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幼儿园“变态”的理论:孩子遇险才能学会避险?

日本幼儿教育为什么能名列世界前茅?可能我们都能细数一二个优点。他们的幼儿教育,是从一点一滴的细节中,渗透出以人为本、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比如今天我们要看到的就是,日本幼儿园通常会先让孩子遇险,才能学会避险。这是一位参访众多日本幼儿园的中国园长和一位日本知名幼儿园设计师站在设计的角度去谈论这件事。

日本幼儿园“变态”的理论:孩子遇险才能学会避险?


日本幼儿园“变态”的理论:孩子遇险才能学会避险?


中国园长参访日本幼儿园所见

丹阳市一个幼儿园园长在参访了诸多日本幼儿园后,发现用我国幼儿园的标准来判断,日本的幼儿园可以说是险境到处可见、危险随时可有。

日本幼儿园是当孩子攀爬遇到困难时,不需要老师提供帮助他们会想办法自己解决。如果老师此时给予帮助,会让遇到困难的孩子对攀爬的危险性和自己的能力失去准确的判断,反而会更容易遇到危险。

他们主张任何有危险的环境都要让孩子自己去接触,孩子一定会找到适合的解决办法。

日本幼儿园“变态”的理论:孩子遇险才能学会避险?

孩子们在森林中自由玩耍,小女孩独自爬上5米高的杆子。


日本幼儿园“变态”的理论:孩子遇险才能学会避险?

孩子们牵狗在山林中奔跑,没有老师陪伴。


日本幼儿园“变态”的理论:孩子遇险才能学会避险?

一个刚会走路的孩子独自沿扶梯爬到2米多高上下自如。

日本幼儿园“变态”的理论:孩子遇险才能学会避险?

孩子们在树上用木板搭建的游戏平台。

日本幼儿园“变态”的理论:孩子遇险才能学会避险?

高高的攀爬杆。

日本幼儿园“变态”的理论:孩子遇险才能学会避险?

在教室一角约2米高的阁楼,需要孩子们自行攀爬上下。

日本幼儿园“变态”的理论:孩子遇险才能学会避险?

让孩子使用针线、剪刀,缝制布袋。

日本幼儿园“变态”的理论:孩子遇险才能学会避险?


日本幼儿园“变态”的理论:孩子遇险才能学会避险?

森林里幼儿园孩子们生存实践用的灶台。

日本幼儿园“变态”的理论:孩子遇险才能学会避险?

“森林日”夜间活动场所。

日本幼儿园“变态”的理论:孩子遇险才能学会避险?

孩子们在游戏期间难免会受伤,但他们不会大声地哭,老师帮助清理一下伤口贴上创可贴就完事了。

日本幼儿园“变态”的理论:孩子遇险才能学会避险?


日本幼儿园“变态”的理论:孩子遇险才能学会避险?

在问及孩子在园受伤的问题时,一位日本的家长志愿者说:她宁愿孩子能够在幼时受一点伤,从而学会怎样保护自己,日后就不会受到更大的伤害。

日本幼儿园“变态”的理论:孩子遇险才能学会避险?

日本藤幼儿园设计师谈危险

还记得那所世界闻名的环形屋顶的藤幼儿园吗?那里的危险也无处不在:用手一摇就会晃的扶梯,窄的只能用来钻的缝隙,以及那只用一块网补住的楼顶。

日本幼儿园“变态”的理论:孩子遇险才能学会避险?

这些安全问题,身为建筑师怎会没考虑到?

这些看似不安全的因素,其实是设计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危险”。


日本幼儿园“变态”的理论:孩子遇险才能学会避险?

一切源于藤幼儿园园长向Takaharu Tezuka提的一个要求:“这个建筑要能充分释放孩子的天性”。

让他们尽情地去奔跑,去尝试“冒险”也许就是对释放天性最好的诠释。

“这些敞开的环境的确有时候会让他们受伤,但是没关系,他们这一次摔倒了,就会学着下一次如何不摔倒,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变得强壮。”设计师说。


日本幼儿园“变态”的理论:孩子遇险才能学会避险?

因为这个幼儿园,建筑师Takaharu Tezuka名气大增。但是他表示自己只是用一个父亲的心情完成了这座幼儿园的设计。

“如果你把建筑做的太安全了,孩子们就失去了那一点冒险的机会。”


日本幼儿园“变态”的理论:孩子遇险才能学会避险?

不要试图“控制”孩子,他们需要学习用自己的方式来感知世界。

也许他们会受伤,但人生就是这么开始的。

他们会学会如何自己爬起来,学会和这个世界相处。

而你会发现,孩子的各方面能力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日本幼儿园“变态”的理论:孩子遇险才能学会避险?

也许,作为园长,你会说在中国,孩子如果在学校受了一点伤,我们没法交差。这也确实是我们的国情所致,但适当的引导孩子学会认识危险,并锻炼其学会避险,这将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希望家长和教育者都能认识到:对孩子真正的爱不是过度保护,而是适度放手。

更多幼教资讯,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