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提倡“快乐教育”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游遍古今中外


我和弟弟就是“快乐学习”的受益者,从小到大,父母从来没有强迫过我们写作业,甚至作业的事都很少过问。

我和弟弟一般就自己搬个小板凳趴在餐桌上写作业,写完作业刚好吃饭。有时作业多些,做好饭还没有写完,就被父母催促着收起来,先吃饭再写作业。


我和弟弟在家看电视也不受限,有的父母会严格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到点关上。我和弟弟是明天要考试了,今天晚上还在看电视,小学阶段知识相对简单,我一直中等水平,弟弟则处于上游状态。


我虽然一直喜欢看一些泡沫剧,但并没有痴迷其中。弟弟也从未迷恋过网络游戏,我们由于从小自己掌控人生,所以特别有主见,自制力比别人要强一些。

那时候的父母好像普遍不焦躁,我们的父母也从来没有因为学习成绩批评过我们,如果成绩好拿到奖状,就奖励我们好吃的零食。


反倒是我们一直很努力,特别是我,一度好胜心很强,在学习上力争上游。上高一时,有段时间每天晚上宿舍熄灯后,就自己偷偷拿个手电筒看书、刷题!

现在我大学毕业后,在当地成了一名老师,家有儿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没有什么不良嗜好,性格还算平和,工作勤勤恳恳。

弟弟则继续读了研究生,现在在外地上班,性格敦厚、自信开朗,爱帮助别人!


俩宝娜妈mn


我曾教过一届学生,三年级上学期班里转来一位外地女孩。孩子父母在我们这里开了一家装修公司。虽然孩子是新生,但一点儿也不拘束,爱说爱笑,爱打爱闹,就是不爱学习,成绩极差。作业拖拉,总不能认真完成。

为了让孩子学习成绩尽快赶上来,我想得到家长的配合,达到家校合力共同把孩子教育好的目的,我请了家长。孩子的父亲来到学校,听了孩子的表现后,说:“成绩好与差都不重要,快乐就好!反正我们也不指望她考多么好的学校!”

家长的回答让我很失望,我告诉他小学阶段的学习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人生之路和幸福指数。家长无动于衷,依然坚持“快乐就好”的观点。

家长的教育思想严重影响了孩子。孩子依然如故,学习不努力,成绩在班级倒数。


小学毕业进初中学习。初中阶段她玩心更大,交朋友,去歌厅唱歌🎤,学习成绩不敢恭维。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像听天书。在孩子的一再请求以及家长的同意后辍学成了打工一族。20岁结婚嫁人,后来生了一个儿子,因为好吃懒做,贪玩成性,老公不喜欢,婆婆也不待见,最后,两个人离婚了。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不要一味地只求孩子“快乐就好”,我们在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经济支持的同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更是十分重要的,这将有利于孩子获得长久的快乐。


临溪抚琴



凤146983974


我的儿子,小学一年级,全班30人,他一般都是在二十八二十九名。当时我们也急过,后来想算了,让他快快乐乐的过度过童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过绘画,钢琴。由于他不喜欢,后来都放弃了。学习上,我们一直以鼓励为主。从小学二年级他喜欢上了奥数。一直坚持,上到初三。但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点点慢慢上来了。到了初三能够达到年级前五名。其实他只是在初三最后一学期忙过一段时间。靠着一个物理竞赛一等奖。他进入了全省最好的实验中学高中实验班。这时候年级40名左右。按部就班。参加化学竞赛课外兴趣班。在全省的选拔中进入了集训队。高三的时候参加全国比赛,得了金牌。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由于没有任何压力,高考也发挥特别好。取得了全校第三名的高考成绩,全省高考成绩60名左右。高中的时候也不是很忙,每天11点睡觉。早上7点起。课外辅导班只参加过小学初中的奥数,高中的化学竞赛。回想起来,十几年全部课外辅导班费用不超过一万块钱。有时候经常会和他说,你的小学中学高中,基本上是睡过来的。因为他特别喜欢睡觉。但现在进了大学以后特别忙。按他的话说,大学比高中要忙得多。清华大学全专业,120多人,他的成绩能在20名到30名左右。


内蒙古来的东哥


我说说自家孩子。我自己是教师。小孩读的是985的大学。

我年轻的时候确实也受到“快乐教育”的影响。小学阶段,我从来都没要求孩子考满分。甚至,我弟媳妇说:“人家孩子能考满分,咱自家孩子考不了”的时候,我心里对这样的说法深深感到吃惊,对自家孩子的学习采取的做法却不是那样的。

小学低年级,孩子做完作业,家人吃完晚饭,一起去公园打羽毛球。我偶尔给孩子检查检查作业。有错误改正就好。不罚做,不额外增加作业。

寒暑假就出去旅游,省内景点走走,偶尔去省外玩玩。我侄女现在都还记得,小时候经典的玩法是春天时爬山摘野菜!那时候也没提倡陪伴是最好的长情。只是舍不得把孩子扔给谁。


小学高年级,孩子语文只考了60多分。我让孩子把试卷给我看看,他不给,说:“下次考好了再给你看。”下一次考上了80分以上,才笑眯眯的把试卷给我看。

我经常询问孩子学习状况,在校情况。放学进家门,我会问,今天在学校高兴吗?或者说,最近上课听得懂吗?

初中的时候,学数学没学懂。问孩子是要在网上听老师讲课呢,还是看老师上课的教案。孩子说,看教案。看完后,再问看懂没,回答说,懂了。这样就算了,不过多干预,不瞎着急。

初中毕业孩子考上了省重点高中,高中毕业后,去了985院校。

我个人认为,每个人都有向上的心,孩子也一样。长辈们相信孩子,就一定会有奇迹!我的方式是不是愉快教育,我不能肯定回答。我能肯定的是,我一直帮助孩子对付问题。而不是帮助问题,对付孩子。




教育之象


快乐教育早晚会后悔的。我本人就是快乐教育的成果,河北人。从小接受快乐教育,高二还是全班倒数第四。六十四人班。家里问我要不要留一级,我说不用,高考学三个月就够了。后来没敢这么得瑟,认真学了一学期,高考成绩比一本低了九分,上了个二本。现在工作二十多年了,普通工作,普通收入,北京有房有车无贷款。工作中和清华北大的教授们接触,发现他们的学习能力,逻辑能力,思维深度并不比我强。现在想来,如果当时不那么懒,现在会有不一样的人生吧。快乐教育的失败在于,你根本没有把自己逼到极限,你根本不知道你的最大潜力在哪里。你的悲哀在于,你在学生阶段并没有努力过,而你努力工作二十年所能达到的高度,其实你在学生阶段努力三至五年就能达到。你现在的高度本应是你人生的起点。这一点,我到了四十岁才明白。



轩辕汉唐


来说个对比吧。

我绝对不是在快乐教育下长大的,家境一般,从小学到高中,妈妈一路陪读,典型的虎妈猫爸教育模式。

按现在的话来说,有个鸡血妈妈,要求考好的成绩好的高中好的大学,从初中开始,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暑假寒假,被辅导班排满了,几乎什么都得学,有段时间吃个饭,都得跟别人比一比,人家吃了多少碗饭……

终于在一次月考之后,成绩不理想排了班级第十一名,回家后拿着卷子一直被指责不努力考得差,我忍不住爆发了,哭着冲他们吼“你们只知道看成绩,就不看看我的过程吗?”,然后父母说了一句,我一直都忘不了的话,“你让我们没读过书的人,不看成绩不看卷子上的勾勾叉叉,还看什么?”

他们就是这样,固执的用自己的方式逼着我学习,不停的往前走。考上大学参加工作以后,回过头再想,我其实很感谢他们对我狠,就是“你不努力自己争取的话,我们什么都给不了你。”



与之相反的是,我有个很羡慕很羡慕的对象,小C,她家境跟我一样,按现在来说,她家是“快乐教育”,我上辅导班,她玩;我做作业,她玩,我考差被骂,她陪妈妈逛街;我妈像个老虎,她妈妈像个朋友。

她一路不温不火,一般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到工作,我觉得她一直都没什么压力挺快乐的。

结果有次聊天,她居然苦闷的说“她羡慕我!她不幸福!”她觉得父母不管她,而她不应该是这平平淡淡的样子,我一脸讶然。

真是,我羡慕她,她羡慕我。


快乐教育固然可行,但快乐教育的前提,是你有底气,孩子脱离家庭以后,依旧能靠自己的本事能力在社会上立足,能适应快速发展、竞争激烈的社会。

快乐教育的方式,是家长要拎得清楚,什么管什么不管,什么是重点什么可以歇一会,而不是放任自流啥事儿都不管。

快乐教育的初衷,是家长尊重孩子的天性兴趣,引导他自主学习,让孩子能享受童年和学习之外的时光,心理健康快乐的成长。


甜甜圈伐木累


曾经提倡"快乐教育"的家长们,他们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我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可以与大家分享。我有一个朋友,比我小五岁,小时候老赖着跟我玩,玩着玩着,成了我的忘年发小。后来我结婚生子,育有一对儿女,而且管教甚严。用孩子们的话说"老爸一言堂,法西斯"。但就是我这个"一言堂",把儿子送进了省城,把女儿送去了首都,都有房有车,月收入过万。

我这个发小呢?结婚后生了两个儿子,喜不自胜,宠爱有加。并义正严辞地对我宣布:我的孩子必须实行快乐教育,决不像你天天强迫孩子做这做那。他说到做到,两个孩子三四岁了,自己不会上厕所,不会穿衣服,甚至连吃饭都由父母勺喂。上学以后,两孩子到校早迟随意,但他对老师特别尊重,逢年过节,好酒好烟好吃的,都是亲自奉送。别人给老师送礼,是想请老师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求其学习进步。而我这位发小,给老师送礼的目的,就是请求老师不要为难他的孩子,成绩好歹不要老师负责,唯一的要求,只要孩子每天能快乐平安的到家就行。后来,两孩子一个勉强读完了初中,一个读完了小学。

现在,这两孩子都在广州某工厂一线车间打工,据说初中生老大是班组长。最近发小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一个好消息,说村里给他家评上了精准扶贫户,而且在镇上给他分了一套扶贫房。我听了后,真的很惆怅,应不应该给他道喜呢?

这个故事也许只是个例现象,不能代表所有。是不是应该提倡快乐教育,已有很多高人回答,我只是个说故事的。

我是莫姥爷,请大家关注我,谢谢阅读。


莫姥爷6


朋友的孩子丫丫,玩乐中轻松度了幼儿园三年,一进重点小学,完整蒙圈了。拼音和英文根底大家都学过了,教师不讲了,直接略过。长期跟不上进度,丫丫慢慢变得害怕,慌张和脆弱。

朋友的孩子国国从小成果堪忧,父母没有压力,千军万马要走的高考阳关道,不挤。14岁,国国被父母送到了美国麻省一所寄宿私立高中,准备拥抱《美国派》青春的国国完整傻了,分数的确不是独一权衡规范,但这里的孩子都通晓马术冰球、每个人有一门拿得出手的艺术专长,在课堂表达中有极好的学问储藏和逻辑思想。

国国在跟朋友通话的时放声大哭,在中国也不行,在外国还不行,我该怎样办呀爸爸?

最近还见了一个爸爸的朋友,一个部位里的老叔叔。他出生低微,凭实力作为高考恢复后第一批大学生,如履薄冰走到今日,他牺牲的是对孩子生长全程的陪伴。他对孩子他有补偿心理,总说“快乐就好,不用太拼。”儿子职高毕业,游手好闲,最近竟然由于斗殴入狱,老叔叔黯然神伤问我:明明一腔真爱,为何培育出一个李刚?

快乐就好,可是快乐,历来不是肉体抚慰和散养无为那么简单。

耐久的快乐是什么?

我历来不是学霸,也没有什么家庭背景,能够具有今天相对称心的生活,从物质到肉体,拜写作所赐。

由于写作,我14岁出版小说,此后取得新概念作文大赛,进入北师大,这一切不值得夸耀,优秀的人太多。但我想说,一切教育的结果,都是父母潜移默化引导的结果,历来没有什么天降天赋。

妈妈很早把我带到少年宫,自在尝试了钢琴、书法、画画等那个小城具有的一切兴味课门类。在我肯定学习写作后,我妈妈发明一切条件让我去北上广打竞赛,她说就当旅游。

那些年的旅途奔走,她问过我很多问题——“你有没有去想,跟第一名差在哪里?”“你更喜欢哪个城市?”“咱还有点时间,要不要去这个城市书店转转?”

唯独没问过我,“你快乐吗?”

我至今依然记得一帮10岁的孩子,教师拿着秒表说开端就奋笔疾书,教室里只剩下细微的刷刷声;以及,每天一百条的填字游戏:一个张扬的女人,她的耳环在耳朵上(晃着)or(坠着)or(飘着),三个词语代表三个完整不同的状态,请求精准;还有,日复一日背诵名著的任务。

写作不是靠灵感和天赋,没有任何一种成就光靠灵感和天赋。钢琴要练习指法,舞蹈家要练习根本功,歌唱家要锻炼发音步骤。每一种学习,都是苦的。

那我那时到底快不快乐?

快乐啊,还很自豪。日后种种挫败降临,我都有那些年攒下的自信心——我曾经就做到了,如今一定也能够

无所事事在废弃的公园虚度时光,这种快乐很好,但不是快乐的独一方式,而且,它太轻松取得,也会被轻松遗忘。

经过本人的汗水,打破本身的障碍,由此而来的满足和自信,是在内心播下快乐的种子,更稳定,在不同环境都能够转换生长。

我妈妈不懂表达,但她早就隐隐看到,“快乐就好”不那么轻松说得出口,由于长期来看,我的快乐,终是她所无法承诺和给予的东西。

意志的锤炼、系统的付出、失败的锤炼……这些看似很苦的东西,才最终带来生长中真正的快乐。我们的孩子,最终要分开暖和巢穴,搏击长空,假如由于你的不作为,她失去变强的最佳机遇,她真的会快乐吗?

被误读的“快乐就好”

2011年,有一本被言论批判得沸沸扬扬的引进书,叫做《虎妈战歌》。作者蔡美儿是耶鲁大学终身教授,作为华裔第二代美国移民,以最严厉的教养方式来教育2个女儿,比方“家教十戒”。当时媒体讨论这个妈妈的虚荣、变态、其实流于哗众取宠和断章取义。

比方有个细节被媒体大肆渲染:虎妈华诞,女儿Lulu给了一张华诞卡,虎妈觉得做得太烂,退还,让其重做。

但原书并不是那么粗暴,虎妈退回卡片的点不在于卡片不圆满,而在于“我看得出你只花了20秒来做这张卡片。我努力地为你筹备华诞会,为支付你的艺术课程努力工作,我值得被你更尊重地看待。”

她把孩子当做一个成人来对等看待,温和地表达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电视剧《生长的懊恼》中,有一集麦克回绝去学习跳舞,超级NICE爸爸杰森没有马上同意,他看出儿子是惧怕被喜欢的女生看不起,他说:“你反过来想这件事,经过跳舞你能够和她手拉手,脸贴脸,你假如控制这个窍门,你会让她消融,你就学会了魅力。”

西方父母对孩子的自尊其实是担忧颇多的,但是这个事例反映了作为父母,最不利于维护孩子自尊心的行为,就是你眼看着他们迎着优秀侧身走过选择不作为,以及,在艰难面前随便地放弃努力。

蔡美儿是耶鲁大学法律系的高材生,她的父亲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传承的精英教育背景让她们懂得——好的教育,历来是控制欲和控制力到达圆满匹配。

当我们说着孩子快乐就好,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手上的资源,能否足以接受她可能接受的失败?当她喝着地沟油、居无寸瓦、处处受限还请求她觉得“平凡就好”,是件残忍的事情。

退一万步,就算你有这个实力,你能否肯定孩子的自尊心能够承受:我只活在父母的供认中?

说到底,她固然是你的孩子,却不能只做你的独一无为,像小鸡出壳一样去困难地搏击,成为这个世界上的无独有偶,是她来到人世,不可逃避的命题。

不要随便说出“快乐就好”,由于教育是资源,好的教育,是稀缺资源。这个资源,不只是爸爸手上控制了几学区房指标,妈妈的钱能够把孩子送到多牛叉的私立学校,而是父母自身的眼界、底蕴和判别力。

教育这件事,历来就没有顺其自然,圆满的教育,只是让孩子觉得“一切是顺其自然”,而这背后,父母在关键节点的指引、长期营造的价值观环境、四两拨千斤的感化,它真正考验父母的功力。

所以,中止一味说快乐就好,由于在这个含糊命题催眠下生长的孩子,长大后一定真的快乐——

关于教育,有准绳地控制,是比无准绳地放手,难得多的事情。


霓妈剁手日记


我家的孩子,小学基本上是没有去补课的。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和她商量,咋们是不是去读个奥数?她也不清楚,就去学一下。由于太难了,我也跟着做了几期,后来我也同意女儿的意见,不读奥数。

语文也尝试去过一次,作文课基本就是背套路,孩子不喜欢,我也停了。

基本上,女儿回忆小学的时光,大部分时间都是玩。放了学,回家就玩。几个女同学到院子里,玩的不亦乐乎,甚至有时还住在一起。

我确实没有给她什么压力,她班上也确实有好些家长四处给娃娃补课的。

说实在话,我认为小学生的那些课,没有什么可以补的。

关于电脑和游戏,我工作原因,我是支持她玩的。

我女儿小学三年级的暑假,一个人在家里玩电脑,而我主要是在一旁写代码。她那个暑假,玩一个游戏,然后又参与某个网站搞连环画制作。她一个人独立制作的连环画,当年的点击量就有100万,甚至她还拥有了不少的粉丝,有的甚至在意大利。

她自己设计了人物的台词。她在游戏里面四处去借,或者买道具。设计场景,设计人物占位。我当时完全不清楚她要干什么,只知道她一天到晚忙得很。还问我怎么安装软件之类的。

当她做完提交网站后,我才看到整个连环画,类似一个PPT。里面人物对白,我开始以为是电视上面操的,后来才知道是她自己做的。

这个东西,对于她来说,流量她并不知道是什么含义。我也不会告诉她,这个就是人生中,她快乐的一个痕迹而已。

我虽没有让她补习其他的,但是我要求她必须练武术,虽然她本人是不愿意的,这个是我强制的。每天必须练岳家拳的基本功,每天坚持2分钟的桩功。她曾经对这点不理解,但是到初中,全班人都生病了,她还在可以听课学习,她就知道了。

我觉得,小学是可以快乐的,那些作业真不是最最重要的。

我主抓毅力训练,和思维分析。因为武术动作,一个小小的空翻,我都要和她一起分析,脚处于什么样的角度,人体动作会更流畅舒适等。

今年孩子要高考了,班上成绩还行。有一定的毅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虽然是女孩子,但是班上同学都说她是逻辑怪,逻辑大帝。

我认为快乐教育是可行的,家长看抓哪些点。但是,不能什么都快乐了,哪也是不行的。

目前她在读高三,在一个国重读书,自己考上去的。希望女儿能考个好的成绩吧!

然后再说游戏,她小学时,我要求她打射击游戏。射击游戏的本质是,在最短时间,做出最正确的选择。我个人对战术意识比较看重,经常给她演示,如何揣摩对手心理。

很小她对游戏已经兴趣不是很大。不过,前段时间,有空她会和我在手机上玩吃鸡游戏,体验一下紧张。

快乐是可以的,看家长如何去把握。游戏也是可以的,看家长怎么去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