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常見的“賣香油的”這種蟲子有什麼用途?

老張談三農


農村常見的“賣香油的”這種蟲子有什麼用途?

這種蟲子在農村確實十分常見,其實它在各地的叫法也比較豐富,比如還有香油罐兒、打香油的、水蜘蛛、水母雞、水板凳、水蚊子、水坦克等等,而它的學名則是水黽。

水黽在農村的一些池塘、水庫、水潭等有水的環境中經常能看到,其外形看起來很像一直大蜘蛛,在水面的爬行速度非常快,而且很神奇的一點是居然不會沉入到水裡去。小時候見到這隻昆蟲了,總是會有點害怕。原因是村裡的一些大人常嚇唬我們說,這種昆蟲的落水鬼的化身,如果小孩子一個人去水邊玩水,就會被它拉入到水底。後來長大了才明白,其實這個是大人嚇唬小孩的,就是為了避免小孩子去水邊玩水。也是因為小孩子常聽到大人這樣說,現在見到還是有點害怕!水黽在國內分佈是十分廣泛的,其主要是在小湖裡、池塘裡、水田和溼地中生存,是水生半翅目類昆蟲,常棲息在靜止的水面,或者是流速緩慢的水面上。而水黽之所以不會沉入到水底,那除了它的身體很輕盈以外,而且在它的幾隻細長的腿部是由特殊的微納米結構組成的,上面分佈了數千根按同一方向排列的多層微米尺寸的剛毛,這樣就具有了非常好的防水作用。也是受此啟發,科學家們還發明瞭能夠在水面跳躍自如的仿生機器人。

其實,水黽還可以入藥的。《中國藥用動物志》記載了水黽具有截瘧,療毒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瘧疾、痔瘡等病症。不過如果要藥用,還是要謹遵醫囑哦,不要私自嘗試。

在你的家鄉,水黽叫什麼呢?


農夫也瘋狂


題主說的“賣香油的”的這種小蟲子學名為“水黽(讀min)”,為半翅目黽蝽科小型昆蟲,因形似蚊子、蜘蛛又叫做水蜘蛛、水蚊子,它還有很多怪異的俗名如“賣鹽的”、“賣油郎”等。

小時候在池塘邊上洗澡時經常遇到這種小蟲子,它可以在水面上輕快的行走和跳躍,是名副其實的“輕功水上漂”。小時候認為水黽是因為身體輕盈而不會沉下水去,其實水黽的水上行走特性機理很複雜,這也是仿生學上對水黽研究較多的原因。

水黽目前最大的用途就是對它的仿生學研究,如果人類仿製了像水黽一樣的機器人,那麼對水上運動、水上營救等都有很重要的使用價值。我們都知道水是有表面張力的,在合適的情況下,一枚鋁製的硬幣都能漂浮在水面上,但僅靠水的表面張力是不穩定的。

例如稍微一動,硬幣就會沉下去,而水黽在水面上不僅不會下沉,還能做出複雜的跳躍動作,這都跟水黽腿部的微觀結構有關。水黽腿部的強疏水性源於腿部的微米級別的剛毛,這些剛毛定向排列,並且剛毛上還有納米級的縫隙,這些排列有序的剛毛及縫隙形成穩定的空氣膜,將腿跟水面隔離。通俗的說,水黽是踩著穩定不破的“氣泡”前進的。

科學家們通過對水黽的研究,不僅能製造仿生水黽機器人,還能製造超疏水性能的材料,用於更多的場景中。

【大鄉】,專注科普三農領域的“冷知識”、“趣知識”,快來關注、點贊吧!

大鄉


“賣香油的”是部分老百姓對水黽的稱呼。水黽這個名字應該讀作“水měng”,當“黽”讀作“měng”時,它指的是一種腿腳細長、善於跳躍的蛙。水黽就與“黽”這種動物很相似,所以叫“水měng”才正確,而不是大家都說的“mǐn”或是“miǎn”。

水黽是一類蝽,它是半翅目、黽蝽科所有昆蟲的總稱。這類小昆蟲生活在水面,捕食其他小動物。它的行為比較奇特。它能在水面上健步如飛,是名副其實的“水上漂”。它們能在水上快速行走其實靠的是水面張力。它們有六條腿,前兩條腿短粗,為捕捉足,用於捕食和在水面上支撐自己。後四條腿細長,末端尤為細長,它們只能適用於在水面上撐起自己,如果到了陸地上,這種腿就不能行走,只能蹦跳。它們在水面上來回穿梭,如果有小昆蟲落到了水面上開始掙扎時,它們就會迅速靠近,然後捕食它們。如果落入水面的小動物太大,它們也會群集過來取食。

水黽在捕食

水黽在交配

水黽在水面嬉戲

利用水黽的這些特性,人類在仿生學上有很多研究。而在一些藥物書裡也記載著水黽的一些藥用價值,但這些藥用價值還有待檢驗,大家不要自行去採水黽來作為藥材使用。


翦翳翎


對於農村常見的“賣香油的”這種蟲子,其實是指水黽,我們這邊農村稱為“打香油的”,也被稱為水蜘蛛、水蚊子等俗稱!是河裡比較常見的水陸兩生昆蟲!對於這種蟲子的利用價值,下面就簡單聊一下:

對於水黽來說,一般去河邊釣魚或下河時就會看到一群一群的,有時候也會在下大雨後在路邊積水處看到一些,往往就會看得很清楚。雖然會有6條腿,但往往會看到中後面4條大長腿支撐在水面上會很輕盈的滑來滑去,而且速度非常快,眨眼間就會滑到幾米開外去了!

而對於這種“賣香油的”蟲子,其實是可以入藥的,例如對於常見的痔瘡腫痛會有一定療效,一般可以通過捕網去路邊積水處或者荷塘邊進行捕捉,回家後將收集的水黽用開水燙死,然後放在陽臺等處曬乾即可!

如果是治療痔瘡的話,可以將曬乾的水黽研末,然後用溫酒調服,一般對於痔瘡腫痛或膿血的情況會有一定緩解作用!另外,在過去,民間也會將水黽用於抗擊瘧疾或者療毒使用,就會有一定功效!

水黽會有一定毒性

不過,對於“賣香油的”這種蟲子也會有一定毒性,因此,對於這類民間偏方儘量還是不要使用為好,畢竟這只是過去缺醫少藥的年代裡人們不得為之的土辦法,往往是會冒一定風險醫治的!而對於現如今往往會有更好方式治療手段,我們也就沒必要再冒這個風險了,以免得不償失!

另外,對於水黽的水面浮力功能和水面快速滑行能力,對於人類研製水上高速滑行器還是有一定借鑑指導意義的!

以上僅為個人見解,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繼續補充觀點看法!


龍百曉生


農村常見的“賣香油的”這種蟲子有什麼用途?在農村只要是有水的地方,都會有這種俗稱“賣香油的”蟲子,在水面之上成群結隊的來來回回的穿梭,體態極為輕盈,幾乎看不到這種蟲子是任何的動作,只見賣香油的一竄便會衝出好遠,為啥叫它賣香油的,因為這貨只靠輕盈的細腿,就能像香油一樣漂浮在水面,決計不會下沉。


賣香油的學名叫做水黽,是一種非常多見的昆蟲,記得小時候一直認為既然被叫做賣香油的,這玩意肯定很香,很好吃,幾個人將水黽追趕至一個小水窪之後,進行捕捉,捕捉到之後,有人便會放進嘴裡咀嚼,問道味道怎麼樣?會連連點頭示意很好,只不過自己放進嘴裡之後,就會發現真心上當,根本沒有一點的香油味,而是一股說不出來的很難下嚥的味道。

水黽在水面之上可以成為速度靈巧之王,但到陸地之上就全然沒了什麼本事,細長的腿胡亂蹦躂,不但很慢,而且還很狼狽,由於水黽划水的特性別具一格,也被很多科技防生公司作為參照的對象,用於多項的科學研究使用,我反正知道,作為釣魚愛好者,只要魚窩附近有一群水黽在遊動,就得趕緊換地方,也是奇怪,只要這些傢伙在魚窩哪活動,魚就不咬鉤。



水黽在民間還被作為一種藥物使用,捕捉之後陰乾即可入藥,藥性:味鹹,性寒,有小毒,具有截瘧,療毒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瘧疾,痔瘡,在民間有使用賣香油的研粉末之後配合溫酒吞服,一次10只,每日三次,對於治療痔瘡有很好的效果。

賣香油的分佈面積極廣,在我國大多地區水面之上均有出沒,尤其是雨後的池塘水面,有時候多的密密麻麻的一層一片,關於水黽的作用還有很多,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棒奔霸


農村常見的“賣香油”的蟲子,其實學名叫水黽,也有俗稱“水蜘蛛”、“水馬”或“水板凳”的。別看這種蟲子小,體長只有2釐米左右,但它經常在水上趴著都不會掉下去,著實令人好奇。通常夏天在水塘、水田裡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三五成群的,它的行動靈活,行走也非常迅速,有點風吹草動的,就瞬間逃跑了,通常你不費點工夫是抓不到它的。

水黽趴在水面上該吃什麼呢?它通常是以其它幼蟲或者小魚為食,比如有些害蟲的卵喜歡產在水中,水黽就恰好能吃掉一部分,可以說是一種益蟲了,此外,水面上的一些浮游物水黽也喜歡吃,能起到一定的淨化水質的作用,可謂是水中的“清道夫”。

水黽這種蟲子,對人是沒有危害的,相反,它還能作為中藥材使用,能解決身體遇到的一些疾病,對治療瘧疾,痔瘡有著很好的功效。

在你家鄉水黽還有哪些俗稱嗎?水黽還有其他用途嗎?歡迎留言補充!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如有不對歡迎指正。如果喜歡,歡迎點贊並關注!謝謝!

南皇陽農業


您好,科學興農為你解答。

農村池塘邊常見的這種所謂“賣香油的”學名也就是水黽。兒時去河邊“野泳”,常常在岸邊就能見到這種可愛的動物,於是,三五成群看誰能用水把這種小動物打溼,然後捉上一兩個,最終都是以失敗而告終,越是打不溼、捉不到,就越覺得心裡癢癢,但是這種動物滑不溜秋,速度驚人,靈敏異常,多次嘗試依然失敗告終,直到現在也沒有捉到過岸邊的賣香油的,成為至今心中的一大遺憾。

賣香油的作用廣泛,第一個作用便是兒時的優質玩具。

在《綱目拾遺》中提到。水馬(也就是賣香油的)在四五月份的時候浮出水面,腳很長身體很硬,在池塘或者是水沼當中較多,喜歡吃蠅子,小孩子用竹竿繫上繩子,用繩子綁上蠅子,之後放到水面,就這樣把賣香油的給捉起來。當然這些是後來上學讀書多了才瞭解到的,小時候只知道用蠻力拿水來潑,卻是一個都沒捉到,反而用手掌直接擊打水面,倒是把賣香油的給直接拍死了,反而失去了繼續玩下去的興趣了。

第二個作用是為人類提供仿生學幫助。

在三年級的小學課文當中提到賣香油的腳上具有疏水物質,利用水面張力漂浮在水面上,這是傳統中對這種動物的認識,但是直接捉到賣香油的之後卻發現它們的腳上並不含有油膩類的物質,這便是無法解釋清楚的,暴風雨天氣仍然不能將這種動物打溼,也從另一個角度對賣香油的腳上“抹油”直接提出了質疑。原因是因為,即便是腳上有疏水物質,也完全沒有可能讓賣香油的有這沒強的水面漂浮能力。

中國科學院一個研究者發現,這種動物腳上並沒有疏水物質,更沒有“香油”,特殊的結構造成了賣香油的絕佳的漂浮手段,這個特殊的結構便是以微米級的剛毛呈簇狀排列,讓剛毛之間充滿空氣墊,就算是在大風大雨天氣之下,這些空氣墊依然穩穩的保持在剛毛中間,這個結構讓傳統的疏水物質黯然失色,經過進一步的研究,根據這個研究成果,可能實現人類在水面上的“漂浮”,也就是一直流傳於江湖的“輕功水上漂”將成為現實。

人類根據蝴蝶的色彩發現了迷彩服的用途,也是根據蜻蜓翅膀的振動發明了直升飛機,這些看似平常的動物,對人類的幫助不可謂是不大,但是目前有許許多多的人們在種植作物、養殖水產的過程中,使用過量的或者是難以分解的藥物,使這些美麗的動物越來越少,兒時捕捉賣香油的,難道總有一天只會存在於“回憶”嗎?

(王)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我小時候捉住它玩過,有一種葵花籽的氣味,我們這管它叫賣糖嘞!



A花嫁喜慶強


這蟲子我們濰坊人多數叫它“擔杖鉤”,記得小時候有個童謠曰:擔杖鉤鐵匠打,我到北山去放馬。山前有個辛旺街,那是俺的仗人家……。


半本破書


用途不清楚,不過我們這邊叫它“老趙”,也不知道為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