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百億“超跑”ETF掛牌交易,新能源汽車仍掙扎補貼退坡

原標題:百億“超跑”ETF掛牌交易,新能源汽車仍掙扎補貼退坡來源:第一財經

3月4日,首隻新能源汽車ETF“華夏新汽車ETF“,上市交易。

昨日,A股兩市成交額連續10天突破萬億,上證指數收漲0.74%,創業板指漲1.78%,農業、軟件、新能源汽車概念等板塊漲幅居前;基建、5G則衝高回落。

消息面上,隨著特斯拉Model Y正式交付臨近,美股特斯拉(TSLA.NASDAQ)隔夜漲逾11%,一併帶動了A股特斯拉概念。今日盤中,特斯拉概念股全線上漲,模塑科技(000700.SZ)、合鍛智能(603011.SH)等三隻個股漲停,道恩股份(002838.SZ)、三花智控(002050.SZ)、寧德時代(300750.SZ)、博威合金(601137.SH)等均明顯上漲。

然而與資本市場的火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新能源車銷量卻頗為慘淡。數據顯示,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萬輛和4.4萬輛,產量和銷量分別同比下降55.4%、54.4%。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分析,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將對汽車行業一季度的運行情況影響巨大,行業產銷量將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同時,全年汽車市場發展形勢仍不容樂觀。

產業鏈受阻,疫情導致企業延遲開工,2020年車市的機會能否出現如2019年末的“翹尾”式增長?A股的投資者又該如何做投資甄別?

公募扎堆佈局新能源汽車

今年以來,美股電動車巨頭特斯拉股價屢創新高,一度飆至968.99美元/股。截至3月3日,年內漲幅已達80%。

在特斯拉行情的帶動下,A股新能源汽車板塊也走出了一波凌厲行情。寧德時代等在產業鏈中處於頭部位置的個股,均獲得不少基金的青睞。

值得注意的是,3月4日,首募規模達到107億元的華夏新汽車ETF將正式在上交所上市交易,這也為眾多想佈局新能源汽車主題機遇的投資者提供了更多投資選擇。

公開數據顯示,成立於2月20日的華夏中證新能源汽車ETF權益投資超55億元,股票倉位達45.31%。從其十大重倉股來看,當前持有第一大重倉股是贛鋒鋰業,佔比在3%以上的還有比亞迪、天齊鋰業和寧德時代分別為3.20%、3.16%和3.09%。此外,億緯鋰能(300014.SZ)、恩捷股份(002812.SZ)、華友鈷業(603799.SH)、三花智控、先導智能(300450.SZ)也在其前十大重倉股之列。

一位基金經理向記者指出,“實際上,新年以來發行的科技基金的募集速度都非常驚人。就新能源汽車的產業發展而言,趨勢不變。春節後的新能源汽車板塊行情,是在科技股帶領下的對於新一輪產業政策的展望、特斯拉全球量產、國產龍頭繼續加碼技術革新等,圍繞估值向上的行情。另外,從指數風格面來看,指數的風格總體為高流動性、高成長性,抗風險能力有所提升,聚焦於鋰電池、電機、新能車製造相關股票。”

“不過,部分股票的估值已經不便宜了,甚至有泡沫。”他補充道,“在每一波估值向上的行情中,都會有被資金‘錯捧’的個股。這些個股的業務或是涉及產業鏈中小小的一環,但被市場情緒等因素帶動了估值。等後續業績報告披露,基本面的表現會印證公司估值的合理性。”

3月3日,新能源汽車指數收漲1.53%,指數的個股中不乏有個別業務涉及基建而錄得漲停。此外,業內有觀點認為,“新基建”板塊或將再度拉動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樁業務,帶動行業發展。

另一位不願具名的汽車業內人士認為,“新能源車的發展,是圍繞著動力電池技術、成本為核心的。在未來,補貼逐步退坡情況下,產品的性價比高低更被市場看中。此外,整個汽車產業鏈很長,整車、零配件等涉及幾十種類別。以充電樁的基建規模帶動產業發展的觀點為時過早。動力電池的續航、壽命仍是關鍵技術。眼下正是混合動力向純動力汽車的過渡期。”

“前兩年最巔峰的時候全國有200多家新能源汽車企業,我們一直擔心這個行業的發展。現在我們看到,在市場和政策的引導下,很多企業都在進行整合,最終的結果就是有技術、有規模的企業強者恆強、引領市場,想混補貼的會被打的血本無歸。”他補充道。

補貼退坡節奏仍是關鍵

以政策為核心驅動力的新能源汽車已走過了近10年的補貼“蜜月期”,財政補貼成為了行業發展的最大助推力,但行業“騙補”的現象也時有發生。按照財政部的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計劃,2020年後補貼政策將退出。

持續進行的補貼退坡之下,多家車企陷入虧損,龍頭企業也出現了淨利潤下滑的態勢,且局面或將持續2~3年。如龍頭企業比亞迪(002594.SZ),公司2016年~2018年度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0.5億元、40.66億元、27.8億元,年均下滑25.65%。

而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襲或將打亂補貼階梯式退坡的節奏,目前關於延期退坡討論不絕。

吉利汽車的某供應商負責人向第一財經表示,“2009年時,我國新能源車只能產出300輛。10年發展至今,政策的推動作用很大,但行業還未獨立,有一定的特斯拉‘鯰魚效應’。補貼退坡本質是幫助產業更健康的發展,令不思進取騙補貼的公司自然被淘汰”。

“疫情來的比較突然,前後加總共計50天左右的產能受到影響,上半年的市場需求也有較大影響。據我所知,目前某大型車企的研發團隊復工率只有約40%。這讓本就脆弱的新能源車行業的部分零配件企業不堪重負,”他補充道,“站在行業穩定發展的角度上,我認為國家會適度地延緩補貼退坡,但補貼的方式可能會有所改變,比如引導市場需求端等。”

新能源車的出世,勢必引發其與傳統能源車的競爭。前述業內人士也認為,“新能源補貼退坡是必然的,真正想要長期生存的新能源企業早就做好了和傳統車廝殺的準備了,補貼退坡對於企業、產業肯定是好事,給了大家一個更長的緩衝但是長久的競爭還在後頭。”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