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上,有哪些皇帝的女人是因为情商不够,而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

柳侍墨


无情最是帝王家。皇帝身边,最不缺的就是女人了。能给皇帝做女人,除了颜值得够,情商也得爆表。不然,有可能连序幕都还没播完,您就下课了。
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例子,我就说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吧!
汉景帝刘启,有一个能把一手烂牌打成好牌的母亲窦太后。这老太太颜值和情商都爆表,通过一系列运作,把自己从一个平民出身的家人子,经营成了汉文帝的皇后。她生的一子一女,儿子成了太子,平安接管了大汉江山;女儿成了长公主,嚣张跋扈,又被称为“窦太主”。
皇帝的皇宫,自古以来就是美女如云,刀光剑影。按常理来说,有窦太后这个珠玉在前,汉景帝的女人们也应该不至于太过痴傻。但是,这中间偏偏就有一位,因得意而忘形,将原本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还连累了儿子没当成继承人。

这位“皇帝的女人”就是栗姬。

栗姬是在汉景帝刘启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成为了他的宠妾的。当时的栗姬达到了颜值的高峰,而且肚皮也争气,接连为刘启生下了三个儿子:刘荣、刘德、刘阏于。
但是,栗姬虽然受刘启宠爱,情商却不高。如果说窦太后是情商爆表,那栗姬就是情商爆裂。
刘启登基后立了刘荣为太子。按说,如果中间不出问题的话,刘启百年之后,刘荣就是皇帝。而栗姬作为太子的生母,在太子即位这后,一定会被立皇太后的。
这时,窦太主就向栗姬示好,想要和她结成儿女亲家,把女儿许给刘荣,以便以后能够成为新皇的岳母。

可是,栗姬却不领情。窦太主向她求婚,她直接就把人家给怼了回去。

窦太主是谁?窦太后的亲女儿,皇帝的亲姐姐。栗姬敢和她斗,等于是自己找悲哀。
被栗姬拒绝后的窦太主自然心生怨恨。皇帝的儿子多的是,又不是就她栗姬有生,其他夫人也有生皇子。于是,窦太主转舵,和后来是汉武帝刘彻的母亲王美人结盟,将女儿陈阿娇许给了刘彻当妻子。成语“金屋藏娇”由此而来。
窦太主的意图,是女儿是要做皇后的,自己以后也是皇帝的岳母。但,当时的太子不是刘荣嘛,既然陈阿娇许给了刘彻,那刘荣就不能当太子了,不然以后刘彻怎么即位,自己怎么当皇上的丈母娘?所以,她就想办法让刘荣下课。
于是,经过王美人和窦太主的一系列动作,再加上栗姬日常的嚣张作风,汉景帝刘启就对栗姬心生厌恶了,而且,这种厌恶果然连累到了刘荣的太子之位。
景帝四年,刘荣被立为太子;景帝七年,刘荣被废,栗姬失宠。同年四月,王美人成了王皇后,立刘彻为太子。
刘荣被废以后,栗姬忧郁而死。
其实也是怪她自己——她生了三个儿子,却还拼不过只有一个儿子的王美人。本来是一手好牌,却被她打了个稀烂。


白马晋一


中国历史上“人彘”事件的受害者戚夫人,不就是将自己手中的一副好牌打得稀烂的那种吗!古往今来,皇帝凭一己好恶废立太子并不少见,但能落得戚夫人那般凄惨,自己与儿子同时被杀的境地,却也是古往今来第一人了!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刘邦好色,人神皆知,无巧不成书,戚夫人就有美色,专门生给刘邦“好”的,在秦汉时期,嫡长子继承制的并不如后来的宋元明清那么规制森严,皇帝看着谁顺眼,基本上上那个就是皇帝了。

尤其是秦朝时公子扶苏并未获得继位的权力,反而是二小子胡亥得到了皇位,汉高祖刘邦也想学秦始皇,不过他学的不像,而且秦始皇没有外戚之忧,汉高祖刘邦却是搞得外戚吕后家族尾大不掉。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可能是色壮怂人胆,也可能是精虫上脑,爱屋及乌,反正汉高祖刘邦不念结发夫妻之情,要把吕后的的儿子刘盈废掉,要立自己的宠妃戚夫人的娃儿赵王刘如意为太子。

关键是刘邦这事做的不彻底,到死都没把刘如意正儿八经送到太子位上,反而是留下这么段病根,让吕后在他死后去治,吕后可不是善茬,更不是好欺负的主,。


想当年先帝刘邦在的时候不便动手,没了刘邦欺负人连个屁都不是,朝堂上下,里里外外,说话管事的都是吕家的人,戚夫人和儿子已经成了砧板上的肉。

不信,宣赵王刘如意从封地过来,吕后儿子刘盈知道老娘起了杀心,于心不忍,把弟弟放在身边,日夜不离,吃喝拉撒全在一起。

可有一次刘盈出去打野,一个时辰的功夫,刘如意七窍流血死在了他的寝宫,吕后派人灌毒弄死的,再就是戚夫人,不知低调行事,得罪吕后,被吕后剁去手脚,挖出双眼,弄聋双耳,割去舌头丢进了厕所,残忍至极惨无人道。

其实戚夫人本没必要与吕后争长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吕后毕竟是皇后,即使是落魄的皇后。

既然刘邦一时宠爱自己,皇帝的宠爱就是“王炸”,何不低调心事,所有的事情让刘邦去做,坏人让刘邦去当,吕家是汉初望族得罪他干嘛?结果还不如吕后的“四个二”好使!


历史三日谈


其实每一个失败的皇帝背后都有一个搞事的女人,不要说一手好牌打的稀烂,有的连桌子都给你掀了。


细翻历史,这情商不够坏事的还真不少

被做成人彘的美人——戚姬

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

前者说的是虞姬,后者就是这位戚姬了。

(戚姬影视形象)

戚姬美艳,温柔,能歌善舞获得了刘邦的专宠,生下了刘如意更是让刘邦十分欢喜。

甚至常有废掉太子改立刘如意之言,太子如果母亲不是吕后那估计也就分分钟被废掉了,戚姬也惹上了这个不该惹的女人。

刘邦一直认为吕雉生的刘盈太子性格仁弱不像自己,公开表示还是刘如意最像。

这些行为无疑给了戚姬一个信号:有戏,我儿可做储君。


还真别说,哪怕是戚姬的对手是与武则天并称“吕武”的吕后,但那会儿刘邦这位帝王还没有死,纵使吕后也是慌得不行。

那么戚姬是如何把好牌打输的?


戚姬:没干什么,因为觉得自己稳了,也就皇帝耳边吹吹风:快点废太子立如意啊

吕后:拉拢刘邦老乡汾阳侯周昌去游说,周昌是个口吃,支支吾吾说不完整话脸倒是长得通红,滑稽的动作表情也是让刘邦乐的无暇顾及废太子的事情,暂时不了了之;请教张良,张良出了一手必杀技,请商山四皓这四个德高望重的前辈劝导皇帝,看到吕后出了王炸,至此刘邦彻底没辙了,宣布放弃废太子这件事了。

我本欲改立太子,奈彼得四人为辅,羽翼 已成,势难再动了

再后来,刘盈顺利继位,吕后秋后算账,戚姬落得被虐杀的凄惨命运。

一对比,吕后就是高情商的代言人,处于劣势积极主动去谋求帮助,知道皇帝嫌弃自己年老色衰,儿子也不讨喜,就开始借着嫡长子这唯一优势谋求正统支援,反观戚姬优势不保持不发展只想着坐等,最后一败涂地也是理所当然。


宫斗之王——赵合德

起初汉成帝宠爱赵飞燕,后来在赵飞燕的推荐下也将其妹赵合德收入了后宫,没想到妹妹赵合德更得成帝喜爱,所获恩宠冠绝后宫。


当时姐妹二人为了保证容貌身材采取了服用秘方避孕,却丧失了生育能力。

这个时候但凡聪明点的人都会选择扶持照顾弱势宫人生的子嗣,这样现任皇帝死后,自己还能做个太后颐享天年,不过这两人显然恃宠而骄我行我素。


相传:赵合德沐浴出水时 ,浑身不沾一滴水珠,原因是皮肤非常滑腻,因此汉成帝爱好偷看赵合德洗澡,不过赵合德也聪明,懂得男人就要吊着。每每看到汉成帝就停止沐浴,充分满足了皇帝的好奇而不得。

姐姐赵飞燕听说此事,特意表演沐浴,可惜情商不够没领悟皇帝的心理,皇帝也是看了一半就走人了。


妹妹虽然掌握皇帝的心理,可是情商全用在专宠上面了,对于人生的经营真是一塌糊涂,姐姐更不用说,连男人都留不住。

不仅丑,还很坏——贾南风

这位是历史上有名的丑女恶女,保守估计可以进个前十,身份是西晋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太丑就不放配图了)

丑陋让其善妒,迫害一众皇子甚至太子。但归根到底这个人自己没子嗣,这就和楼上赵氏姐妹有点类似,同样没有扶持弱势的皇子,最后下场也是可想而知。



我是 朝暮九歌,你们的新朋友

喜欢文章的点下

在下会不断更新有趣的历史知识,您的关注、点赞、评论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下个内容



朝暮九歌


看到题目首先就想到西汉的一个女人,栗姬,超低的情商,不但让自己快到手的皇后之位飞了,还连累自己的太子儿子刘荣。

超低情商的宠妃栗姬

栗姬是齐人,貌美如花哈,是汉景帝刘启的宠妃,生育三个儿子刘荣、刘德、刘阙。

刘启的原配嫡妻薄皇后被废后,刘荣被刘启立为太子,自己是宠妃,儿子是太子,栗姬好像看到皇后宝座在向她招手,母子俩的地位直线上升。

这时候呢,汉景帝刘启的亲姐姐馆陶公主刘嫖,就想把自己的闺女阿娇嫁给刘荣做太子妃。刘嫖是窦太后爱女啊,和刘启姐弟俩感情深厚,为了巩固姐弟亲情,刘嫖经常给大弟搜罗美女,这些小美人免不了要夺取皇帝对栗姬的一些宠爱的,因此,栗姬对馆陶公主非常不满。

如今呢,骄横的公主都要求到自己头上了,栗姬美滋滋的得意,得意之余还拒绝姐姐的联姻,谁让你成天送美人分薄皇帝的宠爱啊!

好嘛!碰壁的公主很生气,恼羞成怒啊!后果就很严重了,你不就觉得儿子是太子啊,要不是太子,我闺女还不嫁呢!

可巧,后宫中,栗姬的对手王娡,双商都很高的王美人,趁机巴结刘嫖想结亲,还很惋惜的说自己的儿子身份太低,太委屈阿娇了,骄横的公主殿下就决定,把太子刘荣拉下来,换自己的小女婿刘彻做太子。

于是啊,刘嫖就经常在刘启面前说栗姬不贤,性格差,对后宫那些美人耍威风,还扬言迟早让她们做人彘等等;又夸刘彻多聪明多好啊!刘启和姐姐感情好啊,说一次不在意,说多了总是经心的。反观栗姬呢,对刘嫖和王娡的结盟毫不知情,依旧恃宠生娇,对刘启的其他后宫很骄横,让刘启不禁产生疑虑,真怕栗姬学习吕雉把他的美人弄成人彘了。

有一次,刘启生病了,想起姐姐的话,就借机试探栗姬,对栗姬说等我百年后,你要善待我那些美人和孩子们啊!

面对皇帝的话,栗姬居然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心情,史书载:栗姬怒,不肯应,言不逊。景帝恚,心嗛之而未发也。

如果说之前得罪公主,是栗姬毫无政治眼光,社交能力也差,大姑子都敢得罪,这个大姑子还是有实权有影响的,已经棋差一招了。现在竟然连对皇帝都这个态度,你还不是太后呢,你就是假装答应哄哄皇帝,稍微忍让一下表个态,也不会落个那样的下场,可知,栗姬的情商实在太低了。

好了,刘启印证了姐姐的话是对的,对栗姬厌恶起来,但只是没有表现出来,毕竟那是太子生母呢。

这时候,聪明的王美人又加了一把火,私下让人暗示大臣请求立太子母为皇后,大行就上奏刘启说母以子贵,子以母贵,太子母还没有封号,宜立为皇后。

刘启认为是栗姬勾结大臣,非常愤怒,斩杀大行,连太子刘荣也废为临江王。这才是煮熟的鸭子飞了,栗姬又气又恨,最后竟然忧死了,而他的儿子刘荣也没多久因为不小心侵占文帝庙外的土地,被征召问话,刘荣请求刀笔给老爹写奏折,酷吏郅都不许给,还是魏其侯窦婴给刘荣刀笔,刘荣因为郅都的态度恶劣,以为是他爹想弄死他,写完奏折就自杀了。

因为栗姬的愚蠢短视,导致母子俩鸡飞蛋打,刘荣更是无辜啊!成为先秦之后史上第一位废太子。

就是这样。

请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觉得猴格写的还行的就赏个关注!点个赞吧!

觉得猴格写的有误的也请不吝赐教!谢谢!

咱们史料说话,谢绝以讹传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