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媳妇,在公婆家过年有什么感受?

丨zzq丶


我是远嫁。

娘家姐妹多,而且父母也比较有生活仪式感。过年会准备很多年货。我也是北方人,过年一家人看着春晚包着饺子,我弟放着鞭炮,所以,很热闹,有过年的感觉。

婆家就我老公和他姐姐,他姐也就是我大姑姐还是远嫁。公婆也不重视过节。我老公南方人,平时吃米饭,过年也还是米饭。而且一旦过了十来岁就没压岁钱了。家里人也不张罗着买新衣服啥的。我大姑姐的孩子我婆婆带着,刚一岁,过第一个年,婆婆也没给买新衣服。我大姑姐给了她钱的。她没买。我给我儿子买的时候和我大姑姐孩子一起买的,一人一套,我婆婆给提前穿了我也不知道。过年前一天才知道。晚上我出去说看看再给买一套,结果都是处理货,没号,也没啥好看的了。我老公家过年后喜欢打牌,一天走一个亲戚,去一家打一天牌。我不爱,也不会。

所以区别还是很大的。


依 然。 


虽然我婆家和娘家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两边的风俗习惯大同小异,婆家人也还算好,但是毕竟不是娘家,也不是自小生活的地方,所以还是会有许多不习惯。

一般我娘家过年基本都是在电视机前一起看春晚,一起嗑瓜子,一起唠嗑,而婆家基本就是开几桌,打牌的打牌,打麻将的打麻将,而我既不喜欢打牌也不喜欢打麻将,所以总是形单影只的,觉得没什么味。

不过过年也就来去七天左右的假期,基本就是在婆家待两三天,在娘家待两三天,一晃眼就过了。

想想有些过年习俗不一样的,或者家里条件有明显差距的,适应起来就更难了,不过既然已经嫁人,也只能入乡随俗,过年嘛就是图过喜庆吉利。

我有个朋友,婆家家境非常差,没有单独的浴室,洗手间也是原来那种老式的茅坑,房子也是旧式的,所以每次她在婆家过年总是鼓起勇气,非常不适应,因此在婆家也不过住一两晚就匆匆回城里的家中,这也是非常常见的情况。

欢迎大家关注慕之荨之,做大家的知心小伙伴。


慕之荨之


看见回答了那些被婆家疼爱的人啊,我羡慕!

我365天去婆家一次,去了之后呢,婆婆肯定是不急着做饭的,因为在等我回家帮忙的,一般我们开车过去已经中午十一点多了,但是婆婆从来没有做好饭等我们回家,只要我一下车,需要马上去厨房帮忙,否则老公第一句话就是:你帮妈做饭去!我不好意思拒绝,觉着一件回来一次也就半天时间,为了这事情计较没意思,然后我就去了!

开始做饭,中间各种破事,还做几个菜,好像很隆重的样子,我心里一万个不情愿,我要稀罕你这几个菜,回家自己做了,何必跑你这里来稀罕呢!

轰轰烈烈地做好饭,关键过年时间,都穿的新衣服,要上锅盖台做饭,那种心情,只有我靠!冬天又冷,衣服不管值多少钱,此刻是一文不值!连个围裙都没有!

吃好饭两点多了,我还要主动去刷锅洗碗!然后赶快开车返程,我去,真是难熬!要不是给老公一个面子,谁去蹭这几个破饭局!

想想还是我太贤惠,通情达理了!哈哈


宁静的夏天001


1、风俗习惯不一样,分分钟让你“喝”西北风。第一次去在北方的公婆家过年,没有暖气,屋外温度零下10度,因为某个习俗,凌晨4点多被婆婆喊起来要去村的另一头拜个小菩萨,妈呀,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的拍,滋味爽的很,拜完小菩萨后还要走东闯西拜各个不知名的亲戚,然并卵,人家都在被窝里没起来,我们完全是自嗨。

2、受宠若惊。来到公婆家什么活都不让干,我明明就没干活,却被要求“累了就休息下吧”,“渴了就喝口茶”,“饿了就吃点零食”。要知道我在自己家那可是无人问津,所以被休息时有点小忐忑,良心不安。

3、无法拒绝。在自己家爱怎么吃怎么吃,在公婆家吃饭时给夹好多菜,吃饱了想扔下筷子结果被塞个馒头,没法拒绝,想哭的心都有。当地都喜欢吃炸的知了,我说不吃,公婆家人都投来异样的眼神好像在说,“这么好的东西,咋会不喜欢吃”,嗯,俺碗里不知啥时多了一个炸知了,扔也不是吃又下不去嘴,好惆怅。

4、假装勤快。在家睡到太阳照屁股都没人问,在公婆家自觉的订好了闹钟,大冬天的,闹钟一响,秒起,为了好的表现,自己都忍不住给自己点赞,太能装。


说说馆


前年十月份结婚今年我父母去海南了(空巢青年—我)所以大年初二和年前都不用去我家 但是 在他家 大年三十晚上吃的水饺 (在我家都要做至少六个菜)吃完就回屋看春晚大年初一吃水饺 中午吃熬菜 晚上吃熬菜大年初二早餐吃熬菜 中午吃熬菜 晚上吃熬菜大年初三…………大年初三我就开始收拾东西回城里住他家年前准备了鸡 鱼 肉 香肠 炸丸子 蔬菜 大骨头但是在我们在的时候 只吃熬菜 幸亏我老公朋友经常聚会


小新去咬他


悟空真调皮,应该是女性回答的题目,邀请冉兄这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来答,你说你调不调皮。还好冉兄在头条混了一年多,试着答一答。

在我们传统的文化里,女方就是要嫁到男方家里生活。女方家庭是把女儿嫁出去,男方把媳妇娶进家门。在新媳妇进家门的那一天起,就是男方家的一员。

既然是男方家的一员,就要融入到男方家庭的生活中。新媳妇刚进婆家的门,她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在一个陌生的环境生活,一定是很别扭的。

毕竟,新媳妇是在,另一个环境长大的。为什么说,青年男女结婚,要讲究个门当户对呢?就是这个道理。两个家庭地位相当,新媳妇比较容易适应。

如果两个家庭地位悬殊,不管新媳妇是上嫁,还是下嫁,新媳妇都是比较难适应。在婚俗文化里。也是给了新媳妇时间,去适应新的环境。

青年那女结婚,有度蜜月一说。在新婚的一个月里,是新媳妇最快乐的时候。可以什么也不用干,可以尽情的享受二人世界。

在冉兄结婚以前,一些阿姨们,经常来找我妈聊天。她们聊的天,也就是家常理短的。最喜欢聊的,还是新媳妇进门的时候的事情,说到高兴的时候,就哈哈大笑。

有一次,一个阿姨讲了,她当家嫂子的刚进门的事。她这个当家嫂子,进门以后。她们去找新嫂子去玩,也是怕新嫂子寂寞,是长辈安排的。

不久她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在跟她们嫂子聊天的时候,聊不到一块去。你说东,她说西,简直就是南辕北辙。在发现这个秘密以后,她们特别为这个不值,怎么娶回一个耳朵有毛病的嫂子呢?

多年以后,冉兄也结婚了。冉兄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在我爸我妈,跟我媳妇说话的时候,也发生了,你说东,她说西的情况。

冉兄发现这一情况后,心里未免担心,冉兄娶得这个媳妇,不会耳朵也有毛病吧。好在冉兄的媳妇,除了耳朵有毛病外,其它方面还都不错。

不管怎么说吧,冉兄娶了个耳朵有毛病的媳妇,心里还是有些别扭的。虽然有些别扭,也没什么大碍,还是一样的生活。大概一年以后,这个问题有了答案。

有一次,媳妇跟冉兄说,刚跟冉兄结婚那会儿,爸妈说话,好多都听不懂。现在基本上,都能听得懂了。冉兄明白了,原来是语言问题,不是耳聋啊。

当然,也明白了,那个阿姨的当家嫂子。为什么你说东,她说西,原来是听不懂啊。并不是,她的那个嫂子耳朵有毛病,误会一场。

现在的媳妇,还是很幸福的。结婚以后,大多数的媳妇,并不跟公婆在一起生活。而是,有独立的小家庭。这样媳妇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公婆家的生活习惯。

冉兄认为,媳妇嫁给了自己的老公,就是一家人。跟自己的公婆,也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一家人就做一家人的事,不应该分出彼此。

媳妇回公婆家过年,就应该像自己的家里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至于,什么感受。不用说也知道,一定是累呗。


冉兄说事


能有什么感受。别人当自己是外人,自己要把自己当主人。我在家就是主人,养尊处优的活着,家务活基本都是公婆做的,我该干嘛就干嘛。我能这样取决于我有份体面的工作,工资比我老公高。但是更重要的是我老公对我好。他们就算不看我工作份上也不能不看他们儿子份上吧。我人一向都比较随意彪悍,处事比较圆滑,所以他们知道我性格也不敢对我咋样。对着老公就多撒娇,有时候哭一下,他就很心疼的了。这个家还不是你说了算。


走路带风的人儿


没什么感受,感觉不到过年的喜庆。因为吃完饭老公就忙着去打牌去了,还有就是他们家关系也处理不好,老公奶奶一大把年纪了,经常在吵架。平时不要说来吃饭,就没米了公公婆婆都不愿意给她老人家。喝水都还要自己去提,公公婆婆都不让来家里提。让她自己去下面水井提。就我坐月子吃不完的鸡蛋,我自己娘家买的,我给老人二十个都还被公公婆婆说了我。过年嘛,做好饭才去喊奶奶来吃饭,早的时候都不叫来家里坐。去喊也不是高高兴兴的喊,都去大伯家吃了。


胖乎乎的毛毛虫618


感受就是我像一个免费保姆,提前准备各种肉和菜,因为我不买去了没什么吃的。去了马不停蹄收拾做饭,吃完收拾,我老公会帮忙洗碗收拾一下。不知道他爸妈这么多年怎么过得?过年一点没有节日气氛,什么东西都不准备,还没有我家里平时吃的丰盛。他爸退休工资也不少呢,六千左右,就是把钱看的太紧,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出去游玩,给孙辈们从来不花钱。现在年纪大了,只是去医院看病给钱麻利。


我是微笑的天空


做为儿媳,回婆家回过年觉得挺好呀,一大家子在一桌上吃年饭,很开心的事。每年过年婆家与娘家都吃年饭,一回去能帮忙就帮忙做,婆家与娘家都帮忙。做为一位母亲,我要做到给孩子看,让他以后也这样做,孝敬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