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对人有什么启示?

邱明速


《论语》是中华文化精典,记录了孔子的一言一行。颜回是一个好弟子,从这句话中可以体味到:颜回简单的生活和努力地求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努力学习的同时,也要锻炼好身体,野蛮精神也要野蛮身体……尽量做到人和……

以下,是看《红楼梦》一点心得,《石头记》最初的著作者应是“吴梅村吴伟业”……

《红楼梦》

判词

小鱼儿

一从二令三人木→有很多解读,这里提供一个思路:“一从”合起来倒过来就是一个“业”字,“二令”就是一个“吴”字和一个繁体字“伟”字,“三人木”就是一个“秦”(情)字。多种解读合起来就是:一从二令三人木。这一句话合起来,就是一个繁体字“業”(业)

王熙凤

一:

从:夫

二:

令:通“命”

三:

三木:刑具

人:

注:笑看红楼笑看自己


田青云瑛海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评述】

啊呀!你怎么这么不小心?

我怎么过的这么苦啊?

都是你害的!……

抱怨!除了抱怨,还是抱怨!

写到这里不由得让想起“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倘若那时的司马光,看到人掉到缸里的反应是:你怎么这么不心?不会看路啊!

故事如果真是这样,我想这个故事也就没有流传下来的必要。这个故事之所以能够流传,原因就是想告诉我们:有问题,就去解决,不要抱怨。因为只会抱怨的人,就是是无能的人。

有一句话说得好:聪明的人找方法,只有笨蛋找理由。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为什么能活得快乐?

因为颜回是有智慧的人。

有智慧的人,就会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上。当把时间放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上,就没有时间去抱怨。没有了抱怨,哪来的不快乐?



邱明速



对人启示主要有三个方面:有目标、能舍弃、常反省。

先疏通下文意。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这一句说颜回的经济状况不好,生活艰苦。

回也不改其乐。这一句说颜回自得其乐。

一般人处于艰难环境感到快乐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没心没肺,要么这个人有更高的追求和梦想。

正如《麦田里的守望者》里说的:

“一个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

颜回显然属于后者。卑贱指的是他的生活环境很差,连周围的人都担心他。他的事业是践行孔子的“仁”。事业的崇高,让他不以艰苦为苦,反以为乐。

为什么?

因为他没有分别心,艰苦本身就是践行仁道。只要在践行仁道,环境好就过好日子,环境不好就过差一点。

因此,我们得到三个启示:

1.人还是得有目标和梦想


人如果没有梦想目标,跟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

这是老生常谈,是正确的废话,但一般正确的废话都是真理。

阳明先生讲“立志”,张载提倡“大其心”都是这个意思。

简·麦戈尼格尔在《游戏改变世界》一书中分析游戏的四个特征,第一个就是目标。

如果没有每一关卡的小BOSS,没有最后的大boss,有几个人能玩到最后一关呢?

2.为了目标必须要能舍弃


既然要坚持大道,有些事就必然要舍弃。就好比登珠穆朗玛峰,带的都是必不可少的物品。

在孔门三千弟子中,论能力和品行,颜回数一数二,为什么要居陋巷呢?他当然可以去做官,他的同学遍天下,孔子可以为他背书。

但当时鲁国做法不合他的理想,为了理想,他选择了舍弃。

我们总惊讶于别人一年读几百本书,其实没有看到别人的取舍。只要用常识想一想就知道,每个人都只有24个小时,无非是舍弃的东西不同、程度不同而已。

所以鲁迅先生说,我把别人喝茶的时间花在了读书上。

能舍弃多少,才能得到多少。

3.随时检查反省

关于颜回还有一条大家耳熟能详的:不贰过。

他怎么做到不贰过,就是常反省,经常把过去的错误拿出来检讨,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目标代表着路在哪里,而检查反省,则让我们不偏离航道。

一旦偏离航向,再多的努力也是枉然。


欢迎您给我留言。 我是作者陈桥,坚持原创,传播传统文化。


作者陈桥


这是孔子赞美他的弟子颜回的一句话,意思: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赞美颜回能做到安贫乐道。

安贫乐道的思想历来深受儒家的推崇,比如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情感表达,宋代苏轼一生坎坷,仍坚强不屈、乐观向上,其词风亦大多旷达。

“安贫乐道”在我们今天的启示,不是拒绝富贵,死守贫穷;也不是越穷越光荣,而是在富贵不可得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安排生活,保持平和的心境;面对生活的逆境或是生活不易时,我们应保持一种乐观的态度,拥有豁达的胸怀,直面生活并懂得享受生活,只要心中有阳光,生活中肯定会有彩虹的出现。



清风吟诗词


您好,我是一名传统文化经典方面的研究者与爱好者,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这是《论语.雍也》中孔子夸赞颜回的一段话。

译文如下: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此句实际上是孔子在表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思想。

一个人贫困的时候,心情会非常糟糕,这就是所说的穷困潦倒。因为我们通常会因物质的丰富而产生快乐,“宁愿在宝马车裡哭,也不愿意在自行车上笑的”就是这样的逻辑。孔子是坚决反对这样的观点的。

为什麽人们会因为物质的贫乏而痛苦呢?因为贫困会带来疾病,带来生存困难等痛苦,这都是人们非常不喜欢的。既然如此,孔子为什么还要提不切实际的快乐呢?难道孔子喜欢享受穷困潦倒吗?

弄明白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瞭解孔子追求的快乐是什麽:人的快乐与动物的快乐是不一样的。感官刺激产生的快乐,动物也有,所以那不是属于人的快乐。人的快乐,应该是内心的甯静,平和追求真理带来的享受。这种快乐不是一种精神麻醉,不是得过且过,不是随意满足。我们不要把这句话理解为贫穷的情况下的兴奋与高兴,不要理解为随意放纵,而应该是高于物质,甚至高于生死的一种心理状态,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良好的修养和强大的内心。

那种“宁愿在宝马车裡哭,也不愿意在自行车上笑”的人,和因为物质匮乏而沮丧不已的人,在孔子眼中根本不知道什麽是快乐,因为物质满足和匮乏所产生的快乐与痛苦,并不是源于内心,所以他们只会用物质来解决问题,这样就根本找不到用内心摆脱痛苦的途径,体会不到在“一箪食,一瓢饮”的甯静与平和,自然也无法享受这种不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平和所带来的快乐。


国学经典永流传


理想不为环境所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