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冷却液使用时的“7 不要”,相信对你有帮助!

一、冷却液的检查、更换

汽车发动机冷却液使用时的“7 不要”,相信对你有帮助!

1.冷却液

冷却液一般是水和乙二醇基液的混合物。若该混合物停留在冷却系统内时间过长,在冷却管内部将会形成水垢和水锈,并阻塞冷却液管路,从而降低该系统的冷却性能。另外,冷却液的防锈与防冻性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因此,发动机冷却液必须定期更换,而且,更换冷却液时必须清除冷却系统内的水垢和其他累积物。

加注冷却液时,一定要排除冷却系统内的空气。若发动机运转时冷却液内有气泡,发动机一发热,气泡膨胀,就会阻碍冷却液的正常循环;若气泡聚集在散热器内,将会影响热交换的进行,从而降低冷却系统的性能。因此,必须排出冷却系统内所有的空气。

2.检查

排放冷却液之前,检查冷却液的液位及其状况。若液位过低,检查冷却系统是否有渗漏现象。冷却液渗漏不仅会漏到发动机的外部,而且还会漏到发动机的内部。若冷却液(或储存冷却液的容器)很脏,内含褐色的油泥,则表明发动机机油渗漏到冷却系统内。若发动机机油呈乳白色,应该检查发动机机油。在任何上述一种情况下,均会引起严重故障。

冷却液必须从散热器和发动机排放(排放前打开膨胀水箱盖)。散热器的底部和发动机机体的侧面各有一个放水开关(或水堵、螺塞),车辆的品牌、款式等不同,具体位置也不同。

3.操作步骤

(1)拆卸散热器盖时,首先慢慢地旋转散热器盖,直到到达凹口。进一步旋转散热器盖之前,检查冷却系统内是否有压力。若怀疑系统内有压力,在旋转散热器盖之前用一块工作毛巾缠绕散热器盖,不要戴棉手套。因为高温的冷却液从散热器喷出,可能会渗透手套引起特别严重的烫伤。

(2)排放冷却液时,检查冷却液是否被机油或其他物质污染。

(3)如果在散热器内发现水垢、污物及其他异物,用自来水冲洗散热器。

(4)为排放储液罐内的冷却液,首先将储液罐从安装位置拆卸下来。清空储液罐后,用自来水将之冲洗干净。

(5)将所有排放的冷一、发动机冷却液的主要使用性能指标

汽车发动机冷却液使用时的“7 不要”,相信对你有帮助!

汽车发动机广泛采用强制循环水冷却系,冷却液即为发动机水冷却系中带走高温零件热量的一种工作介质。为保证汽车发动机正常工作和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发动机冷却液应具有以下使用性能。

1.低温黏度小、流动性好

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的低温黏度越小,说明冷却液流动性越好,其散热效果好。

2.冰点低、沸点高

冰点就是在没有过冷情况下冷却液开始结晶的温度。若发动机在低温条件下存放时间过长,而发动机冷却液的冰点达不到应有温度时,则发动机冷却系统就会被冻裂。因此,要求发动机冷却液的冰点要低。

沸点是在发动机冷却系与外界大气压相平衡的条件下,冷却液开始沸腾的温度。其沸点高,则发动机冷却液在较高温度下不沸腾,可保证汽车在满载、高负荷等苛刻工作条件下工作时正常运行,同时沸点高则蒸发损失也少。

特别对现代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及电子控制点火的发动机来说,因其燃烧温度高,所以对其沸点的要求更高。

3.防腐蚀性好、不损坏汽车有机涂料

发动机冷却液在工作中要接触多种金属材料,如果它对金属有腐蚀性,就会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甚至造成事故。为使发动机冷却液有良好的防腐性,要保持冷却液呈碱性状态,冷却液pH值在7.5~11.0之间为好,超出范围将对金属材料产生不利影响。

发动机冷却液是一种化学物质的调和物,有些有机物对汽车涂层有不良影响。所以,在冷却液配方中,应严格掌握配伍性,使冷却液对汽车涂层不能产生损害,如剥落、鼓泡和褪色等。

4.不易产生水垢、抗泡沫性好

水垢对发动机冷却系的散热强度影响很大。试验表明,水垢的导热性比铸铁差很多,比铝差得更多。所以冷却液在工作中,应不易产生水垢。

发动机冷却液如果产生过多的泡沫,不仅会降低传热效率、加剧气蚀,而且会造成冷却液溢流而损失。

此外,还要求冷却液传热效果好,不损坏橡胶制品;热化学安定性好;蒸发损失少;热容量大;价廉无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