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手機APP上寫作業,這事你咋看?

最近一段時間,小編身邊的一些朋友被孩子用APP做作業困擾,就拿李姐的孩子奇奇說吧,奇奇今年上一年級,有時寫作業要用手機或者平板電腦,每次使用電子產品寫作業,動不動就得半個小時。李姐平時都不讓她看電視和手機,就怕小小年紀戴上眼鏡。李姐在朋友圈裡分享了自己的擔心,一下子立刻有好幾個寶媽們也說出了同樣的煩惱。

但是學校既然使用手機APP佈置作業,自然也有其優勢。這讓不少家長犯了難,孩子在手機上寫作業到底有哪些利弊?家長又該如何引導孩子呢?

中小學生手機上做作業引部分家長擔憂

周女士的女兒雪飛(化名)今年10歲,就讀於某小學,最近,雪飛說她看東西有些模糊,周女士便帶孩子到眼科醫院檢查。檢查結果顯示,雪飛未患有近視,但醫生建議,孩子不要長時間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

“平時,我幾乎不讓孩子接觸手機、電腦或電視。”周女士說,今年暑假,老師通過手機APP佈置了作業,有時多學科都有這類作業。因此,孩子做作業時就要使用手機,而且每次使用時間較長。以英語作業為例,做作業就像玩遊戲,每次作業至少30分鐘,完成作業後,系統會給孩子獎勵“學豆”,以此兌換相應的獎品。

周女士認為,寓教於樂的作業方式,讓孩子樂於接受,但長時間接觸手機,難免會對眼睛產生傷害。同時周女士也擔心,孩子會對這種遊戲式的作業方式產生依賴,甚至會玩兒手機遊戲。

《台州日報》今年初也做了相關報道,並採訪了多位家長,臨海的徐女士對記者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現在佈置手機作業的老師主要是為了練習英語口語聽力,不否認,APP寫作業對英語聽力口語確實有幫助,但是練口語聽力除了用手機操作,也有很多其他方法,輔助學英語口語聽力的工具一直有,比如磁帶機、復讀機、點讀機等等,不一定要通過手機來學習。”

孩子手機APP上寫作業,這事你咋看?

當然也有的家長認為手機一起作業學英語挺方便的,覺得對孩子健康影響不大。“手機對我們來說是相對比較普遍的日常用品,用手機給孩子學習也確實比較方便。”椒江的陳女士表示,“因為手機可以實時聯網,內容新而且有老師把關,對孩子的學習的確有不小的用處,而且也不用另外購買相應的輔導教材。”

採訪中,對於老師佈置的用手機做作業的方式,家長們意見不一,那麼,老師們又是怎麼看的呢?台州學院路小學英語老師張老師介紹,她所在的學校目前只有英語學科一項通過手機APP給學生留作業。

在使用方面,孩子們主要是鍛鍊口語能力,通過手機APP中的小遊戲教學方式,實現小學生對英語的認讀和說,孩子們會跟隨軟件進行英語單詞的學習。手機APP的作業量,每天會保持在5至10分鐘完成。“特別對剛接觸英語的孩子們來說,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將作業轉移到手機上之後,因為動畫特效等原因,孩子完成作業的過程將更有趣。”張老師告訴記者,從環保角度來看,APP作業代替紙質作業也可以節省大量的紙張。同時,手機APP使用時呈現的畫面形象有趣,符合小學生年齡段的特點。

手機APP上寫作業,利弊有哪些?

手機APP這些優勢,傳統紙質作業無法替代

內容豐富,富有趣味性

手機APP中的課件內容豐富多彩,互動性強,可以吸引學生主動學習。手機上多是情景教學,趣味性強,學生們就像闖關一樣,會分成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等去完成作業。這種新鮮的學習體驗,會給孩子們帶來新鮮感和成就感,激發並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有利於老師查看學生作業完成情況

通過網絡佈置作業,方便老師對作業完成情況進行檢查。比如,老師要求學生回家背誦課文,這是一道口頭作業,個別學生可能不會自覺完成。但是,通過手機軟件在線上交作業,就能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促進合作,創設學習環境

在某些學習軟件的APP裡,每個班級都有各自的群,學生們可以在裡面參與討論,方便學生的合作與交流。

便利教學,及時反饋作業

通過網絡佈置作業,方便老師對作業完成情況進行檢查。此外,利用手機統計的數據,能夠更好地幫助老師分析學生對於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可更好地輔助老師幫學生補短板,發揮特長。

手機APP上寫作業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

長時間使用眼睛,損害視力

孩子做作業就要使用手機,而且每次時間還不短,長時間接觸手機,難免對視力產生傷害。

作業與遊戲相結合,容易本末倒置

近日,多條新聞爆出作業APP內嵌入遊戲,讓孩子更加喜歡在手機上寫作業。有家長擔心,孩子會對這種遊戲式的作業方式產生依賴。遊戲的確會吸引一部分學生,同時會讓他們對遊戲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產生對於手機和網絡的依賴,這樣就偏離了手機APP寫作業的本質。

容易造成手機成癮,危害心理健康

“孩子們這麼喜歡用手機做作業,其中肯定有蹊蹺。”高婕是英語高級教師,從教已有20年。她說,作業“電子化”的趨勢在英語學科體現得比較明顯,但她對此始終存有疑慮:不少在線作業軟件中植入了遊戲、領養寵物等娛樂性內容,一旦老師不加選擇地運用,孩子們就會以寫作業為由“玩手機”,並對家長說“這是老師佈置的任務”。高婕認為,語言學習更需要學生代入自己的思考,通過中英文對照尋找語音規律,“紙質作業”更容易達到這一要求。

經常使用手機寫作業,易讓孩子失去書寫能力

近年來的教學中,小學語文老師李靜也發現,許多小學中高段的學生在當堂寫作文時,坐姿不端正、握筆姿勢不正確,而且書寫難看、經常“提筆忘字”或寫錯別字。李靜表示,這些現象都與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有關。“如果再把作業搬到手機上做,情況只會更糟。”李靜表示,培養書寫能力對於孩子性格的形成、審美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影響,因此她一直傾向於佈置“紙質作業”。

面對手機作業APP的出現,專家這樣建議:

線上教育好處不少,但要做好監督引導

有教育專家認為,相比較傳統的作業完成方式,線上教育有其獨特的優勢。比如,便於老師快速、準確地獲取學生當天的作業完成情況,學期末的大數據統計還能直觀地評估學生階段性地作業完成情況。對於年齡段較小的中小學生,活潑的作業方式也有利於他們投入學習。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線上教育也有弊端,比如,使用時間過久,會影響孩子視力,這一點家長要嚴格把控。還有,使用期間,一些自律性薄弱的學生會藉此玩手機遊戲等,這時家長要做好監督。智能手機的普及,催生了便利的、智能的線上教育,做好監督、引導與溝通,線上教育是能夠為教育和學習所用的。

孩子接觸電子產品,堵不如疏

家長和老師該如何勸導孩子,適量適時地使用電子產品呢?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韓銳表示,社會上有個詞叫“手機依賴症”或者“手機症”,在心理學科上並沒有這個“症”。大家應該理性一點,不要隨意就把這個事情上升到一個“症”的高度。不要談手機色變,對於大家來說,孩子捧著一本書,會認為他在學習,為何抱著手機,就覺得他是在玩呢?

手機或者iPad可以承載遊戲,也可以承載學習,這是一柄雙刃劍。“就像先前大家都不讓孩子用電腦一樣,後來慢慢接受,電腦網絡上有海量的知識值得我們去學習。”韓銳說,手機也一樣,如果是用來學習、寫作業的,應該鼓勵和引導。家長們和老師們應該對孩子有一個態度,就是可以玩,但是不要沉迷。家長們也不要一味否定它,應該勸導、疏導,不是堵和禁。希望家長們轉移注意力到自己身上,是否給孩子創造了更多有益的玩耍和學習的機會。

平衡玩與學需成人引導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研究員孫雲曉建議,家長應帶頭學會屏幕學習,為孩子做出榜樣,並注重生活教育,用多姿多彩的活動代替單調貧乏的生活,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以此能夠有效防控孩子使用手機不良習慣的形成,幫助孩子健康的成長。

教育的職責就在於把玩與學相結合,找到孩子自由意願與成人引導之間的平衡。孩子上網沒有自控力是由於家長引導的疏忽,正確的引導會讓“遊戲”與學習更好的結合。

遊戲化教學對於教育領域的發展是有一定促進作用的,而家長的正確引導可以消除家長的擔心,培養孩子對時間的規劃性、對“遊戲”的正確認知、對自我管理能力的掌控、防止網癮的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