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调查:新冠肺炎让85%的企业难熬过三个月,大家怎么看?

赵从兵


感觉这场世纪之灾,任何国家和地区都难以幸免,继新冠之后,流感、蝗灾、禽流感一步一趋地入场,尚有许多未知因素,仍然没有获得厘清,所以,应该有心理预防承受预期。三个月彻底改变,必须得先改变全世界所有人的餐桌立项……


故乡的云162498174


我觉得,熬不过三个月的企业,都有一个通病,就是资金链绷得太紧。

主要分三类:一类是季节性现金流问题。比如说餐饮,年前发奖金、备货等把现金都用完了,就等过年大卖回收现金。但是疫情让这些投入难以变成现金流。第二类是现金流不能流动的问题。比如已接好订单的生产企业,年前来不及出货,本来想年后出货回收现金,但是因物流停止,储备的现金不够支出。第三类是现金流告罄的问题。这类企业本来就不赚钱,现金流很紧张,再加上疫情突然袭击,所以就会难以支撑。最后一类,是负债过高的问题。此类企业,利息等刚性支出比较多,停产时间一长就难以负担。

总的来说,还是现在的企业的负担过重。现在利润很薄,大家为了赚钱,都在想着办法提高资金周转速度,一旦遇到突发事件,资金流动停止,那么问题就全部暴露出来了。

解决的办法,我认为就是休养生息。至于怎么做,相信国家比我更有智慧。

我是空谷财谭,与您分享我的观点。


空谷财谭


清华大学调查:新冠肺炎让85%的企业难熬过三个月,大家怎么看?

我个人觉得,疫情的危害程度,如果不严格控制,全民出击,不用清华大学调查,就会陷入更大的危机,不是企业难以存活,网上爆出一个小姑娘的抗病毒日记,相信有很多人都读了,当人死了之后连个数字也不算的时候,当亲人离世,你连送一程的能力都没有的时候,企业的存活率还有意义吗?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我们要紧跟党中央的号召,全力抗击病毒早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再说,到时间,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了。感谢信任,关注我们,一起成长。





方方梦语


回答:估计理论上是这样,但党和政府不会坐视不管的。

1.去冬今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给全国人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特别是武汉的封城。当然,这点困难,在英雄的中国人民面前,是不会被吓倒的。但是,随着新年假期的结束,企业开工在即,疫情尚未消除,对我国各行各业的影响有待评估,特别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的企业。

2.清华大学,国内顶尖学府。清华大学就冠状肺炎疫情对我国企业影响的调查,具有权威性。但85%的工厂难以熬过三个月,未免有点过头。按往年正常情况下来说,正常开工的时间才刚过一周。如果疫情很快过去,影响应该是有限的。如果疫情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其影响的大小就不好说了。

3.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的影响,是确定无疑的。试想,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雄厚实力,接下来,党和政府,针对企业,会及时地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的,加上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企业会很快度过难关的。眼下,疫情较轻的地区,不是已经有条件开工了吗?

4.表面上看,疫情肆虐的这段时间内,国内的消费需求减弱了,购买力减少了。其实不然,以全国来讲,宅在家里不外出的举措,大部分省份是从春节开始的。孰不知,这时间,人们购置的年货已经有了,该消费的已经消费过了,特别是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当然,同比往年,消费力减弱是实情,但不是主流,因而影响是有限的。

总之,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造成的困难不容置疑,特别是工厂企业。几千年来,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一次次地都从困苦中走过来了。难道这点疫情,会难倒我们不成?


江水涛涛8851


朋友们好,清华大学的这个调查有一定依据和数据,虽然现在没有定论,但是,这的确是一种有可能出现的情形,

未雨绸缪,也许会有一个很好的应对方案。

首先,我们对清华大学的这个调查方案结论,做一个分析:

1,企业负债率过高。这毫无疑问在停产的状态下,一方面没有利润,另一方面有大量的贷款利息亟待偿还,部分企业有可能出现,资不抵债,或者没有流动资金经营难以为继的情况。

2,企业结构,产业结构,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目前有众多的房地产,

以及轻资产行业,三产行业。对资金依赖程度高,对流程衔接要求高。整个运作过程,一旦停滞,很可能出现衔接性的风险。

3,劳动成本,有可能上升,中小微企业受两面夹击。

一方面缺乏资金,另一方面,成本上升。

4,大量外向型企业面临困境。进出口不畅,对大量的,外向型加工贸易企业有重大影响。

小结:企业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多多少少都会有影响,而且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其次,未雨绸缪,反而有机会,促进经济更新。

1,更合理的,优化国民经济产业结构。

2,促进企业平等竞争。

3,深化金融改革服务

4,其它…。

小结:机遇永远存在。

最后,来总结分析:

风险和机遇同在,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主动的应对,顺应经济发展的规律,紧紧握住市场这一双手,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理财迦


有个种草莓的朋友,三个基地,租了大量的土地。草莓正上市,果实累累。眼看着有大收成,突然就赶上这场灾难,无人买要烂地里,欲哭无泪。

一个做旅游的朋友,有头脑开始自救改送外卖、送蔬菜水果倒是生意火爆。

我们这种微小企业工人不上班不发工资,没有存货。目前问题还不大,有点存款先好好活着。

希望疫情快快过去,还祖国大好河山。


细数人生果


昨天看到的是曹德旺说:新冠肺炎让85%的企业难熬过三个月,今天又变为新华大学调查新冠肺炎让85%的企业难熬过三个月?到底是谁说的?

85%的水分

新型冠状病毒确实使得企业经营出现困难,但是三个月就让85%的企业难熬我感觉有点过于夸张了。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中国年鉴》,我国目前的企业单位数量已达18097672家,如果在算上很多无牌照的私营作坊,2000万家的企业数量妥妥是有的。无论是曹德旺还是清华大学,短时间内怎么精准得出85%这个数?

以样本推算全局的话,带有很大的片面性:(1)样本的数据,对于2000万家的企业,如果你拿个100家或者1000家的企业,来推算全部企业,有代表性吗?没有,甚至你的样本企业还无法覆盖我国的全部行业呢?(2)其次,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你这个样本覆盖了几个省?不同省域经济发展结构完全不一样,抗风险的能力也不同。

新型冠状病毒真正引起重视是1月23日的武汉封城,从1月23日到目前还不到20天,中间企业停工,又是各种封路封村,试问清华大学的学者们或者曹德旺先生,春节期间都不休息,在忙碌的为我们统计调研这些数据吗?还是说这又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当然不管真假,我认为这个85%没有任何的可靠依据,完全是个人的主观判断而已,所以说85%的水分很大。

企业可以撑多久?

企业可以撑多久,不同的企业所面临的情况不一样,当然要判断一家可以最长可以撑多久,最简单的就是看企业每个月的固定支出成本是多少,目前的账户里的货币资金余额有多少以及企业主可以拿出多少资金来支持企业?这三个数据,如果是上市企业,我们还能粗略估算,但如果非上市企业,不对外公布数据,一切只有企业主自己知道,其余的人都是瞎蒙而已,所以真正能撑多久,就企业主自己心知肚明。


鲤行者


有一定的道理,或者可从另一侧面进行反证:

本人一家几口,窝在家里半个多月,除偶尔出去采购必须的肉菜等食品外,都不出门。就是日常三餐,都尽可能简单节约,力图减少采购次数。估计就是开电视的时间长了,多点电费(广州无需取暖)。如果是正常春节黄金周,就算不远足,也必定会在省内走走,泡泡温泉,住住宾馆,爬爬山,逛逛农莊。再约亲朋戚友,去茶楼酒馆饮饮茶聚聚餐。一个新年下来,一家子花个万儿八千实属正常。而今年,只是买些最简单的食品,一个新年,千儿八百都没花完。

如果,大部份的人们都这样(估计大同小异),社会消费总量的下降可想而知。失去社会消费量,企业的日子不好过也可想而知。如果,这状态继续延长,后果则更难想象。

只希望疫情尽快过去!希望大众继续响应政府号召,尽量少出门,为战胜疫情创造更良好的环境条件。希望我们的医疗技术人员更给力,为打败病毒作出更大贡献。


南山归客123456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2月9日,K歌之王宣布与全体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实在是经营不下去了。而昨天又被老乡鸡的董事长10分钟的视频刷屏。

在这期间他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手撕员工提出疫情不上班期间不领取工资的联名信,让很多网友大赞。但是他也说明了,老乡鸡目前的情况,能挺2个月,2个月之后可能就比较严峻了。

这次疫情影响最大的就是中小企业,尤其是餐饮、娱乐等行业。

所以,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中小企业的经营真的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当然最近国家也推出了一系列针对中小企业的减税减租的优惠政策,希望能帮助中小企业听过这一段艰难的时光。


莫吝金钱


一般而言,企业最在乎的就是整个企业的运转,人不能正常运转,这个企业的资金链就会越绷越紧,知道资金链彻底扯断。而当前形势下的新冠肺炎,正让我们的企业运转越来越难。

疫情当下,虽然各大中小企业已经陆续开工,但开工后的企业是什么样的状态?工人返工,各类防护措施,企业、工厂定期消毒,这些对于目前的企业来说不成问题,但问题的关键是,产品的销路。

在国内市场:除了目前异常火热的医疗、卫生用品外,最火的也就算是口罩了,消毒酒精,工厂全负荷运转,倒班不停车仍供用不了大需求,但除此之外,像销售、服务业大受打击,全国上下娱乐场所、大型超市都收到影响,很多春节前囤积的商品礼盒仍在仓库屯灰。

可以这么想,如果你是一家服装企业的老板,没有销路,没有订单,你做那么多衣服干嘛?空消耗资金而已,且做出的衣服是否时兴都是问题,工厂没有订单,工人没有伙计,只能是下岗待业的份。

在国外市场:目前各国对于国内订单虽然在疫情情况下影响不大,但多少会有影响,如此情况之下,各大企业的订单将会减少很多。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没有利润可言,且企业又不是慈善家,工人不得不被辞退,企业的资金得不到运转,空消耗场地租金等,是个老板都绷不住。

在这,疫情在如今的情况下,至少还要在持续一个月这样的状况,如果一个月后恢复正常,一切都好说,如果三个月内还不能正常运转,多数企业都会面临崩盘。

总之,清华专家不是危言耸听,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