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经典口诀:缩量势态有阴极,极点就在创新低

缩量后的创新低,就是人们常说的“地量之后有地价”。上升过程中的调整是先见新低后调整,下跌过程中的调整是整理完后再见新低。人气低迷必然形成缩量的态势,再创新低多为主力打压,是短线抄底的买点。

这首口诀告诉投资者缩量是股票到达底部后的一个重要标志。庄家吸货不会放量,而是不断地缩量,慢慢吸货,散户在这个过程中会非常痛苦。在不断的缩量过程中,事实上是散户以及短线跟风盘不断的丧失信心的过程,直到已经没有多少抛盘出来,最终成交量就呈现非常低的状态,就是所谓的地量地价的状态了。这个时候要密切注意,一旦出现明显的K线底部组合形成地价,只要没有特别的系统性风险就会展开行情,可以及时追进。

例:飞马国际(002210)(见下图)作为低价成长的袖珍股,2008年10月该股静态市盈率仅13倍;动态市盈率仅12倍;市净率=总市值/总资产=1.83倍;市销率=总市值/总收入=0.40;该股已跌至价值低估区域。不仅如此,飞马国际还在10月23日创下跌10个月以来的地量,投资者应重点关注该股。果然,三个交易日后,该股以5.80元创新低,可以视为地价。后市股价在震荡中一路上涨,到了2009年2月25日该股已涨至13.10元。

成交量经典口诀:缩量势态有阴极,极点就在创新低

但投资者应用地量地价抄底时一定要注意两点。

首先,经过一段下跌之后,空方的抛售力量开始减弱,但同时买方的意愿也相对薄弱,进而造成的暂时性的多空平衡——但这又能证明什么呢?只能说明双方都在休息、观望,以便对下一步行动进行决策——即使在空方松懈的时候,多方得以喘息的反弹,也并不能证明这就是最终的地价(底)。地量之后,我们只能考虑在前期趋势中占弱势地位的一方具有反扑的机会和概率,但决不可轻易地臆断这就是地价。一句话,地量不是股市见底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地量并不意味着必然导致地价的产生,它只是变盘的信号(见下图)。

成交量经典口诀:缩量势态有阴极,极点就在创新低

因此,投资者在实际操作中要把握两个要点:

第一,眼见为实,方向明确再行动。地量既然是变盘信号,那就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它要求我们警觉起来,根据突破的方向选择自己的应对策略。人们常规理解的补量过程就发生在这之后。

第二,主动判断突破的方向。判断方向的方法很多,比如量价关系、两市互证、特殊形态综合研判等。当然,最常用的是波浪理论,比如在2007年11月底和2008年4月中旬时,我们都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下跌的5个子浪,时间、空间、浪型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好地判断这两个底部,从而把握反弹的机会。

其次,“地量地价”在市场中的表现有一定的滞后性。举例来说,5·19行情后,9月底市场出现了地量,但这并不意味着地价出现,此时介入仍有被套可能。这同主力机构控盘也有一定关系。同时市场中热门股经一轮大的下跌不放量,也证明主力仍在其中并未出局。投资者在操作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以正确处理好新形势下量与价的关系。市场在变化,目前许多个股的流通筹码被证券投资基金锁定,市场中亿安科技、湘火炬走势也证明来自其他方面的资金也在锁仓,一批机构敢于长期持股、持重仓,这种行为会对传统的量价分析法提出新的挑战。投资者应当以市场发展为大背景,大前提,将技术操作有机地融合到大趋势中去,对于地量地价不要走入形而上学的误区。

当然从大方向看,天量天价的原理不会有错误,毕竟再大的机构资金,也要考虑风险问题,机构拉升股票的目的也难说是为了获取分红回报,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兑现,长期“投机”。

地量地价,也是相对而言的,一般在下跌一段时间后成交量快速变小,可能会有反弹,但不一定就是底部。特别要注意的一点:量缩了还能再缩的,价跌了还能再跌的,用“地量地价”来研判股市,存在一定风险。

若想了解更多股市操作策略,请关注公众号越声攻略(yslc688),为您指明股市方向!

(本资料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时应审慎评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