

华芯通昇龙4800市场定位即为数据中心服务器市场,比如互联网、电子政务外网、电信运营商、大型企业等。

从“幕后”走向“台前” 华芯通发布昇龙4800国产服务器芯片

2014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成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以加大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布局。随后,我国集成电路自给率大幅提高,在不少终端设备上已采用国产芯片。

未来,华芯通半导体CEO汪凯博士也指出华芯通CPU的发展方向:更快、更强、更安全和更节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