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下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你如何给国内的高等院校排名?

用户69290716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一直是国内一流综合类高校的榜首一二!

今天我给大家按照专业介绍国内高等专业排名,正所谓,选对专业,选择自己适合或者喜欢的专业是成功的一大半。所以大家不需要过多地纠结于综合类的排名,专业类的排名也需要关注!

先看一下综合类的排行榜

(1)清,北,复,交,浙

(2)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



2018年全国财经类大学排行榜:

最好的几所财经类大学

(1)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贸易大学

(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

2018年全国理工类大学排名:

(1)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

(2)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

(3)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2018年医药类大学排名:

这是医药类大学的排行榜,但是国内有很多的医科大学都已经和很多综合类大学合并了,比如:北京大学合并了北京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合并了同济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合并了华西医科大学,中南大学合并了湘雅医学院,中山大学合并了中山医科大学。

所以这个榜单上没有以上这些大学。

(1)北京协和医学院

(2)首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

(3)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

2018年师范类大学排行榜

师范类的几所高校在国内的排名都比较靠前

(1)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2)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3)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2018年艺术类大学排行榜



2018年农林类大学排行榜

(1)中国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



2018年语言类大学排行榜

(1)中国传媒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2)北京语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大学生生活


要说国内高校排名的话,一直都是存在各种各样的版本。因为教育部门并没有给出一个非常明确的院校排名情况,所以说目前能查询到的高校排名都是一些民间机构的排名。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偏颇之处,不过我个人觉得对于高校排名,仅限于参考,真正实际的意义并不是很大。

一般来一个院校的排名要参考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毕业生的工作就业、学校的科研实力、师资力量、科研成果、社会影响力等各方面的因素。不过真正能做到这样的排名并不多,简单收集了2018年校友会对国内高校的部分排名情况,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了解。

排名除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之外,第三位的院校是浙江大学。排名前十的院校分别还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以及吉林大学”。以下是具体名单情况:

此排名仅限于参考,并且如果说选择院校的话,参考的不能是排名,最重要的而是往年的招生分数、以及自身的成绩、喜欢的专业。

您的关注、点赞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考研字D


2019QS 排名 供参考


美国留学号


清华北大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在我国高校综合实力排行榜中一直稳居第一第二的位置。它们曾承载着无数学子的大学梦想,是中国人民乃至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国内其它高校的综合实力排名是怎样的?

第一批: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

第二批: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第四批: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

第五批: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苏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对于上述这种排名问题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变换思维从不同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尽可能的做到全面覆盖,符合大多数同学们的意见与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最后的总结。

最后的总结

对于国内高校排名这种问题一直都是一个争议不休的话题。其中清华北大稳居第一第二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对于第三名的位置我们总是各有各的看法,都说不清楚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第三。

今天我给大家我给大家总结的排名是以分批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既然无法确定第三第四的位置,那么我们还不如根据各高校办学实力的不同层次分批进行划分,由此从中解决了诸多矛盾。

以上信息纯属个人意见,如果您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给我留言点赞,谢谢!


儿童教育李老师


本人关注高考录取二十年,也一直关注各大排行榜,从1999年的网大排行榜到如今的各大国内外榜单,个人认为目前中国高校排名如下(港澳台除外):清华北大无疑高居前二位,第三名:复旦,四:上交大,五:浙大,六:中科大,七:人大,八:南大,九:武大,十:中大。之后依次是北师,北航,华科,同济,南开,西交,哈工,天大,北理,东南。随后就是各大专业优势大学,排行榜排名不高,但录取分数线居高不下,如上财,央财,贸大,中政。


Fanskoko芳心可可


个人理解,就目前来说。

第一梯队可能还要加上国科大,加不上也会在第二梯队里靠前的存在。

第二梯队华五人。

第三梯队西交大哈工大中大武大华科这几所争夺top10的选手。

第四梯队则是处在北京上海的副部级985比如同济比如北师大等。

第五梯队也是剩余的副部级985,比如华南理工,比如大连理工。

第六梯队是正厅级985,比如海大,比如华师。

第七梯队985平台的211,比如法大,石大等。

第八梯队非照顾性非985创新平台的211,比如苏大,比如安大。

第九梯队照顾性211及省属一本,比如青岛大学,比如江苏大学。

第十梯队省属二本大学,比如烟台大学,比如临沂大学。

第十一梯队省属二本学院,比如合肥学院,比如山东政法学院。

总体来说,是这么分的,也不是绝对,比如东南大学论水平也许并不差于同济,但是地域问题。只是一个相对来说的概念。


不雨亦歇歇


个人认为:清华,北大之后应该是:

浙大,人大,中科大,法大,厦大,南京大学,北师大,北理工,北航等,不逐一列举啦,列举了也考不上。




吴建荣律师


说说个人理解吧。清北前二不需解释。接下来华东五校和人大、国防科大位列3-9位,排名不分先后,因为各有优势。第十名是最难的,非要我选,就国科大吧,虽小,但毕竟起点高。其他如c9的哈工和西交、综合靠前的武大和南开、理工靠前的华工和北航都多少差点意思。


我在我思


国内大学排名,我认为,第一序列是北大清华,第二序列华东五校(复旦、上交、中科大、浙大、南大)接着是西交、人大和哈工,构成中国高校十强,服不服!


亚洲公民


学校的排名最终要看对社会的贡献值 对国家的服务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