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耕地到賣冰棍,因為一個偶然,他曾把“副業”做成一個百億帝國

隨著科技的發展,中國在製造行業逐漸強大,像我國的電子行業在全球都享有非常高的榮譽,比如洗衣機、汽車、手機、空調等硬件方面在全球範圍內都是排名

靠前的。去年,在江西南昌發佈的關於“中國製造業500強”榜單中,有超過245家企業入圍中國企業500強,根據該榜單數據顯示,這254家制造業企業營業收入總額為24.51萬億元,佔2017年中國企業500強總營業收入的38.3%。

從耕地到賣冰棍,因為一個偶然,他曾把“副業”做成一個百億帝國

從這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製造業在逐漸壯大,像我們知道的華為、格力都是在手機、空調領域的享有絕對的榮譽。尤其是華為,據悉,華為2017年的營業收入高達6000億,作為一個不上市的民營企業能做到這麼高的營收卻是不容易。然而說到空調,在中國作為全球第一人口大國的背景下,這一行業愈演愈興盛。目前我國擁有150多家專業空調製造廠家,其中大規模的空調製造商擁有格力、海爾、美的、海信、科龍、志高等等。

從耕地到賣冰棍,因為一個偶然,他曾把“副業”做成一個百億帝國

然而說到志高,這家空調進入空調領域完全就是因為一個“偶然”,但是該品牌的掌舵人卻是把這個曾經副業做到了“百億帝國”。而這個品牌就是志高,這個掌舵人就是李興浩,進入空調製造行業對於李興浩來說確確實實是個“偶然”。李興浩生於1964年,打小家庭就並不是很富裕,所以高中一畢業反而回到家裡耕地。然而作為一個才20多歲的青年人自然是有自己的宏圖之志,於是在1982年離開了自己已經耕耘了近十年的土地。

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一根冰棍只要幾分錢,然而李興浩卻是發現了這竟然是一個非常暴利的生意,於是便拉著小推車去賣起了冰棍。而在這之後李興浩先後做了碎布和酒樓生意,通過這三個生意李興浩形成了這樣一種經商頭腦,那就是什麼賺錢就去做什麼。而進入空調行業卻是一個偶然,在李興浩做酒樓生意時,他發現酒樓的空調經常壞,於是乾脆請了一個維修師傅。

從耕地到賣冰棍,因為一個偶然,他曾把“副業”做成一個百億帝國

作為草根出生的人,李興浩本人可以說是非常“摳”,請了個維修師傅之後發現空調不壞的時候,維修師傅根本就沒事做,這樣對自己來說不值當。於是,李興浩就順便自己開了維修鋪,並註冊了興隆製冷設備維修中心,不過李興浩把空調維修當成了自己的副業。但沒想到的是,自己的這個副業卻在不經意中越做越大。到了1992年,這家維修中心規模已經是非常大了,擁有280個維修工,幾乎可以修所有類型的空調,而且關鍵是對空調壓縮機這個相當主要的製冷不減也能完全掌握。

於是李興浩順著自己的生意鏈,與一個臺灣商人合夥建廠,雙方都投資600萬元,這個廠也就是現在志高的前身。然而空調製造並不是一個像拉拖車賣冰棒的小生意,做起來非常簡單。李興浩在剛做空調兩年就遇到了兩次生死危機。在志高空調剛投產不久,本來看好的空調行業卻迎來了史無前例的空調價格戰,這次危機差點把志高扼殺在襁褓裡。於是志高為了存活也把空調價格降下來,但這之後企業並沒有賺到什麼錢。然而禍不單行,因為沒賺到錢,臺商在第二年突然撤資,同時還把眾多技術人員也給一起帶走了。

從耕地到賣冰棍,因為一個偶然,他曾把“副業”做成一個百億帝國

這次危機成為了志高以及李興浩史無前例的大危機,但志高和李興浩就像打不死的小強一樣,竟然熬過了這次打擊。因為李興浩本人的人脈廣,同時本人的信用度也是非常高,李興浩先後獲得了三家供應商的支持。因為李興浩的人脈和信用,這才把志高從危機中解救出來,同時志高也成為了李興浩的志高。

或許這兩次危機對於李興浩和志高來說是創業必備的考驗,在這兩次危機之後志高先後獲得了韓國現代和日本三菱合作,這讓志高在不到6年時間就成功上市。2009年志高空調登上了港交所,全球發售超過7250萬股,每股2.27港元的定價讓李興浩身價超過了7億。然而志高從上市到年營收超100億僅用了3年時間,2012年志高公佈財報,當年營收超過100億,這也代表著李興浩把空調這個副業做到了百億帝國。

從耕地到賣冰棍,因為一個偶然,他曾把“副業”做成一個百億帝國

然而在志高達到百億營收的第二年,志高就出現了整體下滑,不管是業績還是銷售額。據悉,2013年上半年志高銷售額為54.36億元,同比下滑5.9%,到了2015年上半年志高總營收45.8億元,2016年全年志高總營收近93億。進入2018年之後,志高銷售額雖然有所上升,但是目前志高市值近5.99億,僅格力的375分之一,目前格力市值為2253.49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