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时三名清军收复定海,为何有人说道光皇帝不喜反怒?

dodo0328


所谓的收复定海,其实还是中了英军的计。

1840年,鸦片战争其间,英军占领了浙江定海。道光皇帝命两江总督伊里布为钦差大臣,前往收复定海。

伊里布是个老滑头,他看见英军的坚船利炮后,觉得清军海上作战能力太差了,他可不能去送死。

于是他开始拖延时间,皇帝那边他姿态做得很高,时时报道自己的进度,作战策略,武器如何筹备,将士如何操练,但是就是没有实际行动。这样拖下去,皇帝也不是傻子,已经开始怒了。

然而这个时候其实定海的英军也不舒坦。他们占领定海之后一直水土不服。不到半年,3000多人住了5000多次医院,死亡400多人,是鸦片战争其间死亡人数的五倍。

这个时候,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打破了两边的僵局。定海当地农民包祖才用一把锄头捕获了一名正在侦查地形的英军炮兵上尉安突德,送到镇海清军大营。同时一队英军沿内河进入慈溪、余姚、上虞、会稽等地骚扰民众,被当地军民袭击,俘获了20多名。

伊里布借此威胁英军退还定海,而英军正好甩掉这块烫手山芋,同时敲诈一笔钱。此时的琦善正在和英军商定割地赔款的事。

伊里布带着英军俘虏往定海的路上,俘虏逃跑了。此时伊里布的三个清军在定海和英军僵持。俘虏逃跑的事传到这的时候,英军想着反正条约也签了,赶紧离开这个水土不服的地方好了,所以也没有难为三个清兵。

就这样,三个清兵收复了定海,其实从头到尾伊里布没有发挥一点作用。

消息传到道光那的时候,他质问既然收复定海那么容易,为什么伊里布拖那么长时间,积攒的怒火一下子发出来了,割除了伊里布所有职务,并发往军台效力赎罪。

收复定海原本就是一场闹剧。






历史另眼看


我觉得道光从内心世界里感觉天朝强国,世界无敌。还幻想在自己幻想当中,其实国家已经落后世界很多了,但是道光皇帝更本不想面对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