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被严重高估或严重低估的城市?

蔡永固


高估城市:

杭州 杭州是不错,但是藐视天津,招惹广州就不对了 参考全国排位 :第8

厦门 GDP明明50左右,只是房价太高,全国前五,就敢自居前二十。尽管税收高,但是怀疑因总部效应吸泉州漳州的税。而居民存款只有2172亿,社消1500亿,也有点大跌眼镜。 参考全国排位:28

合肥 GDP增速快,藐视各种二线城市,但是短板也太明显,社消不怎么样,居民存款太低,收入也不太高。参考排位:23

南通 GDP前二十 自称发展很快。但是其他数据并对不上他GDP前二十的水平 人口外流严重 老龄化高 参考排位:33

三亚 居然见过有媒体把它排二线城市的。尽管环境很好,但是就是一个旅游的小城市,经济体量不如江浙的县城。

低估城市:

沈阳 2017年GDP排名33位,有谁信这是它的真实名次?也不少人因此说东北完了什么的。金融存款1.7万亿,社消4000 主体税收763亿 ……建成区面积588平方公里,但凡了解一点数据的 Gdp7000亿以下的没有能达到这些指标的 参考排名 17

东莞 GDP排名大概20左右。东莞被低估的是经济水平 对比南通,南通除了GDP以外,几乎没有一样能赢东莞。东莞的税收水平,够万亿。由于其他指标没有省会城市有优势,它只是个经济强市,综合排20几乎也是上限了。

昆明 昆明GDP排到40多名,但是他综合绝不是这个水平。比数据,首先南昌就没有优势。昆明存款不低,财政税收不低,建成区比较大,机场吞吐量很逆天,人均收入工资都不低。 参考排位 26

宁波 虽然也是计单,但是存在感相比那几个有点低,排名时总被低估,因此一些宁波的人自嘲自己三线波。有的城市排名跑出了20以外。宁波的数据上很强势,单纯经济数据,甚至可以跟除了天津广州外三位区号的硬刚,主要是税收很强大。 参考排位 14

乌鲁木齐、太原 这两个GDP都低,前60见不到影子,乌鲁木齐甚至排名80开外。唯GDP论的把太原乌鲁木齐当三四线小城市,然而这两个城市实际很大,二线规模没有任何问题。财政,存款都不低。三产比例高得恐怖 参考排位:35名左右

再说说我的长春吧,到底是低估了还是高估了?大概得看什么类型的观点了。如果以东北辉煌论的,那么长春高估了,如果以东北衰退论的,那长春也是低估。说长春三四线的,说城建是县城的,只能送两个字“无知”给他。

长春的定位,也基本很清楚,省会中游水平。比上比不过沈阳济南,比下还是可以比得过哈尔滨昆明南昌等。与合肥福州相差不大,各有所长。长春排位的范围,大概22-25。

个人排名前30

1-5 上海 北京 深圳 广州 天津

6-10 重庆 成都 杭州 武汉 南京

11-15 苏州 青岛 西安 宁波 郑州

16-20 长沙 沈阳 大连 无锡 济南

21-25 东莞 佛山 合肥 福州 长春

26-30 昆明 哈尔滨 厦门 常州 南昌


大长春崛起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确实很多城市的排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被高估的,也有被低估的,下面分析几个典型城市,给大家普及一下:

被高估的城市:

东北“F4”沈阳、哈尔滨、长春、大连

1978年中国GDP十强城市:

1 上海 272.81  

2 北京 108.8  

3 天津 82.65  

4 重庆 67.32  

5 长春 51.2  

6 哈尔滨 45.7  

7 沈阳 44  

8 广州 43.09  

9 大连 42  

10 武汉 39.91

全国十强城市,东北占4个,至今15个副省级城市,东北有4个,但是随着东北经济的严重滑坡,如今这些城市的经济总量排名严重下滑。

如今呢

东北“F4”集体掉队,沈阳从全国第7,掉到了全国33位;哈尔滨从全国第6,掉到了全国32位。长春从全国第5,掉到了全国31位。大连从全国9,掉到了全国22位。

改革开放40年,严重被高估的城市就是东北“F4”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


被低估的城市

杭州、长沙、苏州

杭州:一度被外界成为“北上深杭”,目前实力直逼一线城市,杭州有“天堂硅谷”的美誉,也是中国创业者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杭州逐渐形成了一个互联网生态圈。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或许,此时的杭州已成为了绝对中心,并不断将互联网金融向全国辐射开来。

长沙:中国唯一获得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称号的城市,除了出名的湖南卫视,还有三一和中联这对重工翘楚,还有近年连年迅猛攀升的人均收入和GDP也是很亮眼的。除此之外,长沙的软件、动漫产业在全国也是相当出名,实力不俗。

苏州:中国经济体量最大的地级市,很多人联想起中国十大城市往往会把苏州忘掉,但是苏州的经济实力超过了除广州之外的所有省会城市,可见苏州是多么的低调。

综上所述:

大家认为还有哪些城市被高估或者被低估,欢迎参与话题讨论!


城市观察君



低估的这个城市藏的太深。我国三大城市群,掌管华北的帝都与穷邻居里面北京人口2151万。掌管华东长三角里面上海2415万。华南的珠三角呢?广州1292万,深圳1069万。为什么唯独华南珠三角没有诞生人口超过2000万的超级都市,而是诞生广深港3个千万规模的城市呢?

先大家看一张图。

同一个地方,一张地块图,一张卫星图。多少人可以分清这张图里面2个接近千万人口的城市?普通人能看了一般都会以为是一座城市吧?那就给大家看下大图。

没错,这两座城市就是奇葩。我是不知道行政划分的点是在哪?不过这就是大华南地区唯一一个人口规模超2000万级的城市了,它就是广佛。

两市政府18公里不到,就是浦东到闵行的距离,比天安门到通州还近,天津到滨海新区还是40公里呢!!!大概的空间关系如下面几张图。交界的地方已经被住宅商业覆盖。

说到佛山可能会想到黄飞鸿,舞狮,可是佛山其实还是中国工业的第五城,工业产值比广州还要高。上海作为中国工业中心不用多说,苏州的外资,天津的国家大项目,深圳的电子科技,佛山的民营,从古代四大制造名镇到现在,工业就是佛山的家底。而广州缺的是什么,缺的就是好的工业,拿得出手就是汽车。而广州三产比例是仅次于北京的,退二进三的时候,其实工业并不强,比不过上海,深圳天津,苏州。深圳广州工业产值虽然低于天津苏州,可是广州有商贸,深圳有金融,而天津苏州佛山则只是工业独大。支撑起广州服务业的就是佛山,东莞这些工业城市。

我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加法。首先看人口。

北京2151万上海2415广佛2011深圳1062天津1516广佛勉强上了2千万级别,可还是位列第三。从这里,北上广佛人口就是一个量级了。

北京21330上海23560广佛24309深圳16001天津15722

广佛经济总量毫无疑问反超京沪。二产靠佛山,三产靠广州,只有这两座城市能做到,他们产业交错发展,避免同质化,文化又同根同源。

人均

北京9.91上海9.76广佛12.08深圳15.06天津10.37

广佛能做到人口体量如此大的情况下人均还高于京沪。深圳是中国经济质量最好,固定资产投资最少的城市。人均也最高。

这是一座人口超过2千万,经济总量问鼎,人均经济立压京沪的城市。二产三产均无劣势,后劲十足。商贸之都,岭南文化,粤语独立自信,科教医疗也不弱,第三世界首都。。。而且不是直辖市,当然金融是短板这个我也不回避。不过这些条件聚在一起,低估不低估自有分寸。

大家都说北上广中广州与京沪不是一个等级的城市,这没错,单独就广州一个城市来说无论人口,经济跟京沪有很大差距,可是忽略旁边离着如此近的佛山,来评价广州,怎么看都是不合理的。最近很火的广州第二机场的选址,暂定的位置也可以看出这两座城市的关系,这尼玛是广州第二机场啊,都要出佛山了。同理广州南站的布局也是一样,位于广佛中间。这样看来,还能狭隘地只看单独一座城市来评价吗?广州不是直辖市,而是广东的大哥啊。

18公里的距离,很多东西是切不断的,多少人每天在佛山广州两头跑,他们共享同样的区位交通,同样的文化语言,共同布局产业。我们也不能一刀切地把他们作为2个城市看待。或许分成两个城市别有用意。可是我们却不能简单地切开他们的唇亡齿寒的关系来看待这座2000万人口,经济体量全国第一的城市。这才是一个能与京沪同等级的城市。这是一个被藏起来的怪兽。合并应该是不可能的。虽然两地民众的交流不断,但行政体制下很多东西打不破的,不过自古南蛮之地,看看就好。认真就输了。


浩二和他的朋友们


中国最为高估的是成都,杭州,武汉头条三大网吹城市。最为低估的城市是广州,佛山,泉州。

首先先提的是网吹第一城成都,简称成吹!在全网作出四倍纽约,新一线城市首位,国家中心城市,中国第四城等的信息进行网吹。利用合作媒体:第一财经,今日财经等一大批媒体在全网公开各种吹捧,自身造血能力不行,拼命向周围城市吸血。也给网友称为吸血鬼城市!最近金庯前辈的突然离世引起全网热烈讨论,成都媒体第一时间蹭热称金庯前辈笔下剩下的黄蓉,最后的蓉指的是成都的蓉,引发关照。网友称成都的蓉是马蓉的蓉,得名成马蓉!

第二位提的是杭州网吹第二城,简称:土杭,吹功剑指成都。由于G20例会在杭州举行,杭媒瞬间膨胀了,在gdp总量不足的情况下,首先拉广州下马。提出北上深杭,五大一线城市北上杭广深。

第三位网吹第三城武汉,简称武大郎。由于国家大力扶持中西部,使武汉各种固投加大,在2017年城市公共预算收入与广州相差不多,进行各种比拼,各种相比。可武媒都忽略了城市总税收以及上缴比率。忽略各个城市的上缴比率都不一样,广州在中国是上缴比率税最重的城市,每产生一元税,必须同时向国家以及省上缴0.75元的税,上缴为75%,而武汉只有43%上缴比率。留下57%的税为自身发展。

各位怎样看?


反吹组织联盟


中国最被高估的城市是广州,最被低估的城市是武汉。

先说为什么最被高估的城市是广州?一句话,广州根本不应该在所谓的一线城市之列,这是对广州最大的高估!

京沪的实力和地位,广州远远不能相比。无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财政、投资、金融资产、产业层次、市民素质,广州几乎没有一项能够和京沪相提并论的。

所谓一线城市,哪个不是资本高地?哪个不是人才高地?哪个不是科技高地?哪个不是企业总部聚集地?哪个不是行政和企业的决策中心?广州人撒泡尿照照,广州是不是这样的?

不说其它的教育科研,从财政收入和银行存款,最直观体现了这个差距,北京银行存款14万以,上海12万亿。广州差点不到5万亿!深圳7万多亿!相反所谓的二线城市杭州、成都、重庆都是4万亿左右!

财政收入,广州只有京沪的一个零头,深圳的40%不到,还低于天津重庆杭州苏州,和成都南京不相上下!

其它的大城市,都有完善成熟的产业体系,特别是有与之匹配的教育科研实力,而广州没有!广州是一个产业空心化,制造业空白,产业层次非常低下的城市。无论是互联网、高新技术企业、金融创新的企业聚集,广州一次一次地缺席!相反,广州的支柱产业还是房地产、皮具、玩具、服装等不入流的产业。

广州顶着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一线城市的空名,以比肩京沪的房价,实际上市民只能拿成都南京的工资水平!除了原住市民除了炒房能够享受资产的增值,其它市民能够伴随城市发展的机会几乎为零!

从综合实力来看,广州实际是和成都苏州杭州南京长沙重庆天津不相上下,位列二线城市名副其实!

可为何能位列一线城市?无非是广州媒体业相对发达,控制了一些街头小报胡乱排名而已。

为何说武汉是最被低估的城市?

在中国,除了京沪,再也找不出一座像武汉一样,发展成熟完善,没有短板的城市。

武汉有着首屈一指的区位优势,为京武沪三大一线核心正名,奠定了基础。

武汉有着门类最齐全、规模最大、竞争力最强的工业体系,钢铁、汽车、光学、现代建筑、水电、通信等产业都具有全球性的规模优势和竞争力。武汉的石化、造船、自动化、成套装备等产业也是全国领先!

武汉有着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科研体系,这点真的比肩京沪,全国少有!

武汉还是一个全球性交通枢纽城市,海陆空交通全方位全面发展,有着无以伦比的优势!

武汉是名副其实的一线核心城市!国家核心、国际门户,国家发展的发动机!

京武沪的时代已经取代北上广!


武大东湖


中国最被高估的城市是广州,最被低估的城市是武汉。

广州集中广东省最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但是放在全国来看的话,没特别优势。之前广州是物流中心,集中各种批发场,例如中大布匹市场,几乎全国服装公司都要过来中大找布料。不过最近不断防风要取缔市区批发场,然后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因为广州的喜洋洋火了)。总之一句,最近两年,广州一直停步不前,想转型貌似也不太成功。在广东省内人才吸引力竞争不过深圳,低端人才吸引力竞争不过其余珠三角2线城市。唯一最大优势是,所有广东省内最好的大学全部在广州,暂时能靠这个留住一点点人才。同学毕业之后,一般都向往北上深,因为大公司多,机会多。貌似希望留在广州的人不多,因为广州这边的工资跟2线城市差不多,但是房价跟上一线城市,如果不是本地人的话,压力确实很大。。

而武汉却不同.商贸中心,重工业基地是武汉发展的定位武汉的地理位置非常好,位于中国主要城市带的中心,也位于中国大城市带的正中心,基本上承接南北,连贯东西,从北方的北京天津到广州香港要经过武汉,从上海南京到重庆成都也要经过武汉,加上长江水道和汉江水道,武汉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物流和商贸集散中心是必然的·

其次在人力上,武汉有89所高校,69所各种科研机构,在校大学生130多万,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大学生最多的城市。武汉有武大,华科等985名校,有华师,武汉理工,中国地质大学等211重点大学,是全国211大学较多的城市之一。人才储备为武汉发展提供了巨大潜力,人才绝对是第一生产力,把握好这些中国城市格局不在是沿海开花,武汉把广州怼下来是迟早的事情


张智自媒体


所谓被高估或低估,要在同等条件下去比,所以,广州是最被低估的城市!一,广州如有浦东深圳的15%的低税优惠,而不是原35%现还为25%的税率;二,广州如有上海深圳的直辖或计划单列,如深圳似不交广东一分钱,而不是如今要承担广东省40%的财政支出,造成一年只有1300亿的钱可花,各省会中人平最少,而似深圳一年3200亿,或似上海一年6500亿为广州的5倍;三,如果广州也有证券业……那么,必定大胜上海,深圳也还是一个小渔村!因为广州各种条件太好,沪深不可比!且不说大飞机不给西飞给上海,占中国远洋70%的船舶的广州分公司无偿全转移给上海,上海没条件,瞒着全国花天价在几十公里海上,填平小洋山(外侧大洋山动不了)建港口等!即便这样,沪深还是不行,去年底,中央又组织央企投资上海2000多亿认输血,深圳的50O强都外撤,竞注水GDP1000多亿,且不齿地将全社会研发费用900亿计入,引起轰动,却解释为经广东省同意的!而广州,没有任何优惠靠自已,人家主动上门投资,去年以来光1000亿级的落地投资项目就有6个:华为,LG,富士康,思科,中科院,华润!谁强谁弱还用得着说吗!


傻小子汪汪


最严重低估的城市是杭州!一线城市将变为北上深杭!

杭州这几年经济转型成果果有目共睹!电商 互联网金融 大数据 云计算等前沿科技实力全国第一!市值十亿美金“独角兽”公司数量仅次于北京,上市公司市值超过上海,仅次于北京深圳,富豪数量更是全国前三,广州和杭州更是不在一个档次上!

杭州被归类为二线城市最主要是因为常住人口太少,只有九百多万,远低于北上深杭,这几年杭州对人口的吸引力很强,正在加速补齐人口数量这个短板!

看完记得关注下哦,更多原创精彩与你分享!


苏州老于


直接答题,感觉被低估的城市应该是北京市!为什么这么说呢?


目前主流自媒体对外传播北京的情况是这样的,365天雾霾,365天风沙,365天刮风,没有水,没有水果蔬菜,冬天特别冷,夏天特别热,外地人素质低,到处是农村,没有高楼,天黑路上没有人,到处都是上个世纪落后的产物。

对的,你没有看错,目前的自媒体都是这么宣传北京的,实际上,很多人也就相信了,说北京这不好,那不好。

实际情况呢?这些描述北京的词汇用在十多年前可能勉强算能凑合用吧,可是放到2018年,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北京空气好,好到什么程度?根据2017年全国全年空气排名来看,北京空气排名全国前十名,可见现在的北京已经脱胎换骨,天天蓝天白云没有雾霾。

其它的,没水,需要南水北调,确实,北京不大的面积登记在册的2000万,流动人口不敢多说,怕动了某些的痛处,据不靠谱消息为常住人口3倍,水本来是富裕的,好吧,其它的就是内涵了,不多说了,北上广深,虽说北京排第一,可是北京还是被低估了,希望大家不要被某些自媒体的个人的观点所迷惑,正确认识北京吧!


北京日记


被高估被低估的城市都有一些,但是谈不上严重二字,其实所谓的严重高估都是网友自己理解的。比如现在出的城市分级榜单,很多网友把这当成了城市定位,其实本身就是错误的理解。

最近新一线的名单炒的火热,但事实上这份名单只是上海卫视第一财经栏目下属研究所的一份研究报告而已,而且研究内容为商业魅力指数,所以这份榜单分级事实上也是根据商业及其衍生指数来划定的,跟综合实力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但很多人却上纲上线,认为自己城市如何如何,把自己吹上天,把别人贬到底,这其实就是一种对榜单过渡解读产生的严重高估。

这里举两个例子吧,并非有心要黑谁,而是就事论事。

先说被网友高估的郑州,近些年来郑州的发展可谓飞速,但相比于真正的综合强市,郑州显然还是缺乏底蕴的。郑州的起步主要是得益于路网交通枢纽,这也是当年成为省会的规划目的,现在突飞猛进的方面主要也是体现于经济总量和城建。之所以成为新一线和国家中心城市,主要原因是区位优势,并不是和武汉、成都、南京这些城市同框了,就等于有实力和这些城市叫板了,郑州这座城市本身是低调务实的,所以才有了如今令人称赞的成就,可是偏偏有些激进的网友总是对这座城市吹捧过渡,动不动就今年秒这个,明年超那个。然而事实上真正强市的三要素是什么?经济总量和人均经济双高、配套完善度和配套级别双高、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速双高,可是这当中郑州也就经济总量和配套完善度达到强市标准,其他尤其人均GDP、人均收入、收入增速这些真正关乎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数据,哪一项能达到强市标准呢?先不说和中部龙头武汉相比,就比比长沙吧,长沙去年人均GDP137806元,郑州93849元;长沙人均可支配收入41131(

全国20),郑州30556元(全国58),尤其人均收入这一项,郑州在整个中部六省省会当中仅略高于垫底的太原市,比南昌合肥还低,所以GDP总量的快速增长,并不能代表经济规模以外其他方面也是同速增长,至少在医疗、高校、科研、民企、金融等领域比真正强市还相差很远。

再说说被低估的城市吧,这座城市正是今年新晋成为商业魅力新一线城市的无锡,无锡在很多外地人眼里是一座江南小城,但事实上无锡早有小上海的美誉,这里不论是城市还是市民,多年以来都异常的低调,低调到让人们想不起来经济强市当中还有这样一座城市,真的是一个闷声发大财的典型。无锡就是纯粹的经济强市,并非综合强市,但综合实力却在稳中有升的进步着,人家从来没有标榜自己城市是什么等级,或者动不动去和各个城市PK,可是低调不代表没有高调的资本。我们还是看看这座经济强市的经济数据吧。2017年,无锡经济总量10511亿,位居全国第14位,但无锡只有655万人口,所以人均GDP高达160412元,远超北上广,在全国范围来说,人均GDP能够完胜无锡的只有深圳。去年无锡人均可支配收入46453元,位居全国第10位;白领年终奖额度9404元,位居全国第7;人均存款余额全国第9位。可以说无锡的人均经济指标绝大多数都是全国前十的水准,但是在这次入围新一线之前,并没有被很多人所关注,可见对这座城市的低估还是很明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