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吹不黑,客观地评价,吉利,比亚迪,以及奇瑞三个品牌的国产车做的怎么样?

邵1497608


我就以我汽车消费者的角度说说吧,国产的我开过奇瑞QQ,风云,旗云。比亚迪F3自动,G5自动。海马福美来。合资的开过丰田威驰,大众捷达,帕萨特,凌度自动挡。日产新阳光自动挡手动都开过,奔驰C200自动挡,铃木北斗星,启悦自动挡。现代瑞纳。雪佛兰科鲁兹,赛欧。还有许多,想不起来了,时间太久了。

说说映像深刻的,威驰,瑞纳,赛欧,新阳光,开起来舒适性,高速稳定性,动力,烂路的噪音,这几款车还不如新款的比亚迪F3,这几款车我都开了不少时间,是经过长时间的比较后的感受。海马福美来的底盘过弯的感觉最舒服,车子好肯入弯,侧倾很小,方向盘指向性好,不会在弯中再修正,操控感非常好,后座不易晕车,可惜已经停产。我开过的合资自动挡,都是延迟非常明显,包括奔驰C200都有不过还能接受,新款凌度延迟明显,反应跟不上人的操控。启悦6at的,反应慢,顿挫明显,试了一下急加速居然搞得变速箱保护不能升档了,可见6AT也不是有些人说的那么神。新阳光的cvt适合慢性子的人开,省油,无顿挫。

国产车自动挡,F3和G5,双离合的,起步反应比凌度的快,低速是可以感觉到顿挫,但是比启悦的6at好,而且2档以后几乎都感觉不到换档。我开车是比较快,一般都是大油门,甚至地板油。F3和G5的变速箱反应相对来说比启悦,新阳光要快。急加速感觉干脆利落。摸到性格后,可以开得比较得心应手。这两款是我开过的15万以内的最满意的自动变速箱,而且这两款变速箱不像大众,大众的变速箱你修不起,换双离合片总成一万多,你说肉疼不。而比亚迪的双离合,双离合总成淘宝上才一千多,G5的两千多点,整个变速箱总成才不到一万。而且比亚迪厂家给你质保6年。

手动挡里面日产新阳光的手动变速箱驾驶感受是我开过的最垃圾的,间隙大,顿挫,老司机开也不好操控。大众捷达的变速箱手感很好用起来也舒服。五菱荣光的变速箱虽然档杆间隙大,操作感不够高级,但是衔接快,齿比密,城里穿插,变速灵活,动力传递匹配非常好,得心应手。

以上都是我二十多年开车对开过车型的个人感觉。10万,甚至15万以内,国产的还更好。特别是自动挡。比亚迪,奇瑞的。其他的没开过,不评价。最让我不满意的,启悦自动挡,新阳光手动变速箱,cvt的不错,就是反应慢些,不急慢慢的开还是可以的。虽然日产cvt比较早,但是还不如奇瑞的cvt。奇瑞的反应快,动力更迅速。还有很多朋友说自动变速箱的顿挫,双离合比AT的好(如果是二三十万以上的自动AT车不说),AT的顿挫是每个档位都能明显感觉到。双离合变速箱只有一二档有,之后的档位你几乎感觉不到换档,反正比亚迪的(我也只开过比亚迪的双离合)二档以后到六档,我不看仪表都不知道它已经换档。但是也正是因为一二档有顿挫,所以在堵车的时候一二档来回切换就感觉顿挫明显,所以在堵车的时候,可以切换到运动模式,就是S档,提高换档转速,减少低速换档次数,这样人和车都舒服。

说说安全,开车这么多年,路上看见的,听说的,在车身安全上,国产的比合资的好,很意外吧。国产车说是高强度钢就是高强度钢,不像日本钢铁丑闻,大家都知道吧。而且几万十来万的车就开始使用高强度钢和热成型钢。

有的朋友说你说的怎么和别人说的不一样。有一部分人说国产不好,反正这不好那不好。合资的怎么怎么牛,神。首先,你要确定你收到的信息是真的,网上信息真真假假,道听途说,你的信息来源不能全部都是网上看。自己要多了解,多想想。国产车已经不是20年前。反正,大众断轴,本田机油增多,宝马5年普遍发动机漏油,奥迪烧机油,奔驰维权上电视,陆虎自动变速箱问题,等等,都是板上钉钉的事。上过官方媒体的事。而污蔑国产车的事往往都是传说。

最后分享一下我的买车的理念吧,如果你有钱有时间就不用看了。

首先大家要明白,世界上没有不坏的车,只是几率大小。不说丰田,就是劳斯莱斯也一样需要售后。是吧。如果你希望买一台车一直都不坏,是不可能的。只是你开多少年开始坏。

既然你的车始终有坏的时候,有需要保养的时候,那么我们要买不怕坏,好维护保养的车。他们的共同点,不管是新车型,还是老车型,1保有量比较大,2厂家技术垄断不严重,(至少4S大小城市,县城里都有)非4S也能修。3配件耗材好买,便宜。不管是汽配城还是淘宝一搜都有,而且还便宜,特别是淘宝上都搜不到配件的车最好别买,不然你车坏了都没有配件修,4S都要你等半个月才有配件。4油耗普遍不高,这个可以问问路边看见的车主,也可以看看口碑网上的评价。

建议不要买一下几种。

1卖得贵,保养贵,消耗贵,的三贵车。因为买车就已经花费了你收入的一大部分,甚至是贷款,之后呢,油耗又高,保养一次就差不多1000左右,各种耗材又贵。那么车会成为你的负担。

2小众车,平时开开无所谓,等到保养和需要维修的时候发现4S离自己家一百多公里的大城市里。在自己县城维修保养确没有现成的配件,需要等十天半月的。

3有致命缺陷的车,大家都知道大众速腾断轴,本田思域,crv机油增多,陆虎变速箱,大家记住这4个车型。他们的问题4S是不会解决的,大家可以搜搜。大众不是给你换新轴,而是打补丁。本田机油增多不是给你换发动机,而是改质保书,提高机油尺刻度线。陆虎不是给你换变速箱,而是不停升级变速箱程序。如果你买到这样的车,除非你非常非常白菜价卖掉,不然你是非常非常闹心的。


大胡子抽烟


我曾经是吉利人,也是吉利车主。可能有点私人情感,请注意。

一:奇瑞

奇瑞按道理从国家到地方保护、资源、人脉应该在都是最强的,毕竟是国企嘛,出口量也是第一。但是现在没有这种强的趋势。国企也限制了它。可能和高层的布局和眼界有关系。(记得10年的时候看到a3的屁股,那个帅气呀!让我震撼。)

观致听说这么好的车,内饰、动力、安全、外观都行。可是卖得并不好,这个营销方面是不是要加强?还是国企的局限性和思想僵硬性?如果以后奇瑞的车打出来自观致的底盘、来自观致的设计师成为奇瑞以后的买点,那该有多好。还有和塔塔的路虎捷豹合作这么久,貌似没推出过一款这两车的技术和相似产品。把一些好的技术放在观致也好呀。

建议奇瑞加强营销方面的,换个叼得营销总监!印象很深的就是艾瑞泽五,当时选择的是吉利,可是吉利新帝豪只有向上才标配esp。艾瑞泽则全系标配(价格差距不大)。从这点看出奇瑞是在真的为国人着想造车!加油呀!奇瑞!崛起呀!奇瑞!

二、吉利

我觉得吉利现在广告可能打得有点厌烦,或许是用户多。但是最美这个,最美那个未必大家不会审视疲劳?多点钱用在研发和技术上不好吗?而且我觉得步子可能迈得有点大,到处收购,虽然现在是皇亲国戚,以后呢?我在吉利待了5年,据我所知现在世面很多新车都是以前的车换壳,车型貌似也比较多,多得我都看不过来。我觉得还是丰田的模式好,凯美瑞、雷凌就几款车,认知度好,市场细分没那么多。但是还是挺佩服吉利的,把沃尔沃运营得这么好,动不动一款新车就是来自沃尔沃的技术和安全,吸收的比较充分。领克现在看来也成功了,和沃尔沃关系莫大(奇瑞如果把观致也运营得这么好就好了)。希望吉利不要一直吃沃尔沃的老本,有自己的创新。

3、比亚迪:

挺佩服比亚迪,也比较看好,毕竟是以后的趋势,目前国产车新能源的领头羊。在F3出来不久的时候,很多人瞧不起比亚迪,说名字不好,车不好等等。我就说今天的你看不起比亚迪,以后可能你还买不起。看看今天的唐、宋、元。买的起吗?个人觉得价格有点贵呀😄,可能是电池和技术的成本在这里,还不能走入普通的千家万户,如果有一天不靠补贴就六七万块就好了。(个人看了唐Pro真心喜欢,一看价格就后退了)😁比亚迪确实放弃了许多市场。在油价这么高的时候,你所想的就是油耗低点。或者以后的趋势会让你选择比亚迪。

总结:其实从三大件来说这三大车企应该差距不大,或者是因为新能源而选择的比亚迪,或者是奇瑞的认真造车选择了奇瑞,或许是销量高沃尔沃的技术选择了吉利,其实不管什么原因我们都支持了国产,给了国产车一次机会,好不好就看这车企给我们什么样答案了了。

有两句话我觉得应该深思:

1.诺基亚:我们并没做错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输了。

2.大润发:战胜了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在这信息发达的时代,作为汽车制造业,以后有家车企消失了,可能会有上述两点原因吧

加油我滴国产车!中国在崛起,国产车也在崛起!希望李书福说的:现在中国的停车场都是国外的车,希望以后中国车能停到全世界的停车场!

年纪小,见识少,可能说的不是很对。






云淡风飘92700296


凭心而论,这三家企业已不在一个层次了,吉利一路绝尘,迈向世界级了,当然是最好的了,从产品力、企业利润、营销等方面已步入快速上升通道,特别是领克品牌的销量、布局的成功,将保证吉利之后的成功。

奇瑞是最没前途的,产品力、营销、企业利润方面无一可行,整天在吹底盘、发动机、变速箱技术研发,但哪家不在研发,只是人家不说不吹而已,仔细对比一下奇瑞吉利的底盘调教吧,吉利销量大不是没有道理的,

比亚迪随着宋MAX以及唐2的上市,会越来越好的。

总之,奇瑞是最有可能出局的。


姜宇杰162


三个品牌都是自主品牌中实力较强的,回答这个问题要摸着自己的良心说,并且不能刻意抬高或者抹黑某一家品牌。今天我就以我自己的角度客观的评价一下这三个自主品牌。

首先说吉利,吉利是这三个品牌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吉利的车子在自主品牌中还是比较强的,在国内谈不上特别出色但是也谈不上特别差劲。轿车领域吉利有帝豪系列,目前唯一一个可以与合资轿车较量的自主品牌。SUV有远景和博瑞,两个产品在SUV领域混的还算可以,尤其是博越基本在国内SUV销量的前五。中高端车系有博瑞系列和子品牌领克,两个车系都使用沃尔沃的技术克服了吉利在技术上的短板。吉利的后续发展实力最强的品牌,这一点可以从吉利的国际化经营策略看出来,从收购沃尔沃再到入股奔驰母公司就能看出来吉利更大的野心。

再说一下比亚迪,说起比亚迪一定要说比亚迪的新能源技术。比亚迪的新能源技术放在世界也是比较领先的,旗下的新能源汽车绝对是国内最强的。全国有不少城市都使用毕比亚迪的新能源客车以及新能源出租车,比亚迪的新能源客车被很多发达国家城市采购。还有比亚迪的唐,以4.9秒破百的成绩让很多新能源汽车望尘莫及。比亚迪在未来新能源汽车上实现了弯道超车,甚至连汽车界的大佬品牌都要买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拆了研究。

最后说一下奇瑞,奇瑞走的路线特别像马自达,论自主品牌的三大件奇瑞是最强的。奇瑞的最新量产发动机可以将热效率提高到37.1%,这个成绩是超过了国际主流水平另很多合资品牌都望尘莫及。奇瑞大力在技术上搞研究很少关注消费者的爱好和心理,奇瑞很多质量不错的车子销量并不太乐观。



自主品牌用几十年的时间发展到目前的局面很是不容易,希望咱们的自主品牌越来越好!

喜欢汽车问答知识关注在下🌹🌹🌹


猴子说汽车


作为前A3 的车主,还是说说奇瑞,别的不了解,没有发言权,

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就不说了,09年左右奇瑞的发动机变速箱技术在国产品牌里算最强的了,当然我说的变速箱是cvt ,

A3 在我手里开了两年半,分手的原因是他舍身护主救我一命,自己报废了!碗口粗的树,凌晨一点时速60没有刹车正面撞树,树折了,车上三个人除了我的膝盖擦了块皮,其余毫发无伤!两气囊全爆,四条轮胎全废,拖到4儿子,遥控锁车直接走人!奇瑞的安全性在我看来一直在国产里数一数二,尤其是后来的观致!

1.6的新A3 在市区堵车手动挡也得9个到10个油冬天还会多1到2个,上了高速,立马就到6个左右,我开过最省的一次跑了400公里,5.2!所以油耗在我来说没有槽点,毕竟车自重大!

说说奇瑞吧,其实奇瑞最大的失败在于营销公关和产品定位规划。反应总慢别人一拍,一直别人拉着走!

我觉得长城吉利长安真的应该感谢奇瑞,

如果瑞虎早换代早把设计师换了,可能长城h6就不会那么火了,

如果艾瑞泽7定位准确,先求占有率,后求利润,

帝豪和逸动也就不会在当年那么风生水起了!

艾瑞泽7是好车,也是用心之作,但品宣和公关都是渣,一上来就对标合资品牌,价格定的虚高,导致后来大幅降价,伤了一批老用户的心,后备箱漏水被水军无限放大,让很多观望潜在客户流失!

瑞虎万年不换代,等发现没有竞争力时,就来个小改款骗骗用户,实在不行就降价,再不行,就换个名!

反正一切以完成任务为主,

产品规划和定位更是屎一样,本以为多生孩子好打仗,最后全是窝里斗,不用别人挥刀,自己就把自己弄死!到今天真正有销量的有几个?产品没有延续性,全靠吃老本!

对奇瑞还是有点感情,到今天身边有朋友要买国产车,我都建议看看奇瑞,到今天很多群友都换车了,只有三个铁粉换了奇瑞,一个m7,一个观致3,一个观致5,观致也是一样的病,虽然是个私生子,但家族遗传基因还在,会造车不会卖车!

就像群友说的一样,奇瑞总是把肉埋在包子里,不了解的根本不知道,

如果你没开过,你可能不知道08年推出的A3是4连杆的后独立悬挂,十万以下第一个全系配备esp的,主副驾驶用的都是预紧式安全带,还有大灯伴你回家功能,还能一键升窗降窗,打开发动机能看见那么多国际大厂配套的产品……而很多车12年13年也未必有这些!

还是怀念我的二厢蓝,我的好伙伴!

外形依然是我认为国产里最好看的二厢车!



优质内容创造者


最近入手了一辆运动款的吉利缤越,入手的最大原因就是它配备的自动驾驶功能以及超高的性价比。10万左右的缤越配置了车道保持、行人识别等安全功能。而这些配置一般二十多万的车才会有。

正好赶上周末出趟远门就想着试试它的自动驾驶功能吧,之前就有些了解自动驾驶的一些等级,像L0、L1就是之前车子的基本全靠我们自己驾驶,听说缤越是L2,在路上我算是差不多感受到了,我开到平路的时候故意不去控制方向盘,在方向有点跑偏的时候却感觉到方向盘在缓缓回正,接着试了一下刹车的功能,踩刹车的时候车子不会有顿的感觉,比较流畅,这应该也是一种智能驾驶吧,到了目的地之后试了一下自动泊车,停车倒车遇到看不到的地方会有警示灯提示,像我这种驾驶技术一般的人挺受用的。缤越配置的全速自动跟车是很适合在拥堵路段开的,在武汉每天开车都是一个车接一个的,这个跟车功能还挺实用,上下班堵车跟车就基本不用担心追尾了;开车开久了我难免有走神的时候,可能看个手机的时间车子就跑偏了,而车道保持功能就能很大程度上减轻我的驾驶负担;缤越的行人识别功能在武汉这个人很多的城市同样能派上用场,我开车会经常遇见闯红灯的呀、骑着自行车摇摇晃晃的啊,就很头疼,这个功能在前方有行人的时候可以准确的主动刹车,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能。同样作为L2级的自动驾驶,目前一些同价位的车子要么自动驾驶的配置并不全面,要么就因为配置而压低了其他的成本,而稍微配置好一点或者自动驾驶技术成熟一点的,价格都还是比较贵,至少20多万往上走,这真的是一件苦恼的事,就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缤越无论从价格还是自动驾驶的全面性讲都比较符合我的需求。

实话说,缤越的价格算比较优惠,国产车拥有这种配置也是很不错,从搭载的自动驾驶方面的配置,缤越性价比的确是很高了。这段时间用缤越感觉L2算是比较够用,这让我对未来L3的智能驾驶、L4的自动驾驶和L5的无人驾驶很期待。不得不感叹国产车越来越进步了。


周中庆红


奇瑞,有技术没脑子

吉利,有脑子没技术

比亚迪,有技术也有脑子

长期看下来,估计比亚迪会成为龙头,其次吉利。

很多人肯定会说吉利多牛,销量多高,收购了很多车企和配套厂商

如果这个时代继续是燃油车时代那吉利可能是发展得最好的用大众模式收购收购继续收购确实能快去缩减和一流厂商的差距,可惜这个时代终究会步入新能源车时代,而在那个时代比亚迪会发光发热,为什么?比亚迪除了是汽车制造厂商之外也是世界顶级电池生产厂家,拥有未来新能源车的一切要素,自己能够调试ECU,有自己的灯光照明子公司,而且还跟奔驰等国际巨头有真正的50比50的腾势。一切的一切都象征着未来会是比亚迪汽车的天下。

可怜我的小奇瑞,哎………奇瑞粉伤不起


蓝军旅旅长满广志


第一辆车比亚迪F3,开七年,换第二辆车艾瑞泽七,两年了,我估计是买到假的,不生锈不跑偏,第三辆车决不会是吉利。






老杨157485436


上面列的三大品牌国产车里面我拥有过两种,有些感受可以跟大家分享。

个人的第一部车是奇瑞CVT瑞虎,六年开了将近十六万公里,车身、波箱、发动机三大件确实过关,没出过问题,但 内饰相对比较粗糙,塑料感严重,几个门的门板扣都很容易坏,在没买第二部车之前也看过和试驾瑞虎七和艾瑞泽七,奇瑞后面两款车的整体综合性能都比瑞虎车要好。个人评价奇瑞瑞虎虽然算不上很好的车,却是核心质量信得过、好用的车,但奇瑞的保值性不好,第一部车用过了六年,因为卖价不高,质量也确实挺好的,卖掉挺可惜的,就留给老婆上班用。

第二部车是吉利博瑞,现在已经开一年了,也走了25000公里了,第一部奇瑞瑞虎是suv,第二部吉利博瑞是轿车,个人操控性能感觉轿车强于suv,从第二部车吉利博瑞的观感上看,博瑞的内饰比瑞虎强多了,配置比较丰富,价格也不算高,用了一年,基本上没有出过问题,从这一年时间的用车感受来说,吉利博瑞是一款性价比相对比较高的车。

比亚迪的车开过S7,感觉一般,曾经想过买部“唐”,但可惜是价格一直不降,无奈放弃。

综合而言,现在国产车的质量都已经挺好了,按照大部分人的用车习惯来说,一般六年10万公里以内基本上也会考虑换车了,国产车没有大的问题,同时因为价格比较实惠,买车的时候可以考虑选用国产车,吉利和奇瑞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要买电动车的话,比亚迪唐是我的首选。


风翎07


这个问题,我得回答一下,因为……

这三家都曾经是我的老东家,哈哈!

我在三家工作的经历

所以先从我的工作经历开始。

2004年武汉理工大学发动机专业毕业,首先进的是比亚迪汽车。在比亚迪16事业部,从事底盘零部件的开发工作。彼时比亚迪刚刚起步,从上到下,真正懂车的、会造车的不多。比亚迪刚刚收购了陕西秦川汽车厂,从电池大王向汽车行业转型。

找到当年每天吃饭的比亚迪员工食堂,早饭1.25元、午晚饭1.75元,吃得非常好。


最早研发F3、F6,以逆向为主。那时候整个中国汽车工业处在一个不知道该怎么造车的阶段,逆向也还是主流。奇瑞逆向的QQ,在市场上叱咤风云。

比亚迪经过三年的努力,F3、F6先后上市。由于诸多零部件都是自制,在成本控制上很有优势,F3、F6的市场价格很低,很快打开了销量。

也让比亚迪迅速成长为一线国产品牌。

F3上市后不久,我感觉到我在比亚迪已经很难学习到新的东西,同时比亚迪的生活区设备非常齐全,太安逸,不利于我个人发展。而且比亚迪的研发部门要搬迁到深圳,离家太远。

曾经战斗过的奇瑞汽车工程研究院。


2007年初,我跳槽到奇瑞,这个当时已经拥有3000人庞大研发团队的汽车企业。

彼时的奇瑞,在国产品牌中,技术首屈一指。它从发动机研发与制造起家,和奥地利AVL共同开发的一系列发动机,在当时的市场中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包括菲亚特在内的多家国外车企,都曾经和奇瑞洽谈过发动机的采购事宜。

奇瑞崛起之路不可忽视的功臣——QQ。


我到了奇瑞后发现,这里的研发部门分工更加清晰明确,相比于其他国产品牌,这里的研发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研发流程。就以我工作的「排放控制部」来说,我所在的科室从事汽车尾气排放工作,隔壁科室是从事消声器开发的,还有个科室,专门从事汽油蒸发物排放的。分工可以说相当垂直和专业了。

而在比亚迪的时候,我虽然在同一个部门同一个科室,但先后从事过底盘、副车架、平衡杆、排气管等零部件的开发。

那时候的奇瑞研发部,有从国外挖来的知名发动机工程师,还有奇瑞外派到AVL学习过几年的年轻骨干力量,研发人员梯队也是十分的完备。

刚刚加入奇瑞时,我感觉到很新鲜,更细研发领域划分,能够学习到更加深入的知识。不过,在两年之后,当我对尾气排放这一块基本摸清时,奇瑞的研发组织机构,又开始阻碍了我的个人发展。

从产品开发需求的角度,我那时候对排放的知识储备已经足够,但是想进一步接触标定、CAE电脑分析,又涉及到跨部门,所以很难实现。希望在排放领域更进一步深入去学习吧,奇瑞又没有足够的资源去支撑各个领域的技术预研。

所以,偶然的机会,我跳槽到吉利,那是2009年国庆前。

吉利当年在浙江临海的研究院。


刚到吉利的时候,吉利汽车研究院还在浙江台州临海,没记错的话,研发人员应该只有800人左右。对吉利来说,专业化的研发,还刚刚入门。但是,现在的清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赵福全当年在吉利领导研发,到2008/2009年时,已经帮助吉利建立了基本的研发流程和专业划分,而我加入时,正是各个部门人员急速扩充之时,在随后的几年中,吉利研发人员爆发式增长。

特别要提到的一点,吉利的电子化审批流程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以前在比亚迪和奇瑞,各种事宜都是走书面流程,那是相当的冗长和繁琐,虽然一个事项流程,没有一周下不来。而吉利的电子化审批,往往一两天就搞定。执行力之快,让彼时的我深感震惊。

因为研发人员少,在吉利也就有更多的责任和机会。我当时和另外两三个同事从事尾气排放控制工作,基本上是常驻在天津汽车检测中心,负责吉利所有车型的尾气排放认证的技术活儿。

我在吉利工作的时间并不长。2010年年中,因为家庭原因,我从吉利离职。同时我的工作内容,也从过去的汽车研发,转为汽车媒体。

今天的吉利、比亚迪、奇瑞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到今天,离开汽车研发岗位已经快十年了。而今天再回过头去看这三家车企在研发领域的发展,已经与往年大不相同。

比亚迪、吉利、长城、广汽、长安、上汽等主流国产品牌,以及众泰等二线国产品牌的急速膨胀,加速了中国汽车研发人才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同时,也稀释了过去老牌重视研发企业的技术水平。像奇瑞这个当年的汽车研发人才汇聚地,也因此变成了过去十年中国国产品牌研发人才的黄埔军校。如今,在各个国产品牌车企,都有大量来自于奇瑞的研发精英。

今天国产品牌研发规模,比亚迪和吉利都超过万人,而奇瑞的人员,应该在6-7千人的规模。造成这种局面,来自各方面的因素,和经营理念、战略目标、市场表现等都有关系。而研发机构的大小,也决定了一家车企的产品素质。

不吹不黑,今天的比亚迪、吉利、奇瑞,在产品上有啥区别?

在我看来,在传统汽车领域,这三家车企基本相当。核心技术积累上,奇瑞起步最早,曾经优势明显,但今天已经差别不大了。在感官品质上,吉利布局最早,率先突围。比亚迪和奇瑞落后,但这一两年,比亚迪和奇瑞也已经赶上来了。

奇瑞最新紧凑级力作艾瑞泽GX

比亚迪最新紧凑级力作秦Pro

吉利紧凑级拳头产品帝豪GL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比亚迪一马当先,当仁不让的第一。而吉利和奇瑞则在产品开发精力上依然是传统能源车为主,新能源技术次之。如果要在吉利和奇瑞两者间非要区分高低,我觉得吉利的潜力更大。我的理由是,吉利在研发人才的聚集上,一向是非常大方,能够快速建立研发人才团队。

在产品特点上,除了比亚迪的插电混动、纯电动车型外,在传统汽车领域,这三家企业除了造型上各有特点,产品品质上其实并没有十分鲜明的特色。动力性、驾驶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等性能,很难说孰优孰劣。

我想,这也是未来国产品牌在产品开发上要面临的问题。如何让自己的产品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并且让人记住?

抛开产品本身,我觉得在营销上,吉利要强于当前包括比亚迪、奇瑞在内的所有国产品牌。好的营销,把80分的产品塑造成了90分。而不好的营销,则把80分降为了70分。

要知道,在购买之前呈现在用户面前的,并非是产品本身品质的差别,而是各个车企传递给用户的品质差别。

关注《予墨Auto》,从汽车工程师到媒体,我们解读不一样的汽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