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把患者當親人”——訪“西安之星”市第三醫院院長田曄

“來啦!請坐,哪裡不舒服呀!”在西安市第三醫院神經內科診室,有一位戴著眼鏡十分溫和儒雅的專家,面對接二連三的患者,始終面帶微笑看片子、聊病史、談療法。這位從醫33年,始終“把患者當親人”仁心仁術,並被患者和同事們稱為“笑暖”醫生……他便是首屆“西安之星”、西安市第三醫院院長田曄。

“我一直把患者當親人”——訪“西安之星”市第三醫院院長田曄

田曄

醫者仁心的“笑暖”醫生

“一身書生氣息的田院長,他那標誌性的微笑會給人暖暖的力量。”這是一位常年就醫的患者舒先生對田曄的評價。的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田曄始終面帶微笑娓娓道出他的從業經歷來。田曄告訴記者,其母是一位醫生,小時候母親救死扶傷受人尊敬的幕幕情景,讓他耳濡目染也對醫生這個職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立志長大學醫像母親一樣當一名好醫生。心中有了從醫目標,高考時田曄如願以償考上了西安醫科大學醫療系。

“患者身體不舒服,到醫院尋診都是滿懷希望而來,有些病情嚴重的患者心理也很脆弱,所以醫生不光治療肌膚之痛,更多的還要進行鼓勵和心理安慰。進了醫院患者把醫生當成救命恩人,醫者更應滿懷熱情為患者服務好,從醫33年來,我一直把患者當親人。”田曄回憶說,13年前的一天,一位症狀奇特的患者來到醫院,這名患者每過四五個月就會持續昏睡4-7天,過後又會自動清醒,在七八家醫院看過病,都沒有得到確診,只得出患者患了橋本氏甲狀腺炎的結論,治療效果也不明顯,家屬和患者都很迷茫,並懷疑是不治之症。接診後,當時任科室主任的田曄多次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寬慰和開導,同時,憑藉豐富的經驗及積累的知識,對患者以往的檢查結果進行分析,提出此類甲狀腺疾病有可能引發腦病的發作,此病例當時在全世界報道僅有100例,國內還沒有報道。在查閱大量外文文獻後得出結論,該患者患了罕見的橋本氏腦病,經過對症治療後,患者的症狀很快消除,在隨後的幾年隨訪中,患者再未發病。而此例橋本氏腦病的確診屬國內首例,被刊登在《中華神經科雜誌》,在業界引起了很大反響。

患者的認可是最大的滿足

“醫生給了患者生命希望,患者也成就了醫生,作為醫生,最大的滿足來源於患者的認可。” 田曄說,1994年深夜一位高齡患者腦出血來到醫院,當時老人已經昏迷不醒,搶救成功的機會微乎其微,值班醫生只有田曄一人,做開顱手術的風險非常大,但患者有一個兒子在國外一時趕不回來,家屬就跪在地上求田曄做微創手術延長老人生命,讓在國外的兒子能有機會見父親最後一面。當時科室環境差,老人加床在樓道里,但是面對家屬的懇求,田曄無法拒絕。他頂住風險和壓力,獨自為老人實施了顱內血腫抽吸術。手術結束後,田曄不分晝夜守在老人身邊觀察病情,盡最大努力為患者贏取更多的生存時間。“幸運的是,兒子見到了父親最後一面。” 田曄到現在說起來都還是很激動。他說,雖然那位老人最終沒有被救治過來,但他為患者爭取的那幾天,滿足了家屬最後的心願,他心裡感到很寬慰。

“經常有年輕人向我抱怨學醫累。其實,你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一定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千萬別偷懶。”田曄除了自身勤奮,嚴謹的從醫態度同樣感染著團隊裡的每一位年輕人,他在同事的眼裡就是個“工作狂”,除了為病人看病,還要處理院務工作……田曄每天都在加班加點工作,當有人勸他多休息一會兒時,他總是說:“三院還處於發展階段,我的醫院需要我;穿上白大褂,我的病人需要我。”

多年的努力奮鬥讓田曄成為神經內科領域的學術精英,他曾在西北地區率先開展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rt-PA靜脈溶栓療法,在西安地區率先診斷腺粒體腦肌病、CADASIL等疑難病例,積累了豐富的危重病人搶救經驗。在從醫生涯中,田曄從來沒有停止對知識的探索和積累,他多次獲醫院醫德高尚獎和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受聘為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西北大學、延安大學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當選西安市勞動模範、西安市政協委員。2009年,田曄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西安市有突出貢獻專家榮譽稱號;2015年被國務院表彰為發展我國醫療衛生事業作出貢獻,並頒發證書,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018年榮獲首屆“西安之星”榮譽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