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了10年!这个史诗级的泡沫最终还是破了

我有个币圈的朋友,去年和我聊买北京哪个楼盘,今天我们晚饭的时候偶然相遇,他对我说:“您好,这是您的外卖。”

就在昨天(11月21日)下午,比特币报价击穿4300美元防线,人民币报价跌破3万元,而2016年最风光之时,一枚比特币曾比肩15万人民币。

疯狂了10年!这个史诗级的泡沫最终还是破了


24小时,下跌超17%;

一个月,暴跌超30%;

一年,狂泻77%;

史诗般的比特币市值从至高点蒸发了1.6万亿人民币!

而七年前,比特币曾创造了暴涨400万倍的奇迹。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疯狂,这就叫疯狂。

这场游戏的疯狂程度和结局远远超过了人类历史的想象,比特币已经成为至今最大的一次资产泡沫!远超当年荷兰“郁金香狂热”和英国“南海公司骗局”!


疯狂了10年!这个史诗级的泡沫最终还是破了


比特币“传奇”

这传奇故事的开头,是一个叫“中本聪”的人。他发明了一种数字货币:比特币。

而“比特币”就像金子一样,蕴藏在“矿山”,也就是比特币系统里,然后需要去“挖”,也就是通过电脑或者专业设备不断去运算,最终获得“金子”(比特币)。

人们被这个财富游戏吸引住了,蜂拥而入的人越来越多。

造富神话,越来越多,越来越惊人。

2011年,一个女生在知乎提问,“大三学生手头有 6000 元,有什么好的理财投资建议?”

当天,巴比特创始人长铗回复:“买比特币,保存好钱包文件,然后忘掉你有过6000元这回事,五年后再看看。”

他说的没错,从2011年到2018年,比特币从3美元一度蹿升至最高点时的1.9万美元,如果那个大三学生将6000元全部买了比特币,此时早已是千万身家。

从此越来越多人相信:投资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就是抓住了一个连努力都不要的发财机会。

在最疯狂的时候,比特币人民币交易额占到全球总盘子的98%,可见中国玩家之多。

鲁迅先生一句话,人所皆知: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当一种赚钱方式人所皆知了,那肯定就赚不到钱了。

因为,通往财富自由的路上,人越来越多,也就意味着捷径消失了,最终大家只能获得平均的回报。

信徒们滚滚而来,可真正实现财富自由的往往是被簇拥的那个人。

其他的人,我们称之为:韭菜。

泡沫碎裂后我们看到了什么?

泡沫,一般就是指价格大大超过其内在价值的资产。

我突然想起一例著名的类似事件:美国豆豆娃。

美国曾出现一种毛绒玩具“豆豆娃”,它以豆状PVC(聚氯乙烯)材料为填充物,是一种很普通的儿童玩具。

但令人惊奇的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欧美地区刮起一股对豆豆娃的收藏、交易与炒作之风。

出于营销策略,公司会生产一些“纪念版”“限定地区版”或配合迪士尼等其他品牌推出的特殊版本豆豆娃,但绝大部分豆豆娃刚上市以新品出售时,都是不到10美元、人人买得起的普通玩具。

然而过一段时间,有些豆豆娃的价格就开始上涨,尤其是早期的、稀有版本的能达到上千美元,并且还很难买到。

世界上豆豆娃的收藏与交易需求非常惊人,乃至于国外知名拍卖网站eBay特意为豆豆娃开设了一个专门分类,收藏者们在此交易,平时常有上万笔拍卖。

大多人都是以投机心态来参与交易,实际上很少人能真正从中赚利。豆豆娃这种特殊现象被经济学家认为是泡沫经济的一种实例。

eBay上豆豆娃的交易价格远超出它自身成本,这也使豆豆娃公司获得了不菲的收益。

但比特币比之豆豆娃有过之而无不及,它疯狂上涨,但它不属于任何一家公司,也算不上股票,更无法给持有人带来分红。

它也不属于任何一家银行或某个国家,它只是一种数字加密货币,运行在全世界的计算机网络上。

比特币其实和钻石也很像,物品本身没有使用价值,它的交易价值完全建立在世人达成的共识之上。

比特币的技术都是10年前的,如今你只要有钱有人,可以开发出比它技术更好的虚拟币,但你极难推广你的新币达到比特币的知名度,也无法建立全世界范围的共识。

我虽然老嘲笑钻石就是玻璃珠子,但100多年来世人已经对钻石达成共识,除非同时给全球人洗脑,否则它的交易价值也不会轻易崩掉。

我觉得比特币的属性和钻石黄金差不多,世界和平它价值不大,若世界动荡,各国政府信用出现危机,那它保不准就有可能成为混乱秩序下飙涨的硬通货之一。

所以从理财角度看,重仓投机虚拟币绝不可取,普通人还是别凑热闹,但本君向来喜欢冒险,近期计划拿家庭财富1%左右的钱“捡个小便宜”,就当为世界和平买个保险……

比特币是泡沫,但区块链是未来?

马云爸爸最近又出来自信满满的放话说,“比特币是泡沫,但是区块链技术是未来”。

这两年不管是阿里,还是腾讯,各家都开始疯狂推区块链概念,然而区块链到底是怎么应用,解决了哪些痛点和需求,各家却都是支支吾吾语焉不详,反正你买就是了,别问那么多。

这跟当年天天演讲鼓动年轻人创业,然后潜移默化地灌输创业就是开淘宝店有一拼,都是马爸爸惯用的套路了。

举个例子,就像一个小镇原来有一辆救护车服务市民,平时基本上满足居民的救护需要。

有一天有个没事找事的突然提出,如果这辆救护车坏了,那不就出大事了吗?

所以我提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家每人买一辆救护车雇一个司机在自己家待命,这样即便小镇上所有有同时生病,我们就不怕没救护车用啦。

这不是废话么,对这个方案最高兴的是谁,当然是救护车厂家了,本来只能卖一辆,现在可以卖成百上千辆。

其实经济性的解决方案,根据需求搞一到两辆备份的车就行了,每人买辆对社会资源是极大的浪费,还是要考虑成本效益的嘛。

然而这就是区块链拥趸们吹嘘的安全性的本质,因为人手一辆救护车呀,即便被人故意破坏几辆也没事。

这就是区块链谎言的现状,一件人人得而穿之的皇帝的新衣。

在利益面前没人愿意站出来充当那个指出真相的笨小孩,因为他各自心怀鬼胎都想在这场盛宴中分一杯羹。

如果非要说区块链这个怪胎的出现有什么积极意义的话,我觉得最多也就是重新唤起了人们对相关技术发展的重视。

然而区块链的意义也就到此为止了,技术还是那些技术,该怎么发展还是怎么发展。

长远来看,区块链不过是技术发展长河中的一个小波澜,把所有人都震了一下,一切终将归于平静。

但衍生出来的各种妖魔鬼怪却可能永远存在下去,毕竟赌场和传销这种东西,只要这世上还有人,就会永远有市场。

据说,今年年初在澳门办的世界第一届区块链大会(区块链是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底层技术),邀请邓紫棋献唱。

而巧合又讽刺的是,邓紫棋曾有一首名曲就叫《泡沫》:

阳光下的泡沫,是彩色的

就像被骗的我,是幸福的

追究什么对错,你的谎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