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当年为什么是离走,而不是造反自己当天王呢?

熊二不二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因为石达开还需要洪秀全和太平天国这面旗帜。

大家不要小瞧太平天国。它虽然荒唐,却有一整套可以自圆其说的理念和行政、军事体系。

就算是杨秀清的跳大神,对于民众也是颇有影响力的。

而太平天国的反清理念,也算是深入人心。

所以,在天平天国这面大旗下,这种运作模式下,集中了很多人,绝非洪秀全一个人可以搞定太平天国的。

如果洪秀全放弃太平天国的旗帜,分秒就是个草寇,一年半载肯定人头落地。

精神和实际领袖洪秀全尚且如此,何谈石达开。

石达开是个出色的将领,但不太懂政治,战略眼光也有问题。

此时石达开如果自立为王,部下区区二三万人,还比不上中原的几十万捻军。

而几十万捻军就是因为没有政治理念,被清军剿灭,石达开一定是同样的下场。

实际上,石达开带兵出走的初期,甚至没有敢于脱离太平天国,仍然在附近的江西、浙江活动。后来见洪秀全的太平军已经无力对付他,石达开这才先入湖南,再入广西。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有大批太平军官兵甚至包括石达开的老部下,都没有跟随他一起行动,而是返回洪秀全的地盘。

此时石达开不便于公然自立为王,一则这样一搞会军心涣散,二则就会成为太平军的敌人,三则此时实际上已经是土皇帝了,没有必要在乎一个虚名。

说白了,石达开需要这面旗帜忽悠部下官兵和老百姓。


萨沙


1856年天京事变以后,太平天国的形势急转直下,当初在永安封的六个王,现在只剩下洪秀全和石达开了,军事上这时候只有石达开挺身而出,主持危局。



石达开也不负众望,他令部队坚守九江以东长江水路,西南顶住江西瑞州,抚州,吉安防线,东线守住句容,溧水,在大别山实施机动作战。在石达开左挡右突,主次分明的正确军事指挥下,太平天国喘过气来,慢慢稳住了阵脚。

石达开在太平天国集团里的军事能力是属一属二的,在自己阵营里,后起之秀陈玉成,李秀成都对他评价极高,也赢得敌方对手的尊重,曾国藩,骆秉章都曾经说过石达开是太平军中最强悍,最难对付的将领。

当初石达开永安突围为全军先锋,跳出包围圈,攻岳阳,占武昌,顺江而下,夺下金陵,28天进军1200里,攻无不克,令敌人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被送外号“石敢当”。

正是因为军事能力的过份突出和在部队里有很高的威望,而引起洪秀全的猜忌,处在深宫的洪秀全早已脱离了实际,经过天京事变后更是对异姓王爷失去信任,开始把石达开看作眼中钉。

于是洪秀全大封自己的亲属,他大哥洪仁发为安王,二哥洪仁达为福王,又让西王萧朝贵的儿子萧有和继承爵位,安排此三人主持军政大权,拿这三个人来节制石达开,其目的是逐渐架空他。


同时下令不许石达开离开天京,等同软禁。在开军事会议时,各路将领在石达开发言时都认真听讲,而洪秀全的两不懂军事的哥哥讲话时,台下都窃窃私语,交头接耳。他二人就向洪秀全告状,认为石达开尾大不掉,故意串通手下耍弄他们,洪秀全听了大怒,表示要收拾石达开。

石达开也意识到在这里已经过不下去了,离开太平天国投降清廷不可能,再次发动一次类似“天京事变”,杀掉不同政见者软禁洪秀全,自己取而待之,相信会有很多部种跟随,但也绝不可能这样去做。



石达开平生以忠义行事,不仅会打仗,还会写诗词,“挺身登峻岭,举目照遥空。毁佛崇天帝,移民复古风。临军称将勇,玩洞羡诗雄。剑气冲星斗,文光射日虹。”(广西白龙洞提墙壁诗)诗以言志,英雄豪侠之气跃然纸上。

背叛天国,引起内乱,同室操戈,滥杀无辜的戚戚小人作为石达开是不会去干的。坐以待毙,等着洪秀全找上门来,愚忠行为也不是明智之举,他只有唯一的选择,带领部众离开洪秀全单干。

由此石达开率部出走,开始转战赣,浙,闽,湘,桂,鄂,黔,云等省,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于1863年进入四川,在大渡河南岸的紫打地遭到当地土司武装和清军的围剿,兵败被俘就义。


看遍山川


石达开,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人(今广西贵港市),太平天国主要将领之一,时人称赞他: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意思是说石达开样貌英俊,气度恢宏。16岁应邀出山,19岁统帅大军,20岁被封为翼王,24岁大败湘军统帅曾国藩于九江,逼得曾剃头投水自尽(未遂),而彼时的石达开的对手曾国藩曾经官居二品且年近五旬(44岁)。石达开是太平天国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有勇有谋,征战四方,屡建奇功。1852年太平军围攻湖南省城长沙失利,陷入清军的反包围之中,幸亏石达开率军渡过湘江,在湘水西岸修筑营垒,稳定军心,又在水陆洲大败清将向荣,取得“水陆洲大捷”,使得太平军主力得以全身而退,继而克岳阳,破武昌,下南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令清军闻风丧胆。

“与清军大小数百战,独达开所部未尝挫,清军称之曰‘石敢当’,所至争避之。”1854年秋,石达开在九江湖口大破士气旺盛的湘军水师,逼得曾国藩差点跳水自杀,一举扭转太平军西征败局,趁机挥师西进,第三次攻陷武昌重镇。然而,英明睿智的石达开在天京事变中差点被北王韦昌辉害死,一家老小均被杀害。悲奋之余,石达开在安庆起兵讨伐,请天王杀北王以平民愤,洪秀全见势不妙,急忙将韦昌辉的人头送到石达开军营中,并请石达开回京主持政务。石达开回京之后,洪秀全为了防止石达开大权独揽,封自己的大哥洪仁发为安王,二哥洪仁达为福王,这两个王爷却是那种不学无术的贪淫之徒,处处挤兑和钳制石达开,洪秀全又限制石达开的自由,下令不准他出城,类同软禁。见势不妙,害怕被杀的石达开于1857年5月底从天京南门遁逃,负气出走,逃到安庆整军,1857年10月5日,率军从安庆出发,开始了他人生当中的最后一次
“远征”从1857年到1863年,石达开在江西、浙江、福建、广西、湖北、贵州、云南、四川等12省进进出出,辗转游移两万多里,最后兵败大渡河畔,被押至成都英勇就义,年仅32岁。石达开出走之后,仍奉洪秀全为“主”,并发出布告表示自己是去开辟新疆土。那么石达开为什么不杀了洪秀全自己当天王,而是负气出走呢?因为太平天国的精神支柱是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被杀之后就曾引起天国上下的一片恐慌猜忌。
百姓们都说“天父杀东王,江山打不通。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先不说石达开能不能造反成功,即使能够成功,对于失去精神信仰的太平天国来说,石达开根本就坐不稳天王这个位置。当年永安封王,石达开仅被封为诸王之末的翼王,这本身就说明他在教中的地位并不高,现在突然成为天王,天国上下大都不会顺从。更何况,石达开根本就杀不了洪秀全,从他要从天京南门“遁逃”二字就可看出,在天京城中,他连自身的安全都难以保障,哪里还能谈得上造反呢?

历史茶坊,一个爱写历史的屌丝,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历史茶坊


石达开是晚清时期一个有浪漫情怀,悲剧色彩的传奇人物,同时也是晚清时期一位叱咤风云的军事奇才。

十九岁就在太平军拜为主将,二十岁就已经封王,二十三四岁接连逼死名将江忠源,逼得名臣曾国藩两次跳湖自尽,达到人生的巅峰,三十二岁就走完了辉煌而悲剧的一生。

在中国历史上,短命而又名流青史的历史人物,你能想到谁?项羽,霍去病,岳飞,常遇春,等等,都是一代战神级别的。而抛开太平天国的宗教色彩,单纯地从农民起义和军事的角度来看,石达开足以望以上几人的项背!

看看他曾经的战绩:

1852年,21岁的石达开率军取得“水陆洲大捷”,然后作为前锋军,乘势带领太平军夺岳阳,占武汉,自武昌东下金陵,二十八天挺进一千八百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令清军闻风丧胆,号之曰“石敢当”。

1854年,23岁的石达开攻破庐州城,江忠源投水自杀,这个江忠源,是晚清团练第一人,建立楚勇军团,与太平军南北交战无数次,号称太平军头号大敌。

1855年,24岁的石达开带领太平军取得湖口大捷,逼得曾国藩投水自杀,虽然没死成。

同一年,石达开带领太平军取得九江大捷,逼得曾国藩再次投水自杀,虽然又没死成。

同年秋天,石达开又挥师江西,四个月连下七府四十七县。



拥有如此军事天才和气势,在太平天国“天京之变”之后,其实完全有实力造反自己当天王,因为他在太平军中,威望极高,当年事后他出走离开天京时,有一大批太平军追随他就是明证。

但是他为什么没有选择造反自己当天王呢?

这不得不提石达开的个性和理想抱负。

别人评价他是“勇敢无畏,正直耿介,无可非议”。

在天京,别的王都开始腐败,争权夺势,沉溺美色,只有他洁身自好。

太平军用宗教迷惑农民和义军头领,只有他不沉迷,清醒地保持着距离。

石达开临死时面对清军:笑曰,是俗所谓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今生你杀我,安知来世我不杀汝耶。

石达开曾经做过一首诗,

驻军大定与苗胞欢聚即席赋诗
千颗明珠一甕收,君王到此也低头。
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

从这首诗我们看到,石达开对太平军抱有很大的理想主义,这个理想主义,就是期望太平军能够成功,让君王也低头,而能够成功的基础就是“五岳抱住擎天柱”,大家团结,起义才能成功。

石达开追求的也许不是个人的成王败寇,而是他认为的天下百姓的成王败寇。如果他反了,势必给太平军在天京之变以后,雪上加霜,分裂的更厉害,太平军的实力也许就辉煌不在,一人的成王败寇又有什么意义?

事实也证明,天京事变之后,太平军开始走下坡路,石达开也开始走下坡路。

时耶命耶?悲英雄叹英雄。


西堤君



问:石达开当年为什么是离走,而不是造反自己当天王呢?

答:石达开当年的离走是迫于无奈,他是没有办法造反当天王的。

这个“没有办法造反当天王”,既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

先说主观上。

当年金田起事,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首义六人齐心协力共同构建起了一个神话世界。即通过杨秀清假托“天父下凡”,称洪秀全是“天父第二子”(天父第一子为耶酥)为万岁;杨秀清是“天父第三子”为九千岁;冯云山是“天父第四子”为七千岁;韦昌辉是“天父第五子”为六千岁;石达开是“天父第六子”为五千岁;萧朝贵为“天父独女洪宣娇之夫婿”,称“帝婿”,为八千岁。

在拜上帝会会众看来,这是一个其乐融融、热闹非凡的,由下凡天神所组成的家庭。

这个家庭里,由于“天父”生活在天上,则根据封建纲常,长兄为父,洪秀全就是这个家庭的“家长”,是这个家庭的绝对权威。

洪秀全也因此被奉为拜上帝会的精神领袖、宗教领袖,同时也是太平天国的最高领袖。

太平天国事业虽然在天京内讧中伤筋动骨,但损伤最大的还是精神和思想层面的。想想看,天神家族中的五兄韦昌辉杀了三兄杨秀清,而二兄洪秀全又杀了五兄韦昌辉,这对太平天国民众信仰造成了多大的打击?!

但不管如何,洪秀全这个神族“家长”还在,还可以继续编造神话谎话来填缺补漏。而一旦石达开下手把洪秀全黑了,即此前辛苦构建起来的整个神话宗教体系将迅速崩溃,太平天国将不复存在。

石达开为人机变百出,不可能不悟到这一层。

所以,从主观上说,他是不愿意、也不能黑掉洪秀全而由自己来当天王的。

从客观上说,石达开的势力在安庆,虽说在家眷惨遭韦昌辉毒手后,他以“清君侧”为名,带兵回京,一度迫得天京动荡。但那时他的矛头所指是韦昌辉,而他又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

而从后来洪秀全杀韦昌辉的情形看,洪秀全依然是太平天国内谁也无法代替的最高领袖,石达开相当清楚,自己是无法与之相抗的。

石达开回京主政后,在将近一大半年时间内,他生活在洪秀全严密的监控之下,能保全自身已经是阿弥陀佛了,还说什么与洪秀全抗争、或者说黑掉洪秀全取而代之的话呢?

从石达开的角度来说,黑掉洪秀全而取代之既不可,他又已经是上了清咸丰帝黑名单的“巨寇”,投降一途已经堵死,也难于做到归隐林下,能做的就是远征避祸,与洪秀全保持着不君不臣、却又若即若离的奇怪关系。

所以,石达开潜出了天京,就着手整军远征,让出天京周围地盘,自己另开新局面。

石达开先后在浙、闽、赣、湘、桂等地攻略,逐次受挫后,才锐意入川,准备在四川建立根据地,与天京分据长江上下游,形成遥想呼应之势。

顺便提一句,曾有专家根据清两江总督何桂清于在致友人自娱主人(何绍京)书、及清西安将军办理江西军务的福兴在递交咸丰帝的奏疏中,有提到石达开在公布的文书中“尾署太平安国丁巳元年字样”,从而断言石达开曾经有另起炉灶,新建一个“太平安国”。但专家们又说,石达开在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个招牌根本打不响,于是又悄悄地改回了“太平天国”。

其实,何桂清的书信和福兴的奏章中关于“太平安国”的说法本出同源,属于孤证。而史学研究中,通常的作法是:孤证不采。

我想说,即使不是孤证,这种说法也是不成立的。

要知道,改国号,那是要另成一国,绝对是一件震骇当时的大事。

石达开此人乃是人世间罕见的“狠人”,其某事不做则已,做必定做彻、做绝。他若要改国号必定会光明正大的改国号、要闹独立就堂堂皇皇地宣布独立。不可能连个建国独立宣言都不发布,却偷偷摸摸、遮遮掩掩地在民间某个旮旯贴个告示,在告示的落款处羞答答地签署“太平安国丁巳元年”上几个字,这是要试水温呢,还是要探风向?这种行为也太儿戏了,也太不符合石达开为人了。


覃仕勇说史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找三个点,哪三个点呢?

1、1856年9月1日:天京之变爆发日

2、1856年12月9日:石达开回京主政日

3、1857年6月2日:石达开离京出走日

然后,我们统计一下这三个点上太平天国占据的地盘数量,以县为单位,根据华强的《太平天国地理志》进行计算。

还是作一张表好了,看的更清晰。

从冰冷的数字上我们能够看出,石达开主政期间,太平天国的情况并未在他手中好转,而是每况愈下,丢城失地甚至比天京之变时期还要厉害。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天京周边的形势。

1856年6月20日,太平天国一破江南大营,把江南大营从天京城外赶到了丹阳一带。天京之变后,江南大营自丹阳卷土重来。石达开回京主政之前,江南大营已经兵临溧水和句容城下。溧水和句容与天京同样位于长江以南的江苏省,是天京城的门户。这种情况,直到石达开主政期间也一直没有改善。

现在,我们再来比较一下天京以外其它战场的情况。如果把太平天国按地域划分,可以分为安徽、湖北、江西和天京周边四大战场。还是作一个表,看的清楚些。

很显然,作为首都的天京,根本无法控制周边的地区,也无从发展相应的民政,说是鸡肋毫不为过。

在这种情况下,石达开自然会选择情况更好的江西和安徽去发展,而且这两地与他都有渊源。

下面,就让我们以时间为序,看一看石达开出走前后,石达开与洪秀全的君臣关系。

1856年12月9日,石达开回京主政,洪秀全封以通军主将之职。因东王、北王、燕王等人死去,太平天国高层出现了巨大的权力真空。在这种情况下,天王提拔自己的两个哥哥洪仁发、洪仁达,企图分享这份巨大的权力红利。然而,据《李忠武公遗书》记载:“金陵各伪王忌石逆之能交结人心,石逆每论事,则党类环绕而听,各伪王论事,无肯听者。”很明显,洪秀全的两个草包哥哥并无挟制石达开的威信与能力。

1857年6月2日,石达开离京出走,洪秀全当即派蒙得恩等人去追。有网文望文生义,断定所谓的“追”是追杀而不是追回。但这其实是不成立的。因为一来当时天京城内兵力也就几千人,根本不可能在江南大营虎视眈眈的情况下分兵;二来追石达开的蒙得恩等人并非杀人的猛将。

出走后不久,石达开把天王如何猜忌于他,甚至想谋害他的告示贴满了太平天国。后来,告示里的内容甚至下令天京守城士兵解散,愿意解散的给路费回家,不愿解散的可以跟石达开去安徽。据清方记载,石达开出走后,途经的安徽无为(长江以北),不曾经过的安徽金柱关(长江以南),甚至距离天京不远处的淳化镇都张贴过类似的告示。

事实上,石达开一直对外声称洪秀全要谋害他的性命,以占据舆论至高点。甚至大渡河被俘后的供词里面都振振有词:“有一并谋害之意。”

然而,当石达开满世界诋毁洪秀全的时候,我们发现,洪秀全的声音是缺失的。他不但没有与石达开当众撕菊,甚至没有为自己辩解一句。洪秀全自然不是理屈词穷,而是天京的形势太危急了。石达开6月2日出走,11日,溧水陷落,7月16日,句容陷落。1858年1月,江南大营重新回到天京城下。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急的头风兼便血,他哪敢和石达开翻脸啊!

说到这里,我终于要讲一讲题目了:石达开为何没有造洪秀全的反,自己当天王?

事实上,石达开对造反当天王不是没有进行过尝试的。西安将军福兴的奏报,两江总督何桂清的书信都透露过石达开曾经短暂使用过“太平安国”这个国号,与太平天国唱对台戏。然而,石达开为何没有继续使用呢?

答案是洪秀全才是众望所归。

天京之变后,中央集权日益下降,以陈玉成、李秀成、韦俊为首的后起之秀开始崛起,他们趁乱攫取了地方军政大权,并慢慢使手下的军队成为了自己的私家军。所以,他们并不希望出现与东王杨秀清同样强势,代表中央集权的人物。只有弱势的洪秀全高高在上,才能更好的维护他们的利益。

我们看到,陈李韦三巨头哪个也没有投奔到石达开的旗下,他们以这种方式表达了对洪秀全的支持。其中,以李秀成对洪秀全的支持最为积极。他本是六安的守将,六安位于安徽省最西部,为了对洪秀全表示诚意,他把六安送给了捻军张乐行等人,干脆带人马千里回京,紧密团结在以洪秀全为首的太中央周围,成为了天京周边的守将。

当年杨秀清天父下凡想打洪秀全屁股,但北王等一众臣子跪地恳求,表明了多数人的态度,杨秀清也不敢硬来。石达开扔出“太平安国”的招牌试探,同样被太平天国全体大佬抵制,也就乖乖收回了造反之心,暂时不敢妄动了。

最后,我们谈一谈洪秀全对石达开是怎么做的?

石达开出走后,洪秀全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派人请石达开回来。然而,石达开的回应是杀掉了洪秀全派来的使者。洪秀全并未气馁,继续派曾经共患难的男男女女去石达开面前恳求,甚至打造了一块“义王”金牌,送到石达开驻扎的安庆。天京之变,韦昌辉杀掉了石达开的家眷,石达开回京主政,又娶了一茬新媳妇们。等他离京出走,则把媳妇们如内讧时的前任们一样丢在了天京。洪秀全可没有学北王,而是把这些女人送到了安庆。

我们再看几个时间,石达开1857年6月2日出走,之后,便在安徽进行分裂活动,10月5日,他离开安庆来到江西。然而,直到1858年3月,洪秀全依旧多次派人去江西,希望石达开回京主政。通军主将这一职位,依旧虚位空悬,等着他回来。直到1858年8月,石达开已经自江西、浙江一路来到了福建,洪秀全才把通军主将一分为五,立了蒙得恩、陈玉成、李秀成、韦志俊、李世贤五人。

行文至此,真不禁为洪秀全鼻酸。洪秀全希望石达开回去主持大局,除了天京局势实在危急,应该也有“故剑情深”的情分吧!


雁小驴


首先,石达开的出走还是打着太平天国的旗号的,为太平天国开拓疆土。造反,他没有这个能力。永安封王时他勉强排在最末当了翼王,地位不高。多是受后世文学作品影响,认为他是个正派的悲情英雄。实际上太平天国各王都差不多,谁也不比谁好到哪里。和他相反的是韦昌辉,被刻意贬低了,真实的韦昌辉能力很强,打仗是把好手。满清一度以为韦昌辉为天国之主。天京事变后才把石达开显出来。他反叛自己当天王?这就连得势时的杨秀清也不敢想。杨秀清最多也想当“万岁”和洪秀全平起平坐(这事还没有定论),自己当天王如何向“天下”交待?杀了天父的二儿子自己当天父的二儿子还是三儿子?这是不是以往宣扬的一切神授理论都被推翻了?杨秀清做不到,石达开更做不到。石达开出走后,他手下几名将领主动离开他带领部下“万里回朝”,重新回到天王怀抱,说明洪秀全的威望还是很高的。是故他反叛也未必有人呼应。再则,杨秀清和韦昌辉死后,他俩各自的弟弟杨辅清和韦俊都是还把守要地手握重兵,洪秀全的实力照样在石达开之上。所以石达开除掉洪秀全自己当天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谣言克星


1863年6月27日,对于太平天国来说是个极度灰暗的日子,太平天国的柱国英雄石达开在成都慷慨就义,四川总督骆秉章以三千刀的凌迟酷刑将石达开千刀万剐,面对超越人类极限痛苦的残忍手段,石达开愣是凭借着坚强意志“至死亦均默然无声”。

在太平天国后期经历天京事变后,天国的内耗严重实力大为受挫,石达开以伟大的个人魅力和出色的军事能力,独当一面撑起了行将欲坠的天国大厦。然而,功高震主的石达开于天京事变后威望暴涨,深受天王洪秀全的猜忌,甚至险遭杀身之祸。为避免堕入杨秀清的后尘,同时对洪秀全深感失望的他,遂于1857年5月统率十万大军离京避祸,但其未及逃走的家眷和部属全部被韦昌辉灭门。

此后的石达开心灰意冷,对太平天国也不再抱有起事时的美好憧憬,但却以“通军主将”的身份继续为太平天国作战,而彼时的天京城深陷清军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的围困,危如累卵的洪秀全敕令石达开火速勤王。石达开派出能征惯战的陈玉成、李秀成等人班师还朝解除了清军对大本营的围困。

从以上情况来看,天京事变后韦昌辉血洗东王杨秀清,石达开责备其杀戮过重而招致灭门惨案,虽然事后逃出生天的石达开祭出了清君侧的旗帜讨伐韦昌辉,洪秀全也及时将韦昌辉五马分尸,然而,再度返京的翼王石达开成为了天京人民心目中的“义王”,不少将领纷纷归附到石达开麾下,洪秀全因此极度猜忌石达开,并册封长兄洪仁发为安王、次兄洪仁达为福王架空石达开的权力。

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面对昏庸如此的洪秀全石达开完全“彼可取而代之”,而这种想法放在当时也绝非虚妄。

根据史料记载,天京事变后高调入京的石达开备受洪秀全的猜忌和掣肘,石达开的部下为此极度不忿,甚至有不少下属趁机劝谏石达开逼退洪秀全登上天国宝座,但石达开却打出“惟知效忠天王,守其臣节”的高风亮节严厉申斥了部下。

而以石达开豪爽大度、性情温厚的个人魅力和当时手下聚集了陈秀成、李秀成等一批赫赫名将为资本,加之民心归附的强大群众后盾,反客为主拿下太平天国头把交椅可谓手到擒来。

要知道,16岁出山的石达开早年凭借着过人的军事指挥才能,从金田起义到永安建制再到后来的北上突围始终作为起义的主力先锋势如破竹打得清军溃不成军。特别是在太平天国核心领导曾人物冯云山、萧朝贵战死沙场后,石达开更是全力托起了太平军北伐的重担,率领着广西兵取湖南、克九江、下安庆、攻江宁,最终问鼎有着六朝古都的战略要地天京。

从石达开的人生履历来看,他16岁出山,19岁统率千军万马,20岁封翼王进入太平天国核心决策层,这种令人咂舌的火箭升迁之路可谓旷古烁今,而这些皆源于他出色的统率水平和过硬的军事战争谋略,就连石达开的老对手曾国藩也不得不承认“查贼渠以石为最悍,其诳煽莠民,张大声势,亦以石为最谲”,湘军核心人物左宗棠也曾说“狡悍著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诸贼之上,而观其所为,颇以结人心,求人才为急,不甚附会邪教俚说,是贼之宗主而我之所畏忌也”,甚至连最终处死石达开的骆秉章也哀叹道“石能以狡黠收拾人心,又能以凶威钤制其众”。

以石达开辉煌的军事战绩和令对手头痛不已的凶悍、狡猾,石达开也因此获得了“石敢当”这样一个让清廷崩溃的称号,以至于当时的清廷各州府凡是老远看见石达开旗号的莫不望风归降。作为石达开同僚的李秀陈也由衷发出“皆云中中,而独服石王”的感慨,时人更是祭出了“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的巅峰及评价。

可见,石达开无论是军事指挥谋略还是御下收拢人心方面,都有着超凡脱俗的本领,在古代极为重视相貌的环境下,兼具“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的他更是再度引领太平天国走向复兴的唯一希望。

按理说,具备这些优良品质和气度以及超凡军事谋略的石达开完全可以另立山头割据一方,甚至取代洪秀全成为新的太平之主都非难事。那么,本可割据称王的石达开,为何却对太平天国这样死心塌地呢?

首先,性格决定命运。

石达开是个什么样的性格?史书载“仁厚爱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士兵没有吃的,他会把自己的食物都拿来给士兵吃,天寒地冻的行军路途,士兵衣物单薄,他断然不会穿着厚厚的保暖毛皮,有这样的主帅,军士焉能不效死力乎?而当天京事变爆发后,饱受洪秀全猜疑、暗害的石达开,却依然坚持“惟知效忠天王,守其臣节”操守,也正是因为他这种伟大人格,太平天国人心纷纷归附翼王石达开,要撺掇这样的人去造反,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其次,洪秀全虽老,但权谋深沉。

太平天国自起事之初便以拜上帝教为核心凝聚力,形成了以天王洪秀全为核心,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为班底的领导决策层。随着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在北上进军的途中战死,“六大常委”中只剩下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和石达开四个决策人了,而在这四大“话事人”中,杨秀清的地位无疑仅次于天王洪秀全,洪秀全是实际领导人同时也是天父次子,但这种政教合一的局面待定都天京后却发生了惊人的逆转,原因在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逐渐脱离了拜上帝教的精神教义转而倡行洪仁玕的资本主义思潮,这种意识形态的紊乱,造成了杨秀清于1856年逼迫天王洪秀全封其“万岁”,至此,太平天国的实权皆系于杨秀清之手,而洪秀全却成了拜上帝教的精神领袖,此种“二元政治”格局,很快引发内部激烈的权力斗争。

但洪秀全凭借着善于抓住韦昌辉与杨秀清的深刻权力矛盾,再敕以天父次子的身份密诏韦昌辉和石达开灭杨,杨秀清势力被彻底连根拔起。然而,韦昌辉却想做第二个“杨秀清”,于是打算杀掉石达开,却不想石达开提早未雨绸缪溜之大吉,韦昌辉再度杀红了眼,索性杀掉了石达开全家。这种“以杀夺权”的暴虐行径很快掀起了整个太平天国的滔天巨浪,洪秀全见苗头不对又转而灭了韦昌辉。

可以说这种残酷的政治斗争应该到此戛然而止,但石达开入京后人气暴涨,洪秀全忧惧石达开会成为下一个“杨秀清”,于是又采取加封自家俩兄弟为王的方式死死按住石达开的权柄,并多次欲对其施以加害,石达开不想步杨秀清和韦昌辉的后尘,遂离京出走逃出权力的漩涡斗争。

洪秀全虽无杰出的军事战争谋略来力挽狂澜,但其出色的宫斗手法确实让石达开望尘莫及。石达开虽六韬三略烂熟于胸,指挥千军万马更是不在话下,然而,面对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宫斗老手的洪秀全他也只能心力交瘁、甘拜下风。要知道反了洪秀全能争取不少人支持,但势必也会招致很多人的反对,人心毕竟难测,加之“宫斗皇帝”洪秀全在此,何人敢明目张胆犯上作乱、另立山头?

最后,形势比人强。

抛开石达开和洪秀全等内部激烈的政治斗争不谈,光就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的形势来看,虽然鼎盛时期的太平天国势力范围一度覆盖到了十八省二十三州,但太平军与清军的鏖战始终处于拉锯战的战略态势,太平天国尚不具备彻底颠覆满清王朝的绝对优势,加之定都天京后的太平天国长期处于清军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的围困,两把尖刀一南一北时刻插在了太平天国都城周围,清军时时对天京虎视端端,甚至天京在清军两大营垒的猛攻下数度告急险些国破家亡,以这种极端恶劣的外部环境去夺取太平天国的最高统治权,甚至明火执仗公开决裂另立山头,显然不是大智大勇石达开所能做得出的糊涂事。

因此,综合种种情况来分析,石达开即便真是有心取代洪秀全的位置,但终究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而看清楚了个中利害关系的他,最后选择了以“通军主将”的身份对外宣布继续为太平天国作战,而当他开启新的一轮征途时,末次却以兵败大渡河慨然结束了自己悲壮的一生。

参考资料:《清史稿》、《石达开传略》、《中国近代史丛刊 太平天国》


历史侦查处


一、石达开回京辅政统拦全局的军政才干

石达开于1856年11月底回到天京,到1857年5月底离京出走的半年中,担负了总理天国军政,收拾残局的重任。在政治上安定人心,重用人才,团结广大太平军将士;在军事上采取正确(南守北攻)的战略战术,稳定战局。面临武昌失守、敌人水师直逼九江,并在各个战场全线出击的严重不利局面的情况下,同时由于内部大乱带来的重大损伤,只能采取基本防守、个别出击的战略方针。西线固守长江中游重镇九江,以及江西腹地,以粉碎敌人夺取九江以及瑞州、临江、抚州、吉安等太平天国江西根据地的重镇的计划;东线固守天京东南部的门户——句容、溧水、镇江等地,使敌人的“首断长江接济,而从镇江、句容、太平三路进兵”攻灭天京的作战计划不能得逞。石达开向这些地区的将领发出文书,要求他们“谨守”待变,固守方针挫败了敌人疯狂的攻势,使这些地区的军事形势稳定下来。在皖北主动进攻则,皖北淮南战场是天京的生命线之一,也是可以深入鄂东威胁武昌,攻其必救以减轻九江压力的战略要地,故石达开在此全力出击,突破一点,争取主动权。这任务交给了陈玉成和李秀成执行。他们与张乐行的捻军相呼应,迅速收复皖北淮南的无为、巢县、含山、庐江、舒城、六安、潜山、正阳关、霍丘、英山等地,到1857年5月初,陈玉成的部队已分道进入鄂东的黄梅、广济、蕲州、蕲水、罗田等地,太平军的锋芒直逼武汉,迫使敌人急从九江分兵渡江,西上救援。石达开根据敌我力量对比而实行的基本防守、个别出击的战略方针是正确的,是非常成功的,它抑制了敌人的凌厉的攻势,稳定了军事形势,并在一些地区实行反攻,打乱了敌人的战略部署,初步争回了主动权。 综上所述,石达开主政的半年,是“充满希望”的半年,挽回了军事上的严重失败局面,稳定了形势,并开始向好的方面转化,从而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安定了人心。太平天国克复内乱的创伤,仍“是一个强有力而生长未艾的国家”。石达开没有辜负天国军民对他的爱戴和推崇,没有辜负天王洪秀全对他的委任。他那忠于太平天国革命,忠于天王洪秀全的赤胆忠心不是很清楚吗!在这里我们找不出一条材料能证明石达开在此期间利用军民对他的爱戴“擅权”谋私利,也没有一条史料能反映他有排挤洪秀全的“个人野心”,洪秀全的短视葬送翼王的同时,也葬送了太平天国。

二、不忍心

1856年的金陵城(南京),此时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无数追随天王到此地的将士们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他们的鲜血顺着长江东下,他们的身躯漂浮在清军江南、江北两大营的门前,何其的悲惨,何其的令人惋惜。天京事变的爆发,是一场太平天国领导层内部为争权夺利而同室操戈的一场内斗,杨秀清及其部属被无情地杀害,韦昌辉因滥杀无辜而被洪秀全诛杀,太平天国的精华力量损失殆尽,国家元气大伤,在这场事变中,没有正义的一方,因为他们都是为了手中的权力而自相残杀,唯有石达开是个例外,石达开本来不卷入内斗,只是因韦昌辉滥杀无辜而回京相劝,谁知韦昌辉怀恨在心,最终酿成更大的惨局。此时石达开在众人的拥戴之下从西征战场回到天京主持政局,石达开从安徽前线回京辅佐洪秀全处理国家大事,并很快扭转了局势。但是太平天国四面受清军围困的局面依然没有被彻底打破,如果取洪而代之,将会有一次天京事变,此时若是夺取政权就只会引发更大规模的内斗,加快革命失败的步伐,自己也将沦为太平天国历史的罪人。

三、翼王忠君思想根深蒂固。

翼王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及三国演义孙子兵法,儒家思想被确定为官方的正统思想之后,忠君观念就一直流行在整个中国社会,尤其是到了宋朝,理学的出现,忠君、爱国、爱民、责任、义务、节气成为国人最为看重的品格,并深深扎根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譬如兵败大渡河时,求荣而施二主,忠臣不为,舍命以以全三军,义士必做。宁可身陷囹圄,被凌迟也不愿苟且偷生,一个人逃命或者自刎,何等的英烈,这样的人再去取代洪秀全,天方夜谭。

四、追思翼王:是一流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这是当时敌我双方和中外人士所公认的。他为太平天国转战南北,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一个经历无数辉煌胜利的失败者。但在这失败的历程中,却进一步展示了石达开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石达开为中国人留下了一个可以流芳千古的伟大人格形象,多少年来人们为他的境遇和命运感到惋惜和悲哀。大渡河的水,至今在啜泣,今天,成功的人已经在享受着胜利的果实,而失败者,这能随着这湍急的河水,汇入长江,直奔大海,去寻找他梦中的天堂。155年前那场震慑人心的凌迟场面,对任何一个目击者而言,所带来的震憾是无法比拟或者形容的:面对血淋淋的刑刀,翼王用谈定的眼神和坚石般的意志来迎接千刀万剐,自始至终都是默然无声!因为石达开深知,这个刑场就是他人生最后的一场战役,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这是他跟清廷的最后一战,他要用全身最后的精气神,让世人亲眼目睹太平天国将领的真正面目!并籍此振民心,寒敌胆!更为重要的是,让后来者前扑后继!


历史真相的搬运工


太平天国核心圈子里面唯一有野心敢造反的就是北王韦昌辉了,但是此人狠辣有余,智谋不足,只能被老洪当枪使。石达开就是认死理,念旧情,讲忠义,彼可以对吾不仁,吾不能对彼不义。就算老洪彻底寒了他的心,他也没有报复。唉,广西人就是太老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