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耕地到卖冰棍,因为一个偶然,他曾把“副业”做成一个百亿帝国

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在制造行业逐渐强大,像我国的电子行业在全球都享有非常高的荣誉,比如洗衣机、汽车、手机、空调等硬件方面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排名

靠前的。去年,在江西南昌发布的关于“中国制造业500强”榜单中,有超过245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根据该榜单数据显示,这254家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为24.51万亿元,占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总营业收入的38.3%。

从耕地到卖冰棍,因为一个偶然,他曾把“副业”做成一个百亿帝国

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在逐渐壮大,像我们知道的华为、格力都是在手机、空调领域的享有绝对的荣誉。尤其是华为,据悉,华为2017年的营业收入高达6000亿,作为一个不上市的民营企业能做到这么高的营收却是不容易。然而说到空调,在中国作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的背景下,这一行业愈演愈兴盛。目前我国拥有150多家专业空调制造厂家,其中大规模的空调制造商拥有格力、海尔、美的、海信、科龙、志高等等。

从耕地到卖冰棍,因为一个偶然,他曾把“副业”做成一个百亿帝国

然而说到志高,这家空调进入空调领域完全就是因为一个“偶然”,但是该品牌的掌舵人却是把这个曾经副业做到了“百亿帝国”。而这个品牌就是志高,这个掌舵人就是李兴浩,进入空调制造行业对于李兴浩来说确确实实是个“偶然”。李兴浩生于1964年,打小家庭就并不是很富裕,所以高中一毕业反而回到家里耕地。然而作为一个才20多岁的青年人自然是有自己的宏图之志,于是在1982年离开了自己已经耕耘了近十年的土地。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一根冰棍只要几分钱,然而李兴浩却是发现了这竟然是一个非常暴利的生意,于是便拉着小推车去卖起了冰棍。而在这之后李兴浩先后做了碎布和酒楼生意,通过这三个生意李兴浩形成了这样一种经商头脑,那就是什么赚钱就去做什么。而进入空调行业却是一个偶然,在李兴浩做酒楼生意时,他发现酒楼的空调经常坏,于是干脆请了一个维修师傅。

从耕地到卖冰棍,因为一个偶然,他曾把“副业”做成一个百亿帝国

作为草根出生的人,李兴浩本人可以说是非常“抠”,请了个维修师傅之后发现空调不坏的时候,维修师傅根本就没事做,这样对自己来说不值当。于是,李兴浩就顺便自己开了维修铺,并注册了兴隆制冷设备维修中心,不过李兴浩把空调维修当成了自己的副业。但没想到的是,自己的这个副业却在不经意中越做越大。到了1992年,这家维修中心规模已经是非常大了,拥有280个维修工,几乎可以修所有类型的空调,而且关键是对空调压缩机这个相当主要的制冷不减也能完全掌握。

于是李兴浩顺着自己的生意链,与一个台湾商人合伙建厂,双方都投资600万元,这个厂也就是现在志高的前身。然而空调制造并不是一个像拉拖车卖冰棒的小生意,做起来非常简单。李兴浩在刚做空调两年就遇到了两次生死危机。在志高空调刚投产不久,本来看好的空调行业却迎来了史无前例的空调价格战,这次危机差点把志高扼杀在襁褓里。于是志高为了存活也把空调价格降下来,但这之后企业并没有赚到什么钱。然而祸不单行,因为没赚到钱,台商在第二年突然撤资,同时还把众多技术人员也给一起带走了。

从耕地到卖冰棍,因为一个偶然,他曾把“副业”做成一个百亿帝国

这次危机成为了志高以及李兴浩史无前例的大危机,但志高和李兴浩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竟然熬过了这次打击。因为李兴浩本人的人脉广,同时本人的信用度也是非常高,李兴浩先后获得了三家供应商的支持。因为李兴浩的人脉和信用,这才把志高从危机中解救出来,同时志高也成为了李兴浩的志高。

或许这两次危机对于李兴浩和志高来说是创业必备的考验,在这两次危机之后志高先后获得了韩国现代和日本三菱合作,这让志高在不到6年时间就成功上市。2009年志高空调登上了港交所,全球发售超过7250万股,每股2.27港元的定价让李兴浩身价超过了7亿。然而志高从上市到年营收超100亿仅用了3年时间,2012年志高公布财报,当年营收超过100亿,这也代表着李兴浩把空调这个副业做到了百亿帝国。

从耕地到卖冰棍,因为一个偶然,他曾把“副业”做成一个百亿帝国

然而在志高达到百亿营收的第二年,志高就出现了整体下滑,不管是业绩还是销售额。据悉,2013年上半年志高销售额为54.36亿元,同比下滑5.9%,到了2015年上半年志高总营收45.8亿元,2016年全年志高总营收近93亿。进入2018年之后,志高销售额虽然有所上升,但是目前志高市值近5.99亿,仅格力的375分之一,目前格力市值为2253.49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