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席地而坐》為什麼能斬獲金馬最佳劇情片?

《大象席地而坐》為什麼能斬獲金馬最佳劇情片?

在第55屆金馬獎頒獎的當晚,胡波導演的遺作《大象席地而坐》“封神”——獲得了最佳影片。於是第二天,我用了一整晚的時間看了這部佳作。

《大象席地而坐》為什麼能斬獲金馬最佳劇情片?

沒有看錯,我足足花了一整晚的時間來“欣賞”了這部長達230分鐘的影片,而在這之中,我竟捨不得跳過任何一幀畫面。

因為它太真實,真實得讓我幾度懷疑這不是在表演,而是在生活。

四條線交織,劇情簡單卻深刻

雖然這部電影的時長非常長,但講的事情卻非常簡單,在這230分鐘裡,四個人物因為不同的事情而產生聯繫,走過了自己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大象席地而坐》為什麼能斬獲金馬最佳劇情片?

但又因為一個真假難辨的故事,他們又把這一天過成了最不普通的一天。

全片中的四個角色於城(章宇飾)、韋布(彭昱暢飾)、黃玲(王玉雯飾)和王金(李從喜飾),包含了老年、青年和少年,也包含了男性和女性。

但不管是在哪個大群體中,他們都是最邊緣的那一類人,他們是塵埃。在這個世界上,沒人會給他們憐憫和愛,哪怕是至愛親朋、父母子女,對待他們的也都是惡語相向和拳打腳踢。

《大象席地而坐》為什麼能斬獲金馬最佳劇情片?

一切從一個陰沉的早晨開始,在河北一個小地方,高中生韋布被家人呵斥,老爺爺王金被兒女催去養老院,混混於城跟好朋友的女人睡了,黃玲在家因廁所的衛生問題跟媽媽爭執。

這四個人沒有一個是快樂的。

韋布失手把於城的弟弟推下樓梯;看到喜歡的女孩黃玲與教導主任有染;在車站買票逃去滿洲里看大象的時候被黃牛騙了錢;在與黃牛產生爭執之後,卻落到了混混頭目於城手裡。

《大象席地而坐》為什麼能斬獲金馬最佳劇情片?

於城的朋友撞見於城與自己妻子鬼混,受刺激跳樓了,於城想去滿洲里避避風頭。

當知道韋布跟他一樣都想去滿洲里看大象之後,於城就準備放了他,卻被突然攪局。

《大象席地而坐》為什麼能斬獲金馬最佳劇情片?

教導主任原配找上門來尋釁,黃玲操起傢伙給了這對夫婦兩棍子,甩門而去。隨後,她想到了跟隨好友韋布去滿洲里。

《大象席地而坐》為什麼能斬獲金馬最佳劇情片?

王金機緣巧合下捲入韋布與於成的爭端,再加上對子女失望,便擅自作主帶小孫女前往滿洲里——那個他當年當兵的地方。

《大象席地而坐》為什麼能斬獲金馬最佳劇情片?

每個人都夢想逃離現在的生活,去往滿洲里,那裡有一隻大象,席地而坐

《大象席地而坐》為什麼能斬獲金馬最佳劇情片?

四條線看似獨立卻又交織在一起。動物園裡的大象,席地而坐,其實也是身處困境,而四個困境中的人卻想去看另一個困境。

《大象席地而坐》為什麼能斬獲金馬最佳劇情片?

教導處副主任對黃玲說:“每個時代的日常都差不多,稍微不同,沒必要糾結於現狀,人活著是不會好的,會一直痛苦,一直痛苦,從出生的時候開始就一直痛苦,以為換了個地方會好,結果只是會在新的地方痛苦。”

老人對韋布說:“你能去任何地方,可以去,到了就發現,沒什麼不一樣的……最好的狀況,是你站在這裡,你可以看到那邊那個地方,你想那邊一定比這好,但你不能去,你不去,才能解決好這兒的問題。”

《大象席地而坐》為什麼能斬獲金馬最佳劇情片?

四個小時只講述四個人的故事,對於電影而言,《大象席地而坐》足夠漫長了。

然而生活無情,它讓你經歷幾倍幾十倍於此的時間。就像所有的苦難都沒有盡頭,而人活著只是為了受苦一樣。

《大象席地而坐》為什麼能斬獲金馬最佳劇情片?

所有的角色,沒有一個人是快樂的,即便在一個環境中是強者,在另一場景中他就得示弱。

但從另一個角度說,每一個弱者,尤其是這四個主要角色,在某一個瞬間他們都無比堅韌,堅韌到讓你覺得他們天真的可愛。

比如揮杆的黃玲,比如為朋友挺身而出又執意要去看大象的韋布,比如和韋布交換臺球杆的爺爺,比如救火的於城。

《大象席地而坐》為什麼能斬獲金馬最佳劇情片?

那些“感覺在那個時候就應該那麼做的自發動作”似乎還在彰顯著這片垃圾場上偶爾閃爍的東西,但閃爍的不見得是金子,它可能只是一張亮晶晶的紙片。發光,但沒意義。

滿洲里動物園,有一隻大象

“滿洲里動物園,有一隻大象,它他媽整天就坐那兒,可能有人老拿叉子扎它,也可能它就喜歡坐那,不知道,然後很多人就跑過去抱著欄杆看,有人要扔什麼吃的過去,它也不理。”於城坐在那裡,講著這段沒頭沒尾的荒謬故事。

而片中的四個主角又何嘗不與這頭大象相似呢?這四個人王金自不必說,人活到那個年紀自然也就看清了生活的一切。

而再看看另外三個人,於城、韋布和黃玲,你會發現他們說出來的話並不像混混、學生能說出來的話。

《大象席地而坐》為什麼能斬獲金馬最佳劇情片?

他們彷彿都是哲學家,是詩人,看穿了生活機械重複的本質,但卻又無力去掙脫現實,只能麻木卻又不甘的活著。

金馬獎對這部影片的評價是“咆哮卻飽含詩意”。這部電影就如同一首朦朧的長詩,通過四個人在難堪、糾結、無奈的一天,最終向我們展示了生活的痛楚。

《大象席地而坐》為什麼能斬獲金馬最佳劇情片?

這種痛楚不是活著的艱難,而是你明明意識到了生活中的問題,卻無力去改變,改變不了他人,也改變不了自己。

《大象席地而坐》用很長的篇幅來表現底層社會的互相爭鬥和絕望。

《大象席地而坐》為什麼能斬獲金馬最佳劇情片?

房地產商入駐,窮學校要被分流,這是資本力量對教育資源的爭鬥。

教導副主任扔香蕉皮捉弄老實學生,用花言巧語玩弄女學生情感,這是掌權之人對弱勢者的爭鬥。

《大象席地而坐》為什麼能斬獲金馬最佳劇情片?

黑惡勢力的馬仔圍著老人要動手,女婿卻只是抱女兒回家冷眼旁觀,這不只是惡徒的鬥爭,也是這個社會對老人的冷漠的表現爭鬥。

《大象席地而坐》為什麼能斬獲金馬最佳劇情片?

還有死在住所內多日無人知曉的奶奶、養老院裡冰冷麻木的“幸福生活”、老大爺對韋布的惡語相向......胡波的電影裡沒有田園牧歌,有的是一群在時代中失語的人。

“你是人渣,你是狗屎,你快去死吧,快去死吧”韋布面對著空曠乾枯的河床用盡全身力氣喊出這句話,這句話並不是喊給別人聽的,而更像喊給他自己的。

《大象席地而坐》為什麼能斬獲金馬最佳劇情片?

《大象席地而坐》不在講故事,是在講情緒。人在社會中,甚至根本就不存在絕望,而是連絕望都變得奢侈,只能選擇呼吸,選擇接受。

對於這部電影,我真的很難用多少話語去談論它,整部電影看完後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團霧塞進了你的胸口,你覺得被什麼東西填滿了,卻又無法詳細說出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電影裡的氛圍跟冷氣一樣,看得人手腳冰涼。

《大象席地而坐》為什麼能斬獲金馬最佳劇情片?

《大象席地而坐》已經不僅僅是一種主觀上的“喪”,而是擴展到了對整個社會環境,人與人關係的不信任。

《大象席地而坐》為什麼能斬獲金馬最佳劇情片?

裡面被塞滿了數不盡的壓抑和冷漠,你能在電影的每一分鐘感受到近乎鎖喉的絕望和失語。

《大象席地而坐》為什麼能斬獲金馬最佳劇情片?

我們無法看到我們想看的,無法說出我們想說的。我們被誤會,被忽略,被鉗制。

《大象席地而坐》為什麼能斬獲金馬最佳劇情片?

我們什麼都做不了,甚至不知道該去責怪誰把眼前的一切都搞砸。

《大象席地而坐》為什麼能斬獲金馬最佳劇情片?

可是,儘管這樣,

《大象席地而坐》為什麼能斬獲金馬最佳劇情片?

我們不還是得一邊假裝熱愛,一邊繼續活下去,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