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庶人事件是指什么?有什么历史典故么?

碣石樵子


这是发动唐隆政变,创立了开元盛世,成就姚璟之治的唐明皇晚年的杰作,可以说此举空前绝后.


唐玄宗即唐明皇,开元初期,王皇后没有生子嗣,当时玄宗宠幸赵丽妃,赵丽妃的儿子李瑛就被立为太子.而一同受宠的妃子还有皇甫德仪,生下鄂王李瑶、刘才人,生下光王李琚遮人就是这三王.

开元十年,武落衡(武则天的侄孙女)开始被玄宗的恩宠,受封为惠妃,即著名的武惠妃,直到开元25年才去世,前后受宠达十五年之久.她有与生俱来的美貌与姑祖母的长袖善舞,籍明皇的恩宠,以做了某些阴险的的活动。

武惠妃与明皇有四子三女,最大的皇子为寿王李瑁(杨玉环的合法丈夫),武惠妃奢望立寿王为太子,这就要除掉原太子李瑛。


善于见风使舵的李林甫见武惠妃受宠,当即表明:愿护寿王登位。

武惠妃也投桃报李,为达到个人目的与李狼狈为奸,她经常给玄宗吹枕头风.便李得到明皇的关照与刮目相看。

武,李的活动,使母妃失宠,太子李瑛和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在失意中,不免抱怨父皇的一公.隔墙有耳,武惠妃知道后,于玄宗面前哭诉太子拉帮结派,要谋害他们母子.明皇气恼.

幸有张九龄等人一再劝说,玄宗才隐忍不发。李林甫就迁怒于张九龄,企图把张九龄扳倒,为武惠妃的儿子上位清除阻碍。


开元24年10月,玄宗准备从洛阳返回长安,考虑沿途接待,会影响农忙生产,张九龄建议皇帝冬天再返京师。张九龄,裴耀卿(这二人与李林甫是当朝的三位宰相)告退后,李单独上奏:说是御驾往来,不需要等待什么时机.年老昏庸的明皇终于一怒之下把张九龄被贬为歧州刺史,裴耀卿改任尚书左丞相,李林甫从此独揽朝廷大权。

机会到了,李,武加紧煽风点火,诬告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对朝政不满,居心叵测,有害人之意.偏听则暗的玄宗盛怒之下,以“异谋”为罪名立即将太子与二王共三个皇子废为庶人,囚禁在宫中,这就是史上"一日三庶人事件".

后来由于明皇,进一步亲小人,远贤臣。听信李与武的诬陷,最终下旨在一天之内,赐死了三个皇子.


希望星晨58298869


一日三庶人事件是历史上一件悲惨的事件,发生在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五年。此事的发生,更让人能慨叹帝王皇家的冷酷无情和铁血手段。

唐玄宗此人前半生在政治上的作为,用英明伟大,雄才大略来形容一点也不过份,可是后半生只能用无能来说明;在生活上,他却是一个完全不负责任的男人,只能用好色来形容。

在杨玉环入宫前,唐玄宗宠爱赵丽妃,生下太子李瑛,宠爱皇甫德仪和刘才人,分别生下了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几年后,李隆基又宠爱武则天的侄女武惠妃,此时,李隆基把所有的感情都投入在武惠妃和其子寿王李瑁身上,相应的,对赵丽妃,皇甫德仪,刘才人冷淡下来,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也丧失了原有的父爱。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武惠妃为了能使儿子寿王李瑁当上太子,对三个皇子发动了猛烈的进攻,除了指责三人心怀怨恨外,更多了一条要命的指控,称太子和太子妃的哥哥薛锈暗中勾结,发动叛乱,李隆基本身是依靠政变上台登上大位,对这条指控深信不疑,反应强烈,不做调查即下旨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全部废为庶人,将薛锈流放岭南,随即又下了第二道圣旨赐死三人。

武惠妃八个月后病死,其子寿王李瑁成为太子的愿望始终没有实现,反而被李隆基抢去了李瑁的妻子杨玉环。


浮沉历史


唐玄宗一手创立了开元盛世,但随着年龄渐渐老去,在他统治的后20多年,就干出了一系列令人扼腕痛惜的事情,折腾了近20年之后,终于招来了让大唐帝国陷入衰微的安史之乱。

而这唐玄宗一天之内赐死3个亲生儿子的事情,就是一次非常大的人伦悲剧,而这事情的背后,折射的是后宫争权、朝堂混乱的局面,说白了就是关键人物武惠妃陷害。

唐玄宗开元初期,他的王皇后没有子嗣,而当时玄宗正好宠幸赵丽妃,因此赵丽妃的儿子李瑛就被立为太子,而当时受宠的妃子还有鄂王李瑶之母皇甫德仪、光王李琚之母刘才人,后来被赐死的就是这三个皇子,这当然也与他们的母亲逐渐失宠有关系。

开元十年,武则天的侄孙女武氏(名落衡)开始受到唐玄宗的恩宠,受封为惠妃,她在之后受宠长达15年之久,直到开元25年才去世(在3个皇子遇害7个月后也死了),她充分继承了姑祖母的心计和城府,借助李隆基的恩宠,以达到自己的某些阴险的目的。

武惠妃生有四子三女(其中2个皇子早夭),最大的皇子为寿王李瑁,武惠妃就寻思着想让自己的儿子能成为太子,找机会让皇帝废掉现任太子李瑛。

李林甫和武惠妃结为政治同盟,寻机废掉太子,张九龄等则死保太子,玄宗逐渐倾向于李林甫一派。

善于见风使舵的李林甫见武惠妃受宠,就经常向惠妃表忠心:愿护寿王为万岁计。

而武惠妃也投桃报李,经常在玄宗面前给李林甫说好话,让皇帝多关注关注这个李林甫。

母妃失宠,太子李瑛和鄂王、光王三个失意的皇子经常在私下里抱怨父皇对武惠妃的偏宠,很不幸这个怨言都被流传了出去。

武惠妃知道后,就在玄宗面前哭诉太子等人拉帮结派,想谋害他们母子,这个话可正中玄宗的痛点,毕竟我们都知道玄宗当年是怎么登上这个皇位的,其实江山来的也没那么正。

好张九龄等人一再劝说,以历史上皇子争位的惨痛教训劝谏玄宗,玄宗才没有发作,不然当初就要废黜这些皇子。

当时朝廷有三个宰相,一个张九龄,一个裴耀卿都是资历很深的人,只有李林甫资历很浅还不学无术,只会拍马屁,而当时玄宗准备要提拔李林甫的时候,张九龄就劝谏过:陛下今日若以李林甫为相,他日恐怕国无宁日了!知道这事后,李林甫就一直紧盯着张九龄,随时找机会想把张九龄扳倒,连他的好友裴耀卿一起,顺便也为武惠妃的儿子上位去除朝廷阻力。

李林甫拍马屁拍的特别有技巧,拍的年老的玄宗心花怒放,逐渐就对李林甫特别重视了,张九龄逐渐失势,直至被贬到地方,太子等人失去了朝廷支持力量。

开元24年10月,玄宗准备从洛阳返回长安,张九龄等人认为正是农忙时节,皇上返驾,沿途接待,会影响农忙,建议皇帝冬天再返京师。

等张九龄裴耀卿告退后,李林甫找机会单独上奏:长安、洛阳就像陛下的东宫和西宫,您御驾往来,需要等待什么时机吗?真妨碍农事,那就减免沿途租税不就好了么?

张九龄等人据理力争的忠言听久了,玄宗也觉得心烦,难得听到李林甫这番言论,觉得心花怒放,立刻下旨回京。

最终,通过一系列的巧言令色,张九龄被贬为歧州刺史,裴耀卿改任尚书左丞相(虚职),李林甫掌控了朝廷大权。

张九龄被废黜宰相之位后,李林甫和武惠妃加紧在玄宗面前煽风点火,指责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心有不满,玄宗此时也昏了头,马上下令以“异谋”为名将三个皇子废为庶人,囚禁在宫中东城。

三个皇子落难,他们的娘舅家人纷纷出钱贿赂朝廷内外官员和内侍官员,想找机会救他们,武惠妃又赶紧在玄宗面前加了把火,建议玄宗“早作决断”。

玄宗就召集了群臣商议,李林甫说:这是皇上的家事,臣等不便干预。

结果,玄宗下令赐死了三个皇子,并株连了几十人被流放、关押。

一天内连杀三个儿子,此等纪录,此等骇事,恐怕也就李家人做得出来了,没办法,唐玄宗的先皇们,类似的事情做的还少么?


云中史记


“一日三庶人”事件,指的是唐玄宗时期,由于武惠妃和杨洄的陷害,导致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人同时被废为庶人,后又被杀死的事件。结果害死三位皇子之后,武惠妃因为心里有鬼,因而时常感觉三人魂魄围绕自己,最后竟然将自己也给吓死了。而李隆基之后的宠妃杨玉环,正是武惠妃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

△唐玄宗李隆基

武惠妃独宠后宫,意图当上皇后并废立储君

武惠妃是恒安王武攸止(武则天侄子)的女儿,因父亲早逝,便被送入宫中抚养,长大之后被唐玄宗纳入后宫。武惠妃进入后宫之后极为受宠,先后生下四子三女。

△武惠妃

不过,武惠妃虽然极为受宠,但由于当时朝廷上下反武情绪高涨,武氏身为武三思的之女,受此牵连之下,名分一直都没有什么变化,直到开元十二年(724年)才被封为惠妃。

不过,武惠妃的野心并不止于此,她通过陷害王皇后,导致王皇后因“符厌事件”而被废。眼看后位孔雀,武惠妃便以为自己可以凭借宠信成为皇后,然而御史潘好礼却上疏表示,武氏家族为世人所厌恶,且太子李瑛不是武惠妃所生,武惠妃又有自己的儿子,一旦其为后,恐怕会发生争储之事。于是乎,武惠妃最终也没能坐上皇后宝座。

△唐玄宗原配皇后王有容

武惠妃没能夺到皇后宝座,于是又想为儿子争到储君的位置,于是惠妃之女咸宜公主的驸马杨洄便投其所好,经常寻找太子李瑛的短处,向惠妃禀告,最终引发了“一日三庶人”事件。

丈母娘女婿联手,意图陷害废除太子

由于武惠妃入宫之后独宠后宫,曾经极为受宠的赵丽妃、皇甫德仪与刘才人便失宠了,而他们三人又分别是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的生母,于是三位皇子对武惠妃自然多有怨言,虽不敢明着顶撞,但显然也不会给什么好脸色。

△太子李瑛

或许由于有着共同的遭遇,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人便时常在一起,说一些诋毁武惠妃的话语。而杨洄由于经常监视三人的原因,自然也发现了这一现象,便将这个情况报告给了丈母娘武惠妃。于是乎,武惠妃便跑去向唐玄宗哭诉太子等人结党营私,想要谋害她们母子。

玄宗一看这还得了,大怒之下便打算废掉太子,幸有中书张九龄以骊姬、江充、贾南风与独孤皇后等人故事劝谏,这才打消了唐玄宗废立太子的念头。

△中书张九龄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周子谅因为胡乱讲吉凶,唐玄宗当堂判处其死刑,而张九龄也因举荐不当而遭到连累,被降职担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转而由李林甫取代其位。李林甫这个人却是极善溜须拍马,他虽然知道武惠妃的心思,结果他不但没有阻止,甚至还推波助澜一番。

三位皇子同日遇害,武惠妃最终将自己吓死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杨洄再次向惠妃构陷太子和两位亲王,说他们与太子妃薛氏之兄薛锈共谋异事。武惠妃这次也学聪明了,她知道如果没有过硬证据,是根本搬不倒太子等人的。

△武惠妃诬陷三位皇子

于是乎,武惠妃便派人去召三王入宫,说是宫中有贼,希望三人帮忙捉拿。太子三人虽然对武惠妃不满,却也不敢公然对抗,只好应承了下来,以免被其抓到把柄。得知三王答应,武惠妃立即跑去告诉唐玄宗,说“太子跟二王要谋反,他们已经穿着甲胄入宫了!”

唐玄宗一听之下大惊,连忙派人前去查看,果见太子和两位亲王全副武装的入宫了。李隆基于是又找来宰相李林甫商议,结果李林甫却说,“这是陛下自己的家务事,臣子不应该干预”。

△唐玄宗李隆基

于是乎,唐玄宗便将太子和两位亲王全部废为庶人,又赐死了太子妃之兄薛锈。结果不久后,被废为庶人的三位皇子又接连遇害,不难想象是谁下的毒手。

正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三位皇子被害,眼看目的将要达成,武惠妃却被自己给吓病了,他总感觉三位皇子的鬼魂漂浮在自己身边,不论她用什么办法,都无法彻底消除这种恐惧,竟然就此一病不起,最终把自己给吓死了。

△杨玉环

或许武惠妃更没想到的是,继她之后,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杨玉环,便是夺自她自己的亲生儿子寿王李瑁,真可谓报应不爽。


香茗史馆


"一日三庶人”事件,指的是唐玄宗时期,由于武惠妃和杨洄的陷害,导致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人同时被废为庶人,后又被杀死的事…


一别i


唐玄宗李隆基一天之间杀死自己的三个亲生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李隆基于开元二十五年四月,将这三个儿子废为庶人,随后又赐死于城东驿。历史上称为“一日庶三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