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看化验单速度很快,是真的认真看了吗?

當冬夜漸暖大海不再那麼藍


肯定是认真看了的

首先医生在选择检查项目的时候心里已经有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倾向了,知道哪些项目要重点看,哪些瞟一眼就好了。

比如说感冒咳黄痰的病人,开了血常规,一般是为了鉴别细菌性或者病毒性,那么在血常规的十几个结果中,主要关注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其他结果顺带看一些就行了,不需要逐条仔细阅读。

另外,如同另一个答案说的,化验单上异常项目都用小箭头标出来的,而且医生对于常用项目的正常范围烂熟于心,不是对照化验单上面的正常范围才看得出来数值是高了还是低了。

第三,由于医院联网的关系,我们经常能在病人那报告单回来之前就直接在电脑上看到结果了,可能在您回诊之前医生已经做出了疾病诊断,不需要再看一遍了。

最后,虽然确实有不靠谱的医生,但是造成严重误诊,医生是会吃官司毁前途的,一般没人会蠢到和前途过不去的。即使态度不好,没有人文关怀,也不会在疾病诊断治疗这种核心技术上漫不经心随意敷衍的。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有疑问请咨询我们医师,将免费为您解答】


平安好医生官方号


首先医生肯定是认真看了,否则误诊或漏诊医生要担责任的。其次快和慢是相对的,化验单如果是让病人来看是,一头雾水肯定慢,而医生则是轻车熟路当然相对快的多了。

其实医生看化验单所谓的快,只是相对于病人看化验单的速度相对而言。俗话说熟能生巧,医生天天在看化验单,很多检查结果的正常值都烂熟于胸,当然速度会快很多。其次看化验单有技巧,现在的化验单都标有正常值范围,异常的结果都会标有异常的提示箭头,医生可以直奔异常指标而去,会省很多时间。再者,医生开化验单都有一定的目的性,一个化验报告虽然报告结果很多,但医生知道重点应该看什么,对于其他的正常值只会一带而过。比如血常规报告有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总数及分类、淋巴细胞等很多项内容,如果医生是怀疑感染的,重点是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情况。

这些对于医生是简单的事情,如果要让普通患者来做,患者肯定会每项结果都慢慢看一遍,当然速度会慢很多,觉得医生看的速度太”快”了。


医患家


医生看化验单速度很快,是真的认真看了吗?

真的认真看了吗?

不言而喻,参与回答这个问题的主要有两个群体:医生和一般公众(通常以就医亲历做依据)。

相应的,答案也必然会泾渭分明:当然认真看了VS似乎根本没有认真看,很马虎,随便瞭了一眼。

到底认真看了吗?

认真

什么叫认真?

一般理解,认真包含两个层面:以严肃慎重的态度对待,以仔细的方式处置。

这应该不存在异议吧。

“很快”就必然意味着不认真吗?

题主的问题说的清楚,怀疑医生没有认真看的主要原因是,医生看得“很快”

指医生不认真的逻辑就是:快,还怎么可能认真?

就态度而言,正常情况下,没有医生看病是不认真。

原因有二,一是职业道德;二是责任。

因此,医生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应该不需要争论。

关键就是“很快”能不能“认真”?

以上图这张血常规+的化验单来说,在患者或家属看来,一张单子上列了22项化验结果,每项的内容包括项目的中文和英文缩写名称,结果数值,异常结果的提示信息(上下箭头),单位,以及参考值。

算下来,包括100个具体的结果。医生仅仅用了1、2秒钟扫了一眼,就给出“没问题”的结论,怎么能让患者相信医生真的认真仔细看了?

事实是,医生真的不需要像患者或家属认为的那么“认真”地逐项仔细看。

因为,虽然医学内容繁杂,但是临床医生每天看的病种,面对的化验单等辅助检查,其实是是很有限的。

对这些东西自然非常熟悉。

有的医生答主说“掌握并牢记各种化验结果的正常参考值,以及异常结果的数值以及临床意义”,这是夸大其词。

事实上,对于化验结果的临床意义,和一些重要的结果(比如上图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和比例,红细胞计数和直径,血红蛋白数值等),合格的医生都会掌握并很轻松就可以牢记。

但是,对于其中的很多具体数值,根本不需要记。

比如,上图化验单中的大多数值是不需要记的。因为,现在的化验单对医生非常“友好”,列出正常参考值,甚至还给出异常结果提示。

医生看化验单,根本不需要逐项仔细审视,只需要快速扫一眼,寻找有没有异常结果——就是箭头。

如果有,会对这些异常结果进行“审视”。

但是,多数时候,提示的异常结果往往是稍微超出正常参考值范围,医学上称“临界值”。这些“临界值”中的大部分没有临床意义的,对于这些“异常结果”的“审视”指需要再“扫一眼”就可以判断。

只有,真正有临床意义的异常结果,医生才需要真正关注,记住,并与其他有意义的结果进行综合考虑,作为做诊断的有效信息。

像上图这张化验单,虽然有3个“异常”提示箭头,但是,医生只需要用1~2秒扫过就完全可以做出正常的判断。

如果,一个患者有7、8张这样的辅助检查结果,那么医生只需要不超过10秒钟就可以“认真”看完,并得出结论判断。

在患者和家属,7、8张单子,花掉我几百上千大洋,你医生只用了10秒钟瞟了几眼,就给出判断。你说你认真看了?打死我,我都不相信!

在医生,我的的确确“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看了,并严肃慎重地地做出判断,你说我不认真?窦娥啊,我!

你来说说,医生认真看了吗?


挣脱枷锁的囚徒


上了十几年的学,再经历了实习和规培,好不容易成为了一名医生,看化验单,可以说是基础中的基础。

有时候病人会怀疑:医生你看的那么快,是不是压根就没有认真看?一张化验单那么多项目,你怎么扫一眼就看完了?

其实,化验单上面数值那么多,后面的是参考值,前面的是结果,有一定经验的医生,对于正常的结果应该是烂熟于心的,只需要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这个结果是不是正常。

而且现在化验单的显示也很一目了然,偏高或者偏低后面都有箭头提示,所以正常项目排除了,只看有没有异常的指标也可以,也会很快。

化验单看的越多,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因为医生看得多,知道什么是重点,所以一眼就看出来了。

比如说需要判断一个病人是不是贫血,那么血常规那么满满一张数据里面,我们一眼看过去就先看血红蛋白。

有的时候真的不是医生没有认真看,病人很多,医生的工作量大,也需要加快诊疗时间,这样就需要医生练就火眼金睛的本事。对于重要的化验单,医生肯定是会认真看的,因为这是做出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妇产科女司机


以下内容来自医生本人:

可能大多数病人被医生门诊的“神速”所惊讶,我的化验单这么大一堆,就瞟几秒钟就看完了,能看清楚仔细吗?别说病人,我们还在当实习生的时候也这么认为,我们看化验单费老劲了,领导一眼就瞬间HOLD,这不科学呀!可当我们经验丰富后出门诊时,事实就是如此。

医生看化验单有个习惯,就是抓住重点,只看我们关心的结果,其他结果只要没有异常就不处理

。就拿血常规做例子,普通人看血常规单子首先会纠结在有异常的项目上,哪有箭头表示哪儿有异常,比如什么血小板平均体积高了,血小板压积低了。而医生看化验单的顺序是:先看常见的三系即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如果正常再看其他箭头所指的异常部分。

在某些特殊的疾病时还会关注相应的指标,但对于无关紧要的轻度的异常我们不予重视。因此,只要三系正常,假如血小板平均体积稍高一点,我们也可以接受。而这些过程在我们瞟的那几秒中内已经完成了,这专业训练带来的结果。

那医生就没有遗漏的时候吗?

当然也有。这里有几个小建议可以帮助患者能更快更准确地就诊:

1.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整理好化验结果;

2.异常的部分可以先自行标记出,简单来说有箭头的部分就是异常;

3.如果你不知道这个结果对看病是否有用,那就都带上吧。

希望春雨医生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欢迎关注头条号【春雨医生】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识哟。


春雨医生


“快乐的小大夫”为您解答,欢喜关注

当然是认真看了。

1、首先医生对各个化验都了如指掌,上学时候学习,上班的时候天天看,俗话说熟能生巧,他们一定比常人看的快得多。并且对化验单数值和意义了然于胸,了如指掌的。

2、一般医生已经根据患者的病史的查体对患者的疾病有了认识,大体上对疾病有了初步的诊断,做的化验一般都是为了证实判断或者排除一些相似疾病,所以对可能出现的化验数值都会有预判,所以一般扫一眼就能清除了。

3、化验单都会有提示的,当数值有异常的时候都会有向上或者向下的箭头,而那些没有提示的数值都是正常的,一般都不需要看,知道正常了。再加上提示的数值和内心的预判如果一样,那么就可以证实判断了。

4、医生看病不仅仅是看化验单,化验单只是对患者疾病诊断和判断病情程度的一项指标,医生还要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体征还有辅助检查进行统一考虑的。

5、到医院看病的人越来越多,而医生特别是大医院的医生却不多,每天超负荷的工作往往还是干不完,每个人都练就一双慧眼了,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

同时并不是所有的化验单医生都看的很快,有的时候化验与患者病史和体征不符合的,医生都要进行认真思考的,这时候可能就会很慢了。

“快乐的小大夫”每天为你推送健康医学知识,分享病例。不要忘记点击右上角关注呦!


快乐的小大夫


很确定的回答:真的认真看了。

当代医生除了望闻问切,还得掌握各种检验、检查的适应症以及禁忌症,更需要掌握并牢记各种化验结果的正常参考值,以及异常结果的数值以及临床意义。

当患者前来就诊,医生了解病情之后,需要对患者开具相关方面的检查,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各种检查的目的是什么,预期的结果是什么;

拿到结果之后,化验结果是否与逾期一致或相背,结果异常又代表什么,有何临床意义,是否还需要继续其他检查,将要进行哪些处理等等问题都需要医生在第一时间做出决定并做出处理。

背书本和记东西是医生的基本技能,各种乱七八糟的数据和五花八门的医学内容,医生们早已烂记于心。

医生每天都需要面对不同的患者,而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有所不同,不可能面对每位患者都去翻书或请会诊。

所以,不用怀疑医生有没有认真看你的化验单。

如果不认真看,医生们是很难有接下来的进一步处理的。


康骏朋医生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同样的对于医生,在开化验单的时候,已经对病人有一个初步的诊断了,开单化验只是核实初诊结果、排查是否有其他的并发问题。所以在患者把化验结果拿过来的时候,往往只要在自己需要关注的位置去看一下,把结果和自己初步的判断印证一下,就能完成诊断过程了。

就拿一张常见的血常规化验单,如果是感冒,医生需要更多是关注一下是白细胞增多(细菌性)还是淋巴细胞增多(病毒性), 结合C反应蛋白(细菌性会增高而病毒性不明显改变),基本就能做出相应的诊断了。而其他的项目医生只需要粗略的过一下,没有异常就没有必要去看了;而当病人要做手术等需要破坏血管、有出血风险的时候,那么就看血小板等与凝血有关的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就按一般的预案执行就是了。

而且同一个医院的化验结果单,各项指标的位置是固定的,而且检测的参考结果也是固定的,因此医生在看化验单的时候就更为容易判断是否情况了,拿到患者的化验单后只需要往对应的位置看相应的结果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像患者自己看那样,逐条的比对、判断。

所以,除非有很典型的异常,医生会告诉患者加以注意或者建议患者作进一步的检查、,一般的检查,医生通常不会逐条看,需要的时间就会很短,把更多的时间节省出来,处理患者的其他问题或者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另外,建议患者在拿到化验单后,在去找医生的过程中最好先自己看一下,看看有什么异常的、或者自己有疑问的地方,然后在与医生交流的时候,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让医生进行解答。


之心老师谈健身


选择权威科普,享受健康生活,欢迎关注医学博士团队。


肯定认真看啊。其实我挺好奇为什么会有此一问,难道是医患不信任的一种体现,还是突发奇想而想到的问题呢。

医生肯定会认真看化验单的。因为检验结果是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程中非常重要参考依据,如果医生不认真看,无疑是增加了误诊和漏诊的风险,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所以认真仔细看化验单既是工作的需要,又是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

医生看化验单快不等于医生不认真!客观上讲,每天就诊的患者那么多,不加快速度浏览化验单会让后面的患者等更长的时间,如果一个患者多用一分钟,30个患者就是30分钟,很明显,会让第31个患者多等待30分钟。所以门诊压力让医生看结果必须快。

有人肯定会想,所有的检验单里的项目那么,加在一起甚至超过半百了,医生不到一分钟就看完了,很难让人信服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看检验单并不代表每个项目都要看一遍,看结果要有侧重,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提高效率的同时不影响诊疗质量,这里面是有很多技巧的,特别是对于经验丰富的医生来说,看检验单就是几秒钟的事。同时现在的化验结果会自动标记异常值,无疑更加快了医生看检验结果的步骤。

举个例子,很多人对血常规特别熟悉。医生在看血常规的时候重点关注三个指标:WBC(NEUT)、HB(HCT)、PLT,分别代表的是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如下图所示),这三个指标犹如定海神针。如果以上均正常,其他血常规结果可基本不看;因为即使其他指标正常值上下略有浮动,没有太大临床意义。如果定海神针中的任何一个指标不正常,就要密切关注其相关得指标即可。所有正常情况看完血常规只需几秒。

所以担心医生不仔细看检验报告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欢迎关注天坛医院、阜外医院、儿研所、北大口腔医院、中科院肿瘤医院医学博士团队!

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良医济世


医生看病,要问诊,要体查,要化验,在看化验报告时,也是带着临床思维看结果的,在一个更高的视野看检验报告,本身就会很高效。

医生对化验单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尤其是大部分常规检验,瞄一眼就心中有数了。当然在患者眼里,医生过验单的速度跟数页码一般快,会疑惑的问,“这医生真的认真看了吗?”

对于一个合格的医生来说,这是一项基本技能,每天干的就是这个活,难易程度与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差不多。对于公众来说,看报告估计跟看天书差不多,每个字都认识,但就是不知道啥意思。

当然也有一些某系的无良医院和诊所,假医生也不少,就算他们装模作样看半天,也许心里想的是怎么让你多花点钱吧。

我想,能问出这句话,也是与目前医患之间缺少信任有关。对于医生来说,要注意构建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关系,不但要看病,也要看人。从人的整体去看问题,取得患者信任和配合,才能更好的看病。对于患者来说,坦诚自己的疑惑,主动积极与医生沟通,参与自己的疾病健康管理,给予医生更多信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