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外蒙古的地位是不是尴尬?

渺渺予怀Q


我们认为人家尴尬,人家可不认为自己尴尬,或者说应该尴尬的是我们,因为他们是自豪的。

不管满清再怎么不好,他也对草原实行了有史以来最直接、最有效的统治,这点即使是汉武帝和李世民也得承认。清朝在鼎盛时期版图达到了1316万平方公里,我们总是说“这里自古以来是我们的领土”、“那里自古以来也是我们的领土”,但是这里面的“古”也只是清朝,汉唐确实设立了很多都护府,明朝也有宣慰司,可是他们太遥远了,国际上能够承认的也是清朝这个“古”,所以民国在法理上继承的也是清朝的版图,不是汉唐,否则那块“燕然勒石”现在应该摆放在故宫博物院里。

但是,民国继承了清朝的版图,却不代表他能够守得住,毕竟当时的时代太混乱了,当时的中国也太弱了。

清朝灭亡后,蒙古并不像其他省份那样只是宣布成为一个自治省,他是宣布独立成为一个国家,但是没有得到承认。后来,沙俄开始介入蒙古,在沙俄的逼迫下,北洋政府虽然保住了蒙古在名义上仍然属于中国,但是实际上却已经失去了对他的控制。直到1919年,段祺瑞派徐树铮率军收复了蒙古,蒙古这才又回到了中央的控制之下。然而,民国的局势一日一变,1920年爆发了直皖战争,段祺瑞被打趴下了,徐树铮只好放弃了蒙古,1921年蒙古活佛在苏联人的教唆和支持下,驱逐中央在蒙古的驻军,宣布独立。

这也是蒙古历史教科书上所说的中国在历史上只占领他们2年的原因,可是蒙元却入主中原近百年,你说他们能不自豪吗?他们能从中央的控制之下,经过几十年的挣扎最终获得独立,你说他们能不自豪吗?

也许有人认为,蒙古国很穷,又是完完全全的内陆国,在一个湖里练海军难道不尴尬吗?经济落后,文化落后,讨厌和排斥我们,却又不得不依赖我们,难道不尴尬吗?

实际上,我们只要仔细想想便可以想明白一个事实,尴尬的应该是我们。

他们的独立,是谁的遗憾,又是谁的尴尬?

时至今日,且不说收回来到底有用没用,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今天能收回来吗?显然不能,不管是他们自己,还是俄罗斯和美国,他们都不会同意我们这么做。

可是,我们不仅收不回来,在明知他们排斥我们的情况下,在明知肯定是吃力不讨好、好心没好报的情况下,我们还是不得不扶持他们,给他们提供帮助,因为我们怕他彻底倒向毛熊,或者彻底倒向山姆,这是不是我们的尴尬?

一个小国,他能够在几个大国之间左右逢源,左手拿苹果,右手拿香蕉,他自己吃饱了还能拍着肚子好整以暇地看着你们为他斗来斗去,尴尬或许会有,但绝不多,更多的是幸灾乐祸,甚至是自豪。

我们自我安慰地说我们和猫熊之间确实需要一个缓冲地带,但是这个缓冲地带实际上始终都是我们的伤痛和耻辱,他也确实因此受益。

他只要存在一天,我们的伤口便不会愈合。


吾与吾国


外蒙古并不尴尬,尴尬的是俄罗斯和中国这两个邻国。

蒙古国简介

蒙古国土面积为1,564,116平方公里,人口约300万人,主体民族是蒙古族,亦有哈萨克族、图瓦人等少数民族分布于西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168美元(2014年)。1997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中国的尴尬。

外蒙古,其实和蒙古国并不一样,外蒙古总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实际上包括今日的蒙古国(占地156.65万平方公里)和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占地16.8604万平方公里)等地区。

在汉朝,外蒙古叫做漠北匈奴,是卫青霍去病扬威立万的地方,后来,这里先后活跃了鲜卑族、柔然、突厥、回鹘、蒙古等草原民族。到清朝,这里是喀尔喀蒙古,俗称外蒙。为什么叫外蒙,因为没有归附清廷。

清王朝和以往中原王朝一样,对蒙古高原上的草原民族十分提防。对内蒙分封了数百个王爷让他们安于享乐或内讧不断,对外蒙,则是更为宽松的羁縻政策。1761年,乾隆皇帝在今天的乌兰巴托设立了钦差库伦办事大臣。

库伦大臣有什么权利呢?

在乾隆晚年的完善加强之下,设副职帮办大臣一人,由蒙古王公、台吉担任。属员有印房章京、理刑司员、管理商民事务司员、笔帖式等官。在恰克图另设有办事司员一人。从库伦大臣的官署设施来看,他基本上就是一个朝廷驻蒙古钦差,协调蒙古王公们的利益。对于蒙古各地,基本上实行的是高度自治。

除了库伦大臣,清朝还在外蒙设置了乌里雅苏台将军和科布多参赞大臣,节制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城。这些大臣和将军,其实相当于朝廷驻扎边疆的高级代表,全权处理外交和军事事务,名义上的管辖范围很大,实际上能做的很有限。

比如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范围大致相当于今 蒙古国大部(除 苏赫巴托尔省等地); 俄罗斯图瓦共和国、 阿尔泰共和国, 阿尔泰边疆区东南部, 哈卡斯共和国西部和 克麦罗沃州南部;中国新疆 阿勒泰地区北部;以及 哈萨克斯坦 东哈萨克斯坦州东部一隅。 但是在辛亥革命师,面对哲布尊丹巴的攻击,几乎没有一战之力,直接望风而逃。

清廷在外蒙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统治,这是蒙古最终丢失的主要原因。清朝后期,大部分的将军辖区已经改革成为和内地一样的督抚郡县制度,典型代表是东三省总督、新疆巡抚的设立,大大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和控制,对蒙古,这个控制并未加强,即使是在俄罗斯势力严重渗透之后。

也正因如此,1911年辛亥革命,外蒙古独立,这个独立和南方各省的独立不同,这是要成立蒙古人自己的王国,而不是成立中华民国。虽然清帝退位诏书中明确规定了中华民国对蒙古有无可争议的主权,但民国内乱不断,始终无法建立对外蒙的统治。

中华民国成立后,在为了加强内蒙地区的统治,先后设立和绥远、察哈尔、热河等省,内蒙古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外蒙,我们始终没有拿出一套方案驱逐俄罗斯势力,更没有进行一项改革,让外蒙古真正回归中华。

唯一一次可能的蒙古回归,因为日俄再次入侵而流产。1919年7月,苏俄面对强大的各国干涉军和高尔察克的内乱,无暇顾及外蒙,宣布蒙古国是一个独立国家。8月,蒙古三盟(车盟、图盟、汉臣)王公联名密呈库伦镇抚使陈毅,自愿取消自治,恢复旧制。这种情况下,徐树铮带兵5000长驱直入库伦,中国建立起对蒙古无可置疑的统治。

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徐树铮撤走。1921年日本支持的俄罗斯人恩琴占领库伦,1922年苏联卷土重来,扶持了亲苏的蒙古政权。1945年,苏联和美国秘密协定苏联从此获得了在法理上控制苏联的地位。

1945年,蒋介石获得苏联的承诺“苏联出兵击败日本后,在苏联尊重东北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新疆的内部事务;不援助中共”,于是放弃了对蒙古国的宗主权,并且在立法院进行了民主表决通过,随后蒙古公决独立。

一年后,国民党代表宣称蒙古国有参加联合国的权利,十年后,蒋介石在联合国开启“控苏案”,不承认蒙古独立。1961年,蒙古国在苏联和非洲的支持下加入联合国。

到现在,蒙古国人口还没有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人数多,你说中国尴尬不尴尬?

2,俄罗斯的尴尬。

早在清朝初期,外蒙古就被俄罗斯势力所渗透。俄罗斯对蒙古的侵略,贯穿着清王朝的始终。

清朝初期,俄罗斯大肆东进,在新疆中亚地区扶持了噶尔丹的准格尔蒙古,在东北亚地区发动了雅克萨之战。对于外蒙古这么大的地盘,俄罗斯虽然兴趣不大,但也从未停止过侵略。

先搞清楚俄罗斯东进的目标,沙皇在远东地区,最想要的是西欧的畅销产品——皮毛。蒙古高原虽然矿产丰富,但没有沙皇想要的东西。

夹在清朝和沙俄中间的喀尔喀蒙古十分难受,因为这两边一开战,受损失最大的是喀尔喀。当然清准战争中,喀尔喀也是老鼠的风箱两头受气。雅克萨之战后,中俄分界线东段确立,西段存疑,存疑的原因就在于那是喀尔喀的地盘。

到雍正上台,中俄再次划界,贝加尔湖附近的20万平方公里土地然给了沙俄。清廷慷他人之慨,用喀尔喀的地盘换取自己的和平。同时,中俄边界的恰克图开始通商,给沙俄入侵蒙古提供了很好的便利。

值得一说的是,很多人认为清朝是单口通商,只有广州一处,事实上,恰克图也是通商口岸,而且时间更长,权限更大。因为俄罗斯商人可以常驻北京。

清末,尤其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俄罗斯自然不甘人后在,把长城以北都化作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清廷灭亡,沙俄直接入侵策动外蒙独立。

沙俄到苏联的改朝换代的时期,苏俄控制有所削弱,但很快就实现了长期驻军,成了蒙古国成了苏联的保护国。

但是,在新中国的努力下,外蒙古虽然不断俄罗斯化,却始终没有加入苏联。到苏联解体,蒙古国终于成了独立自主的国家。

3,蒙古国的小心思。

作为在中国俄罗斯两个强国大国中间的小国家,蒙古国150万人口仅相当于中国内地一个稍大点的县城,GDP还不如中国内地的百强县多。弱小的蒙古国,是依附哪一个呢?

答案是左右逢源,寻找盟友。

随着中俄关系越来越好,蒙古国的处境越来越差,于是他们找到了新的盟友——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如果蒙古和美国越走越近,甚至让美国在其境内建立军事基地,尴尬的到底是谁?


历史知事


蒙古国今天的地位不尴尬,尴尬的是蒙古国经常对自己的定位出现偏差,以至于做出很多让人尴尬的事情。

蒙古国拥有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300万人口,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但是这个国家与加拿大、澳大利亚这种同样地广人稀的国家却没法比。虽然澳大利亚也是靠卖资源过活,但是它凭借着农副产品的出口就成了世界上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在全世界来看属于最前列的位置。

今天看到一个新闻:澳大利亚的建筑工人搬砖竟然需要八个人,这样的工作在东亚各国来看简直是匪夷所思的,但是在澳大利亚确实存在着,这也是澳大利亚政府极高的收入带来的隐形福利吧。

但是,同样地广人稀矿产品丰富的蒙古国却和澳大利亚有着天地之别。蒙古国在额尔登特地区拥有世界第四大铜矿,储量据亚洲第一位,煤炭储量有1600亿吨,另外还有铁矿、金矿等也很丰富。储藏着这么多的矿产资源,按道理来讲,只要他们老老实实的卖矿,生活就不会太差。而且,蒙古国地区与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比邻而居,区位优势要超澳大利亚。此外,蒙古国还有面积广阔的草原,也可以搞一搞畜牧业,有条件变成世界上第二个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虽然不至于像澳大利亚那么有钱,但也足以过上让给大多数国家羡慕的生活。可是目前,澳大利亚人均GDP已经达到了大约5万美金,而蒙古只有3000多美金,属于低收入国家行列。

(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

问题的根源是蒙古对自己的定位非常尴尬。

比如没有充分的认清要想富先修路的至理名言,以至于蒙古国境内交通非常落后,大量矿藏难以从境内输出到国外,即便勉强运出在成本方面也没有优势,导致产品的竞争力极低。

交通方面的不足,看下面澳大利亚和蒙古国境内铁路网的对比就可见一斑。

(澳大利亚铁路网)

(蒙古国铁路网)

没有好的交通,也就谈不上通过出口资源实现富国富民了。所以现在蒙古国最需要做的就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对资源丰富地区加大投入。

可惜蒙古国对这些急需改变的问题却视而不见,抱着金碗要饭吃,你说尴尬不尴尬!


历史风暴


外蒙古现在尴尬,今后也会尴尬。

它被夹在两个大国中间,就像睡觉一个小孩被两个大汉夹在中间,不动不是,想动也不是。

外蒙古面积大但人口少,它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矿产之类,农业主要是畜牧业。

外蒙古有点不学好,明明被两个国家夹着,却不去想如何怎么搞好与两个大哥哥的关系,而是同远在万里外的美国眉来眼去,真是让世人感到可笑。

外蒙古的出口主要依托中国的青岛港,所以既让外蒙古感觉"憋屈"还是"憋屈″。前两年外蒙古有点淘气,对中国进行指责,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话就蔫了。

所以,外蒙古领导人应该与中俄搞好关系,远亲不如近邻,他们应该要懂的。


南海舰队原老兵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外蒙古确实有点尴尬

蒙古国又称“外蒙古”是中国北方的邻国,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人对于外蒙古总有种割舍不下的情节。不过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外蒙古在国际上的地位一点都不尴尬,并且非常的正常。但是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外蒙古的处境确实就尴尬了些。

外蒙古是一个内陆国,自身并没有出海口,所以外蒙古如果要进口大宗货物就必须通过他国领土。但外蒙古周围只有两个邻国,分别是北边的俄罗斯和南边的中国。因此外蒙古的对外交流只能通过这两个国家进行,若是中俄联手对外蒙古进行封锁,那么外蒙古就与世隔绝了。

(蒙古国地理位置)

在苏联解体之前,外蒙古长期受到莫斯科的控制,是苏联在亚洲的一个卫星国。在苏联的影响下外蒙的进行了一系列的“俄化”改革,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

在苏联解体后,外蒙古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启了全盘西化。为了突破在地理上的限制,外蒙古制定了一个“第三邻国”外交战略,希望能够突破中俄两国的包围,通过加强与西方国家的联系来提高蒙古的国家安全系数。

目前外蒙古的“第三邻国”主要是指美国,在2000年之后蒙古相继派兵参与了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并成为北约全球合作伙伴国。

然而不管是何种外交战略都无法改变蒙古的地理位置,中俄始终外蒙古搬不走的邻国,外蒙古如果想出海还是主要得走中国。目前外蒙古80%的生活物资都是由中国输入的,如果离开中国,外蒙古马上就会陷入瘫痪。

当然就地理位置而言,外蒙古还不算是最尴尬的国家,其实在中国的周围,尼泊尔和不丹也是完全被中国和印度所包围。

而位于非洲南部的小国莱索托,更是全国都被南非包围着,没有南非的允许哪都去不了。

(不丹和尼泊尔地图)

(莱索托王国地位置)

除此以外,来自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和西欧的列支敦士登,这两个国家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双重内陆国,不仅自己是内陆国,就连周边的邻国也都是内陆国。

特别是乌兹别克斯坦,它深居亚欧大陆内部,周边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都是内陆国,而且距离大海也都是非常遥远,因此乌兹别克斯坦想出个海可费劲了。

(乌兹别克斯坦地图)


千佛山车神


外蒙古自建立蒙古国以后,在东亚的确是一个尴尬的存在,而且非常尴尬。


其一,蒙古国面积巨大,在世界上排名第十九位。超过除了俄罗斯以外,欧洲所有的单个国家。但是,即便如此大的面积,蒙古国只有两个邻国,且两个邻国都是大国。蒙古国两边都不敢得罪,对外交往渠道单一。

其二,蒙古国是以蒙古人为主体建立的国家,但是尴尬的是,蒙古国蒙古人的数量还不及邻国蒙古人的数量。且在文化方面,蒙古国比如文字方面已经俄罗斯化,非纯正蒙古文化了,而邻国的蒙古文化却很大程度的保留了下来,且一直在使用。所以,论蒙古人的历史传承,以及正统性,蒙古国尚不如邻国的蒙古人。

其三,蒙古国的历史,蒙古国历史上与中原王朝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在很多时候就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但是,蒙古国建立以后,想方设法要与南方邻国撇清关系,尤其是撇开两者的历史关联。然而尴尬的是,蒙古国在记述蒙古历史的时候,只有从中华历史中去寻找蒙古的片段。因为古代蒙古人自己没有历史记载,其在历史上的史实反,而是中原王朝记录下来的。

其四,蒙古国男女比例不平衡,女多余男。但是即便如此,数量众多的蒙古男人依然无法追求到蒙古女子。

其五,蒙古国是东亚存在感最低的国家,无论是中日韩,还是朝鲜,基本上在国际上都有比较大的影响力,或者至少说存在感十足。而作为东亚第二大国家的蒙古,则相对黯淡了很多。

对了,蒙古国还是一个拥有海军的国家,尽管蒙古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内陆国,国境无寸海,但是蒙古国依然常年保持了几名海军的象征性存在。


苏绽


蒙古国,建国七八十年。民国时期从中国版图分离出去。在清末就开始闹独立,然据历史小道儿消息说是,在抗战时期,苏联美国作为一个出兵东北,全面攻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一个条件,一无从考证。经历了几年的反复,外蒙古最终建国,从中国分离。我个人总结了几条蒙古国尴尬的处境。首先,在1992年以前的资料上,蒙古确实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后来由于苏联的解体,哈萨克斯坦取代了蒙古成为最大的内陆国家,哈萨克斯坦虽然濒临里海,请注意里海只是一个湖泊,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所以哈萨克斯坦是最大的内陆国,蒙古屈居第二大内陆国,尴尬之一。第二,作为一个内陆国,陆地上没有出海口,空中没有自由飞翔的领空。蒙古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然而想出口资源,还得征求中国和俄罗斯的同意,要借道而行,不管走哪里,都有交银子的,应了那句老古话:“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想往着过留下买路财。”当然我们不是土匪强盗,是理所应当的,必须收的,国际惯例。空运成本是非常高的,根本是妄想。没有出海口也是尴尬之一。第三,在夹缝中求生存,被两个大国包围,而且是两个超级大国,一个比一个实力强。以前做苏联的小弟,跟在苏联屁股后转。但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一绝不振,蒙古又开始讨好中国,跟中国合作。左右逢源,两边买好又是其尴尬之一。第四,蒙古国虽然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但是蒙古是很穷的国家之一,人均GDP很低,人们生活水平不高,自然灾害频繁。有矿但是做不了“富二代”,悲催不,又尴尬。中国有内蒙古,蒙古国是外蒙古,其实都是蒙古族,本是同根生,相敬如宾一家人。











这么近那么远F4


从国际以及外蒙古的历史发展来看,蒙古国毫无疑问是非常尴尬的,曾经强大的铁骑踏遍欧亚,如今只能在两国夹缝中生存,你说尴尬不?蒙古人学历史的都能生气,他们书本上的历史,自己国家的国土面积一步步减少,搁谁都不能开心。

就拿简单的军事实力来讲,陆军、空军就不说了,作为一个内陆国家,没有大海,虽说有一支海军,但是只有7个人,连海军舰长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出海,这一支海军一支以来都是国际上的笑柄,很多小国家都会嘲笑。

地位尴尬,急需寻找“第三邻国”

前面提到,最尴尬的还是蒙古国的地理位置,因为现如今的蒙古国一直处在中国和俄罗斯的中间,他们一直渴望能在出现一个邻国,“第三邻国”的这个外交观念是在苏联解体之后形成的,面对尴尬的境地,蒙古国不得不选择接受多样化的外来援助。

一开始的个观念的形成,“第三邻国”实际上并不存在,而是他们的主管思维,他们认为美国充当他们的第三个邻国是最好不过的,但是后来将范围扩大,西欧国家、日韩印等亚洲国家均可,甚至将一些国际组织也看作是“第三邻国”。

他们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换成任何一个国家都希望自己的邻国多一些,这样就可以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仅有的两个邻国,只需要这两个邻国达成一致,蒙古国的处境是非常尴尬的,所以这个观念在他们国家也叫“三个基石”,简单来说就是“一口锅支在地上,两块石头是撑不起来的,必须要有第三个支点。”甚至更多支点,这样邻国也会为了各自的利益,很难达成协定。

如果觉得这个不够尴尬,接下来看看中美俄三国对这件事情的表态,你就会感觉“还好我不是在蒙古国”。

2010年,美国就蒙古国的“第三邻国”的外交政策提出回应,美国战略专家罗佐弗撰文称:"蒙古国是唯一一个完全被中国、俄罗斯包围的国家,如果北约能够从这两个国家的中间"挤出一个军事伙伴",那是相当有利的。

事实上,这个很难实现,先看看俄罗斯对这个事情怎么看,《独立报》声称:“如果美国与蒙古国达成了建设军事基地的协议,美国就可以随时监视中俄的一举一动,蒙古国的‘第三邻国’这个理想蓝图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如果强行为之,俄中两国势必对其直接‘关门’,蒙古国再好的第三邻国,一切都只是空谈!”

这个“关门”的意思具体是啥可以自己体会,我国也表示:“蒙古国作为一个国家,确实有权力调整对外政策,追求自己的独立,但是这种以美国为“第三邻国”的观点是不可行的,要成为蒙古国的第三个邻国必须要满足蒙古国自身的价值观,还有就是对周边国家(中俄)的影响如何。”

中国语言自古以来博大精深,虽然比较委婉,但是说出了蒙古国的尴尬地位,实际上蒙古国的很多行为都受到中俄的制约。

现如今蒙古国“第三邻国”战略已经越走越远,和自己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现如今的蒙古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并不高,甚至可以说微乎其微,很难在国际上看见他们的身影,但是如果能一直这样度过其实也不差,就好比蒙古国的人民,他们虽说没有内蒙古发展快,但是和内蒙古人已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意识,以后道路如何,走着瞧吧!


羽评郡主


谈起蒙古国,大家都不陌生,这是一片曾经被我们所统治的土地。自忽必烈建立元朝以来,蒙古地界就归属于中国板块。到清朝也全境纳入中国,但是却在清朝覆灭之后脱离中国自称独立。按道理来说,它是世界上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的第二大内陆国,又被苏联扶持了许久,为何我们今日谈起蒙古国,总觉得它有些尴尬呢?


蒙古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但可耕地的土地特别少,大部分为草原和山脉。人民到现在也有正在进行着游牧与半游牧的生活方式,游牧文明本就比农耕文明要更加落后一些。更何况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已经进入工业文明,游牧文明确实发展生产力会较为落后。

从民族方面来看,蒙古国的人民主体是蒙古人。而蒙古族是中华民族的少数民族之一,并且蒙古国的蒙古族人口不及某些亚欧国家。但从文化方面来看,苏联存在期间一直没有放弃对蒙古国进行洗脑式的教育,文字已经逐渐趋近于俄罗斯了。

蒙古在20世纪已经成为列强们的角斗场,在世界各国的争来斗去中,早就消耗完内部的所有资源了。没有足够的能力自己撑起一片天,到最后只能沦为西方国家的小弟,苦苦地在挣扎中寻求发展。


并且蒙古国在建立初期,是企求能得到苏联的接纳,能够好好的融入进去苏联。可是苏联却看不起蒙古国,认为它是一个累赘,觉得它只能成为一个对中国的缓冲地带,成为一个进可攻退可守地战略地,如果把它纳入自己的版图还要花费较大的精力和财富,苏联认为不值得,于是蒙古国的处境就变得尴尬起来。

从地理位置上来讲的话蒙古国就十分尴尬了,一个国家想要经济发达国家强大,一定需要有自己的航运航道(也就是水路)。并且蒙古国环境不适合农耕,所以蒙古人所需要的生活物资有80%都需要依靠中国。

明明已经在不断地仇视着中国,却在生活方面没有中国很难达到日常生活标准。更重要的是当苏联(俄罗斯)不再与中国合作,甚至开始压制中国的发展之后,蒙古国就被两个国家所夹起来了,都有点踹不过气来。


其实在世界地位上来看,在别的国家眼里来看。蒙古国的地位不是那么的尴尬,因为他们与蒙古国的文化交集不是很深,但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却最为尴尬了,因为它曾经是我们的一份子。

原本和我们中国一同崛起,一起勇敢地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声音,却因为西方国家如今对我们虎视眈眈,把自己国家少数的军事力量布置在中国和蒙古国的交界处。在苏联期间,苏联对蒙古国进行了强烈的经济控制和思想控制,使蒙古国与我国的仇恨在历史纠纷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还有一点尴尬是我们中国自己的尴尬,它明明一开始是属于我们国家的,是我们民族的兄弟。却因为清朝末期的各种羸弱,即使是二战的胜利国的雅尔塔会议上,也完全不经过我国的同意,让蒙古有效的成为蒙古国。
所以对于我们的尴尬就是蒙古国像列强们树立起来的一个碑,让它一直立在那儿,一直嘲讽着我们。


史之策


外蒙古的地位一点儿也不尴尬,反而我觉得尴尬的是我们。外蒙古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内陆国家,正好夹在中俄两个大国之间,虽然领土广袤,却地广人稀,在世界上也并不出名,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更是不值一提(当然了,这排除了八百年前横行欧亚大陆的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铁骑)。倘若蒙古国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小国,忘记曾经先辈的英勇,那么他们的地位一点也不尴尬。

作为一个小国,外蒙古有在大国之间稳定生存的机遇。

首先说一下安全问题。外蒙古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截至2016年却只有300多万人,而且将近一半生活在乌兰巴托,大多数人仍旧从事着原始的畜牧业,少数人生活在城市里。对于这样一个国家,确实用不着继续幻想争霸世界,但是要想过上好日子却不难。外蒙古军事力量也十分一般,在役士兵一万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外蒙古就靠这一万人照样有完备的海陆空三军,虽然海军一直是人们口中的玩笑。这些军队足以维持其国内的安定,而这已经足够。外蒙古只有两个邻国,为了维持缓冲地带,中俄两国都会支持蒙古国的存在,而其他国家要想窥伺蒙古国,只有越过中俄两国其中一个,世界上除了美国没有其他国家有这个能力,其次,蒙古国除了稍显丰富的自然资源,并没有其他值得窥伺的价值,所以安全问题不足为虑。

接着就是发展问题。在上世纪,中国还在积贫积弱到奋起直追的时候,蒙古国一直在抱苏联的大腿,对于蒙古国来说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跟着苏联有肉吃,当时的中国尚且跟随苏联,更何况外蒙古呢?在苏联的援助之下,外蒙古人的生活还算过得去。到了二十一世纪,苏联早已不存在,但是蒙古国依旧和俄罗斯维持良好的关系,中国已经开始复兴,经济繁荣,这时候蒙古国也转过头来和中国友好合作,贸易往来,所以蒙古国依旧可以平稳的发展。

随着局势的变化,蒙古国的机遇也越发的好,美国和日本也开始拉拢蒙古国。美国为了在中俄之间插一脚,极力拉拢蒙古国,而日本向来紧跟着美国的后腿,长期给予蒙古国大量援助,之前看过一份调查,蒙古国民众对外国人的好感度调查结果,对日本人的好感度远远大于我们。所以,对于蒙古国来说,夹在大国之间不一定是坏事,大国的竞争聚集在这里,只要他们巧妙应对,还是可以得到不少发展的机遇。

觉得蒙古国地位尴尬只是表面一时的状况。

当然了,蒙古国的地缘政治乍一看确实尴尬,尤其是在对比了内蒙古之后。众所周知,外蒙古和内蒙古相比,无论是人口、经济总量还是环境,都比内蒙古差一大截,这是我们觉得外蒙古尴尬的主要原因。但是有没有想过,内蒙古是在中国,如此的发展成果是十分正常的,而外蒙古一个内陆国,人口稀少,想要得到全面快速的发展是基本不可能的,除非并入一个大国,但这又是另一个大国不可能同意的,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在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之前,外蒙古优势的地缘就会一直存在,而依靠这些优势发展的机会很大。

外蒙古只是一个小国,只不过在地图上看起来很大,其地位是否尴尬,应当站在外蒙古的视角。

全是个人观点,不知道朋友们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我们一起交流!

我是无笔史官,喜欢文史野趣的伙伴记得关注哦!

祝您愉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