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窑还是越窑秘色瓷?到底谁才是五代瓷王?瓷器鉴定真知堂

柴窑还是越窑秘色瓷?到底谁才是五代瓷王?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今天给大家讲一讲真正非常罕见的瓷器文物。我们都知道五大名窑,汝官哥定均。其实还有比五大名窑更为稀罕的瓷器,就是五代到北宋时期的越窑青瓷文物。当然有人又要说柴窑了。可是,据考证,宋代没有一个文献提到过柴窑。最早提到柴窑的是明初洪武21年(1388年)曹昭写的《格古要论》。其卷下“古窑器论”之“柴窑”条曰:“出北地。世传柴世宗时烧者,故谓之‘柴窑’。天青色,滋润细媚,有细纹,多足粗黄土,近世少见。”(收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7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86年。)

柴窑还是越窑秘色瓷?到底谁才是五代瓷王?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曹氏在洪武时期第一个提到柴窑,说的是据传,也就是传说。后来明末谷泰撰的《博物要览》一书也有关于柴窑的记载,其“汝官哥窑”条曰:“昔人论窑器者,必曰柴、汝、官、哥。然柴则余未之见,且论制不一,又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薄瓷。而《格古要论》云柴窑足多黄土,何相悬也?”(收入《丛书集成新编》第50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1986年。)这里作者明确指出他没见过柴窑,所说的乃是得于传说。

柴窑还是越窑秘色瓷?到底谁才是五代瓷王?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有人说柴窑是北宋欧阳修《归田集》第一个提到,所以证据确凿,其实却是以讹传讹。欧阳修只著有《归田录》。并没有提到柴窑。《归田集》实际上是清代康熙学者高士奇撰,该书第十一卷“汝窑花觚”条所记(收入《四库未收书辑刊》之九辑16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曰:“柴氏窑色如天,声如罄,世所稀有,得其碎片者,以金饰为器。汝窑颇仿佛之,当时设窑汝州,民间不敢私造。今亦不可多得。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汝州磁较似,官局造无私。。。”

柴窑还是越窑秘色瓷?到底谁才是五代瓷王?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早于北宋的五代十国时期,真正的名窑乃是吴越国秘色瓷,也就是越窑。乾隆皇帝曾经有诗曰:“李唐越器人间无,赵宋官窑珍以孤”。意思是唐代的越窑瓷器他的宫中都没有!可见在乾隆皇帝心目中越窑的地位崇高之至。唐代诗人徐夤《贡余秘色茶盏》诗云“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所指亦是贡越窑秘色青瓷之事。

秘色瓷是伴随着法门寺地宫的打开而最终被考古学界和陶瓷界认识到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的越窑不但是南青北白之南青,其中的精品秘色瓷,更是皇室贡品。法门寺地宫之中出土的秘色瓷碗就是唐僖宗的供奉物。当时叫做瓷秘色。

法门寺地宫是唐咸通十五年(874)正月四日封闭的,由此可见唐代秘色瓷最晚在唐僖宗时期就已经烧成了。而且应该属于刚刚出现不久,否则就不会作为珍贵宝物供奉给寺庙了!907年唐朝灭亡,五代开始,到960年,北宋代后周而立,到978年钱氏纳土归宋,不久越窑就败落。整个越窑秘色瓷的烧制时间前后也就大约100年多一点。

柴窑还是越窑秘色瓷?到底谁才是五代瓷王?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水丘氏是吴越国王钱鏐的母亲,卒于唐天复元年(901)年。水丘氏墓于1980年7月发现,墓里出土了不少国宝级越窑秘色瓷文物。当时钱镠还未称王(907年称吴越国王)。所以这座墓属于晚唐。宋朝人对秘色瓷也认可和知道,(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五)“越上秘色器,钱氏有国日供奉之物,不得臣下用,故曰秘色”,

但无人提及同属五代的柴窑。

柴窑还是越窑秘色瓷?到底谁才是五代瓷王?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南宋赵令畤《侯鲭录》载:“今之秘色者,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进,为贡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云‘秘色’。比见陆龟蒙《越器》诗……乃知唐时已有秘色,非自钱氏起”。秘色越窑瓷器南宋时已经没有了,但那时的文人都知道吴越国进贡的越窑秘色瓷是宝物。《宋会要辑稿·蕃夷》记载:“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四月二日……俶进……瓷器五万事,金扣瓷器百五十事。”这里的俶就是吴越国最后国王,钱弘俶。

见有太平戊寅年款识的越窑青瓷文物,也就是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已经质量很差。可见越窑在吴越国灭亡之后由于失去了朝廷的扶持而迅速衰落。所以,此时距离大宋开国仅有18年时间。所以,五代到北宋早期的越窑青瓷秘色瓷文物极为稀少和罕见。

柴窑还是越窑秘色瓷?到底谁才是五代瓷王?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最迟从唐僖宗咸通年间开始,越窑烧制成功了秘色瓷,随后延续百年,大多数时间都在钱氏的统治下烧瓷,秘色瓷在五代十国时期成为了与国之间交流的优质物品。甚至前蜀国国王王建也用这种吴越秘色瓷作为国际之间的交流物品。清代乾隆年间唐衡铨著《唐氏肆考》言:“蜀王建报朱梁信物,有金棱碗。致语云:‘金棱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响。’” 说的是王建和后梁朝开国皇帝朱温的交往事,信物有金釦秘色瓷碗,这在当时可是宝贝。(后梁是五代第一个朝代,其后还有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赵匡胤本是后周臣子,五代从907-960,一共54年)

而民间名声赫赫的五代后周柴窑,周世宗柴荣在位时间仅有六年,期间南征北战,奠定了后来赵匡胤建立北宋的基础。五代到元之间的历史文献没有一个字提到过柴窑,柴窑到底是否存在过,其实是一个谜。

“雨过青天云破处,这(者)般颜色做将来”这两句话是人们谈论柴窑时最常说到的,此诗句最早见于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谢肇撰《五杂俎》一书。该书“陶器”条曰:“

柴窑最古,今人得其碎片,亦与金翠同价矣!盖色既鲜碧,而质复莹薄,可以妆饰玩具,而成器者,杳不可复见矣!世传柴世宗时烧造,所司请其色,御批云:雨过青天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然唐时已有秘色,陆龟蒙诗:九天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秘色来。惜今人无见之耳!”

柴窑还是越窑秘色瓷?到底谁才是五代瓷王?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柴窑未见于宋元文献,但北宋早期的“明越饶定青”五大窑瓷器,则明明白白的见于宋初文献。《宋会要辑稿》“青瓷库”条有文曰“”

青瓷库在建隆坊,掌受明、越、饶州、定州、青州白青瓷及漆器,以给用,以京朝官三班内侍二人监库。宋太宗淳化元年七月,诏青瓷库纳诸州青瓷。。。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玄月,“诏青瓷库除封椿、供进外,余者令本库将样赴三司行人,估价出卖。

这里明越二窑就是吴越国越窑。慈溪上林湖属北宋明州,是越窑秘色瓷文物的最大产区。好好欣赏一下本文这几件越窑秘色瓷吧,看到了绝对不要错过了。这是比五代名窑更为稀罕珍贵的历史文物。

分享真知识,传递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欢收藏,不限于瓷器,欢迎关注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谢谢你的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文物鉴定知识和图片,可以百度瓷器鉴定真知堂!去笔者博客寻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