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霸州
”狼蟲虎豹”是一個漢語成語,泛指兇猛的動物,也比喻惡人歹徒。
還記得嗎?《西遊記》中有這樣一首插曲”通天大道寬又闊”,歌詞中就有”狼蟲虎豹”這個詞:
”剛擒住了幾個妖,又降住了幾個魔,魑魅魍魎怎麼它就這麼多。(嘿嘿,吃俺老孫一棒!)殺你個魂也丟來魄也落,神也發抖,鬼也哆嗦,打得那狼蟲虎豹無處躲……
其實,”狼蟲虎豹”的出處,是明·賈仲名《對玉梳》的第三折:
“轉過這山坡,一簇榆林,黑洞洞的,不知裡面藏著什麼狼蟲虎豹。”
那麼,”狼蟲虎豹”裡的”蟲”,究竟是什麼動物呢?
古時的“蟲”,泛指一切動物,並分為五類:禽為羽蟲,獸為毛蟲,龜為甲蟲,魚為鱗蟲,人為倮(luo)蟲。
虎屬毛蟲類,是獸中之王。古人把“五蟲”的首領,與五行方位相配,西方之神即為白虎。
民間有”大蟲”、”長蟲”的叫法,是指同一種動物嗎?顯然不是。
一、“大蟲”也就是毛蟲之首領,獸中之王的意思。
與東方之神龍為鱗蟲之長,南方之神鳳為羽蟲之王,即“龍王”、“鳳凰”,都是同樣的意思。
武松在景陽岡打虎時,告示上所說的大蟲傷人,就是指老虎。
由於虎性兇猛,為百獸之長,又往往借“大蟲”以稱類似之人。《水滸傳》中,就有綽號為“母大蟲”、“病大蟲”的。
還有個宋人叫卞袞,性情慘毒,為鹽鐵副使時專喜鞭打下屬,因此也被人稱之為”大蟲”。
二、”長蟲”,則多被人稱為”蛇”,而且是那種毒蛇、蟒蛇。
與狼、虎、豹一樣,蛇,也是兇猛的動物。對人有危害、攻擊性強,令人畏懼,又能致人於死地。
古時候,”蟲”,“蟲”,本是音、義都不相同的兩個字。
“蟲”為動物的總稱。
《女媧補天》:“狡蟲死,顓(zhuan)民生。意思是:強壯兇猛的鳥獸死去,善良的百姓生存下來。
《山海經•南山經》:“羽山……無草木,多蝮蟲。”這裡的蝮蟲,指蝮蛇,蝮蛇是一種常見的毒蛇。”蟲”讀huǐ音,是毒蛇。
“蟲”為爬蟲,昆蟲,蟲子。
《遊褒禪山記》:“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捕蛇者說》:“去死肌,殺三蟲。”
《諸病源候論》卷五十:“三蟲者,長蟲、赤蟲、蟯蟲。”這裡的”蟲”,讀chóng音。如今的“蟲”,簡化為“蟲”了。
”長蟲”指蛇,在《白蛇傳》中提到過。
2010年,岳雲鵬的相聲《白蛇傳》很火,裡面有句臺詞:原來蛇叫“長蟲”,你們那兒叫啥呢?
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時認為,蟲就是古代的一種蝮蛇,細頸大頭。後來引申為臥倒的蛇,即”其臥曰蟲,舒之曰它(即蛇字)”,也就是說,蛇臥倒了叫”蟲”,舒展開了叫”蛇”。
還有,”蟲”在甲骨文、金文、篆書中,就是一條蛇的形象。
“狹義的蟲”,就是除去“禽”和“獸”之外的所有動物了。所以,蛇就屬於狹義的蟲,由於它體型細長,所以古人形象地稱之為“長蟲”。
而老虎,體積大且兇猛,所以古人形象地稱為“大蟲”。
清代小說《綠野仙蹤》裡,有這樣一段話:“內中狼蛇虎豹,妖魔鬼怪,大白日裡往往傷人……”足以證明“狼蟲虎豹”,就等於“狼蛇虎豹”。
通過以上舉證、分析,成語”狼蟲虎豹”裡的”蟲”,就是指蛇,而且是危害人性命的毒蛇、蟒蛇之類。
像《捕蛇者說》裡的蛇,”觸草木,盡死”。可見其的毒性有多大,它當然猶如狼、虎、豹一樣,是兇殘的動物。
有書知道
狼蟲虎豹是人們說的森林裡的四大凶猛動物,大家都知道狼,虎,豹,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四大凶猛動物中的“蟲”是什麼。
那麼森林中的,號稱兇猛動物的“蟲”是什麼樣子呢!
其實我也沒有見過,只是在書裡看到過對大“蟲”的描寫。
相信有看過《水滸傳》的朋友都看到過有一回說的是《景陽岡》上武松打虎那一回。回目錄我的是武松打虎,可是裡面說的是大蟲。
其實虎和“蟲”的區別就是,老虎的頭上有一個“王”字形的花紋。有另一種動物的體型,花紋,以及其他的地方都相同,只是頭頂上沒有那個“王”字形的花紋。那就是“蟲”。
在書中描述是《吊青白額》的是稱為“蟲”,老虎是一種額頭上有“王”字形的花紋的。
在動物介紹中是這樣說的“老虎,花豹,蟲,都是貓科動物。”
由於我們對這些動物的瞭解很少,所以很難區分它們。就像東北虎,華南虎,只是地理位置的不同一樣。
美在世間
繁體字中既有“蟲”字,又有“蟲”字,今天一律簡化為“蟲”。那麼“狼蟲虎豹”的“蟲”到底是“蟲”字還是“蟲”字呢?
我搜了一下影印版《西遊記》,裡面寫作“狼蟲虎豹”。
許慎《說文解字》中解釋“蟲”字道:“一名蝮,博三寸,首大如擘指。象其臥形。物之微細,或行,或毛,或蠃,或介,或鱗,以蟲為象。凡蟲之屬皆從蟲。許偉切。”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時認為,蟲就是古代的一種蝮蛇,細頸大頭。後來引申為臥倒的蛇,即“其臥曰蟲,舒之曰它(即蛇字)”,也就是說,蛇臥倒了叫“蟲”,舒展了叫“蛇”。
“蟲”在甲骨文、金文及篆書中,就是一條蛇的形象。
因此“狼蟲虎豹”的蟲就是蛇。
清代小說《綠野仙蹤》裡說:“內中狼蛇虎豹,妖魔鬼怪,大白日裡往往傷人”,可以證明“狼蟲虎豹”就等於“狼蛇虎豹”。
@王事情 將“蟲”解釋為“虺”,我認為可能並非如此。如果按照清代段玉裁的看法,“蟲”和“虺”雖然讀音一樣,但不是一個字。
因為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的“蝮”字條下面說:“(許慎)意蟲為無足它,虺為四足它(它就是蛇的意思)。”也就是說蟲是無足蛇,而虺是四足蛇,兩者的意思並不完全一樣。古人常說“虺蜥”、“虺蜴”,也可以證明虺和蜥蜴是同類的。古人對動物的分類比較樸素,他們認為蜥蜴和蛇是一類的,蜥蜴就是四足蛇。
夢露居士
很多人認為,“虎豹狼蟲”中的“蟲”指“長蟲”,是一種毒蛇,或巨蟒,與虎豹狼放在一起代表兇殘的事物或性情。
有書君以為不然。
按照中國人的語言習慣,常把相關的事物成對成組地說出來,十分對稱。例如“馮婦虎,葉公龍”,繡虎對雕龍,既工整又有趣。
再看“虎豹狼蟲”這個成語,前三個所指的都是善於奔跑的獸類,怎會加入一個四肢全無的蛇蟲呢?
《西遊記》中有這樣一句話:“那猴在山中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猿猴為親。”
這裡猿和猴同屬猿類,虎和豹都是貓科動物,獐和鹿共為鹿科,都是有某種姻親的動物。
原版《西遊記》第三回中,孫悟空自稱大聖收集兵器搞事情,驚動了滿山怪獸、七十二路妖王前來跪拜,它們是“狼、蟲、虎、豹、麂、獐、狐、狸、獾、獅、象、狻猊、猩猩、熊、鹿、野豕、山牛、羚羊、青兕、狡兒、神獒……”
顯而易見,妖王怪獸都是四蹄動物,蟲是其中之一。
於是就有人站出來說“蟲”是指老虎,理由是老虎也叫大蟲。
《水滸傳》中就留下“景陽岡上武松遇大蟲——不是虎死就是人傷”的歇後語,其中武松打死的大蟲就是一隻吊睛白額虎。
但根據吳承恩先生列舉的名單,“蟲”是有別於其中任何一種獸類的,肯定不是虎。
有書君常聽東北人講起狼蟲的故事,說狼蟲毛色像老虎,但比老虎小,頭頂無“王”字,厚嘴唇。體型像狼又比狼大,會上房,常咬死狗崽。
有書君推斷,“狼蟲”就是“蟲”,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猞猁。
猞猁俗名山貓,在我國小興安嶺地區常見,屬貓科動物,比貓大得多,是中型野生食肉動物,以狍子、野兔為食。
猞猁外形像老虎,但因耳朵上有尖聳的筆毛,加之動作敏捷,使人很容易誤以為它的耳朵是尖的,和狼有幾分相似。
猞猁是一種在寒冷地帶生長的動物,所以暖溫地區的人一般見不到。
又由於人類增多擠壓了它們的生存空間,環境的惡化又使他們捕不到獵物,只好竄入附近村子偷食小狗小貓等家養小畜,引起人們的猜測和恐慌。
各地言語叫法不同,使“蟲”這種動物的意思越來越不清晰,逐漸失去了原本的確指。
可以設想,如果人們繼續傷害動物,破壞生態平衡,將會有更多的文化詞語斷裂,成為無法理解的語言,讓後人百般推斷猜疑。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首先要明確的是這個“蟲”不是老虎。很多人認為,狼蟲虎豹中的蟲指的是老虎。古代五行陰陽學說中有“五蟲”之說。古人認為,陰陽歸位生靈各有所屬。天地陰陽二氣比較均衡的演化成“五蟲”。
東方鱗蟲,魚屬類,龍為長。西方毛蟲,狼熊屬類,虎為長。南方羽蟲,眾鳥屬類,鳳凰為長。北方甲(介)蟲,鱉蚌屬類,龜為長。中央裸蟲,無屬類,人為長。所以推斷,狼蟲虎豹都是毛蟲!有人也把老虎叫大蟲,毛蟲裡的老大!
但是,在這個特定的成語裡,“蟲”應該理解為毒蛇。否則和虎就是重複!《山海經·南山經》裡有記載“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無草木,多腹蟲”。
過客251969142
狼蟲虎豹中的蟲就是蛇,在東北地區,老百姓就將蛇叫做長蟲。上面很多回答說是老虎,我偷偷笑了,老虎在我們這裡叫做大貓。有的還正經八百的扯上上古時期,哪有那麼複雜,成語都是白話文裡面常用的口語轉化來的而已。
我小時候七歲之前,是在吉林省一個叫做XX(隱去地名吧,你懂的)的大山溝子裡,老爹是軍官,拉了一撥人在那裡建油庫。那個地區老百姓都是過去木幫的後代,打獵、伐木都是好手。我們家就租住在一家老百姓家,有一天早晨,在我家碗架櫃(就是餐邊櫃)裡面發現一條長長的蛇,被發現後迅速爬到屋頂鑽進夾層不見了。我至今記得我媽媽那一聲慘叫:長蟲,後來聽媽媽講,有胳膊那麼粗。
那個山裡面其實長蟲很多,一般都是無毒。我還記得有一次我和小夥伴發現一條小蛇,然後我們就用木棍子扒了著玩,當地老百姓看到不高興了,告訴我們不能玩蛇。現在在山區一直還有著這個禁忌,就是不能打死蛇。
當兵的就不管那麼多了,我還記得老爹給我講的笑話,一個小兵哥哥晚上執勤站崗,半夜下崗後就看到司務長在那裡蒸肉,小兵哥哥饞了,就求過一碗肉,蘸著醬油就吃光了,吃完問司務長,什麼肉這麼香,司務長回答說是蛇肉,小兵聽完出外連苦膽都吐出去了。
如果非常深究,蛇為什麼叫長蟲,蟲的意思一般是指沒有腳的動物。所以蛇可以理解為長長的蟲子吧,有點牽強,不過比起他回答我認為靠譜。(這個長蟲漂亮吧,叫鸚鵡蛇,致命呦。)
河畔一壺酒
“狼蟲虎豹”出自明朝賈仲名的《對玉梳》第三折:“轉過這山坡,一簇榆林,黑洞洞的,不知裡面藏著什麼狼蟲虎豹”。
古人稱老虎為大蟲,最早記載的的是晉幹寶《搜神記》,其中有文字講到“扶南王範尋養虎于山,有犯罪者,投於虎,不噬,乃宥之;故虎名大蟲”。(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為什麼會以“大蟲”稱呼老虎呢?原來古人用“蟲”泛指一切動物,並把蟲分為五類:禽為羽蟲,獸為毛蟲,龜為甲蟲,魚為鱗蟲,人為倮蟲。虎為百獸之王,故加“大”字。
在本句的“蟲”不應是指老虎,因後面已經有特指的“虎”。《爾雅·釋蟲》、《說文》說,“蟲,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又說初指毒蛇,後指一般蟲類,也作動物的通稱。在本句應該是指毒蛇之類,以區別於虎豹,不然,語句便有重複之嫌。(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南方鵬
題主的這個問題在我上高中的時候語文老師就講過,狼蟲虎豹的蟲應該是現在的蛇,當時有同學提出會不會是《水滸傳》裡武松打死的大蟲,即老虎,老師嫣然一笑說,前面都有個虎了怎麼後面還會有虎呢?應該是長蟲,古代的一種毒性很大的蛇。
我們三門峽市陝州區一帶當地方言都把蛇叫長蟲。1985年左右,那時候小夥伴都喜歡玩氣槍,我在師家渠溝裡(現在的崤山路)的羊腸小道上發現一條橫臥在路上比拇指還粗的蛇,我拿著氣槍對著草叢裡的蛇頭開了兩槍,現在想起來都覺得那時候膽子真大,打死後手提著回家用釘子釘在牆上扒蛇皮,蛇肉炒了,白色的,第一次吃蛇肉覺得鮮美無比。北方人吃蛇肉的不多,我炒完讓小夥伴們吃沒一個人敢吃,最後我一個人吃完了。蛇皮套在了我的長劍鞘上,拿著很是威風。後來到宮前上班,經常在山下的河邊見到在河邊竄來竄去的小蛇,在道班的牆上竟然發現過褪下來的蛇皮,問了當地老人才知道我們住的地方在山的陰面,蛇就愛在陰暗潮溼的地方活動,所以經常能見到蛇。
以前住平房時候有個鄰居天生不怕蛇,經常拿蛇在手上把玩,一次拿著蛇纏在手上午睡,醒後發現蛇不見了,到處找不到,後來在床底下發現個老鼠洞,估計跑裡面了。
現在市區蛇已經很少見到了。
文字專家在註釋《說文解字》時也認為蟲就是一種蝮蛇,頭很大脖子卻很細,“其臥曰蟲,舒之曰它”,即盤著時叫蟲,伸展開後叫蛇。
蟲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是一條象形的蛇。
至於武松打死的那隻大蟲,並不是大的蛇,而是老虎,因為在古代蟲代表的是一切動物,大字是第一、首領的意思,虎乃獸中之王,生性兇猛因此稱它為大蟲。
可見,成語狼蟲虎豹四個字裡面的蟲就是現在的蛇。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指出。
謝謝!
碳酸鈉516
【狼蟲虎豹】最讓想起西遊記,不知你有沒有記得這首歌:
“剛擒住了幾個妖,又降住了幾個魔,魑魅魍魎怎麼它就這麼多。嘿嘿,吃俺老孫一棒! 殺你個魂也丟來魄也落,神也發抖,鬼也哆嗦,打得那狼蟲虎豹無處躲。剛翻過幾座山,又越過幾條河,崎嶇坎坷怎麼它就這麼多。俺老孫去也!去你個山更險來水更惡,難也遇過,苦也吃過,走出個通天大道寬又闊。”
其中就有【狼蟲虎豹】,對於“蟲”應該是古人稱作的一種獸吧,因為古人用“蟲”泛指一切動物,並把蟲分為五類:禽為羽蟲,獸為毛蟲,龜為甲蟲,魚為鱗蟲,人為倮蟲。在這裡肯定不能是人。
經典影視快遞
狼蟲虎豹還有比喻比大蛇更可怕的就是人不人,鬼不鬼住在山洞中佔山為王,無人性,強搶豪奪,比狼虎豹更可怕,狼狽為奸專幹壞事。
蟲乃不勞而獲,人民蛀蟲,有大蟲,有小蟲。專刮取民脂民膏,害人不淺。我們一定要掃除一切害蟲,讓民眾過上幸福安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