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一首歌曲,國語版跟粵語版歌詞不一樣?

今生已錯過


喜歡聽粵語歌的朋友們心裡大都會有這樣的一個疑問吧,為什麼同一首歌國語版和粵語版的歌詞卻不一樣呢?而且粵語版好像要比國語版的更好聽一些。這是為什麼呢?


近年來大陸經濟發展迅速,所以很多粵語歌手也把目標鎖定在了大陸,想要有更好的發展。但是粵語和中文的發音有很大的不同,粵語本身是一種聲調語言,還保留著古漢語的語言特徵,而普通話則是以北京話為基礎改革出來的。粵語有九個聲調,普通話只有四個聲調,所以粵語的發音要難於普通話。聲調的多樣性也讓粵語歌曲更好聽一些,也受到很多聽眾的喜愛。

但是大部分大陸聽眾是聽不懂粵語歌曲的。所以大多數歌手都會選擇把一首歌變成兩個版本,一個粵語版一個國語版,採用相同的曲和不同的詞,這樣既能吸引到大陸的聽眾又能保留自己原有的特色。


巴塞電影


說起這個問題,其實還是語言的不同風格。

首先說說為什麼不一樣吧,粵語和國語發音有很大不同,許多粵語歌曲中的歌詞在粵語發音中琅琅上口,而如果按照字面發音說普通話,就顯得不倫不類。

粵語發音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陰陽頓挫和普通話帶的情感不同,看過韓劇的都有感覺,韓語發音都喜歡脫長音,很像在撒嬌,“歐巴~”,而國語講究擲地有聲乾淨利落。

粵語也一樣,國語歌詞比較隨意,一些發音不必太準確,音律連貫就可以,但粵語就比較講究音調和發音,所以聽起來低沉性感,深入人心。

比如這首經典的BY的《喜歡你》

同樣的曲調,你用普通話唱唱試試,是不是有些矯情,但粵語不會,這就是粵語發音的魅力。

曲調一樣歌詞不同最明顯的可能就是E神陳奕迅的歌曲了,為了打開內地市場,陳奕迅很多歌曲都專門填寫國語歌詞。比如這首《明年今日》

就是國語《十年》的原曲,如果照辦粵語,雖然也能聽,但所需要的的故事和情感幾乎表達不出來,所以需要專門填寫國語歌詞,用另一段故事和情感來表達這首歌,

同樣,也是為了更好的打開內地市場,畢竟不是任何人都喜歡聽不懂學不會的粵語歌曲,所以就專門填寫國語版本。

其實我比較推薦聽粵語歌的時候多看看歌詞,因為包括林夕在內的一些填詞人在給粵語歌寫詞的時候非常用心,一些歌詞看完再聽歌曲特別有感觸,例如《鍾無豔》這首歌你聽旋律覺得好聽,而看懂了歌詞就會發現,簡直另一個世界。


四斤


說起兩者的區別來,不得不說先說說粵語和國語的音調來說了

相比於粵語發音,國語只有4個音調,也就是我們所謂的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基本上這四種聲調就能表達出我們所有的情感。


而粵語就完全不同了,粵語根源於古代中原雅言,具有九聲六調,較完美地保留古漢語特徵,同時也是保留中古漢語最完整的語言。



相較於國語來說,粵語更加有古代味,保留了很多古漢語成分。粵語詞彙和語法與普通話有一些區別:如普通話:我先走了粵語:我走先了普通話:喝水吃飯粵語:飲水食飯普通話行/走不分,粵語區分行/走 普通話:站住 粵語:企定

粵語在發音上也保留了很多古音如(“遺”念“wei”四聲)正因如此,其情感的表達,還有語句的表達要比普通話豐富許多。


在表達上,粵語層次感更加明顯和強烈。因為粵語發音的特殊性,歌詞在創作的時候,就非常講究押韻。

正是因為粵語和國語在音調上有很多不同,不改的話,唱起來特別彆扭。其實直接用普通話唱粵語歌,並不存在別的障礙。 絕大多數的粵語歌都可以用普通話一字不改照樣唱出來。


用到粵語方言、無法用普通話唱的歌詞是非常非常少的(國語第一聲和粵語第四聲相近,粵語地四聲和國語第三聲相近,這就導致用粵語唱國語隨時會把曲調唱亂,或者跟著曲調唱時字的唱音和讀音從接近變成相差很大,導致別人根本聽不懂你在唱什麼)。

但是大家已經有先入為主的觀念, 認定這個版本是粵語的版本,再用普通話唱肯定讓人無法接受。

所以,我們看到的情況是, 寧願讓人重新寫一首國語版的歌詞, 哪怕這個版本比原版差得多, 也不能直接用普通話唱原版的歌詞。

最後來一張我們學友哥的帥照


雜談胡侃


因為粵語歌講究“倚聲填詞”(有興趣自己百度一下“倚聲填詞”),就是大部分的粵語歌是先有曲,再填歌詞,並且歌詞裡的每個字用粵語念出來,其聲調都要與其在歌曲中對應的旋律很接近,也就是說,粵語歌聽起來其實跟平時說話的腔調很接近,只是節奏不同,並且旋律更豐富。國語歌一般不考慮詞和曲的這種關係。所以一首歌先有國語版,再想用粵語唱的話,必須重新填詞,否則詞曲不和諧,很難聽;反之一首粵語歌想要翻唱成國語歌,最好也要重新填詞,因為國粵語的用詞習慣,韻律等差別較大,否則聽起來比較不舒服。


abcd46


原因很簡單,語言發音不一樣,如果用粵語唱國語版的歌詞,這首歌估計不好聽,可能一首好歌,被唱壞。

為了給大家呈現音樂的和諧美,所以一般都會重新填詞演唱。

所以為什麼很多歌同樣的旋律,歌詞不一樣就是這個道理。

音樂,雖然源自生活,寫成一首好作品還是比較講究的。

我也在努力寫一首好歌中。。。水平有限!

歡迎來聽歌,我是彪歌創神曲🎸



彪歌創神曲


這個問題其實很正常啊,畢竟是兩種體系的語言,就像我們經常會看到,一部外國文學文學作品,因為翻譯的人不同,我們會看到完全不同的文字版本一樣。但是這樣回答這個問題未免太敷衍,下面對於這個問題說說我個人三點拙見,不喜勿噴!

發音問題我覺得這是最直觀也最基本的一個問題了:

由於粵語發音有其特殊性,粵語有9個音調,而我們的普通話有四個音調(外加一個輕聲吧),這就導致了很多粵語歌詞不能直接唱成普通話,即使有些粵語歌詞直接唱成普通話勉強還唱得過去,但是反過來把普通話歌詞直接唱成粵語就會變得很滑稽,毫無韻律美!記得有次在深圳就和幾個廣東朋友一起去唱歌,同行有個哥們最先把粵語唱成普通時大家也沒什麼很大的反應,只是有點不太習慣,但當他後來把普通話的詞唱成粵語時,對我而言我不懂粵語,但是那幾個廣東朋友就笑岔了氣,當時我就意識到不同語言之間差別如此之大!

這是為什麼呢?首先粵語不僅僅是一種地方方言,更是第二大漢民族語言。粵語本來就是中國古語的發展、延續和繼承,它是好多語系裡面唯一一個和古漢語最接近的語系(說不定古人的日常生活就在講粵語也是有可能的),很多古詩詞都是以古漢語的形式,也就是粵語押的韻腳,而漢語是經歷很多外來語言的融合,在很大一部分專業音樂人看來國語在表達情感上沒有粵語來的方便!同樣的,粵語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文中流傳下來的用詞和語法,這在連詞、虛詞裡面更多見,換成國語也不知道要怎麼搞。這就更增加了把粵語歌詞直譯成國語的難度!

因此音樂人想要打開自己唱片銷量擴大自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就不能只有粵語版,必須再填一個國語版的詞,基本上很多港臺歌手一首曲擁有粵語國語兩版歌詞已經是標配了!

到此為止自己基本上回答了以上問題了,但是我還想再補充以下幾點:

一、很多粵語歌手的歌一開始他面對的是本土的、鐵桿的粉絲,對其偶像過往的經歷,其文化符號等等,都有著很紮實的理解。如果簡簡單單地扔到國語市場裡,是缺乏聽眾基礎的。這樣簡單粗暴的做法是會自砸飯碗的;因此在發佈國語版專輯是必須重新填詞。

二、音樂畢竟是藝術,是要講究押韻,是需要美感的。一首好曲也需要填的好歌詞才不會玷汙了好曲。這就考驗一個填詞人的音樂修養了。首先這個人需要基本理解這首曲子的感情基調,這個簡單,如果曲子的基調是平緩柔情的你就不可以填類似《精忠報國》這類高亢的詞;其次這個人必須懂音律,如果一個不懂音律的人填的詞,很有可能那首歌沒法唱,因為沒有韻律感,導致唱起來彆扭,我們都知道蘇軾是一個當之無愧的文學家,但是他的詞就很不好唱,在作為歌曲傳唱的時候就沒有柳永的詞傳唱度高,“有井水處必歌柳詞”,這就體現了柳永作為一個填詞高手的地位,這也是當年李清照嘲笑蘇軾不通音律的原因了。

三、填詞人水平對於一首歌的影響也很大。我們也經常見過很多歌曲被改編過,那種純粹為了搞笑歪唱的就不說了,有很多很好的粵語版歌曲,改編成國語版的時候由於歌詞一般導致這首歌的國語版就無人問津了。這個問題就和很多文學翻譯是一樣的道理,比如外國名著《堂吉訶德》有很多人翻譯,而我最喜歡的版本就是楊絳先生翻譯的;泰戈爾的詩選我就只看冰心,鄭振鐸等人翻譯版本;還有名句

I love three things in this world,the sun ,the moon and you.The sun for the day,the moon for the night,and you forever!

翻譯足夠驚豔:浮世三千,吾愛有三。日、月與卿。日為朝,月為暮,卿為朝朝暮暮;

當然還有塞繆爾·厄爾曼的《青春》其中有句被許淵衝老先生翻譯成:

年歲有加,並非垂老; 理想丟棄,方墮暮年。歲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膚;熱忱拋卻,頹唐必致靈魂。

說到這裡必須結束了,願諸君在音樂的世界裡縱橫四海!


原配的世界


我記得專門有篇文章寫過,普通話的發音音調是四個音,粵語的發音是七個音還是九個音來,從韻律上來說,粵語的發音更能和音階的調調(就是哆來咪發騷拉稀到)匹配,所以粵語的詞才更好聽。

如有錯誤,請指正!


楊司令Y


首先因為作詞人收入問題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普通話和粵語發音根本不同,歌詞根據曲譜的本身音去填寫,當中每一個音不可以有變扭的感覺,就是說基本的作詞,在不看歌詞只是聽,都可以清清楚楚聽得出每一個字


拒絕假教的鄭指揮


普通話四個基本音,白話九個,所以白話很難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