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當年到底有多紅?有哪些案例可以證明?

讀劇慧眼


1982年,遼寧省開展民間小戲調演,趙本山因主演拉場戲《摔三絃》,而聲名鵲起,成了遼北地名的“名人”。



1987年,時任中國廣播說唱團團長的姜昆,帶團到鐵嶺演出。出乎意料的是,當地人並不買他的帳,人們議論:說唱團的表演比不上鐵嶺團的趙本山。為此,姜昆特意觀看了趙本山的《瞎子觀燈》和《1+1=?》兩個節目,也笑得前仰後合。後來,姜昆把趙本山推薦給了央視導演袁德旺,出於對姜昆的信任,袁德旺決定讓趙本山參演央視國慶晚會並獲得成功,自此趙本山開啟了“小品王”的人生。

從1990年趙本山首次登上央視春晚,表演小品《相親》,在其後的二十多年間,一共15次獲得央視春晚語言類一等獎。人氣也早已超過了姜昆。

趙本山曾說過,姜昆對我的這份知遇之恩我會銘記一輩子!後來再談到趙本山,姜昆不願多說什麼;而對於姜昆,趙本山也總是迴避。其原因是在一個趙本山發起的二人轉文化名人交流會上,姜昆炮轟二人轉涉黃低俗,直言在網上搜索的二人轉視頻90%都涉黃,矛頭也是直指趙本山。此時的趙本山已早非彼時的趙本山。這事兒讓趙本山下不來臺,從此兩人就此分道揚鑣。


趙本山門下弟子眾多,李正春、路遙、張曉飛、唐鑑軍、王小寶、王曉利、蔡維利、蔡小樓、王永會、張曉光等按入門先後,被封趙本山十大弟子。更有其後的小瀋陽、劉小光、湯朝、黃聖依等弟子。

趙本山正是依靠這些弟子們,於2003年在遼寧民間藝術團的基礎上,組建了本山傳媒。本山傳媒是集演藝、影視藝術、教育於一身的大型文化產業集團。2004年,被文化部授予首批文化產業示範基地;2010年,劉老根大舞臺被文化部、國家旅遊局聯合評為首批國家文化旅遊重點項目;2010年起,連續三年被中宣部評為全國文化企業30強。


輿情雜壇


趙本山先後21次登上春晚的舞臺。其中有16次獲得中央電視臺小品類一等獎。試問在眾多明星中有誰擁有此項榮譽,又有誰超越本山的各項技能,有人說他的小品低俗有失大雅,可他的小品已成為央視春晚的壓軸戲。換成你能達到嗎?所以不要去抵毀別人的成就,來說明自己的高雅。

趙本山擁有自己的私人飛機,並域名本山號,同時還具有勞斯萊斯等眾多名車,用於接待他的座上賓。例如:成龍、張藝謀、王家衛、張柏芝、章子怡、周杰倫等娛樂圈的大佬和社會名流,你說誰又有如此資本,小編認為:只有趙本山才有如此膽略。只不過有點高調而已。

趙本山的本山傳媒在東北三省乃至全國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目前擁有100多位高徒。其中的小瀋陽、宋小寶、王小利、劉小光、劉小飛以及程野、謝廣坤都稱得上富有成就的演藝明星。

同時趙本山在演藝圈還具有一定的威望。他可以讓你有所成就、也可以讓你一蹶不振。例如:《我要上春晚》這檔欄目又使多少弟子走向成功,正如他所鍾愛的小瀋陽、王小利。難道不是他通過春晚的舞臺。讓他們走向人生的頂峰嗎?

趙本山的《劉老根》系列劇,已成為當今農村題材影視的標本。那時每到傍晚時分,家家戶戶打開電視的第一瞬間,觀賞的節目題材基本以《劉老根》為主。而作為該劇的主演趙本山所投入的精力可想而知,至於他的小品已成為央視春晚最大的亮點。

所以說趙本山雖然離開春晚的舞臺,但他的小品藝術一直留在人們的記憶當中。你說趙本山到底有多紅?領略了吧……本篇評論純屬本人的觀點,如有不到之處。歡迎關注後加以評論。





閒情小達人


不知道你為什麼要用上“當年”這兩個字,應該這樣說:現在的趙本山用家喻戶曉不足為過,已經不用刻意的去表現什麼了。深知“過剛易折”的趙本山選擇低調行事,從娛樂圈風起雲湧的大潮中穩穩前行,更彰顯了睿智。

趙本山也算是窮苦出身,這讓他更懂得了基層生活的真諦,也更加懂得了知恩圖報,在早期老家公主嶺小劇團演出時,大家對這個其貌不揚卻勤奮好學的小夥子的評價就很高。紛紛傾囊而授,那個時候的趙本山進步也是最大的。

提到趙本山的成名,離不開時任團長的姜昆的提拔和推薦,1988年的一見如故,姜昆就認準了趙本山一定能火起來,在多方運作和推薦下。1990年趙本山憑藉著小品《相親》一炮而紅,從此開始霸佔春晚小品類一等獎23年的征程,那時的趙本山是收視率的保證,是廣大人民春晚的期待。是全國觀眾心中名副其實的“小品王”,這個地外是無論誰也無法撼動的。

成名後的趙本山急流勇退,退居二線為了東北的二人轉事業大力推廣,成立了本山傳媒。先後把一個又一個徒弟帶上春晚。投資的連續劇更是拍到了第十期。一個以趙本山為核心的商業帝國初具規模。

可以這麼說,沒有趙本山就沒有東北二人轉的今天,東北更不會有一個個喜劇巨星的誕生,如小瀋陽、宋小寶、何曉光等等。

隨著事業的風生水起,趙本山成了第一個相聲娛樂圈第一個買飛機的人,可見老趙不光會演小品,運作這麼大的企業也是得心應手呀。趙本山也是一個廣交天下朋友的人,東北有句流行語就是:”過了山海關,有事就找趙本山“可見一斑。

提到趙本山,就不能不說一下時下同樣火爆的另一個團體--德雲社和其班主郭德綱,一個是小品二人轉,一個是相聲。包攬了中國歡笑的半邊天。另外,有小道消息:現在趙本山與姜昆不說話好像與郭班主也有或多或少的關係。呵呵,博大家一笑。


生活星扒客


只知道趙本山,但從不看他的節目,一夥下三濫之人沒有好的作品來呈現給觀眾,現在要感謝哈文導演,沒有她把趙拉下春晚,趙還會出現在春晚舞臺,他的節目只有不懂藝術的人才喜歡。


從零開始147105818齊


紅倒是不紅,就是土的掉渣。



黃瓜蒜薹


要說趙本山當年有多紅,只有與之同時代的人才說得清、道得明。

趙本山,全憑諷刺小品出名,受到全國數以億計的人們追捧,其節目詼諧有趣、寓意深刻、喜聞樂見、吻合時弊。可以用:紅得發紫、紅得通紅、紅得發燙來形容。

趙本山之所以成為明星之明星,恰逢時代變遷是第一。有幸碰上祖國改革開放化時代變革時期,步入真真正正改革開放最大受益者之列。其二,祖國文化創新,給趙本山發展帶來契機,基於樣板戲單調無趣情況,趙本山適逢百花齊放文化大解禁,一時接地氣之作品層出不窮,讓百姓為之折服、讓百姓接受、讓百姓歡欣鼓舞。其三祖國撥亂反正主要矛盾轉化。這是趙本山走紅的最為重要的原因,祖國從階級鬥爭為綱改變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給趙本山放心、放手進行小品演出與發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可以肯定,趙本山從非科班出身的小品演員,走到紅遍大江南北的明顯演員,參加了一屆又一屆央視春晚,演出腳印幾乎走遍全國各地,可謂真是難得、難得。

可以肯定,像趙本山這樣的草根文人,在今後的社會發展中,如無特別情況,是不會再出現的。

因此,趙本山現象,是祖國社會發展重大轉折時期帶來的機遇所賜,也是他個人運氣加功底所賜。總而言之,趙本山是時代的寵兒,用一句話講:用本領與運氣相較,他的運氣佔主導。


河堤鎖岸


開始趙本山挺好的,後來有錢膨脹了。又買飛機,又移民,這事那事層出不窮。再加上讓哈文給哈了一下子,從此消聲滅跡。



老弦G


會演小品的老師,適合雙擊



尬聊尬評尬對白


印象中,年三十的春晚就是為了期盼趙本山出來,至於其他節目到底有多麼優秀和精彩,我及我身邊的人似乎都不怎麼感興趣,就想看見趙本山的春晚節目。

自從他不參加春晚後,再精彩的春晚就已經索然無味了。

趙本山終結了我看春晚的優秀傳統和良好的習慣。


倞晟匯嗵


我認為趙本山當年不是紅,而是火。紅,是指愛黨,愛人民,愛祖國,愛社會主義這個心,叫紅心。紅字是永不退色,有著政治理念,含為紅字。而火字,一陣子燃燒,當燃燒盡啦,沒人添燒柴,它就自然熄滅,而趙本山小品火的時候,正是作品最旺盛時期,在加趙本山本身有藝術細胞,出生於草根家庭,他的演出很接地氣,深得大眾喜歡。可以這麼說,很深入人心,誰然沒見過面,但是,一般的人都認識他,因為,他經常出露在春晚,也是春晚一大亮點之一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