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背景沒學歷又不認命,那就靠雙手改變命運

作者丨春天

來源丨插坐學院(ID:chazuomba)

從1994年創立到2018年9月26日,歷時24年,海底撈終於被我們吃上市了。

海底撈市值近1000億港幣,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上市餐飲企業,而持有海底撈62.7%股份的張勇、舒萍夫婦以身價647.69億港元(約合568.95億元人民幣),直接躥升至中國富豪榜第35位。

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技校生到身家數百億,而且完全是白手起家,這樣沒有學歷支撐,沒有背景加持的“普通人”,取得如此的成就確實不多見。

張勇身上,有一種來自鄉村的質樸感。

他信奉“雙手改變命運”的價值觀,並且將其融入到海底撈的企業文化中,一遍遍給員工灌輸這種思想。

從經濟不發達的四川簡陽到北京,他花了10年。

從北京到海外,再到香港上市,他花了8年。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這位火鍋英雄的勵志故事。

沒背景沒學歷又不認命,那就靠雙手改變命運

1

沒背景沒學歷又不想認命的人

那就靠雙手改變命運

1971年出生於四川簡陽的張勇,父親是農機廠的廚師,母親是小學教員,張勇和同期的商界大佬相比是典型的三無人員:沒背景、沒學歷、沒錢。

雷軍:1969年出生於湖北仙桃,畢業於武漢大學

馬化騰:1971年出生於廣東汕頭,畢業於深圳大學

劉強東:1973年出生於江蘇宿遷,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

丁磊:1971年出生於浙江寧波,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

1988年7月,17歲的張勇從技校畢業,進入四川拖拉機廠。那個年代,有份穩定的工作已經很不錯了,事實上張勇也確實在拖拉機廠穩穩當當的工作了6年。

但他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在這待一輩子,這6年,是他蓄力的6年,他常常利用休假和節假日時間,遍訪祖國的大江南北,考察市場,尋找商機。

他看到撲克牌遊戲機異常火爆,湊了幾千元跑到成都去買,結果在路上被人騙了,買了一隻假金錶。後來又想過收購汽油倒賣,再次遭遇失敗。好不容易開了一家麻辣燙賺了點錢,卻因為愛情把店關了。

半年後,張勇想清楚了一件事:像自己這樣沒上過大學,沒有背景,還不認命的人,只有一條路可走——別怕辛苦,別怕伺候人,用雙手改變命運!於是張勇準備重開火鍋店!張勇女朋友、同學施永宏、施永宏女友李海燕這三個死黨級追隨者表示鼎力支持,湊了8000元跟張勇一起幹,四個人各佔火鍋店四分之一股份。

雖然只有四張桌子,但海底撈正式成立了,這一年是1994年,張勇24歲。

有了前面三次創業經歷,張勇變得踏實、務實又聰明,海底撈的成立開始改寫他之後的命運。

2

好服務是讓顧客滿意

更好的服務是讓顧客感動

四川做火鍋,競爭異常激烈,張勇知道只靠口味無法讓自己勝出,結合自己做小火鍋的經驗,他認為華山只有一條路:用超出對手的服務,用超出一般人想象的服務,吸引客人。

2013年,張勇在某個論壇上講起創業史:“我不會熬湯、不會炒料,連毛肚是什麼都不知道,店址選得也不好。但我左手拿書,右手炒料,邊炒邊學,可想而知,味道一般。”

“想要生存下去,只能態度好點,客人要什麼,趕緊給人點好,有什麼不滿意,多陪笑臉。

剛開的時候,不知道竅門,經常做錯,為了讓人家滿意,送的比賣的還多。結果,客人雖然說我的東西不好吃,卻又願意來。”

為了留住客人,張勇幫人帶孩子、拎包、擦鞋。無論客人有什麼需要,都一一滿足。

客人用餐時,他站在一邊;

客人抱怨喝酒傷了胃,他就熬一鍋小米粥;

客人誇獎辣椒醬好吃,他豪爽地送人幾罐……

幾個月下來,這種變態服務,很快讓海底撈打開了局面,客人越來越多,名氣越來越大。

身為四川人,張勇對火鍋的認識非常透徹:

第一,火鍋不同於其他餐飲,每個人在吃火鍋的時候都是半個大廚,用什麼調料,搭配什麼,都由顧客自己決定;

第二,自己幹火鍋是外行,沒有實際經驗,既然如此就要從其他方面突圍,彎道超車。

因此,在地點、價錢和環境差不多的情況下,張勇對服務投入了更多思考,海底撈幾乎能滿足顧客的一切需求。

什麼是好的服務?就是讓顧客滿意。

什麼是更好的服務?就是讓顧客感動。

怎麼才能讓顧客感動?就是要超出顧客的期望,讓顧客感到意外,讓他們在海底撈享受到在其他餐館享受不到的服務。

這樣,海底撈與其他火鍋店的差別才能體現出來。於是,當顧客要吃火鍋時,才能想到海底撈。

1999年,一位西安的顧客用餐後被海底撈的服務打動,鼓動張勇把海底撈開到西安去,並且在第二天為張勇買好了去西安的車票。創業5年後的海底撈由此走出簡陽。

2011年,微博上開始流行一種新文體——“海底撈體”。一位網友在海底撈就餐後發微博稱,“海底撈居然搬了張嬰兒床給兒子睡覺,大家注意了,是床!我徹底崩潰了!”

也許正如一位網友所說:“海底撈的服務員就差幫你付錢了”。

3

打工者最需要生存和尊嚴

只要好好幹,一定有回報

問題來了,最初的變態服務直接起源於張勇,當海底撈成功開了成百上千家店後,張勇如何讓數萬名員工跟他一樣,把海底撈當成自己的家,拼命為顧客提供最感動人心的服務?

從社會底層一步一步爬上來的張勇,非常瞭解這些打工者最需要的是什麼,先是生存和尊嚴,再是公平和氛圍。

張勇鼓勵員工:我們的工資比一般餐飲企業高,我們有完善的晉升機制,層層提拔。你只要好好幹,我們一定會提拔你,這是我們的承諾。

“一個人要體面地生活,收入是一個基本的前提,在這個基礎上再關注他的精神層面。在這方面我們想了很多辦法。比如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們就給大堂經理這個級別的幹部的父母發錢。

這個事情看上去很簡單,但這使他在當地村裡面很威風,他會覺得到了海底撈以後,連家人每月都有200塊錢的補貼。如果他還要辭職,那就可想而知了,連他父母都會幫我說話,讓他留在這裡好好幹。

所以,幹部是離不開海底撈的,因為海底撈能讓他有一個體面的生活,換到別的地方去,可能他什麼都沒有。”

張勇始終覺得,忠誠度是員工用心服務顧客的基石。只有當一個員工覺得這個店和他的利益息息相關的時候,他才會把它當做自己的家,愛他如命。

在中國餐飲界,海底撈還有一項制度創新——計件工資制

幾年前,因為海底撈要國際化,張勇去美國走訪,一個常見的場景引起了他的注意,就是小費制。張勇覺得海外的小費制會影響員工的積極性。

“我沒有辦法改變客人採用小費制,但是我有辦法引進計件工資。員工如果做得好,就讓他多幹。”

在總工資支出不變的情況下,通過計件工資來變相增加員工的收入。

簡單來說,就是多勞多得,把懶人口袋裡的錢掏出來給那些他認為勤快的人,這讓員工們都產生了一個意識:付出就會有回報。

沒背景沒學歷又不認命,那就靠雙手改變命運

4

管理者的堅持:

以結果為導向,不分親疏

“用雙手改變命運”是海底撈對外公開宣傳的企業文化。其實,海底撈還有一個沒有被宣傳,但已形成的企業文化,那就是“罵你,說明重視你;罵你,你才能進步”。

在《海底撈你學不會》一書中,張勇甚至被稱為“暴君”。張勇自己也說,“我是偏挑剔型的,看到的老是缺點,特別是自己的企業和自己身邊的工作”。

2007年,在海底撈的生意快速發展的時候,張勇讓跟自己平起平坐的股東、最忠誠的死黨、20多年的朋友施永宏下崗了。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張勇不僅讓施永宏下了崗,而且還以原始出資額的價錢從施永宏夫婦手中買回 18%的股份,成了海底撈絕對的掌控者。

作為朋友,張勇顯然不厚道。然而,作為公司的創始人,張勇不分親疏,一切以結果為導向。因為海底撈要想成為一個現代化的企業,就必須解決家族企業創業者天花板的問題。

敢於對自己的好朋友下手,張勇無疑是個極端的人,但有一件事讓海底撈人都感到意外。

海底撈剛進北京租第一家店面的時候就被騙了300萬,那是當時張勇賬上所有的現金,無奈對方背景強勁,這筆錢不太可能追回來。

當時負責的主管經理急得兩天吃不下飯,想要找黑社會出面解決。張勇聽說後馬上給主管經理打了電話。

所有人都以為這位主管經理可能面臨被辭退的下場,但張勇卻說,你們就值300萬?乾點正經事吧。大體意思就是勸誡他不要通過違法手段幫公司追回這筆錢。

張勇說:“我當然心疼,那是我們當時所有的現金。不過,我真沒怨他。因為我去租,不也要受騙嗎!”

一夜之間被騙300萬,但是張勇不怨員工,將心比心,是他自己去辦也會受騙。

正如自媒體人菜刀少爺所說:評判一個管理者的好壞,從來不是看測驗的民意,而是看輸出的成績。正是由於張勇的雷霆手段和菩薩心腸,海底撈這些年的發展才越來越好。

5

“海底撈沒什麼成功的

只是沒垮而已”

2009,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訪問教授黃鐵鷹主筆的“海底撈的管理智慧” 成為《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進入中國八年來影響最大的案例。 一夜之間,海底撈火了,幾乎中國所有的商學院都開始拿海底撈當案例分析。

黃鐵鷹繼而提出寫書的請求。書出版後,海底撈為此專門開了一次會議。當時大家的一致判斷是,這書最多賣幾百本,能賣出8000本就是暢銷書。

“誰知道,嗖嗖嗖就是60萬本。”賣到第60萬本,張勇忍不住翻看了這本書,不過他沒看完。

“書名有點討厭,搞得好像很大炮的感覺。為什麼要學我們呢?我有什麼成功的?只是沒垮而已。”

“海底撈能到今天主要還是幸運,硬要說有什麼建議,就是好好做唄,別去東想西想的。因為有十個人去做同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有九個人中途會花心去做別的事情,如果你認認真真把這一件事情做好,最後留下來的就是你。我一直考慮怎麼活下去,有些人總是考慮怎麼做大,反而沒活下去,結果就剩下我。”

張勇曾毫不忌諱地說,現在他最害怕的還是海底撈垮掉,最擔心的是人們不再吃海底撈,“為了討好你們,我都累死了。”

5年前,他不愛上班,沒有辦公室,兩個月去一趟北京總部開會,日常運作由各大區經理負責。幾乎不怎麼巡店,閒暇時看書、旅遊、打麻將、打高爾夫球。甩手掌櫃的生活看似悠閒,內心卻從未停止擔憂。

但現在的工作狀態是“早上開會,中午開會,晚上開會,基本上除了睡覺,都在工作”。不在公司的日子裡,他也不敢放鬆,既要把控大方向,也要時刻盯細節,

“店多了,一個顧客滑倒了也是我的責任。”

努力在討好顧客的張勇,已經分不清工作和生活了。

Reference:

1、冷酷海底撈 by魚草魚草 @虎嗅APP

2、海底撈“暴君”張勇:為了討好你們,我都累死了 | 商業人物 by楊璐 強明陽 @每日人物

3、海底撈換“鍋底” by熊劍輝 @華商韜略

4、海底撈你學不會 by黃鐵鷹

► 本文首發於職場充電第一站——插坐學院(ID:chazuomba),每晚 21 點 21 分準時分享,陪有夢想的人一起成長。文章來源於公眾號:3158創業寶,3158創業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