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紅黃藍們背後生意經

紅黃藍還有沒有再翻身的機會?

這個意氣風發的美股,11月15日晚遭遇到了今年以來最慘的暴跌,股價狂洩53%,衝擊力與影響力相當明顯。在雪球,票圈可以看到一圈義憤填膺的,也有哀嚎,支持的,各種聲音響起。

似乎要逼迫人們想起那段幾乎“忘掉”的往事,《三聯生活週刊》總結這是因果循環:這次國家政策之所以禁止幼兒園資產進入資本市場,很大程度上就是去年紅黃藍的虐童事件所引發。

當年,紅黃藍教育CEO史燕來聲音哽咽地承諾:孩子永遠是第一位的!不知這句話蘊含多少真情實意,但資本市場永遠是嗜血和逐利,理智上說,資本和道德層面是絕緣的,它們盯著的是你能夠創造多少利潤。

因此,“虐童”風波後,紅黃藍低迷了一段時期,但在今年6月開始,它股價開始復甦抬升,並且達到了 “虐童案”以來的峰值23.01美元。對於沒有抄底的股民來說,真是滿腹心酸無處話淒涼。

這揭示了一個的事實——孩子的錢是最好的賺的,幼兒園市場也是一個利潤豐厚的市場。

紅黃藍IPO招股書稱,其淨收入包括了學費、加盟費、教育產品的銷售收入、特許權使用費在內的收入。對於直營的幼兒園,紅黃藍的學費收入在2014年-2016年逐年上升,達到7320萬美元。僅2017年上半年,紅黃藍的學費收入達到了4620萬美元,超過2014年全年水平。

而得益於“二胎政策”的放開,紅黃藍迎來了“黃金髮展”的好時期。 2015年10月,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宣佈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後,2016年全年全國人口出生率同比增長8%。

新生兒的增長,自然提升了入園率的增長。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時,中國的幼兒園入園率將達到85%。而2014年至2017年6月,紅黃藍直營幼兒園的學生註冊數量從10595人增加到20463人。如果將費用平均到每一個學生身上,這當中也是一筆不少的費用。

但紅黃藍也並非是一個“暴利”的幼兒園。

紅黃藍2014至2016年的營業收入最高達到1.09億美元。不過,考察淨利潤水平,紅黃藍在14、15年卻是連續虧損上百萬美元。2016年和2017上半年才實現扭虧為盈,盈利水平很難稱得上暴利。


起底!紅黃藍們背後生意經



然而,資本的逐利性決定了加盟模式的盛行,其獲得回報的主要途徑就是通過加盟獲取利潤,這一方式也將紅黃藍推上了資本 “風口”。財務數據顯示,紅黃藍的營收70%以上依靠學費,其次則是教學商品銷售費和加盟費。這也是說,紅黃藍經營主要分為直營和加盟兩種模式。

這種方式遠比直營幼兒園要好,而且在成本投入上具有極大優勢,可以快速拓展。不少A股上市公司都是主打這一模式的,比如威創股份,其從先後納入紅纓教育、金色搖籃、艾樂教育等,開始強力涉足幼教領域。目前,威創股份擁有幼兒園近5200家,加盟園佔比98%。

而另一家從事玻璃加工的秀強股份也進軍了幼教產業,先後完成了全人教育、江蘇童夢、培基教育的收購,2016年還成立“托幼之家”,出資2000萬元參股花火文化,打造兒童教育IP。轉型這三年,一度毛利率達到60%,難怪幼教行業受各路資金熱捧。

這股熱潮下,無論是做傳媒的,還是做地產的,不少A股公司都走入了投資幼教這條路。然而,在賽道上,紅黃藍才是走在最前面的那家,一騎絕塵。

今年二季度財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紅黃藍的加盟幼兒園增加了6座,加盟親子園增加了83座,已超過1000家。此前三年,紅黃藍的加盟幼兒園平均每年增長45座以上,加盟親子園平均每年增加超過100所。

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現象,民辦幼兒園似乎都非常熱衷於搞品牌連鎖加盟。

在去年“虐童”風波後,有人曾作出一個分析,對比了紅黃藍的財務報表,得出一個數據:


起底!紅黃藍們背後生意經



這也就是說,一年只需花9萬塊錢,就能辦一個掛著紅黃藍牌子的親子園/幼兒園,對於管理者而言,何樂而不為呢?

為此,整個幼教行業都彷彿進入了一片熱海,在時代的潮流中,洶湧地撲騰著。大量依靠“幼兒園加盟”這一模式獲取特許加盟費以及相關利潤得以迅速擴張,雙眼直視著“暴利”的資本家們無暇它顧這種盲目擴張的模式帶來的管理問題,瞄準時機抄底才能有撈快錢的機會。

我們由衷地感嘆:資本之上。在這種資本熱潮中加盟的“地主”,當然也會認為自己就快觸摸到“風口”了。如果搞好加盟制,淨利潤就會蹭蹭往上漲。當年金色搖籃敢和威創股份籤對賭協議,恰是這麼想的。


然而,當一道充滿強壓性的“閘刀” 下來時,再好的夢都是要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