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被逼著上興趣班的你如今感謝父母嗎?

鬱郁沙月


我從小到大沒上過課外班,興趣班。

當時家裡條件不好,特別羨慕有一技之長的人,記得高中時班裡有個女生鋼琴過了10級,覺得她在班裡男生心中的地位陡升,覺得那個女生特別有氣質;


大學宿舍有個女生有美聲專長,每年演出,從學校到省裡都有她,羨慕的不行不行的。


覺得自己除了學習什麼都不會,感覺傻傻的。有條件有能力的情況下,還是讓孩子學個興趣挺好的。


空中的燕兒


被逼著練了5年羽毛球,6年的某國樂(真的很不喜歡不想打出來樂器的名字),也被逼著練了三年舞蹈,只有舞蹈沒有堅持下來。結論是上了大學之後因為羽毛球特長加入了校隊,認識了很多非常棒的學長學姐,還有學校的老師和領導,所以課餘時間挺快樂的。因此挺感謝當時爸媽每天送我去練球,不過羽毛球我練的時候有很多好朋友,所以不是很抗拒,最多也就是練體能的時候特別累,會抱怨幾句。至於那個樂器,雖然練了六年,也考了九級_(´ཀ`」 ∠)__ 但是真的發自內心的討厭那個樂器,所以考完了九級我也上初中的時候,我就跟我媽說堅決不會學了。當時家裡人也說“不學可以啊,將來有的是你後悔的時候……”但是直到現在我都完全不後悔,我就是不喜歡,上了大學之後偶爾提起,家裡人還是會說“將來你肯定會後悔的”也不知道將來是什麼時候 所以我覺得堅持了三年,這個興趣可以漸漸被稱為你的“特長”,可以成為你交朋友的工具的時候,如果還是完全沒有興趣,甚至很抗拒,就果斷拒絕,大人有的時候總是會有過來人的迷之自信。


我是羅小峰


八十年代,農村出生,家裡條件也差,從小到大沒上過興趣班。現在我兒子面臨即將上興趣班的問題了。

對於興趣班我是這麼認為的,小孩子小時候對很多東西還沒有完全的認知,可能有些東西他們第一眼看到了就很感興趣,也可能有些東西他們第一次看到並不感興趣而以後的慢慢接觸中產生了興趣。所以我覺得在報班的時候家長不應該把自己的喜好強加給孩子,不管孩子是不是有興趣。我覺得應該是讓孩子多方面接觸,通過一段時間的接觸來判斷他是不是感興趣,然後在決定要不要長期培養。

興趣班是為了激發孩子內心潛在的興趣和愛好,讓孩子在自己喜歡的領域有所收穫就好。我不建議帶著很強的功利心去看待興趣班,你覺得呢?


mobeicizui


70年代出身的我,當時沒有什麼補習班和興趣班。我也非常感謝我的父母,是他們給了我一個自由自在的童年,無憂無慮的生活。很多現在孩子都不知道的遊戲,拍毛號、砸方包、滾鐵環、彈彈球。我都非常在行,現在更是我和當年小夥伴(現在的老夥伴)一起吹牛打屁的談資。


追求落葉的風


我從小到大沒有上過興趣班兒。很是羨慕。現在的孩子能夠去學一個興趣班兒。最起碼算是一種一技之長。在學校有活動的時候能夠展示一下自己。我對我的孩子課外興趣班就是和他說好,讓他自己選個喜歡的,一直堅持下去有所成績!而不是隨波續流!


暖語格格家


一個人總得有一兩樣興趣,不然會枯燥煩味,也少有朋友。

喜歡不叫興趣,堅持下來的喜歡才叫興趣。小孩子做事常常是三分鐘熱度,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需要家長引導和督促才行,有眼光的家長都會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然後加以培養。

作為小孩,他當時可能不會理解父母的用心,只有長大了才會明白。


三味品書


最起碼看到現在的自己,是感激父母的。從農村出來的我,英語基礎為零,父母給我找了個老師,一對一補習了英語,果然提高了很多。直到最後英語成了我最喜愛的學科。興趣班因條件有限沒有上過的。有些遺憾的。感恩父母,感恩


博大升學指導蘑菇老師


感謝天下父母心,知恩才知報恩!😄😄


自述人看世隨感


93年的,家裡沒有能力讓我上興趣班!所以至今也沒感覺到興趣班是啥樣的!😁


Duo25087202


興趣班,我們那時候沒有,現在我讓我孩子自己去試試,看他自己感興趣不,沒興趣不逼他,讓他自己選擇,自由發揮我們不逼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