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末一些不平等條約都是李鴻章籤的?

打開蚊帳有隻蚊


籤不平等條約這事,遠遠不是去籤個字就了事了那麼簡單。是需要談判、討價還價、隨機應變的。既需要是一位重臣,能代表朝廷的,又要見多識廣、有國際視野,對外交事務和各國列強有一定了解的人。這樣才能既能儘可能的爭取利益、不辱使命,又能知所進退、能屈能伸,保證談判成功。而李鴻章正是晚清極少的最合適的人選。

雙方談判,首先人家要看你是什麼層次的領導,如果職位很低,不能決策,說話算不得數,人家跟你談個什麼呢。而作為晚清重臣,李鴻章是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創始人、洋務運動領袖之一,官至東宮三師、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爵位一等肅毅伯。從職位上看,是重量級的,完全有份量代表朝廷。

其次,李鴻章曾經出使歐洲考察,對西方列強有所瞭解,懂得洋務,熟悉外交事務。這是朝廷派他去談判的更重要的方面。

李鴻章懂得當時的國際形式和列強的複雜利益關係,有外交政治手腕,多次在談判上為中國爭取利益。雖然說起來最終都是簽了喪權辱國的條約,可是在弱國和戰敗之下,他又能怎麼辦呢?

比如《中俄伊犁條約》,先是崇厚去談,結果大半個新疆都快要被割了,李鴻章危急時刻出手,寫信請來英國首相戈登幫忙,以夷制夷,拉英國入局,最後逼得俄國不得不吐出到嘴的肥肉,中國北疆領土得以保全。

對於最讓國人痛罵的《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李鴻章也是拼盡最後的氣力,據理力爭,儘量減少中國的損失。《馬關條約》,把對日賠款減少了一億,臺灣雖然被迫割讓,卻保住了遼東半島。

《辛丑條約》也是如此,儘管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恥辱的條約,可是當時:東南五省都互保了,北京也淪陷了,歐美日多國列強都在謀劃分裂中國了,中國最終也並沒有完全淪為殖民地。作為談判代表的李鴻章,以其靈活的斡旋,對八國的分化瓦解,最後促成了這在當時來看能得到的最好結果。

當然,李鴻章還是在其他一些事上判斷失誤,對國家造成了重大損失。比如中法戰爭,誤判了法國的國情和戰爭局勢,導致中國不敗而敗。甲午戰爭,對日本戰略誤判,消極避戰,錯誤的軍事指揮,導致了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總之,李鴻章是個極具爭議性的歷史人物,具體功過得失,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冷眼觀天下HK


李鴻章是洋務運動的發起人之一,是曾國藩的得意門生,早在太平軍與湘軍對峙時期,李鴻章就率先與洋人合作組建洋槍對,並在後來的洋務運動中,大力引進西洋先進技術發展本朝軍工業和工商業,長期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基本是清朝外交代理人,在當時腐朽的體制下,只有李鴻章能夠既最大限度保障清朝利益,又能與西方列強進行斡旋,西方各國也只認李鴻章,弱國無外交,大部分文官迂腐固執保守,都沒有能力在強敵環伺情況下保證清庭苟延殘喘。只有李鴻章可以,所以大部分條約只能由李鴻章來簽訂,由李中堂來背黑鍋。


易發寶


因為列強不認其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