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不平等條約為什麼是李鴻章簽訂的?不能由其他大臣來籤嗎?

user4553586630405


一生風雨裱糊將,是李鴻章對自己一生的總結評價;這麼多條約,哪個是因為李鴻章造成的呢?簽訂這些條約不簡單,要背上的不僅僅是歷史的罵名;而且簽訂前還要談判,不能讓對方開出過分的條件(殺價)。整個大清朝,只有李鴻章一個人有這個本事,有這個能力。

李鴻章裱糊將手藝太好,把虛弱的大清裱糊成一個帝國,洋人們都信以為真,李鴻章憑藉自己的外交手腕以夷制夷。維繫著晚清時代的中國沒有被列強瓜分。但是,怎奈豬隊友太多!

李鴻章一輩子簽訂了三十多個不平等條約,但是這三十多個條約哪一個是李鴻章造成的呢?我們來講兩個著名的不平等條約:《辛丑條約》《馬關條約》。

先說《辛丑條約》,賠款9.8億兩白銀;但是一開始德國一個國家就開出了7億兩的賠款要求。最後李鴻章談的是十一國賠款9.8億兩。

慈禧太后支持義和團,一聽說洋人要廢太后,腦子一熱對十一國宣戰。攻打十一國駐北京使館,眼看中國就要陷入戰火。此時,

李鴻章是兩廣總督,對太后的發下來的詔書說:此亂命也,粵不奉詔!與劉坤一、張之洞等形成東南五省互保。結果,義和團沒有打下來使館,八國聯軍來了。此時,慈禧帶著光緒跑到了西安,八國聯軍找不到政府了。就在北京住了下來,慈禧再陝西下詔書讓李鴻章北上談判。已經70歲的李鴻章踏上了北上的路,走到上海不走了。讓十一國公使來上海見他,美國來了,李鴻章把他叫進去談一會,用囚徒困境的談判策略使得十一國互相猜疑防備。

到北京開始談判了,德國元帥說:我們來談判一下戰敗的條約,作為戰敗國……李鴻章一擺手說:誰是戰敗國?德國元帥瓦德西都他媽愣了:你們是戰敗國呀?李鴻章問:我跟你們開戰了嗎?瓦德西說:沒有,但是你們太后宣戰了。李鴻章說:當時我是怎麼說的——此亂命也,粵不奉詔(這是假命令),你可以查檔案。一查檔案還真是,李鴻章說:既然是加命令,那麼我們就沒有開戰,我們就不是戰敗國。瓦德西都他媽傻了:那我這算啥。李鴻章說:感謝你們幫我們清君側,救出了皇上皇太后。割地是不行的,因為我們不是戰敗國,這樣吧,我給你們一些出兵的費用。瓦德西一聽,還真是這麼個理,好吧。我德國要7億兩白銀。李鴻章說:這樣,我給你9.8億兩白銀,你們自己去分。最終賠款9.8億兩白銀。

換了其他人去籤,就一個詞:亡國

《馬關條約》是甲午海戰,中國戰敗,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後簽訂的,賠款2億兩白銀,割讓遼東半島,。

甲午中日戰爭,李鴻章是極力反對與日本作戰,主張讓英法俄等列強居中調停,因為此時北洋艦隊已經五年沒有更新過炮彈了,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雖然排水量7000噸,每一艘船花了175萬兩銀子,噸位遠遠超過了日本艦船的噸位,但是再航行速度上卻比不上日本的軍艦;武器上,北洋艦隊五分鐘開一炮,而日本的艦隊一分鐘可以開五炮;更為糟糕的是:北洋艦隊沒有炮彈了。所以李鴻章想讓北洋艦隊呆在港口裡,用岸上的大炮和日本作戰;而不是海戰。為何北洋艦隊的境遇這麼悽慘?答案是:翁同和為首的帝黨清流認為北洋艦隊年年要軍費,但又不打仗,沒啥用;最關鍵的是,他們認為北洋艦隊是李鴻章洋務運動搞出來的新奇玩意,不值得投入。於是乎,連續五年,北洋艦隊沒有獲得戶部(翁同和主管)一分錢軍費;

慈禧太后過壽,修頤和園挪用海軍軍費2000萬兩銀子,後宮用度花了650萬輛銀子;而當時北洋艦隊需要的海軍軍費是每年60萬兩銀子。但是遭到了翁同和的駁斥,隨後光緒皇帝申斥了李鴻章,嚴令北洋艦隊開戰。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北洋艦隊全軍覆沒,舉國震驚——人們不再給辦洋務的李鴻章設置障礙。甲午戰敗,最先嚇破膽的是翁同和為首的帝黨,其實這時候日本也已經力竭了。提出和談後,日本要求清政府派代表去日本——沒人敢去,這一群人都看著李鴻章。

戰敗後,英法列強立刻拋棄了與中國的合作想法——連小小的日本都能打敗你,你已經掉出了帝國的梯隊。戰敗後,失去了英法等國對日本的制約,那麼就要和談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點名要李鴻章去,他想羞辱一下偶像李鴻章,曾經李鴻章的北洋艦隊曾經直接開進日本港口,嚇得日本天皇都快尿了。見面後,伊藤博文嘲笑李鴻章改革不力,

李鴻章說:改革內政,我非不欲做,但是我們國家太大,朝野上下人心不齊,不像貴國一樣上下一心。如果我們兩人易地而處,結果會如何?伊藤博文說:如果你是我,在日本一定乾的比我強;如果我是你,再中國不一定乾的比你好

談判很激烈,日本要求賠償4億兩白銀,還有割讓東三省,遼東半島,臺灣、琉球群島;李鴻章從中斡旋,把英法俄拖進來,最終東三省沒有割讓,遼東半島租界,開埠通商。最後李鴻章要求降低賠款,雙方談判十分膠著。此時,一個日本憤青認為不應該和談,應該繼續打;於是刺殺李鴻章,李鴻章臉上中了一槍,日本政府害怕的不得了,如果真打起來,日本還沒能力佔領中國。於是李鴻章利用這一點,把賠款從4億兩降到了2億兩,甚至還要求日本再降低些,作為他回國的路費;隨行的人員沒有不黯然落淚的。

後來,李鴻章簽訂了馬關條約,李鴻章最後氣的吐血,在病榻上,奄奄一息之際,俄羅斯公使還在逼迫李鴻章簽訂一個條約。李鴻章擺擺手,意思說:他這輩子結束了,剩下的事情不歸他管了。


嘟嘟讀讀


李鴻章之所以屢屢代表晚清政府,與外國人談判並簽訂大量條約,原因如下:

一,客觀原因,李鴻章為漢臣首輔,多年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代表大清長期負責外交事物,在洋務運動中和外國人多有接觸,其他滿漢文武大臣,哪個比得上李中堂的熟人多?大量條約由李中堂談判簽訂,很正常。

二,個人因素,李鴻章性格圓滑,老於世故,善於玩弄心機,為人剛烈不足變通有餘。很多時候做事為達到目的,不惜放棄原則立場。這種媚上媚外的脾氣作風令他深得慈禧太后和外國人待見。尤其是他始終是妥協派,認為大清自保尚且不足,外戰更是自取其辱。這樣的觀點非常符合外國人的利益最大化,是侵略者最好的拿捏對象。

三,站在外國人角度看……外國人找某個中國人談判,首先想到的是,希望他們爭取的利益最大化,而李鴻章無疑就是最佳人選:李鴻章貪得無厭,與俄國人談判中有回扣賄賂,其家族與日本和其他國家多有生意往來,協商中勢必瞻前顧後,多方面考慮,這些正是外國人所盼望的。

四,有人說,李鴻章以其老弱之軀,與外國人舌槍唇戰,壓縮外國人的賠償金額,功不可沒。這是婦人之見。一則哪個談判開始不漫天要價,最後和稀泥?這是常識,有什麼可以炫耀的?二則你李鴻章中堂既然任直隸總督,代表大清談判,就是證明你自認勝任,否則何不急流勇退?

五,想當初李鴻章一代英豪,足智多謀,文武雙全,長袖善舞,屢建奇功,被世人敬仰,可惜他晚期私心過重,貪權戀勢,結黨營私,困於晚清腐敗的大環境中,推波助瀾,流於表面文章,無法勵精圖治,最後甲午之敗,造成其本人英名掃地,國家民不聊生,世人痛恨。可惜可嘆亦可悲可恨!


才辰日月


賣國的事沒有人願意幹,誰幹了誰就得遺臭萬年。

至於為什麼是李鴻章,要怪只能怪他的命不好,運氣也不好。

籤《馬關條約》的時候,伊藤博文明確表示,大清國只有兩個人有資格和他談判。一個是恭親王奕訢,另一個就是李鴻章啦。可是慈禧她老人家根本就信不過奕訢,所以就只能讓李鴻章去咯。

其實在李鴻章之前,大清國已經派了兩撥人去和日本談判了,可是伊藤博文認為他們都不夠格,全都給轟了回來。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時候,慈禧她老人家又跑得沒煙了。留下李鴻章給她擦屁股。這次又為什麼選李鴻章呢?主要還是能力問題,大清國內從談判能力,國際法的瞭解程度,還是個人威望,沒有人比李鴻章更適合了。再加上李鴻章有操作相同項目的經驗,談判的時候不至於被坑。

事實也證明了,李中堂的確是談判的好手。本來列強想要殺了慈禧洩憤的,可是李鴻章還是談下來了,列強取消了這一條,本來是賠款十億兩白銀的,最後變成了4.5億兩白銀,一人一兩以示侮辱。

這一次李鴻章碰上了一個夠兄弟的哥們,亦劻。

簽字的時候,亦劻曾說:要不這個字還是我來籤吧。

本來可以把這個賣國條約給亦劻籤的,但李鴻章並沒有這麼做,還是自己簽了。

他不怕賣國了嗎?怕,當然怕,誰又不怕呢?只是自己的前程已經毀了,要是亦劻簽了這賣國條約,那麼亦劻這輩子也搭上去了。

在和列強談判時,李鴻章曾多次吐血,身體早就不行了,亦劻也是因此才提出籤《辛丑條約》的,最後把字簽完時,李中堂吐了一口紫黑色的血塊,後來醫生診斷說是,胃血管破裂。

唉,簽完了《辛丑條約》,李鴻章的生命也走到了頭。沒過多久,就去世了。

李鴻章其實在和列強談判的時候也在和慈禧通電。商討變法改革的事,所以後來大清又搞了一次“洋務運動”,有的學者稱之為慈李新政。算是最後的瘋狂吧,應該是掙扎才對,最後大清也是毀在了自己一手打造的新軍上。

弱國無外交,弱國無外交,弱國無外交啊。

拳頭不硬,誰和你講道理。



有趣豬


就晚清政府一連串的不平等條約來說,核心要義就在於不平等,關鍵是在落實執行上,慈禧太后身邊的一幫智囊團來說,甭管官職大小,有一個算一個,能辦外交的其實並不多,自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其實能用的滿族重臣已經不多了。(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到了太平天國起來,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可以說是勉力維持,至於說可用的滿族軍政大臣,其實除了在面子上維持滿族政權在滿族人數上的優勢以外,其實並沒幾個拿的出手解決的了時艱的人。

打太平天國,天京上游的太平軍讓曾國藩收拾的差不多的時候,沒人願意管天京下游蘇松常及上海一帶的太平軍,曾國藩想讓自己的弟弟曾國荃去,可曾國荃坐享其成的功勞都不小了,萬一在上海失敗,那不就是功虧一簣了嘛!


曾國藩想讓鮑超去,可人鮑超年齡大了,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功勞,一幫老兄弟憑藉著這個就夠吃了,如果貿然接了赴上海打太平軍的活,而且忠王陳玉成,幹王李秀成都是能征善戰的猛將,是太平軍為數不多的能打的部隊。

曾國藩不得已把李鴻章推向了臺前,好在李鴻章點好,把上海一帶的太平軍蕩平了不說,還成功收攏了江浙一帶大財團的心,為自己積累的政治聲譽是顯而易見的,之後辦洋務,李鴻章以實幹給自己在政壇上搭梯子,一步一個腳印。

到了甲午中日戰爭,簽訂條約,負有外交之責北洋大臣李鴻章出面,八國聯軍侵華,又是李鴻章出面,還是那句話不是非得李鴻章,一句話“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你李鴻章得了朝廷俸祿,就該你負這份責擔這份心。

再說了,那一個個的不平的條約,你找個三流角色去籤,也沒人認啊,必須想李鴻章這樣的肱骨之臣才行,在一定程度上,不認李鴻章,那大清也基本上到了要完的地步了,所以必須李鴻章來籤,只有李鴻章來籤,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證條約得到執行!


歷史三日談


19世紀末期,清廷能臣漸少的局面也是李鴻章被推向外交前沿的重要原因。胡林翼於1861年病逝,曾國藩由於受理天津教案失敗後於1872年鬱鬱而終,而左宗棠向來主戰並且在1885年病逝,晚清名臣相繼去世,其他官員更將外務視為“畏途”,由此,李鴻章受命於危難之際,與列強不斷斡旋。

李鴻章的外交能力在清廷首屈一指。在此之前,晚清的外交條約多由耆英、桂良、奕忻等滿清貴族代表簽訂,而他們的外交能力與李鴻章相去甚遠。李鴻章的眼界認知與外交能力極大地超越了同時期的晚清王公大臣。他雖為儒家進士出身,但他為人善於變通,在主持洋務運動中,接受了西方傳來的國家主權觀念和國際公法等近代理念;並且在薛福成、馬建忠等留學歸來的幕僚影響下,李鴻章比同時代的士大夫更為了解國際公法,是當時清廷屈指可數的具備世界眼光的重臣。

李鴻章為人靈活務實,他認識到傳統封貢體系和華夷秩序已經衰落,並接受了近代國家主權觀念和條約體系。因此,相比於之前簽訂合約的耆英、崇厚等人,李鴻章具備較為完善的外交理論和談判策略。伊藤博文對李鴻章深為推崇,認為他是“大清帝國中唯一可與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所以晚清很多不平等的條約,都是由李鴻章來簽定的。




嗤讀歷史


籤不平等條約這事,遠遠不是去籤個字就了事了那麼簡單。是需要談判、討價還價、隨機應變的。既需要是一位重臣,能代表朝廷的,又要見多識廣、有國際視野,對外交事務和各國列強有一定了解的人。這樣才能既能儘可能的爭取利益、不辱使命,又能知所進退、能屈能伸,保證談判成功。而李鴻章正是晚清極少的最合適的人選。

雙方談判,首先人家要看你是什麼層次的領導,如果職位很低,不能決策,說話算不得數,人家跟你談個什麼呢。而作為晚清重臣,李鴻章是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創始人、洋務運動領袖之一,官至東宮三師、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爵位一等肅毅伯。從職位上看,是重量級的,完全有份量代表朝廷。

其次,李鴻章曾經出使歐洲考察,對西方列強有所瞭解,懂得洋務,熟悉外交事務。這是朝廷派他去談判的更重要的方面。

李鴻章懂得當時的國際形式和列強的複雜利益關係,有外交政治手腕,多次在談判上為中國爭取利益。雖然說起來最終都是簽了喪權辱國的條約,可是在弱國和戰敗之下,他又能怎麼辦呢?

比如《中俄伊犁條約》,先是崇厚去談,結果大半個新疆都快要被割了,李鴻章危急時刻出手,寫信請來英國首相戈登幫忙,以夷制夷,拉英國入局,最後逼得俄國不得不吐出到嘴的肥肉,中國北疆領土得以保全。

對於最讓國人痛罵的《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李鴻章也是拼盡最後的氣力,據理力爭,儘量減少中國的損失。《馬關條約》,把對日賠款減少了一億,臺灣雖然被迫割讓,卻保住了遼東半島。

《辛丑條約》也是如此,儘管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恥辱的條約,可是當時:東南五省都互保了,北京也淪陷了,歐美日多國列強都在謀劃分裂中國了,中國最終也並沒有完全淪為殖民地。作為談判代表的李鴻章,以其靈活的斡旋,對八國的分化瓦解,最後促成了這在當時來看能得到的最好結果。

當然,李鴻章還是在其他一些事上判斷失誤,對國家造成了重大損失。比如中法戰爭,誤判了法國的國情和戰爭局勢,導致中國不敗而敗。甲午戰爭,對日本戰略誤判,消極避戰,錯誤的軍事指揮,導致了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總之,李鴻章是個極具爭議性的歷史人物,具體功過得失,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不當之處,歡迎指正!


冷眼觀天下HK


李鴻章的悲劇同樣也是滿清政府的悲劇,他們如同一艘破船,在大洋上風吹雨打,靠著李鴻章的修修補補,然後一同沉沒。

19世紀60年代,由於組建湘軍、剿滅捻軍、辦理洋務等功績,李鴻章政治地位也隨之提高,對外交涉活動亦逐漸增多。1867年,李鴻章被任命為湖廣總督,隨後受理酉陽教案、遵義教案,展示了外交能力。1870年,李鴻章接替曾國藩作為直隸總督辦理天津教案,同時清廷將洋務海防事宜悉數交付直隸總督,自此,李鴻章正式作為晚清重臣代表清政府對外交涉。

19世紀末期,清廷能臣漸少的局面也是李鴻章被推向外交前沿的重要原因。胡林翼於1861年病逝,曾國藩由於受理天津教案失敗後於1872年鬱鬱而終,而左宗棠向來主戰並且在1885年病逝,晚清名臣相繼去世,其他官員更將外務視為“畏途”,由此,李鴻章受命於危難之際,與列強不斷斡旋。

李鴻章的外交能力在清廷首屈一指。在此之前,晚清的外交條約多由耆英、桂良、奕忻等滿清貴族代表簽訂,而他們的外交能力與李鴻章相去甚遠。李鴻章的眼界認知與外交能力極大地超越了同時期的晚清王公大臣。他雖為儒家進士出身,但他為人善於變通,在主持洋務運動中,接受了西方傳來的國家主權觀念和國際公法等近代理念;並且在薛福成、馬建忠等留學歸來的幕僚影響下,李鴻章比同時代的士大夫更為了解國際公法,是當時清廷屈指可數的具備世界眼光的重臣。

李鴻章為人靈活務實,他認識到傳統封貢體系和華夷秩序已經衰落,並接受了近代國家主權觀念和條約體系。因此,相比於之前簽訂合約的耆英、崇厚等人,李鴻章具備較為完善的外交李鴻章視軍事力量為國家實力根本,他認為中國的軍事裝備不足以對外開戰,因此在越南談判、甲午談判及庚子談判中,李鴻章力求媾和,併為此不得不讓出諸多國家利益。並且,在當時內憂外患的局勢下,清廷衰弱腐敗,而朝廷內部紛爭不斷,使得李鴻章的諸多變革主張深受牽絆。國力衰微,局勢如此,李鴻章縱有驚世之才亦難力挽狂瀾,因此,代簽諸多不平等條約亦是不得已而為之,更是一種“兩害相權取其輕”的無奈之舉。

可以說,李鴻章以其親身實踐見證並促成了晚清中國從傳統的東亞封貢體系向近代條約體系的轉變,同時也因國家衰弱和自身侷限而成為了晚清不平等條約的替罪羊。

再看看對李鴻章的評價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

慈禧視其為"再造玄黃之人"。

梁啟超《李鴻章傳》對其評價是:“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吾欲以兩言論之,曰:不學無術、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勞苦、不畏謗言,是其所長也。”

孫中山上書李鴻章時,這樣說李鴻章:“我中堂佐治以來,無利不興,無弊不革,艱難險阻,尤所不辭。如籌海軍、鐵路之難,尚毅然而成立,況於農桑之大政,為民生命脈之所關,且無行之難,又有行之人,豈尚有不為者乎?”

近代史學家唐德剛認為其“內悅昏君,外御列強”,是自有近代外交以來,中國出了“兩個半”外交家的其中一個,(另外周恩來是一個,顧維鈞是半個。)


芝士歷史


從個人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是人都有侷限性,無論是偉人還是聖人。李鴻章是晚清的能人,李鴻章投筆從戎,從淮軍一直坐上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可謂位極人臣。這個時候可以看晚清地方督撫十之八九是漢人。晚清的政治格局發生了變化。

中日甲午戰爭之後,李鴻章奉旨出使日本,與日斡旋。這裡是奉旨,是奉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的旨意去的。怎麼不讓開戰之前鬥志激昂的翁同龢去呀,因為慈禧知道什麼人能幹什麼事。

為什麼讓李鴻章去,因為李鴻章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達28年之久,專辦清政府外交。另外這是個千古的罵名,滿清高層要找一個既有能力有能為滿清高層背黑鍋的人,所以就落在李大人的頭上。


元寶65290364


李鴻章等一批官僚,首先是洋務運動的倡導者和親歷者,由此牽扯到他們的切身利益,國家輸了,但是他們的工廠他們的貿易他們的回扣不能也沒了,所以必須由他去談。再者,李鴻章完全可以不去籤啊,這是包括慈僖在內的無論哪一個,在當時環境中可以強迫李中堂的,李的勢力之大之廣遍佈中外,所以,只能由李來談是必然的結果,也是李心中暗暗竊喜的。當然,樣子還是要做的,寫幾首詩,說幾句感嘆之類的話啦,也算遮掩一下無恥面孔的小伎倆。很多人還在同情李鴻章,卻沒人想到在新疆這些大是大非的情況下,李鴻章決然鼓動最高決策層放棄大片國土時的陰暗與惡毒,這事都幹得出來,還有什麼是中堂大人不好意思乾的呢?


壹貳叄4674


首先是能力無人可以代替,洋務運動他是主角,所以在對外關係上他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其次是責任感使然。千瘡百孔的朝廷,誰還願意去談判?那能叫談判嗎?讓你去就是簽字而已。這種出力不討好的事誰還會去做?有啥法子,弱國無外交!你不去就要捱打,人民就會遭殃。這種時候只能委曲求全了!畢竟大清活下去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